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地方报纸被地方读者接纳的程度,是其他报纸所不能比的。甚至在广播、电视、互联网无处不在的今天,在新闻发生时就可以同步传播的今天,地方读者对当地报纸的热衷度仍然不减,为何?笔者认为,这与地方报纸对地方文化的渗透有关。  相似文献   

2.
正读者是报纸生存和发展的先决条件,只有拥有众多的读者,报纸才能不断发展壮大。否则,报纸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一张地方党报也是如此,要招徕众多的读者,就必须在办出地方特色、服务广大读者上下工夫。地方特色,就是一张地方报纸不同于全国性报纸、不同于专业性报纸、不同于兄弟地市报纸的鲜明个性。地方特色受该地区的历史沿革、地理条件、经济基础、文化积淀及民俗民风等多种因素的  相似文献   

3.
地方新闻,是地方报纸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土壤"。在多媒体时代的当下,地方报纸更要在"地方性"上下足功夫,因势利导、因地制宜地确保地方新闻的数量和质量,大批量地提供老百姓身边的新闻和咨询,才能经受住网络等新兴媒体的冲击,才能吸引住本地读者,从而在地方新闻市场中占据优势地位。  相似文献   

4.
地方新闻、时事新闻是构成报纸报道的主体,因其报道面不同,在报纸的版面上分割为不同的板块,由此造成两块新闻互相隔离。这种局面既不符合新闻的特点,又不能满足读者的实际需求。实现地方新闻与时事新闻的互动,是由报纸的功能和新闻的特点所决定的。服务性是互动的缘由。服务是新闻的主要功能。报纸的服务性是可读性、必读性赖以存在的本质要求,它既是互动的原因,也是互动的目的。在增强报纸的服务性方面,地方报纸对地方新闻和时事新闻要同等对待,把时事新闻中读者想了解的与其相关的本地内容挖掘出来,拉近时事新闻与读者的距离,增强报纸对…  相似文献   

5.
一张报纸和人一样,都有个气质和风度的问题。不管今天你穿什么衣服,从事什么活动,说什么话,你的本色是改不了的。丁关根同志曾对几大报纸作过评价,他说《人民日报》是“大家风范”,《经济日报》是“大将风度”,《光明日报》是“儒雅风度”,概括得是多么准确!一张报纸的气质和风度表现出来了,这张报纸的魅力就形成了,对于办报人来说,这是一笔巨大的无形资产。作为地方党报,在地域割据的局面逐步被打破、开放的市场已经形成的形势下,应该以怎样的气质面对读者呢?  相似文献   

6.
地方报纸在报道体育大赛的时候有自己的优势也有自己的劣势,在新时期,地方报纸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采取积极的报道策略,以读者需求为导向,创新报道形式,不断扩大自己的信息渠道,抢占独家新闻,从而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有一席之地。文章对地方报纸如何报道体育大赛做了相关的阐述。  相似文献   

7.
近年,地方文献在读者服务工作中有三个变化:一、其读者已由一般个人读者,转为有写作任务的团体读者和学术研究人员;二、其使用范围和内容已由地方志、地方报纸,扩大到各种类型的地力资料,地方期刊等;三、进行地方专题研究的增多了。面对变化了的新情况,市级公共图书馆应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本文试以本馆为例,谈几点浅见,求教方家。一、充实地方文献馆藏,奠定服务工作的物质基础一个公共图书馆收藏本地区地方文献的量与质,不仅反映了该馆藏书地方等色的强与弱,而更  相似文献   

8.
在英国报业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全国报纸、地方报纸和免费报纸)中,无论从数量、读者、广告总量还是对英国民众的影响力来看,地方报纸都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经济危机中,地方报纸同样遭受巨大冲击.尽管少部分地方报纸表现坚挺,人们仍在担忧:英国地方报纸是否已经走上衰败?  相似文献   

9.
晚报的主要读者群是城市居民,作为市民报纸,它除要求具有极强的时效性外,还要有浓郁的、独特的地方性,这也是晚报必不可少的特点,它也是使地方晚报秀出众多传媒的基石。如此才能给读者以“这一个”的感觉,让读者感到亲近、亲切,使他们觉得这张报纸所反映的确是自己脚下的这块土地曾经发生和正在进行着的生活。近两年来阜  相似文献   

10.
在报业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各类媒体快速发展,读者阅读需求也呈现多元化状态。在一个地区或一个城市,同种同类同题报纸争夺同一群读者,已成为报业竞争的一大景观。面对报纸结构性过剩、定位与个性趋同的情况,强调报纸个性特色,是报纸在竞争中取得优势的关键。这种情况下,不少地方党报开始强化自身要闻版的特色定位。通过分析竞争环境和读者定位就会发现,地方党报不应该在自己并不擅长而且不可能彻底放开手脚的领域,拿出大量精力和版面与都市类、生活类报纸短兵相接,拼市场、抢读者,以己所短攻其所长。选择党报原来的“劣势”如工作性报道和会议新闻等进行改革突破,做区域最专、最强、最具权威性和影响力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新闻(也就是主流新闻),突出党报“权威政经大报”特色,才是提高党报核心竞争力的根本所在。  相似文献   

11.
在信息时代,读者了解自己感兴趣的新闻,接受信息的方式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趋势,不再是一张报纸看到底,今天新闻明天看。所以,地方报业集团新媒体可以充分发挥快捷、移动的优势进行传播,这样不仅能够吸引读者的注意力,还能够扩大传播的范围,达到理想的宣传目的。关注地方发展亮点、民生热点,引导舆论,凝聚力量,是地方报业集团新媒体的重要使命和责任担当。开封日报报业集团新媒体在新闻实践中,关注发展亮点、关注民生热点,新闻报道快一点、新一点、暖一点,彰显了新媒体影响力。  相似文献   

12.
地方报纸网络版如何突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网络技术发达的今天,越来越多的地方报纸开设了网络版,以期获得更多的受众和更高的收益,然而大部分地方报纸网络版却未能如预期那样赢利,那么,如何凸显地方报纸网络版的特色,在复杂的信息化时代占据  相似文献   

13.
文艺副刊是报纸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在政治方向、读者对象、风格上与正刊保持一致。在内容上注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兼顾。作为地市报文艺副刊,更要在地方特色上下功夫,才能受到各个层次、各个方面读者的关注和喜爱。 挖掘地方独有的文化底蕴 地方特色是地市报文艺副刊的一个亮点。要凸现鲜明的地域性,突出浓郁的地方特色,体现本地区的文化风  相似文献   

14.
刘少雄 《新闻战线》2015,(5):107-109
在互联网时代,纸质媒体受到冲击,地方报纸副刊如何稳住阵脚并保持长盛不衰的魅力?闽西日报副刊把"挖掘本地文化,彰显闽西特色"作为办好副刊的重要抓手,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让老树发出新枝、开出新花,使报纸副刊保持长久不衰的魅力。在互联网时代,新兴媒体快速崛起,纸质媒体受到强烈冲击,不少地方报纸的副刊纷纷改弦易辙,抛弃本土文化,以片面追逐"时尚""流行"来取悦读者,其结果就像今天的房地产热,表面上红  相似文献   

15.
申文勇 《青年记者》2012,(11):31-32
地市晚报要靠浓郁的地域特色拉近与读者之间的距离,做到导向正确、个性鲜明、内容丰富、生活气息浓厚.在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背景下,地市晚报以地方文化新闻报道作为打造地域特色、完善报纸内容、提升报纸品位和可读性的重要途径之一,必将大有可为.近年来,宿迁晚报多角度、全方位、深层次地报道地方文化新闻,增加了报纸的厚重感,也收获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6.
付子峰 《新闻世界》2013,(10):46-47
在“报纸消亡论”甚嚣尘上,传统媒体四面楚歌的今天,地方报纸似乎身陷重围。但辩证地看,竞争对手往往是潜在的合作伙伴,而且有很多可以借鉴、取长补短的方面。笔者认为,地方报纸不能一味地抵制网络媒体,必须进行深度融合,要善于借海出船,携手共进,共享共赢。  相似文献   

17.
副刊作为报纸的延伸和补充,以其丰富多彩、别具特色的魅力,在报业竞争激烈的今天,与新闻版共同担负着服务读者、吸引读者的重任.但是也有相当一部分人把副刊看作是报纸可有可无的东西,甚至一些报界老总也不重视副刊.加上受其它媒体诸如网络、电视等的冲击,晚报副刊耐不住寂寞,一味地追赶时尚和潮流,迷失了自己的方向,丢掉了自己的定位,造成不伦不类.  相似文献   

18.
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对经济信息的需求,使经济新闻在新闻报道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报道什么内容,如何报道才能抓住读者眼球,吸引读者注意力,是众多地方报纸在经济新闻报道上面临的共同问题。本文仅针对报道的题材和表现手法,谈一些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9.
在报纸满天飞,在广播、电视、互联网无处不在的今天,在新闻发生时就可以同步转播的今天,地方报纸为何要存在,地方报纸如何存在,成了摆在我们面前的首要课题。那么,地方报纸是不是就没了生存的理由了呢?回答是否定的。地方报纸要生存,关键是要寻找自己的特色、自己的个性。地方报纸要在运作中,找到自己的生存理由。这个理由,不能与中央级媒体相同,也不能与省级媒体相同。地方报纸要找到一个领域,这个领域只有自己能涉及,中央级、省级媒体不可能涉及或很少能涉及,这个领域就是地方文化。文化,从广义而言,是指人们的一种生存方式,从狭义而言,是…  相似文献   

20.
丁文成 《青年记者》2007,(14):99-99
在报业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地方都市报最明智的对策就是在努力扩大信息量的同时,扬长避短,深入挖掘独具特色的地方新闻,打好“地方牌”,给读者提供“人无我有”的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