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研究了渗透胁迫下,小麦品种豫麦18(抗旱性较强)和扬麦9号(抗旱性较弱)幼苗叶片中亚精胺(Spd)和抗氧化非酶物质含量的变化.渗透胁迫2 d,抗旱性弱的扬麦9号小麦幼苗叶片的过氧化氢(H2O2)和丙二醛(MDA)含量的上升幅度明显大于抗旱性强的豫麦18,而豫麦18幼苗叶片Spd、抗坏血酸(ASA)和谷胱甘肽(GSH)含量的上升幅度明显大于扬麦9号.胁迫条件下,外源Spd处理扬麦9号,不仅明显提高其幼苗叶片的Spd含量,而且ASA和GSH含量也明显提高,而其H2O2和MDA则明显下降;Spd的生物合成专一性抑制剂——甲基乙二醛-双(鸟嘌呤腙)(MGBG)处理豫麦18,则明显抑制其在渗透胁迫下叶片中Spd,ASA和GSH含量的上升,而明显促进其H2O2和MDA含量的上升.这些结果表明,渗透胁迫下小麦幼苗叶片中的Spd减轻活性氧对幼苗伤害的原因之一,可能是通过提高ASA和GSH等抗氧化非酶物质含量而降低活性氧水平.  相似文献   

2.
探讨抗坏血酸(As A)对盐胁迫下小麦幼苗生长的影响,采用100 mmol/L Na Cl胁迫条件下的两种小麦(烟农19和长5222)幼苗进行抗坏血酸处理,研究盐胁迫下外源As A对小麦幼苗生长的调控作用。结果表明:外源抗坏血酸(As A)可以缓解盐胁迫对小麦幼苗的抑制,降低丙二醛(MDA)、H2O2在幼苗体内的相对含量,并且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相对含量提高。两个小麦品种对As A的敏感程度不同,As A对缓解烟农19的盐胁迫效果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水稻品种岗优725(Oryza sativa L.)为材料,研究了聚乙二醇6000(PEG6000)干旱胁迫条件下外源水杨酸(SA)对水稻品种岗优725幼苗耐受性应答的影响.用蒸馏水和1 mmol/L的外源水杨酸对水稻幼苗叶片进行喷雾处理,静置24 h后,将H_2O和SA处理后的水稻幼苗都分别置于含0%、5%、10%、15%、20%和25%聚乙二醇6000(PEG6000)的木村B培养液中进行胁迫处理24 h,然后取样进行生理指标的测定.研究结果表明,与H_2O处理相比,外源水杨酸能显著增强干旱胁迫下水稻幼苗叶片叶绿素、脯氨酸(Pro)、可溶性糖的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等抗氧化物酶类的活性,降低了丙二醛(MDA)的含量.以上结果表明,在干旱胁迫条件下,外源水杨酸能提高水稻幼苗渗透调节能力和增强抗氧化酶类的活性,减轻和缓解干旱胁迫所带来的伤害.  相似文献   

4.
聚乙二醇处理对烟草种子活力及幼苗抗寒生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聚乙二醇(PEG)处理烟草种子,测定PEG对种子活力的影响,筛选活力最强?种子培养幼苗至4叶期,在5℃下分别胁迫1-5 d,测定烟草抗寒性相关生理生化指标。结果显示:处理组烟苗的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和保护酶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歧化酶(SOD)活性均高于对照组;超氧阴离子(O-2)含量低于对照组。表明PEG浸种处理能提高烟草种子活力和幼苗的抗寒性。  相似文献   

5.
以黄荆种子作为实验材料,分别研究不同质量浓度的植物激素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黄荆种子萌发及根茎叶等生理指标的测定。通过研究黄荆种子在不同处理下萌发的最佳条件,以筛选适合黄荆种子萌发的植物激素和植物生长调节剂,为黄荆的繁殖培育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在棉花、土壤、纱布3种不同的基质处理中,黄荆种子均能萌发,但在土壤基质中的发芽效果最好;在不同质量浓度的植物激素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中,NAA、IAA、GA3、6-BA处理都有利于黄荆种子萌发,其中,200 mg/L的GA3处理对黄荆种子的发芽和生长效果最好;在不同的植物激素和植物生长调节剂浸种时间中,用GA3浸泡处理6 h可以对黄荆种子的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以及对黄荆幼苗的平均根长有促进作用,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6.
外源Ca不仅是植物生长发育的必需元素,也是一种逆境胁迫下的重要保护物质,通过调控抗氧化酶系统、增强细胞膜的稳定性以及信号转导等途径而发挥作用.就盐、干旱、高温、强光、病害、酸雨及UV-B胁迫下,外源Ca对小麦的保护效应进行了阐述,以期为小麦的抗逆性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外源一氧化氮在缓解重金属Cu2+胁迫中的作用,以水稻"苏秀9号"为试料,通过水培试验研究了在重金属Cu2+处理下硝普钠对水稻幼苗生长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试验表明30μmol·L-1的Cu Cl2处理显著降低了水稻幼苗的株高、根长、根数和鲜重;并且提高了叶中H2O2和O2.-的含量,使幼苗遭受到严重的氧化胁迫,导致MDA含量和相对电导率显著提高;叶中SOD活性、POD活性、叶绿素含量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均显著下降。外源添加50μmol·L-1硝普钠后,30μmol·L-1的Cu Cl2处理的幼苗株高、根长等较Cu2+处理显著提高,叶中H2O2和O2.-的含量明显下降,MDA含量和相对电导率显著降低;叶中SOD活性、POD活性、APX活性、CAT活性、叶绿素含量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均显著升高。研究表明适量的SNP可以提高水稻抗氧化酶活性,降低ROS的含量,减缓叶片的膜脂过氧化程度,从而,更好地对抗重金属Cu2+的毒害作用。  相似文献   

8.
活性氧代谢与植物的抗逆性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简述了植物体内活性氧的产生及其主要部位,活性氧对膜脂过氧化的启动以及活性氧对细胞膜系统结构的损伤,着重讨论了活性氧的清除与植物的抗逆性之间的关系,认为在各种逆境胁迫下,植物体内酶促与非酶促系统对活性氧的清除从而增强了植物的抗逆性,同时,应用一些外源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可有效促进酶促系统清除活性氧,更好地增强植物对逆境的忍耐力。  相似文献   

9.
采用聚丙烯酰胺垂直板凝胶电泳法研究了低温、弱光下不同品种黄瓜幼苗叶片过氧化物酶(POD)同工酶的变化.结果表明,在同样胁迫条件下的POD同工酶电泳在不同品种间呈现的谱带是一致的,但酶谱带颜色的深浅有差异;同一品种的正常(对照组)与弱光处理组POD酶酶谱也基本一致;经低温+弱光的复合胁迫后,与对照组相比,POD同工酶酶谱带条数有所增加.结果提示:在低温、弱光两种胁迫因素中,低温+弱光的复合胁迫对黄瓜幼苗的影响最为显著.新夏丰一号对低温和弱光有良好的抗逆性.  相似文献   

10.
质膜透性,常作为植物抗逆性研究的一项重要的生理指标.教学中植物组织逆境胁迫下质膜透性测定实验,常常被作为一种演示性实验,为了得到显著的实验结果,体现胁迫的危害性,是对极端胁迫条件下质膜透性进行的测定.而在实际科研实践中,采用此法测得的实验结果,不利于正确结论的获得和指导实践.对此,笔者结合自身实践,对该实验进行了改进,提高了数据的科学性,正确性和指导性.为实验教学目标的实现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1.
We studied the decomposition of two haloacetic acids (HAAs), dichloroacetic acid (DCAA) and trichloroacetic acid (TCAA), in water by single oxidants ozone (O3) and ultraviolet radiation (UV) and the advanced oxidation processes (AOPs) constituted by the combinations of O3/UV, H2O2/UV, O3/H2O2, and O3/H2O2/UV. The concentrations of HAAs were analyzed at specified time intervals to track their decomposition. Except for O3 and UV, the four combined oxidation processes remarkably enhance the decomposition of DCAA and TCAA owing to the generated very reactive hydroxyl radicals. The fastest decomposition process is O3/H2O2/UV, closely followed by O3/UV. DCAA is much easier to decompose than' TCAA. The kinetics of HAA decomposition by O3/UV can be described well by a pseudo first-order reaction model under a constant initial dissolved O3 concentration and fixed UV radiation. Humic acids and HCO3 in the reaction system both decrease the decomposition rate constants for DCAA and TCAA. The amount of H2O2 accumulates in the presence of humic acids in the O3/UV process.  相似文献   

12.
以地皮菜为研究对象,对原植体进行不同方式的处理,利用BG11培养基进行培养,研究了H2O2、乙醇、紫外处理对藻种分离的影响,通过镜检观察,筛选出原植体的不同处理条件下的最佳处理方式,并且对地皮菜的不同发育阶段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对原植体进行不同的单因素处理和多因素的复合的处理,分离地皮菜藻种,筛选出的单因素条件分别是1%H2O2、H2O2处理时间是30s、75%乙醇、乙醇的处理时间40s、紫外照射20min、紫外强度是800uW/cm2,筛选出的复合处理条件是1%H2O2、H2O2处理时间30s、乙醇浓度75%、乙醇处理时间40s、紫外处理时间10min、紫外强度800 uW/cm2,同时在不同条件下地皮菜存在多种繁殖方式和多个形态发育阶段.  相似文献   

13.
研究UV254光照下,Fe(Ⅲ)-EDTA/H2O2对苯酚的催化光降解效能。首先考察反应时间、溶液初始pH值、Fe(Ⅲ)与EDTA的浓度比值对UV/Fe(Ⅲ)-EDTA催化光降解苯酚的影响,进而考察UV/Fe(Ⅲ)-EDTA/H2O2体系对苯酚的降解效能。结果表明:当溶液pH为7,Fe(Ⅲ)/EDTA浓度比值为1:1时,经过1h反应,UV/Fe(Ⅲ)-EDTA体系对苯酚的催化光降解效率达61.13%。在溶液初始pH为37时,UV/Fe(Ⅲ)-EDTA对苯酚的降解率均可达60%以上。在中性条件下,UV/Fe(Ⅲ)-EDTA体系添加H2O2后可把苯酚的降解率从61.13%提高到91.30%。反应前后溶液的紫外扫描光谱表明光降解过程中苯酚的苯环共轭结构被破坏。最后对UV/Fe(Ⅲ)-EDTA/H2O2体系催化光降解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Cu(NO3)2.3H2O为铜源,浓氨水为络合剂和NaOH调节溶液的pH,采用化学浴法(CBD)制备了CuO薄膜。通过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其光催化前后的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将CuO薄膜放在含有H2O2的甲基橙溶液中,经不同光源照射一定时间后,取其溶液进行可见分光光度分析来研究CuO薄膜的光催化性能。试验结果表明:紫外灯光源下,当催化剂CuO薄膜的表面积为12.50cm2、3.0%H2O2用量为40.0ml、pH=7时,降解甲基橙溶液的效果较好,光照10min后降解率就达到100.0%;不加H2O2时,需光照40min降解率才能达到100.0%,说明H2O2对CuO膜光催化降解甲基橙起到协同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不同浓度的双氧水和不同的浸种时间的试验,结果表明:用浓度为0.15%或1.0%的双氧水浸泡烟种16小时,发芽势分别较对照组增加25%和26.4%,烟种的发芽率分别提高27.2%和27%。  相似文献   

16.
曙红Y是一种有机染料,难降解。采用UV/Fenton法降解水溶性染料曙红Y,研究了光源、pH值、Fe2+及H2O2的浓度对曙红Y降解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太阳光能有效促进曙红Y的降解;随着Fe2+的浓度增加降解率加快;pH值为3.5时,降解率最高,加入0.15%的H2O21mL降解速度最快。  相似文献   

17.
以壳聚糖为分散剂,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Fe3O4磁性粒子,通过多次实验总结出最佳工艺条件:反应液的初始浓度为Fe3+0.15 mol/L,Fe3+/Fe2+(物质的量)之比在1.70~1.75之间;25%NH3.H2O作为沉淀剂,并过量20%~30%,溶液pH=9~11;反应温度35℃,反应时间60 min,搅拌速度3 000 r/min。用壳聚糖作分散剂,其最佳用量为每60 mL载液0.040 0 g,温度控制在50℃左右,在pH值为1.0的条件下进行包覆。在该条件下制得的壳聚糖磁性微球放置17个月,无明显分层现象。利用了IR、TG-DTA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等方法对产品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8.
以(NH4)6Mo7O24·4H2O,MnSO4·H2O和(NH4)2S2O8为原料合成(NH4)6[MnMo9O32]·8H2O(八水合九钼锰酸铵),用紫外可见电子光谱分析法对该化合物进行表征;以490 nm为测定波长,测定浓度为8×10-4mol/L的(NH4)6[MnMo9O32]溶液与浓度分别为4×10-3、6×10-3、8×10-3、12×10-3 mol·L-1的酒石酸溶液进行氧化还原反应时的吸光度.以不同浓度的In(A-A∞)对T作图呈线型关系,确定氧化剂反应级数为一级反应.以不同浓度的Kobs对还原剂浓度作图,其图形也呈直线,确定还原剂反应级数也为一.  相似文献   

19.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施氯量对K326烟草光合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施氯量增加,光合作用增强,到达一定量后,效果下降,且各施氯处理光合速率均高于对照.5月25日测定,各施氯处理气孔导度均与对照有显著性差异,处理C和处理B与处理D、A也达到显著性差异水平.不同施氯量对烤烟植株叶片胞间CO2浓度影响不大.各处理蒸腾作用差别不大,只5月25日测定时处理B与处理C、D及CK有显著性差异,处理A与对照有显著性差异.每公顷施用45kgNH4Cl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0.
单缺位Keggin型钨硅杂多酸盐结构、反应性和抗肿瘤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一缺位聚阴离子,SiW11O39^8-结构、反应性和抗肿瘤活性。用x-射线衍射、元素分析、UV光谱,结构表征研究SiW11O39^8-骨架的结构特点和与p2族金属离子Sn^4-和过渡金属离子Co^2+、Cr^3+的反应性。重点用小鼠移植性肿瘤S180、P388研究体内抗肿瘤作用。杂多酸盐K8[SiW11O39].13H2O(Ⅰ)为一缺位Keggin α-型结构;它在pH=4~4.5和一定温度下反应得到,六方晶系的饱和Keggin α-型三元杂多化合物α-K5SiSnW11O39(OH).17H2O(Ⅱ)和α-K8[SiCrW11O39H2O].10H2O(Ⅳ)及四方晶系的饱和Keggin α-型化合物α-K6SiCoW11O39.14H2O(Ⅲ)。化合物(Ⅰ)对S180、P388有较强的抑瘤效果。化合物(Ⅰ)对S180抑瘤率峰值≥42.38%,荷瘤小鼠最大生命延长率≥36.94%;对P388生命延长率为37.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