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王琦  李灏 《大观周刊》2011,(19):34-34
社会、历史、文化发展的不同,造成中西方日常用语的行为的巨大差异,本文主要以言语行为中的表达类动词“谢谢”为研究对象,重点探讨他们各自实现语言行为的具体语言环境,尤其是在中西方的应用的差异。  相似文献   

2.
广告作为一种经济信息与文化信息的传播活动,已成为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外在表征。中西方文化价值观念的差异在广告传播中有充分的体现,本文从思维方式的差异、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的区别等方面综合观照了各种广告文本和广告活动中中西价值观念显在的差异。  相似文献   

3.
李菲菲 《大观周刊》2011,(19):227-227
语言和文化之间有着紧密的关系。不同的语言反映着不同的文化,反过来,文化又制约和影响着语言。中英文广告语言就是反映中西方文化的一面镜子。本文简羊的探讨中英文广告语言中的文化差异。  相似文献   

4.
从文化价值观的差异看中西方新闻报道的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闻报道是大众传播者利用大众传播媒介,对新闻事实进行选择和加工,向受众进行信息传播的活动.中西方文化价值观念的差异,会造成中西新闻写作报道各具特色.本文对中西方文化价值体系进行对比,简要分析了中西方文化价值观念的差异对新闻写作的影响,重点探讨文化价值观的差异与中西方新闻报道的特点之间的内在关联.  相似文献   

5.
宋菲 《大观周刊》2011,(29):83-84
萨丕尔-沃尔夫假说对语言和思维、语言和文化的关系作了比较详细的阐释,其理论核心就是语言决定思维、文化.本文通过介绍该假说的形成过程,解析假说中的文化观,从语言的语义、语用以及语言交际风格等多方面揭示了语言中的文化内涵,指出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不同的文化之间呈现出不同的文化形态,这种文化形态差异反映到语言层面,则表观为语言差异。从文化差异出发去研究语言差异,才能有效地把握语言与文化之间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6.
高校英文网站是提升中国高校国际形象的重要手段之一。中西方文化的差异造成了我国高校英文网站与目标受众的文化心理差距。以霍夫斯塔德的五个文化维度为理论框架,分析中西方文化差异在网站设计上的具体表现,探讨我国高校英文网站建设中的问题与差距,为缩短目标受众与网站的心理距离,实现跨文化心理对接提供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文化差异带来了中西方新闻报道的差异,本文以中西方媒体对灾难性新闻报道的事实为例,阐述了中西方对灾难性新闻报道的差异  相似文献   

8.
林纲 《传媒观察》2020,(4):30-36
当前,新冠病毒肺炎影响全国,抗击疫情需要全民动员,做好宣传工作是必不可少的一环。这对我国语言生态体系的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以各地疫情防控宣传标语为研究对象,从语言生态角度出发,把握宣传标语的内外生态系统,探索防控标语内部发展的生态规律与生态功能,剖析防控标语的非生态状况,希望有助于疫情防控阻击战的更好开展。  相似文献   

9.
刘涵喆 《军事记者》2010,(12):37-38
军事对外宣传的中心问题是跨文化传播,而我军对外宣传跨文化传播的意识较弱、平台较少、人才较缺,需要采取切合中国实际的军事对外宣传跨文化传播的应对策略,以消解文化差异产生的误读,跨越语言差异产生的障碍,解决语境差异带来的问题,构建跨文化传播的共同空间。  相似文献   

10.
2004年武警工程学院成立军事语言学研究所以来,我国军事语言学科研究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2005年该学院<军事语言学的创立与教学实践>获全军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2006年召开全军首届军事语言学学术研讨会,2007年招收军事语言研究方向的硕士研究生,2008年军事科学出版社出版了<军事语言学通论>等军事语言学丛书,2009年<军事语言研究>内部刊物创刊,2010年首届军事语言学硕士研究生顺利毕业……在这一系列研究工作中,"军事新闻语言"始终都被看作是军事语言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分支,"军事新闻语言研究"也是该学科硕士研究生学位课程之一.  相似文献   

11.
由于各自不同的文化、经济、地理因素的冲击与沉淀,形成了中西方各具特点的思维方式。中西方新闻报道的差异正是由于思维对语言的影响而造成的。本文通过对比中西方思维方式及其在语言上的表现分析了思维方式的差异对新闻报道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吕璐璐 《大观周刊》2011,(13):118-118,84
时代发展的趋势又要求人们之间的交流的范围要更广,更频繁,也更具体化,这就为人们有效的交际提出了更大的挑战,而不同文化背景也让跨文化交流也给人们的沟通带来了很大的障碍。本文就个人就在日常生活中与外国人的交流中所讨论的话题探讨其中的文化差异,只要是从中西方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价值观的本质特点,及其来源和必然影响角度,进而得出中西方文化差异存在的必然性,同时提醒人们,懂得并尊重不同文化差异,减少沟通过程中的文化误解,促使交流协调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3.
军事广播电视新闻语言的特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军事语言学是近年来军事学和语言学融合所产生的新兴学科。军事广播电视语言是军事语言学的一个重要领域一军事新闻语言的支柱性组成部分。军事广播电视新闻宣传报道,由于其题材性质等的独特性,在长期的新闻实践中形成了显著的语言风格特点。但是,军事广播电视新闻语言究竟有哪些特点呢?我们至今没有发现这方面的专门的、系统的论述。  相似文献   

14.
体育作为现代的一种竞技活动,常被称为"没有硝烟的战争",其与军事战争之间不乏相通之处.赛场即战场,对抗冲突的相似性决定了体育语言和军事语言这两种形式会采用同一语义范畴的词语.而从古至今军事战争的频繁性使得军事语言早已深深地扎根于人们的脑海中,所以体育新闻语言很自然就搬用了军事语言,从而给人一种体育语言军事化的感受.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中国与西方国家在文化、贸易等领域的交往日益增多.在此过程中,中西方各自不同的价值观念、民族心理、语言习惯、民俗风情、生活方式等相互渗透、融合,同时又不可避免地发生碰撞与冲突,从而出现了中西文化诸多的趋同与差异现象,本文在中国"入世"背景下对这些现象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相似文献   

16.
面子观是一种可以观察到的社会现象,也是特定文化价值在语言中的反映。它在中西方的文化渊源、社会属性、个人意愿方面有不同的体现。虽然面子在心理过程上的意义是类似的,但负载了更多社会学上的价值。本文从中西方文化、不同面子文化中的语用策略来讨论中西方看待面子的差异性,提出在跨文化交际中,要充分了解对方的文化背景、心理感受、言语行为的差异,避免语用失误,从而进行成功交流。  相似文献   

17.
军事新闻强调准确客观,运用模糊语言似与此项背。然而,人类的语言具有天然的模糊性,军事新闻又因自身保密性、预测性、谋略性等特质,它又不得不降低语言的精确度,做适当地模糊化处理。本文以模糊语言学理论为切入点,以实证为基础,剖析了军事新闻报道中使用模糊语言的原因,并进一步指出运用模糊语言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由于文化背景、知识结构及文献传承等因素的不同,中西方校勘学在理论与实践方面存在诸多异同。本文试图通过比较中西方校勘学诸多方面的异同,进而探讨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希望从比较中得到西方校勘学对于我们的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9.
《氓》与《美狄亚》是中西方文学史上较早描写弃妇形象的作品。它们细致地刻画了妇女在婚姻家庭中不自由、不平等的地位的现象,谴责了夫权统治对女性的凌辱,塑造了善良忠贞、刚毅反抗的妇女形象。但是由于中西方文化植根的土壤不同,造成中西方弃妇形象也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20.
"2010-2011"跨年晚会新闻中,其语言特色主要表现在泛用的军事语形象生动、活用的流行语新颖时尚、巧用的修辞语幽默诙谐、妙用的评论语麻辣犀利.跨年晚会相关新闻中存在的语言问题也比较多,诸如语言暴力、语言歧视等,有待大家的共同努力,在跨年晚会的相关报道中彰显新闻语言的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