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导语写作是消息写作的关键,一条消息写得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消息导语写作的成功与否,所以导语写作在消息写作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导语在消息中所占空间很小,要在"弹丸"之地上跳舞,跳好舞,难度很大.写好导语,需要科学的新闻意识,新闻意识对写好导语的意义在于,运用新闻意识,在遵循导语写作规律的基础上,勇于创新,让导语发挥更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新闻导语写作要有动态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艺 《新闻实践》2009,(4):69-70
新闻写作不同于叙述式的写作,第一句话必须强调最重要、最有新闻价值的要素.一条动感十足、生动活泼的导语往往能够抓住受众的目光,而一条刻板老套的导语则可能使受众失去继续阅读的兴趣.  相似文献   

3.
《新闻传播》2006,(1):60-60
《新闻导刊》2005年第3期发表了郑京湘的文章《拓展新闻写作思维的八种意识》.其中提出了分形思维意识观点。  相似文献   

4.
秦勇 《记者摇篮》2004,(9):21-21,23
美国新闻学者杰克海顿曾经说过:“导语是促使读者读下去的锈饵。如果导语索然无味,读者看完导语就不再往下读了。”杰克海顿的话充分说明了导语在新闻中的重要地位,它是新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新闻这种文体区别于其它文体的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5.
就形式而言:导语者,新闻(消息)的开头也。一般就是消息的第一段,如果为简讯则多是第一句话。当然,导语也可以有两个以上的段落,但多见于西方新闻,导语中又有“主导语”和“次导语”之类的称呼,便是由此而来。  相似文献   

6.
古杰 《大观周刊》2011,(18):122-122
作者针对广播电视新闻导语写作特点做了一些理论和实践的探讨,包括广播电视新闻导语写作特点。并对构筑广播电视新闻导语特色的策略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
新闻正文由导语、正文和结尾组成,而导语是整个新闻写作中的核心环节。一条好的导语可以像磁铁一样将读者的目光立即吸引过来,让读者在最短的时间内了解这条新闻的要点并作出决定:是否需要阅读这条新闻的全部文字。而国内的导语写作大多已模式化,难见有新意的导语,读来常常索然无味。  相似文献   

8.
张威 《新闻记者》2003,(7):20-22
硬、软导语之争 西方新闻学中的硬新闻(hardnews)是一种强调时间性和重大性的动态消息。 在文体上,硬新闻的典型标志是倒金字塔方式,一般采用概括式导语,又称硬导语,它要求开门见山,一语中的。然而,这种写作方式自上个世纪初起便面临着激烈的挑战。一些记者认  相似文献   

9.
黄智明 《新闻窗》2010,(4):79-80
在现代新闻写作中,导语是引导读者阅读新闻的一扇门。导语写得精彩,就能吸引读者眼球,增强报纸竞争力,在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那么,如何写好导语,以吸引读者眼球呢?笔者认为.需从增强导语的可读性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10.
导语的写作是新闻采访与写作关键技能之一。导语是一条新闻最重要的部分,它决定了读者是否会对这条新闻感兴趣,是否会继续阅读下去,因而也就决定了这条新闻报道的成败。写出好的导语,是记者新闻敏感度、采写水平最直接的体现。好导语也是公众知情权的体现。一、导语要体现最有意义、最有新闻价值的内容1.好记者不会写出雷同的导语  相似文献   

11.
随着社会的进步,广播电视行业的飞速发展。广大人民群众对于广播电视新闻节目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由于当今的网络传播媒介异常发达,给广大的人民群众造成眼花缭乱之感。大多数的受众都是先浏览新闻导语,然后决定是否观看此条新闻。所以,新闻导语的重要性就可想而知了。针对于目前的这样一种状况,我们来进行研究广播电视新闻导语的写作特点就是十分重要的,也是十分迫切的。本文旨在结合笔者从事多年广播电视新闻行业的经验,简要谈一下目前我国的广播电视新闻导语写作的特点,进而提出突出我国电视新闻导语的特色的方法,以便于更好的促进我国广播电视新闻行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导语是记者展示其杰作的橱窗,读者和编辑都会自然地设想,如果记者未能在导语中表现出水平,那么他就是没有水平。”说这话的是美国新闻学教授威廉·梅茨。这句话之所以震撼人心,就在于它一针见血地点透了导语对新闻,乃至对记者的极端重要性。正因为如此,许多名记大腕对导语的写作极为讲究,常常绞尽脑汁、苦思冥想,有的甚至翻来覆去、几易其稿,唯恐自己写的导语没有个性、落入俗套,大有“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架式。“立片言以居要”,消息导语的作用不仅在于对主体内容的提炼,而且还在于提高新闻的整体效应。  相似文献   

13.
何瑶 《新闻知识》2005,(5):74-76
范长江说过:“新闻写作对导语的要求很高,要写得有魅力,令老百姓看了非读不可。”新华社记郭玲春说:“平实、缺少个性的导语会使新闻流于一般,章刚起头我就想把经过我观察得出的结论或看法告诉读。”由此可见导语对新闻写作的重要。  相似文献   

14.
秦红  陶然 《新闻传播》2004,(8):57-57
一般说来,以凝炼的文句提示新闻要旨、吸引受众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就是导语。但也有复合导语,即两个或两个以上自然段落合成的导语的变种。  相似文献   

15.
导语,是新闻写作区别于其他文体写作的一种特殊要求,一般是指新闻的头一句或头一段,是新闻的要旨,对新闻起着提纲挈领的作用。新闻导语作为消息的开头,与一般的诗歌、戏剧、散文和小说的开头是不同的。文艺作品的开头往往讲究"弯弓盘马,引而不发",若是一开头就把人物的底细、故事  相似文献   

16.
一篇新闻作品,首先映入读者眼帘的,除新闻标题之外,就是新闻导语了。就同一新闻事件采写的稿件,导语写得好,读者就会认真读下去,而且可能还会回味无穷;导语写得不好,读者就有可能"过眼不见",新闻报道就失去了功效。可见,导语写得好坏,直接关系到对新闻事件报道的成败。我们先看看对同一新闻事件两种不同写法的新闻导语吧。2001年,铜陵市公安机关破获一起农民团伙系列诈骗案。几个甚至没有上过学的某县的农民诈骗做矿石生意或矿石加工的一些国有、集体企业和个人。  相似文献   

17.
新闻导语作为一篇新闻的开头,凝聚了新闻的核心内容。成功的导语,用只字片言便带给读者很多核心内容的提示,是一篇新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细节描写是导语写作的一种常见手法,用细节写导语能让新闻更夺人眼球,更具有现场感,可读性更强。新闻想要在开篇达到引人入胜的效果,必须仔细琢磨,写出精练的导语。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认为,从新闻的审美视角审视导语写作,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观察导语成功与否的框架,为记者成功的写作导语提供了可供学习的范式。  相似文献   

19.
新闻写作是新闻工作者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技能,新闻写作包括导语和正文,导语要突出,足够吸引读者,正文要主题新颖鲜明,结构巧妙,二者具备才能成就一篇上佳的新闻作品。  相似文献   

20.
导语要吸引人,要简短精练,就是三四十个字的空间,所以选择进导语“班底”的“W”要“任人唯贤”。[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