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地域性文化不仅有着历史的承传性,而且具有很强的可传播性。文化传播,越是地方的越是民族东西可传播性越强,也更容易向外扩散。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广播电视节目只有当它烙上了某种地域文化的形式或内涵的印记时,才有走出本土走向世界的可能,其传播往往不受行政区划甚至国界的制约。从这个意义上看.地域文化是城市广播电视台生存价  相似文献   

2.
地域文化是一个地区社会人文精神的体现,是传承历史文化、推动区域文明进步的精神动力。电视作为一门综合性的艺术,在传播历史文化等相关题材时,具有视听结合、通俗易懂等优势。县市级电视台是传播地域文化的主要阵地,地域文化是地方台节目本土化、特色化的根基所在,也是精品创作的源头活水。地域文化的电视传播策略和实现路径规划引领,打造精品。  相似文献   

3.
董小英 《传媒》2023,(8):41-43
学术期刊作为文化研究和传播的重要媒介,不仅在学术研究领域具有重要的指引作用,同时在促进地域文化传播、构筑地域精神、延续区域文脉等方面发挥重要功能。《晋阳学刊》依托山西地域文化优势,充分发挥地方学术期刊的文化传播功能,通过挖掘地方文化资源、设立地方特色专栏、搭建学术交流平台等手段,将期刊建设与当地文化相关联,以期促进地域文化资源的发掘与传播,构建独具地方特色的晋学研究话语体系。本文以《晋阳学刊》办刊现实经验为依据,从期刊发展与文化传播的双向需求、学术期刊参与地方文化传播的优势等方面入手,探讨学术期刊应如何助推地域文化传播与文脉传承。  相似文献   

4.
岳雪 《新闻世界》2013,(3):121-123
丰富的地域文化不仅能提供精神动力,创建良好的文化氛围,而且通过与地域经济的相互融合,形成文化经济,又能直接骓动社会生产力发展。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蕴含着深厚的地域文化。如今,随着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战略的兴起,如何让地域文化有效的传播,就显得至关重要。本文从地域文化传播问题谈起,反思影响地域文化传播的致效因素,从而提出地域文化的传播对策。  相似文献   

5.
电视作为当今最有影响力的大众传媒,在文化传播中占有突出地位。市级电视台除了传达政令、传播信息、提供服务外,一个重要职责就是传承地域文化,提升地域文化的影响力。深挖素材拓展空间地域文化是某地域从古至今的一切文化遗产,既包括精神财富,也涵盖物质财富。中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域有不同的文化。市级电视  相似文献   

6.
历史维度和现实观照是地域文化传播中两个重要的价值取向,历史维度是地域文化传播“以历史为主线”开展传播活动的着力点,现实观照是地域文化传播“以现实为表象”开展传播活动的立足处,本文以地方高校学报在地域文化传播中的功能和作用为切入点,探讨了地域文化传播的历史维度和现实观照的内涵及体现.  相似文献   

7.
在地域文化建设中,地方高校学报资源丰富,优势明显,对地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地方高校学报要克服学术定位不清、同质化、缺乏有效的传播渠道和复合型编辑人才等问题,充分发挥地方高校学报在参与地域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发力:科学定位,创设展现地域文化的特色栏目;提高质量,探索联合办刊新模式;创新传播渠道,培养复合型编辑人才。  相似文献   

8.
本文具体梳理了陕西地域文化资源,主要包括历史文化、红色文化、民俗文化、宗教文化、生态文化和科教文化六大类,在此基础上探讨了陕西地域文化传播力的现状,认为陕西地域文化传播存在内容资源发掘不够、传播渠道不够丰富、受众知晓度偏低等问题,希望能为进一步探讨文化传播力提升提供思路与借鉴。  相似文献   

9.
传播实质上是一种社会互动行为,人们通过传播保持着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传播是一种人类社会信息的交流方式,新闻工作者可以通过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向社会公开传播各种信息。如何通过传播彰显地级市的地域特色?这就需要新闻工作者在采访和撰写新闻稿件时加以细致研究。本文结合作者多年新闻从业经历,浅谈怎样在传播中彰显地级市的地域特色,从而提升地级市的新闻传播和文化魅力,希望对新闻工作者有所启发和帮助。  相似文献   

10.
地域文化传播受媒介载体、文化情景以及公众认知的影响,研究中发现传播活动中三方通过彼此的耦合运动形成动力,促进了地域文化传播的可持续发展。在媒介融合的时代特征下,厘清三方影响因素之间的作用机制,通过三方协同互促,可探析提升地域文化传播力的多样途径。  相似文献   

11.
佛教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对魏晋南北朝时期图书出版事业的迅速发展有重要推动作用,这种作用表现在四个方面,即佛经的翻译丰富了出版的内容、译经事业的发展促进了本国僧侣的撰著、伪经的大量造作增加了佛教作品的内容、西方绘画艺术在中围进一步传播。  相似文献   

12.
牛卫东 《图书情报工作》2010,54(15):139-143
随着译经事业的开展及大藏经版刻的出现,宋代的佛籍目录编撰有了新的进步,在收录内容、编纂方法和结构体例上较之前代有了新的开拓。宋代的佛籍目录编撰促进了我国佛籍专科目录学的发展,并推动了当时佛教在民间的进一步传播。  相似文献   

13.
南岳佛教在中国佛教史乃至世界佛教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它在唐代就开始影响中国和东亚佛教的发展.到清代民国,南岳佛教虽然逐步衰落,但仍然名僧辈出,留下了诸多珍贵的佛教文献,湖南图书馆藏有一批价值甚高的南岳佛僧文献,它是灿烂的南岳佛教文化的重要载体.  相似文献   

14.
梁启超认为目录具有传播知识、传播思想、唤起民众的社会作用,主张目录学为社会服务。他编撰的《西学书目表》,是首创以科学分类为基础的书目分类法。他重视书目的阅读指导功用并把它上升到学者自立和国家自强的高度。他发表《佛家经录在中国目录学之位置》一文,对研究佛经目录卓有成效。他对近代中国目录学的广泛深入研究及其目录学理论和实践的巨大成就,带动了目录学研究,开一代研究之新风。  相似文献   

15.
国学的核心在于儒释道三教思想,三教在思维方式与价值取向方面所具有的异于西学之特征,是国学一词具有的民族主义涵义的具体体现.国学的基本特征表现为天人合一、智性直觉、心性实践等思维方式和儒释遭之成圣、成仙、成佛的不同价值取向.这些都是与西学中主客二元对立、注重理性思辨、分割宗教与人生的特征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16.
大众传媒与消费文化关系探讨——以美国类型电影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范叶妮 《新闻界》2008,(1):85-87
消费文化的形成源于"离散社会"的形成和人欲望的无限唤起,它的最主要的特点是人们对于符号意义的消费和占有。而在消费文化的演变和发展中,大众媒体通过自己强大的符号意义的制造能力、传播能力和渗透能力,不断为大众提供着新的符号意义并一次刺激着人们的欲望,不断唤起人们的好奇心,从而进一步加剧了消费文化的流行。本文以大众传媒之一的类型电影为例来探讨研究二者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中华传统文化重“明心性”的价值取向和主“一天人”的思维方式皆是以“无神”为其本质特征的.构成中华传统文化主体的儒道佛,尤其是儒道两家对“上帝”与“鬼神”所采取的态度以及儒家的“人事为本”与道家的“自然为本”的思想,其实质亦皆是取向“无神”的.中国无神论所昭示的“人文”‘有为”“创造”“自由”诸精神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优秀精神,并最终成中华民族千古以来一以贯之的精神追求.无神的人文精神终将能够成为中华文化新的辉煌再造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刘应芳 《图书馆》2011,(3):45-47
太虚是近代佛教史上最有影响的大师,他一生以佛学院和佛教图书馆为媒介来推动佛教复兴和改革运动。太虚受近代公共图书馆理念的启发,很早就倡导建立佛教图书馆,并创建了著名的世界佛学苑图书馆,有力地推动了中国佛教图书馆从古代藏经楼向近代图书馆的转型。太虚创办的世界佛学苑图书馆,成为中国图书馆近代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对我国图书馆事业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19.
明代末期,以利玛窦为首的西方传教士相继来到中国。他们以学术文化为媒,通过对西学书籍的译介、出版与传播,把西方的科技、文化、艺术、宗教介绍给中国,从而在朝野上下形成了一个学习与阅读西方科技文化的热潮。在这个西学思潮中,不仅产生了一批杰出的读者与学者,也对明末乃至后来的学术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20.
展示技术的发展为博物馆展示科学技术提供了各种可能性,然而提炼和表达科学技术背后的科学文化,即科学精神、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科学的价值观等核心内涵,并不是单纯的技术问题。工程文化是科学文化的一种类型,在黑龙江工程学院工程文化博物馆的策展实践中,通过情节化、重构展品语境和不同层次的参与等多方式,探索了在展示工程技术发展的同时,深入发掘背后的工程文化,让展览不仅传播科学知识,同时也兼具科学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