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生教学实践能力的强弱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导师队伍教学经验和研究能力的状况.当前,我国高校在全日制教育硕士培养中普遍建立了以校内导师指导为主、校外导师参与教育教学实践指导工作的双导师制.这一制度虽然在提高全日制教育硕士培养质量方面发挥了重要而积极的作用,但其在实践中还存在着若干问题亟待解决.本文从分析教育硕士双导师制的内涵入手,探究了目前全日制教育硕士双导师培养模式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2.
教育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重要任务。针对进入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队伍中缺乏教育教学实践经验的庞大应届本科毕业生群体这一背景,如何提高其教育教学实践能力成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任务。哈尔滨师范大学探索构建的实践性课程设置、实践基地建设、实践导师配备、实践能力评价及实践能力实现的质量保障管理体制建立的"五位一体"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培养模式,可行性强、效果显著,具有较为普遍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全日制教育硕士教育实习质量已成为影响其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其主要问题可概括为"偏""浮""散""假"。为解决这些问题,高校要明确教育硕士教育实习的目标方向,构建教育实习科学合理的制度保障体系,采用"统一安排、集中实习"模式,提高导师队伍教育实践的指导能力,加强校外教学实践基地的建设。  相似文献   

4.
全日制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有明确的职业导向,专业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的强弱是评估其培养质量的尺度,因此,有效落实专业硕士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至关重要。本文针对学科教学美术研究生的特点,从导师实践教学指导能力培养、实践能力分类培养、实践基地"轮岗"培养、课题引领综合培养四个方面阐述提高专业硕士研究生实践能力的创新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5.
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培养特点对导师队伍提出了高标准、高要求,鉴于当前艺术硕士导师队伍存在的诸多问题,提出了优化导师队伍的措施:建立校内导师分类遴选和分类考核制度,建立健全导师培养机制,加强校内导师艺术实践能力培养,加强校外导师学术能力和教学水平培养,并以江苏省研究生工作站和产业教授为抓手,以艺术实践基地建设为契机,进一步扩充校外导师队伍。  相似文献   

6.
分析学前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现状,正视其存在的问题,对于探索全日制学前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具有现实意义;明确专业学位教育的特性,是构建全日制学前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逻辑起点;创新学前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要科学定位培养目标;合理构建课程结构,体现课程应用性;重视实践教学,加强实践能力养成;加强"双导师"的师资队伍建设;建立健全人才培养质量的考核评估机制,这是提高全日制学前教育专业硕士培养质量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7.
本文针对化工类全日制专业硕士培养过程中存在的校内外导师脱节、学位论文缺乏创新、评价体系单一等问题,构建"三位一体"双导师制培养模式,充分发挥校内外导师的协同培养作用,全面提高化工类全日制专业硕士工程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8.
全日制教育硕士具有教师职业定向性和实践取向性特征,以教师的职业需求为导向,以教学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是保证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关键.目前教育硕士实践能力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课程设置实践性体现不充分、实践教学要求落实不到位、导师指导实践的力度不足.因此,教育硕士教育改革必须着力做好三方面的工作:一是优化课程设置,加大实践课程比重;二是强化实践措施,落实实践能力目标;三是完善双导师制,发挥导师合力作用.  相似文献   

9.
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自招生以来培养规模不断扩大,培养质量明显提高,培养制度趋于完善,已经成为我国高层次中小学教师的重要来源。然而,实践教学仍是全日制教育硕士培养的薄弱环节,"本科化"倾向突出,迫切需要对培养模式进行优化与创新。在中小学建设"实践工作站"是提升教育硕士实践教学与研究能力的有效途径,对教育硕士教学技能的提升和教学研究能力的培养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关系着小学教育专业硕士实践能力的培养,在一线建立区别于本科实习的、专门的硕士实习基地,采用科学的运行机制,将促进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创新。首都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多年来对实习基地建设进行了探索,形成了具有特色的"教—学—研—进"循环培养机制和"STUME"合作模式,保证了基地建设的可持续性,提高了教育硕士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1.
研究生实践基地建设是高校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高层次复合应用型人才的基本条件之一。本文根据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和定位,主要分析加强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基地建设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结合目前实践基地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构建产学研培养机制,建立校企合作双赢模式,建立多维度的"双导师制"遴选、考核、激励机制,加强导师的培训力度,提升其指导能力的初步构想,为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基地建设提供可行的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12.
认为构建教育硕士"一点二线三面"的培养模式,可以有效地克服目前教育硕士教育中存在的种种问题。一点,即以在校期间知识与能力的有限发展为未来教学的无限发展奠定基础作为一个关键点;二线,即以理论框架建构与多层次教材建设作为教学发展双主线;三面,即以互动对话、适度自教、教育实践作为具体教学过程的三大操作立面。这一培养模式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在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语文教育硕士培养过程中得到了充分的验证。  相似文献   

13.
目前全日制教育硕士研究生教学实践能力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在教学设计能力上,基于课标分析教材、运用教材能力有待提高;在教学实施能力上,板书设计与书写能力有待改进;在教学评价能力上,教学评价方法的使用能力有待增强;在班级管理能力上,组织开展班团队活动方面有所欠缺;在沟通与合作能力上,沟通技巧的掌握与使用急需加强。为进一步提升全日制教育硕士研究生教学实践能力,高校应考虑现实诉求,适当延长学制;加强"双导师"制建设,提升双导师指导效能;全日制教育硕士研究生个人应努力提升自身专业素养,促进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14.
“双导师制”打破了教育硕士研究生以理论知识为主、忽略教学实践的培养局限,强调理论知识与教学实践的有机结合,对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目前,“双导师制”存在教育硕士实践课程与中小学课程融合不足,中小学导师队伍素质参差不齐、变动性大,校内外双导师缺乏有效交流与协作,“双导师制”执行措施和反馈整改力度不够等问题。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结合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的实践探索,提出了“精心设置课程,将实践课程贯穿培养全过程;稳定导师队伍,有效提升中小学导师队伍素质;加强交流沟通,构建‘U-G-I-S’协同培养机制;创新实践教学,增强教育硕士研究生实践效果;强化教育管理,加强‘双导师制’实施监控力度”等建议。  相似文献   

15.
指出全日制教育硕士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遭遇的诸多困难并分析了原因:对实践能力的目标定位存在偏差;学科本位的课程体系与实践能力的培养不相适应;学位论文写作沿袭学术性论文的模式;实习基地的建设得不到有关单位的支持等。为有效落实全日制教育硕士研究生的实践教学提出了相应对策:应把全日制教育硕士研究生的实践教学界定为有理论深度的实践;努力构建能力本位的课程体系;学位论文写作应指向解决实际的教育问题;还应致力于建设全日制教育硕士研究生的联合培养体。  相似文献   

16.
针对现阶段,通过与国外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对比分析,发现我国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处于雏形阶段,培养模式以及教学体系尚存在欠缺,学术型硕士和专业型硕士在实践过程中并无明显的区别,存在着学生保障细则不完善、实践教学时间太短、与社会实际需求脱节等问题。本文提出导师负责制下专业研究生校外实践体系培养模式,重点制定了学生保障细则,并用实际案例调查的数据证明了该模式的可行性,为实现校外实践与研究生就业相对接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17.
刘青 《教育评论》2015,(2):82-84
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正逐步向以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专业学位研究生转变。导师是影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针对当前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只有改变传统的单向培养模式,建立一种"交互式提升型"培养模式,才能促进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  相似文献   

18.
实践能力培养是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特色之一,结合国家"特需项目"环境工程专硕试点项目的实施,在分析专硕研究生培养模式和工程实践能力内涵的基础上,构建了"1234"(一主线、两平台、三阶段、四机制)专硕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模式,并从课程体系、实践平台、双师型导师、保障监控机制等方面进行了实践探索,为环境工程领域专业硕士研究生实践能力提升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9.
在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硕士生导师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硕士研究生导师的工作直接影响着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本文通过对目前导师队伍建设中导师的指导能力、师生关系以及导师队伍的管理问题等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的分析,提出新时期硕士生导师队伍建设的策略,以期对我国硕士生导师队伍的发展有所启示,从而对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的进一步提高提供保证。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中双导师制的实施状况,从树立正确指导理念、完善协同培养机制、建立双导师激励机制、构建全程贯通一体化实践模式、设立学科教学实践平台等五个方面,提出了完善全日制教育硕士研究生双导师机制的策略。结合东北师范大学学科教学领域全日制教育硕士研究 生培养综合改革实践,探讨了以协同培养为中心、理论与实践相融合的双导师培养机制的构建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