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对“清代承德避暑山庄音乐”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与分析,分别从音乐的名称定位、现存曲谱对比方面进行思考并对研究新思路提出见解,希望为深入的研究“清代承德避暑山座音乐”的音乐本体及社会层面分析做以铺垫,并为音乐的保护与传承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2.
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承德最具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资质的项目,热河清音会是清代社会文化的产物,在1930年达到鼎立,虽属民间业余音乐团体,却沿袭了宫内乐队的纪律与艺术要求,成为热河一带水平最高的音乐组织,经常出现于上层社会政治活动的场所或地方上的重大活动之中。"热河清音会"的音乐是中华多民族与地区文化的结晶,保留"热河清音会"这块文化"化石"对我国的民族史、文化史,乃至清朝统治者治国理念的研究都将起到独特作用。  相似文献   

3.
承徒清代人文景观主要是承德避暑山庄和周围皇家寺庙群,这些人文景观与承德自然景观——承德丹霞奇观、热河、武烈河等的关系是先有了优美的自然景观之后由清帝康熙、乾隆建承德避暑山庄和皇家寺庙群,它们相互依托映衬,相辅相承,构成了风格独特内汉涵丰厚的承德旅游资源.  相似文献   

4.
承德避暑山庄内的万树园是"康乾七十二景"之一,建于乾隆初年,因绿草如茵,古木蓊郁而得名。乾隆、嘉庆等皇帝曾多次在此接见、宴会各少数民族首领和外国使节。作为避暑山庄的政治活动中心之一,万树园在清代前期起到了独有的政治作用。  相似文献   

5.
董其昌是元代文人画兴起到明清繁荣时的关键人物,其中主要原因是他的"文人画"、"南北宗论"理论.他的绘画实践主要是围绕"笔墨"进行,力图寻找出文人画的精神品质与笔墨韵味之间的关系.清初四王是他理论衣钵的主要继承者,受到清代统治阶级的推崇,从而使清代山水习气一直笼罩在董其昌理论的阴影之下.近代国画大师黄宾虹也是笔墨的推崇者,他一生从事笔墨研究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相似文献   

6.
"音乐形象"这一概念在有关音乐理论的文章和评论中被广泛使用,每个人都按照自己的意愿赋予它以一定的内涵,因此,"音乐形象"实际上成了一个歧义很多的概念.本文通过对中外理论界有关"音乐形象"的论述的回顾和分析,提出了自己对这一概念的质疑.  相似文献   

7.
基础音乐教育最重要的目标首先就是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层面培养起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但是来源于音乐以外的看似令人开心的活动并不能证明学生对音乐抱有真正的兴趣。音乐教师应该在教学中从音乐中来,到音乐中去,有效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真兴趣"。本文从"让学生在音乐中感受到快乐""让学生在音乐中感受到美""让学生锻炼自己敏锐的听觉"等十个方面阐述了如何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真兴趣。  相似文献   

8.
我国目前音乐图像学的研究还处在步履蹒跚的阶段,许多研究还需进一步的细化和具体化。然而,尝试运用系统的图像学理论和方法对图像进行分析和研究在我国已初现,我国图像学研究也出现了系统研究音乐图像学的雏形。但是这些分析和研究主要都是基于E.潘诺夫斯基的图像分析的"三层次理论"和方法,分析的技巧和系统性都还不足。因此,我国的音乐图像学研究还需要加强图像学与音乐图像学理论的研究,避免各种观点和手段的泛化;淡化学科之争,注重实效性研究;参照图像学的发展趋势,拓展音乐图像学的研究领域和范畴。  相似文献   

9.
该文对戏曲、音乐、舞蹈、曲艺等由人操纵自己身体而演出的表演艺术的历史演变问题从民俗学的角度进行阐释.作者具体分析了折口信夫的"摸都客"与"能乐"的关系,对中国少数民族的原始傩活动中的奇形怪状人与日本傩中的鬼进行比较,认为中日傩的奇形状人具有驱邪恶魔、祈求吉祥的宗教意味,具喜剧逗笑色彩的"歌舞伎"中的奇形怪状人更具现实主义色彩.  相似文献   

10.
"想来"与"看来"在现代汉语中都是使用频率较高的词,其词汇化、语法化及语义、句法的研究在近年来引起了学界的关注,本文将从认知的角度,通过"想来""看来"的语义演变及词汇化、语法化的历时性研究,对"想来"与"看来"的词性演变及语义特征进行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1.
运用文献研究、逻辑分析等方法,对教法、学法、教学法、教学方法的内涵进行了分析与比较,力求从辨析中,探寻"教学法"、"教学方法"两者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发现:由于"法"与"方法"存在着本质的区别,因此"教学法"与"教学方法"也并非完全等同;"教学法"是上位概念,既包括教学的方法也包括教学的原理;"教学法"并非教法与学法两者的简单相加,而是由教法、学法和连接二者的组织法共同构成;"教学方法"也不等于教导方法与学习方法的简单组合,而是由教导方法、学习方法,以及在二者之间起纽带作用的组织方法共同构成.  相似文献   

12.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采用逻辑分析的方法对清代秘密结社与山西武术发展的相关联系做了论述。研究发现,清代秘密结社对山西武术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为武术的发展提供了可能的“从业人口”和发展空间。对清代山西武术与秘密结社之间的相关性进行社会学研究,目的是为后续的研究提供一个视角或是一条全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发生于道光三年(1823)的"癸未大水"是清代由盛转衰过程中的一次重要灾害事件.晚清文人以"癸未大水"为代表题材所创作的灾患题材诗歌,聚焦天灾祸患及赈济救援等内容,可从多重向度去关注与理解其意义.阐述其诗歌叙事策略,可清晰看出文学记录事件的独到方式;分析其灾难美学书写,可发掘灾患诗歌独有的艺术特色;从文学与权力的关系角...  相似文献   

14.
毛庆 《职大学报》2007,(3):58-61
清代学者吴世尚在《楚辞疏》中对《离骚》串讲时,明确指出了"白日梦"的创作心理现象和状态,这一指出早于弗洛依德180多年。两个"白日梦"理论有同有异,这相异之处恰恰是弗洛依德的理论不准确、不完备或有缺陷的地方,足证吴世尚对"白日梦"的研究成就不在弗洛依德之下。在"白日梦"的普通性、论证对象、表述方式等方面,吴世尚还要比弗洛依德高明。因此,要正确地、全面地解释"白日梦"现象,形成科学的、符合创作实际的有关理论,必须将二者结合起来,互证互补。而这正是今人要作的工作。  相似文献   

15.
"文化中的音乐研究"这一定义是上个世纪60年代初,由美国民族音乐学家梅里阿姆在其著作《音乐人类学》专著中首次提出的。这一定义要求民族音乐学工作者在对民族音乐学所涉及的音乐事象进行考察时,要通过对音乐本身的考察来探讨其音乐现象后面的文化内容,从而达到揭示音乐文化本质的目的。文化的角度在学科研究中作用巨大,是进行多方位考察,多侧面研究的基础和依据。而"文化中的音乐研究"为民族音乐学学科观念的确立,学科理论的完善,研究方法的改进,研究领域的拓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6.
黄侃古本音说认为,声母与韵母的洪细是相和谐的,上古音最初声母和韵母都是洪音,中古音的细音,是最初的上古音变化的结果。古今声音的变化,声母变则韵母也跟着变;韵母变就说明声母已经变,声母变的最主要标志就是声母后头i介音的产生。这是黄侃的声韵相挟而变理论。声韵相挟而变理论是在综合考察大量古代汉语语言文字现象,并继承清代古音研究精华而提出的。一些用现当代古音研究方法得出的结论,也支持声韵相挟而变理论。这个理论启发我们对古今音变发生"条件"的通行说法提出怀疑。古今音变"条件"可以有新的解释。  相似文献   

17.
布依族小打音乐是布依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它的形成与传播是值得我们探讨的问题。通过访问、收集资料、梳理出论点和基于客观事实的基础上,对汉族丝竹乐的传播与影响和对小打音乐的源头分析,对小打音乐源流进行推论,初步得出布依族小打音乐的源头极可能是两广粤语区的"广州八音"的结论。  相似文献   

18.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及专家咨询法对我国"体育学科能力"定义研究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从哲学视角重新审视了"体育学科能力"的定义,旨在为体育工作者从事"体育学科能力"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体育赛事的"项目营销"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在体育赛事营销研究方向,宏观上基本是将体育竞赛作为一个特殊事件,运用特殊事件营销的理论和方法进行研究,微观上基本是将赛事的某些部分,运用一般产品或服务的一般营销理论和方法进行研究.分析了体育赛事具有"项目"的内涵和基本属性,将体育赛事作为一个"项目",并从项目营销的理论,对体育赛事营销进行项目营销的可行性分析,从而开拓了研究体育赛事营销的新视角,对赛事营销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提供重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20.
运用文献资料法对"阳光体育"的内涵进行研究与探讨,从加强"阳光体育"在学校体育和增强我国国民体质的作用入手,对现阶段我国各级学校中开展的"阳光体育"进行研究,旨在深入剖析"阳光体育"的深刻含义、发展中的各种有利和不利因素,对"阳光体育"的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