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随着移动通讯技术的发展,人们倾向于通过社交媒体获知旅游目的地品牌形象,社交媒体中的口碑信息对人们的旅行决策有着重要影响.社交媒体平台的传播主体多元,传播内容以用户自产信息为主,官方推广渗透力不足,旅游目的地品牌声誉风险大增.面对新的传播环境,应广泛联合多个社交媒体平台,创新传播方式,监测相关网络舆情动态,保障旅游目的地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稳步提升.  相似文献   

2.
如今,中国的自媒体时代已经来临,网络公民在自媒体平台上的活跃度越来越高。自媒体已经越来越深地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并越来越广泛地影响着社会生活的形态。随着自媒体平台日新月异的发展和进步,人们对自媒体功能的使用越来越成熟,媒体运行机制也越来越完善。但自媒体兴盛的同时,也表现出越来越多的问题,其中一方面便是媒介道德缺失。  相似文献   

3.
随着微信自媒体的兴起,微信公共平台的推出,以微信公共平台为依托的自媒体品牌得以迅速发展,这种新型自媒体的发展也成为研究的热点。本文从微信自媒体公共平台的发展出发,将以大学生为主要目标群体的微信自媒体品牌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深度调查采访,探究校园微信自媒体品牌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校园微信自媒体品牌传播策略。  相似文献   

4.
随着媒介技术的不断更新和微博、微信等自媒体出现,单一媒介平台无法具备足够的传播力和掌控全部消费者注意力的能力,于是,"全媒体传播"的概念与探索应运而生。从全媒体的传播渠道来看,运用全媒体整合传播手段,可以协同不同的传播平台,对不同时间与不同空间的受众全覆盖,最大限度到达目标受众。以富阳日报为例,它是一张覆盖63万人口的区域报纸,去年以来报社通过及时组建全媒体中心,策划推出"全媒体大餐"。  相似文献   

5.
大众旅游时代,旅游在拉动国民经济方面优势明显,党报作为地方性主流媒体,在媒介形象的建构中突出旅游的重要性,加强对旅游的媒介宣传和推广,引导广大人民参与旅游活动,可以较好地带动旅游业的发展.本文从党报的媒介传播角度出发,结合旅游产业的特点和宣传方式,阐述了党报做好旅游宣传的重要性,分析了当前党报在旅游媒介形象构建中存在的...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互联网技术高速发展,自媒体应运而生,逐渐产生了诸多自媒体平台,这对我国传统新闻传播产生了严重影响。自媒体是应用网络技术展开新闻传播,具有及时、高效的显著特征,新闻传播方式更加多元化。因此,本文阐明自媒体新闻传播特点,以及对传统新闻传播的影响,最后提出自媒体新闻传播与传统新闻传播的融合发展路径。以期为新闻传播工作者提供些许参考性建议。  相似文献   

7.
杨燕玲 《新闻世界》2014,(8):142-143
近两年,微信这一即时通讯软件的发展让其他媒体望尘莫及。在微信的发展过程中,其运作团队也在不断地求新求变,除了它的通讯功能之外,微信公众平台的开发,使得更多的自媒体依托这个平台出现,并希冀以此分得一杯羹。不管是个人运作的自媒体还是其他组织形式的媒体,都在试图通过微信公众平台开拓属于他们自己的领域。正因为如此,媒介生态在其中才会显得十分重要,良性的媒介生态环境,合理利用信息资源,才能更有利于自媒体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王雪桦 《中国出版》2013,(15):51-53
自媒体传播,尤其是微博等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传播平台,在传播渠道层面打破了传统主流媒体的"话语垄断",从而使得自媒体全民传播的特点更加全面地展现出来。就自媒体的传播主体而言,在信息传播中集信息的接受者和传播者于一身,因此通过微博等自媒体传播,用户不但可以满足强烈的信息需求欲望,同时还可以实现社会角色的主动性转换,从而满足话语表达等权利需求。因此,我国微博等自媒体用户的增长速度十分惊人。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  相似文献   

9.
自媒体传播有其公共性内涵,当前自媒体传播已成为社会公共性建设的重要力量。但是,自媒体传播中尚存公共性缺失的现象,包括传播中存在大量不实信息、对公共事务关注不够、传播行为缺乏理性以及过度商业化所引发的公共性流失。基于自媒体传播的公共性内涵,自媒体传播中的公共性实现途径包括培育自媒体用户的理性精神和公共精神、完善法律法规、加强自媒体平台的自律以及建立公共权力机关与自媒体场域的互动机制。  相似文献   

10.
新媒体时代,企业自媒体已成为建构和传播企业形象的重要平台。与大众传播媒介相比,企业自媒体在建构和传播企业形象方面发挥着大众传播媒体无法替代的作用。本文简要分析企业自媒体与企业形象的含义及其意义,提出企业自媒体建构与传播的策略与路径。  相似文献   

11.
自媒体传播有其公共性内涵,当前自媒体传播已成为社会公共性建设的重要力量。但是,自媒体传播中尚存公共性缺失的现象,包括传播中存在大量不实信息、对公共事务关注不够、传播行为缺乏理性以及过度商业化所引发的公共性流失。基于自媒体传播的公共性内涵,自媒体传播中的公共性实现途径包括培育自媒体用户的理性精神和公共精神、完善法律法规、加强自媒体平台的自律以及建立公共权力机关与自媒体场域的互动机制。  相似文献   

12.
李晓英  周笑 《新闻大学》2015,(3):125-129
会员制营销是有效实施客户关系管理,提升品牌忠诚度的有效手段,自媒体将深刻变革营销会员制营销的模式和工具。本文提出了由会员大数据、会员自媒体平台、会员自媒体营销实施、会员自媒体营销监测、评价和反馈四部分构成的品牌会员自媒体营销框架模型,分析了可采用的自媒体营销的传播策略,并阐述了在自媒体营销模型框架下,如何具体实施自媒体营销策略。  相似文献   

13.
靳磊磊 《今传媒》2014,(12):94-96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新一轮的媒体洗牌正在悄然进行,在微信公众平台、易信、搜狐新闻客户端等自媒体平台暗自较劲的同时,一大批依附它们生存的网络自媒体节目涌现,《罗辑思维》《凯子曰》《晓说》《把事儿说旺》进入大众视线,成为关注的焦点,其中最引人瞩目的当属《罗辑思维》。在对凭借多平台、不同终端呈现专业化、个性化内容的《罗辑思维》的研究过程中,结合该节目的传播内容和自媒体平台发展现状,发掘出这档节目有着本质创新潜力的传播特色,希望为今后网络自媒体节目的发展提供有效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自媒体(We Media)又称公民媒体,是"普通大众经由数字科技强化、与全球知识体系相连滞后,一种开始理解普通大众如何提供与分享他们本身的事实、新闻的途径"。简而言之,可以认为是公民用以发布自己经历、观点的载体。Web2.0时代到来之初,自媒体通过个人博客、网络社区的论坛等方式有过迅速的发展。2011年腾讯公司出品的即时通讯工具微信出现,并在2012年超越微博称为新兴得互联网服务。同年8月,微信推出公众平台服务,由于其可以实现群发推送、自动回复等功能,广大自媒体人将其视为极其有希望的发展载体。不可否认,微信超过3亿的客户群体对于创建和形成自媒体品牌极具影响力,但自媒体在微信平台上的发展是否能取得突破性进展尚有待观望。本文试图从传播学的角度对微信平台进行分析,以期得到自媒体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从而使自媒体能够在微信平台上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商业媒体迅速扩张,主流媒体亟须思考如何掌控网络舆论主导权.本文旨在分析今日头条等商业媒体平台成功扩张的模式,探究其对当前主流媒体深度融合的启示.通过对传统媒体再媒介化的反思,提出新型传播平台重构新"联结"的路径,以打通或建构用户在网络空间中的多元社会互动关系,把握舆论战场上的主动权.  相似文献   

16.
在如今网络技术与平台发展的背景下,社会大众都能够自主注册账号,在网络平台中实现自主化的内容生产与信息传播,推进了自媒体行业的建设与发展进程.分析自媒体平台的用户特征,并且对自媒体用户的信息整合方式与传播形式进行系统研究,有针对性地对自媒体行业的建设与发展提出一定的对策与建议,对自媒体行业的信息传播活动进行规范与引导,提...  相似文献   

17.
熊艳红 《中国广播》2011,(12):19-23
媒介融合时代,广播电视媒体如何加强自身的传播平台体系建设是广电行业的研究者和从业者一直十分关心的问题。本文在梳理了我国广播电视媒体传播平台体系面临的现实挑战以及国际一流媒体在传播平台体系建设的宝贵经验的基础上,对我国广电媒体加强传播平台体系建设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8.
王彬 《新闻传播》2023,(6):50-52
社交媒体时代的到来为健康传播提供新的可能,微博作为自媒体主要入驻平台之一,已经成为专业人员从事健康传播的新渠道。文章从“互动仪式链”视角出发,以微博“V影响力榜”榜首健康医疗自媒体“许超医生”为研究对象,探讨微博自媒体健康传播的突破创新,并通过归纳健康医疗类自媒体进行健康传播的特点,为社交媒体时代健康传播策略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19.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进入了自媒体时代。在各类自媒体平台蓬勃发展的背景下,不断出现低俗内容、网络谣言、网络暴力等问题,负面内容的传播不仅威胁到民生和社会的和谐稳定,而且加大政府维护社会秩序的成本且破坏政府公信力,因此要高度重视信息传播乱象问题。本文分析了自媒体时代信息传播存在的乱象类型和根源,研究其带来的多方面危害,并从自媒体内容供给端、自媒体平台的预警能力、网络用户和政府的角度出发,提出多方应形成合力,协同治理自媒体信息传播乱象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随着服务型媒体意识的不断崛起,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交互越来越受到媒体市场的喜爱,媒介融合成为今后媒体发展的必然趋势。媒介平台是媒体信息传播的重要载体,随着媒介融合改革趋势的不断扩大,各媒体应当积极实施媒介融合下的数字媒介平台改革,以紧跟时代发展,提升媒体的市场竞争力,满足用户个性化信息需求。本文分析了媒介融合下媒介平台改革的必要性,并提出媒介融合下数字设计的媒介平台改革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