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课堂上师生、生生互动,相互之间思维的碰撞、观点的交流,可以生成比以往教学更多的教学资源",错误"生成也就不可避免。面对学生自己创造出来的"错误"资源,教师如果能"包容""错误",正确面对"错误"、有效地引领"错误",那么就能变"错"为"宝",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更能激起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欲望,从而使课堂教学更加精彩、有效。一"、错误"资源的无情流失在师生互动生成的资源中,学生正确的答案、精  相似文献   

2.
廖伟华 《家教世界》2013,(8X):112-113
在教学中,学生经常犯一些"错误"。在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指导下,教师不必无视或一味批评学生在课堂中的"错误",应当正确认识、科学对待,抓住契机,积极挖掘其中蕴藏的宝贵资源,变"错"为"宝",使教学之花因为"美丽的错误"而更加绚烂多彩。  相似文献   

3.
课堂上学生的认知错误是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教师巧妙地利用有价值的资源,能给课堂带来蓬勃的生机与活力。一堂成功的政治课,需要教师精心预设"错误",巧妙利用"错误"。为此,教师首先应学会"容错",然后才能"用错",最终"诱错",成就精彩课堂。  相似文献   

4.
新《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关注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己,建立自信心.然而多数教师注重的是数学知识的"完美无误",而淡化了蕴含人文精神的"错误"."错误"是课堂宝贵的生成性资源.正确,可能是模仿,但错误,却可能是创新.教师要主动搭"错"桥,智慧地将错误作为一种促进学生情感发展、智力发展的教育资源,并正确地、巧妙地加以利用,成就求是、求实、求真课堂的完美.  相似文献   

5.
一位专家认为:"现在的小学生并不缺乏‘正确‘喻快的体验,他们缺的是‘错误’挫折体验."我们的学生尤其是优等生都不大愿意正视自己学习上的错误,作为一线教师的我们更应该善于发现、挖掘课堂中形形色色的"错误",让学生认识到错误也是美丽的. 一、设错施教,激发兴趣 教学时教师可人为地恰当设置一些"错误"陷阱,让学生在这种真实、错误考验中"摔倒",从而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和解决问题的欲望,使他们的判断、辨析、选择等能力得到更好的提高.  相似文献   

6.
合理利用课堂错误资源既能促进学生深入反思,又能提高错误资源利用的有效性,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教学中,教师可从"预"错,"欲"错,"遇"错,"驭"错等四个层面着手实施教学策略,化错误为资源,启迪学生深入反思,让"错误"也绽放别样的精彩。  相似文献   

7.
小学数学有效利用这种"错误资源"要树立正确的"错误观",变怕错、避错为惜错。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在引入处试错,在疑难处辩错,在关键处纠错,充分发挥错误的教学价值。在课后要促使学生摘错、梳错和忆错,防止错误再次发生,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正>出现错误是一件令人沮丧的事,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若具有一双发现错误的慧眼,有效利用学生的"错误"资源,挖掘隐藏在"错误"背后的内涵,化"错误"为学生学习的资源,化"错误"为教师教学的智慧,那么错又何妨?一、精心挖掘教材,使错误成为新知教学的切入点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也相应的促进了我国教育教学的发展。在课堂教学中,一些教师注重对错误的正确运用,使学生在错误中不断吸取教训,有助于学生更好的  相似文献   

9.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总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面对学生的错误,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锤炼和提升自己的教学机智,利用学生的错误资源展开教学,去伪存真,把错误点"石"成"金",让"错误"生成美丽。  相似文献   

10.
"教学故错"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某一教学目的,根据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经验,有意识地在"不知不觉"中犯下教学性的"错误",引发学生生疑、质疑、释疑,并激发学生探究、辨析的兴趣,进而领会学习内容的一种教学策略。教师"犯错"的前提是为了使学生识破"错误",而不是老师教学中的"失误"。"教学故错"作为一种教学策略,如能适度应用,就会产生渲染课堂气氛、激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效果。同时,还可以促使学生在是与非的对比中排除错误干扰,确立正确的思维定势。  相似文献   

11.
学生的认知错误可能滋生在科学教学中的每个环节,这些错误是反映学生真实学习情况的重要资源.以科学概念的有效教学为目的,在教师引导下辨析学生的前概念错误;诱导并改正学生对概念认识的潜在错误;通过教师精心制造的认知"陷阱",达成学生对概念的正确认知,并提升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在教学手段上利用以退为进,引导学生能动参与课堂,使概念教学更加有效.  相似文献   

12.
正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学生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面对学生在课堂中出现的差错,教师是以一个"错"字堵住学生的嘴巴,亲自把正确答案奉上,还是合理利用这些差错,发挥错误的价值,使教学平添一份精彩呢?笔者以为,作为教师,我们要用一种理智的方式对待学生学习中出现的错误.认真反  相似文献   

13.
学生是不断发展的个体,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由于自身知识的局限性以及各种因素的影响会出现许多的错误,而有的教师不能够正确地对待学生的错误,而是出于教学任务的实现,去强行地向学生灌输正确的知识,而不会利用学生生成的错误去因势利导,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所以,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有效地利用错误资源,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让学生学会转换角度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对于学生的成长是十分有利的,围绕"浅谈小学数学教学课堂中错误资源的有效利用"这一主题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14.
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一线教师和教育研究者开始关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错误"资源的有效利用。加强对教学过程中"错误"资源的利用,是改善教学思路、实现高效课堂教学改革的有效措施。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出现错误是在所难免的,作为教师要正确面对学生在课堂上出现的错误,并对这些错误资源加以有效利用,让学生所犯的"错误"成为课堂学习中的有效载体。充分利用"错误"的价值,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5.
学生在学习中表现出来的错误也可变为教学过程中一笔宝贵的财富,因为若能善于利用学生的错误进行引导,使其"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就能变废为宝,提高课堂效率,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让学生"从跌倒的地方爬起来".本文结合笔者在实际教学中遇到的典型错解例谈一些具体做法和体会,仅供参考.一、利用错误,点破初学者的迷津从大量的错解中可以发现,学生的错解正好反映了他们思维过程中的缺陷,因此利用搜集到的错解进  相似文献   

16.
数学课堂上不仅是师生对战的"战场",也是师生出错误的场所,更是纠正错误的阵地,作为教师,教学中难免有错误出现,要允许出错,并将错误作为一种促进师生情感发展、智力发展的教育资源,正确地、巧妙地加以利用.把课堂上的错误资源化为教学的巨大财富,把错误融入教学,化腐朽为神奇,是每个教师必须具备的能力.在"融错"的课堂上,善用,巧用错误资源,会让课堂生机勃勃,充满活力并散发流光溢彩.下面是教学中容错的在线,和谐融错过程的惊喜.  相似文献   

17.
黑格尔说:"错误本身是达到真理的一个环节,由于错误,真理才会发现。"课堂是允许出错的地方,正是这些错误里蕴含着学生最真实的道德认知和生活经验。这是品德课堂教学中重要的教学资源。但在我们的实际教学中,教师却往往忽视错误资源的意义,害怕错误、避免错误、无视错误的现象比比皆是。本文试图结合品德教学实践,正确理解学生在品德学习中出现的错误资源的意义,找准品德教学的起点,变"错"为"宝",使课堂氛围更和谐,探究更深入,体验更深刻,真正提高品德课堂的实效。  相似文献   

18.
错误是教学的必然产物,包含很强的教学价值。对教师而言,学生表现出的错误是挑战也是机会。对学生而言,教师偶尔的错误更能丰富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的主动探究欲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学生为主,正确对待课堂中出现的错误,并且合理利用错误,有效利用课堂中的错误资源。  相似文献   

19.
"课堂因错误而精彩。""融错"既是一种教学策略,更是一种教学态度和教学境界。"融错"不仅是促进课堂教学改革、提升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的有效途径,更是促进学生自我反思、合作交流、主动纠错、形成感悟、提升认识的有效载体。为此,在实际教学中,我通过设计相关的"融错"环节,在有效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正确获取数学知识、形成数学能力的同时,尝试在"融错"中提升学生学习的  相似文献   

20.
正语文学习过程是一个动态的、变化发展的过程。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难免会出现错误、遇到坎坷。不要害怕学生出错,错误也是可贵的教学资源,出现错误才会知道学生的困惑、教学中的不足。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错误资源,化弊为利,将错就"错",培养学生质疑:为什么错,错在什么地方;再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错误的根源,想办法改正错误,并防止这种错误再次发生;在"错误"中培养学生的质疑解疑、辨别是非的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利用错题资源会使学生把知识掌握得更牢固,在错题中"淘金"会使错误变废为宝。那么,如何质疑,让错题资源更能为教学服务?案例:有道试题。有一天,妈妈问孩子:"你爱自己的家乡吗?"题目要求分别用反问句、双重否定句肯定地回答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