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同行评议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制度的重点所在,同行评议质量事关申请项目的命运。同行专家在同行评议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客观、公正地选择具有较高学术水平的同行专家评审项目是确保同行评议质量的重要前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受理量不断增加给在短时间内完成同行专家指派带来越来越大的压力,分析专家指派的状况是了解基金项目同行评议质量现状的重要方面。本文分析了2014—2021年期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同行评议专家的指派状况,发现基金项目的同行评议专家指派虽总体上符合要求但依然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加强专家库的更新与维护、改进遴选函评专家的方式、减轻函评专家的评审负荷、完善基金制度,将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基金项目同行评议的公正性、科学性和权威性。  相似文献   

2.
陈光  陈凯华  龚旭  苑怡  方新 《中国科学院院刊》2021,36(12):1427-1433
同行评议是科学共同体的自我规范机制之一,是科学质量控制的核心环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工作的核心运行机制是同行评议,它是遴选高质量基金项目的重要保障机制。为了使同行评议科学、客观、公正,稳步推进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新时期的改革与发展,文章从同行评议机制的发展及其优缺点出发,分析了当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同行评议机制面临的挑战:不适应跨越式发展需要,专家和管理队伍规模不适应项目申请数量增长,专家评审行为缺少对象反馈且评审专家遴选有待优化,以及项目评审流程缺少监控手段等。据此,文章提出完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同行评议机制,建设“负责任、讲信誉、计贡献”(RCC)的同行评议监督与评价系统思路。文章阐述了RCC机制的动态性和科学性,总结了其在优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管理和提高项目评审效率中的潜在用途,为进一步推进RCC机制的改革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实践显示,同行评议的RCC改革方向是有效的,但仍需进一步完善RCC制度设计、加强评审质量监测并营造RCC评审文化。文章从多角度论述了完善科学基金同行评议机制的重要性,指明该机制所面临的挑战与可行的发展路径,为RCC监督与评价系统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一定参考,同时对新时期稳步推进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管理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进入新时代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需要更公正、更高效的同行评议。实现同行评议中评审专家的智能指派,不仅有可能解决给基金管理者带来的超负荷工作压力,而且也可以使同行评议更加规范、合理,从而提高同行评议质量,维护基金的荣誉,赢得广大科学家对基金的信任。通过2年多的探索发现,我们认为同行评议的智能化是完全可能的,而且随着相关工作的不断完善,将会进一步提高同行评议质量。  相似文献   

4.
对同行评议专家评议工作进行评估的一些思考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工作主要包括三个环节,即同行通讯评议、项目主任综合同行通讯评议意见和学科评审组会议评审,同行通讯评议和学科评审组会议评审都属于同行评议。其中,同行通讯评议所起的作用不仅至关重要,而且也是后两个环节的基础。同行评议是基金项目评审的核心,也是  相似文献   

5.
1 “3+X”评议方式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的评审分为初评、函评与会评三个阶段,其中函评是采用同行评议的方式进行,同行评议专家是不公开的、也是最专业的,所以函评应该说是科学基金评审工作中最重要的一个阶段。根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以下简称自然科学基金委)的有关管理办法规定,每份申请送5位同行评议专家评议,其中有效评议数量不少于3份。  相似文献   

6.
同行评议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体系中最为重要的一环,也是决定资助项目质量的关键环节。了解同行评议状况,发现问题和改进不足,也成为完善专家系统和提升评审质量的有效途径。为此,在前期探索的基础上,我们从评议专家对项目的综合评价、对项目的熟悉程度、对项目评价的区分度、评议意见内容和评议专家间共识度等方面,对2016年遗传学与生物信息学科445位同行评议专家的评审意见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同行评议质量总体良好,绝大多数专家对评议项目把握准确,项目综合得分情况基本呈正态分布,97.8%的专家对所评议的项目熟悉/较熟悉,97.5%的专家对所评项目给出合理的区分度,98%的专家评议认真,撰写的评议意见具体并有实质性意见和建议。但也发现了极个别专家存在一定问题,如有的专家对评议项目缺乏区分度,有的专家学术判断存在较大问题,有的专家撰写的评议意见过于简短且俱为套话和空话。针对上述问题,我们与相关专家进行了沟通并给予督促,同时对有些专家在以后的同行评议中予以回避。本文对专家评议状况进行了分析,期于在管理上作出探索和尝试,为提高同行评议质量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本文试图从科技计划项目立项视角对同行评议与行政决策互动关系进行研究.在对同行评议存在利弊的相关文献研究基础上,通过对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为代表的基础类项目和浙江省科技厅科技计划项目为代表的应用类项目的申报、评审程序分析,认为科研项目评审是同行评议与行政决策的互动过程,同行评议是行政决策的重要依据,行政决策是有效实施和完善同行评议的保障.最后,作者提出了有关完善同行评议与行政决策互动机制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专家评议状况评估初探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同行评议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的第一步,也是评审体系中最重要的一环。同行评议是遴选项目的重要依据,是公平公正的基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以下简称自然科学基金委)历来十分重视项目的同行评议工作,采取各种措施,如建立高质量的专家库,送审最适宜的同行专家,相近研究项目捆绑式评议等,有效地保证了基金工作的科学民主.公平公正.维护了资助项目的学术声誉。  相似文献   

9.
"依靠专家"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制的基础, 实行同行评议是实施基金制运作管理的主要方式. 从择优支持到支持创新再到突出创新是基金制三个发展阶段的重要跨越,构成了基金制的创新体系. 然而,以实行同行评议制度为主要内容的"依靠专家"评审体系,却难以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学会》2015,(1):66
<正>2014年12月20日,以"发挥学会优势,实现同行评议的公正有效"为主题的中国科协第八期学会改革发展论坛在浙江省温州市召开。中国科协所属全国学会、浙江省科协、温州市科协以及地方学会等近50位代表参加了本次论坛。本次论坛由中国科协学会学术部主办,中国自动化学会承办。论坛分为主题研讨和自由讨论两个环节,中国自动化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王飞跃主持。科技部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处长嵇智源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信息学部处长王成红分别介绍了科技部863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中同行评议系统、专家遴选机制、评审指标和  相似文献   

11.
同行评议专家工作业绩测评及其模型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郑称德 《科研管理》2002,23(2):41-45
本文在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同行评议运行状况分析的基础上,介绍了同行评议工作业绩评估对于项目评议的重要性及其研究现状,初步给出了基于项目评议结果的同行评议工作测评指标和模型,并对其存在的不足以及下一步的研究内容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关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绩效评估的思考   总被引:22,自引:3,他引:2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设立、运行与发展,是我国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将竞争机制引入科学研究及其管理的具体实践,也是政府对科学事业的管理迈向国际化的重要一步。科学基金管理在成功地引入了同行评议制度开展事前评价之后,能否再次引入国外普遍采用的绩效评估方法以开展科技基金的事后评价?本文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绩效评估的作用、原则、层次等基本问题出发,对相关问题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13.
针对科学基金国际评估总体方案设计面临的方法论难题,本文尝试构建了循证评估设计方法,对其原理与应用进行了阐述,并通过科学基金国际评估总体方案设计展示了它的可行性。通过提取评估方案的关键构成要素并寻找支撑其内容的证据来源,构建了评估要素—证据矩阵并将之用于评估方案设计。研究表明,循证评估设计方法能为科学基金国际评估方案设计提供很好的支持。  相似文献   

14.
针对国家自然科学目前的评审方法相比,该方法能够有效解决项目评审专家评审结果之间的冲突,能够很好地集成评审结果,且具有较快的收敛速度.运用一个评审实例说明了本方法的应用程序与优越性.  相似文献   

15.
李杏林  贡毅 《科研管理》2019,40(8):293-296
近年来深圳市R&D经费快速增长,用于基础研究资金的投入也逐年增加。本文首先综合分析和研究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简称NIH)、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简称NSF)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简称NSFC)的科技项目评审制度和评价体系,在此基础上,结合深圳市的具体情况,将现行的深圳市科技项目评审制度和评价体系同NIH、NSF、NSFC等系统进行比较分析,为改革提供借鉴和参考。随着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推进,促进科技发展在社会其他领域尤其是经济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成为科技体制改革过程中的迫切要求。NIH和NSF的项目采取不定期申报的方式,我国现有的科技项目大部分采用集中期申报方式,两国管理机构赋予管理人员的管理权限不同。深圳市随着R&D经费的快速增长,用于基础研究资金的投入也逐年增加,加强科学研究与教育的紧密结合、把卓越管理的理念切实落到实处是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的研究将通过研究两国的科技资助管理政策,分析管理机构在制度建设、考核的全面性与连续性、科技信息管理等方面的特点,结合深圳市科技评价体系的发展情况,提出进一步完善科技评价制度政策体系,突出科技评价重点指标,加强科技评价的全面性及连续性的建议。以充分发挥科技评价的指导和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中美同行评议公正性政策比较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龚旭 《科研管理》2005,26(3):1-7
同行评议是科学评价的重要方式,也是政府基础科学资助机构资源配置的主要方式之一,公正高效的同行评议是保证科学质量的基础。本文通过比较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与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NSFC)的同行评议公正性政策,分析其政策实施的背景和制度条件,进而提出改进NSFC评议公正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黄星  张译文  叶健 《科研管理》2020,41(3):280-28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基础研究和科学前沿探索、支持人才和团队建设、增强源头创新能力起着重要的科研资助作用,基金资助情况是依托单位的基础科研水平的重要体现。公安工作是较有特色的科研创新与技术应用领域,随着公安科技创新能力的大幅提升以及向科技要警力的现实需求,公安领域科研工作者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报的热情逐年升高。依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发布的权威数据,针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的公安院校及科研院所进行申报及资助情况的对比分析,并与相关行业代表性研究机构进行比较,为公安或相关科技领域的一线科研及科研管理人员提供借鉴,为决策者提供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18.
同行评议刍议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刘明 《科学学研究》2003,21(6):574-580
学术评价始于近代自然科学出现之后。专家系统自主权具有必要性。同行评议是最早的也是迄今最为合理的评价方式,同时也有必要看到它的局限性,需要不断改进完善。定量化评价有其严重的内在缺陷,只能作为同行评议的辅助手段。我国当前的同行评议活动问题不少,亟待改革。  相似文献   

19.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NSFC) is the major funding agency for China''s basic research in natural science. The total budget for NSFC was 26.7 billion Yuan (RMB) in 2017, accounting for 27% of China''s total investment in basic research. In the past decades, continuous increases in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und and other funding programs provided strong support for the rapid growth in China''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T). In the second half of 2018, NSFC unveiled a deep reform plan that aims to build a fair, efficient and standardized new funding system that meets the demands of excellence in science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in 5–10 years. Why did NSFC propose this reform? What are the major tasks of this reform? And how would NSFC implement this reform? All-in-all, this reform would not only have profound effect on S&T in China but also matters the world for the global collaborative efforts for the science. Recently, National Science Review had an exclusive interview with Jinghai Li, President of NSFC and Academician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to learn his views and perspectives of the future of NSF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