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2月间,中国记协赴西沙群岛采访团在西沙进行了为期10天的采访活动。采访团包括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新社,工人日报、农民日报及部分省市自治区报社的17家新闻单位的19名记者。南海风大浪高,记者们不顽晕船呕吐,坚持乘护卫艇航行614公里,登上永兴、珊瑚、琛航、东岛、石岛、中建等6个岛屿,深入各守备部队的阵地、车场、机房、哨所等,同“天涯哨兵”促膝谈心.记者们这种吃大苦耐大劳、深入扎实的采访作风,受到干部战士们的欢迎。  相似文献   

2.
这里有亲临其境的所见所闻,这里有“身入、心入”后的肺腑之言,“‘三个代表’在基层”采访团的同行们经历了些什么?类似的大型采访团的采编活动有何规律可循?选编亲历其中的几个单位记者的文章,让我们一起来体会。  相似文献   

3.
西沙行(下)     
永乐三岛掠影我这次西沙之行,有两大优势是同行无法攀比的。一个是不晕机、晕船。2月15日正午,我们告别中建岛,还没上船,几个昨天晕怕的同志先自怯阵说:“一看见海,我就头懵腿软。”一上船便慌忙下到底舱躺下了。我照旧爬上指挥台,凭高远望,阅尽大海风光。从中建岛往北偏东方向航行50海里,永乐三岛——珊瑚、金银、甘泉——的影象便在正前方相继出现。三岛是西南东北走向一线排列,首尾相望,象是座落在同一条狭长的礁盤上。西沙群岛的所有岛屿都是圆圆的象海水托起的浅盤,但又各有风韵。永乐三岛的特点是礁盤大、浅滩开阔、礁脉狭长,加上这里远离大  相似文献   

4.
2010年9月,一个香港采访团在河南进行了为期3天的集中采访活动,主题是中原经济区。采访团在开封随机采访了一位路人:你知道不知道中原经济区?当然知道,这位路人回答:我们很拥护,对我们有好处啊。香港记者们感慨:没想到中原经  相似文献   

5.
除南极、北极外,西藏高原雪域被称为“世界第三极”。西藏是一块诱人、古老而神秘的土地,独特的自然景观,奇特的风土人情,让人倾慕而想往。但本文要说的却是工作在“世界第三极”上的记者们的艰辛,这也是我随中国记协采访团这次赴藏采访的经历和见闻。乡干部不知记者是千啥的西藏是一个相比之下新闻媒介最不受重视的地区,这不仅仅是因为交通闭塞、信息传递慢,更主要的是社会和历史的原因,使得信息不能充分显示出它的价值来。作为与公众直接接触的记者,往往被藏胞不理解甚至冷落,也是理所当然的事了。西藏,经常闹出有关“记者”的不该有的笑话来。 4月18日,我们采访团一行从日喀则乘车去“西藏江南”——亚东,途  相似文献   

6.
湖南有个滨湖地区特邀一些大新闻单位的记者组成记者团,到当地进行为期十多天的“观察性采访”。据说邀请的目的是为了使更多的人特别是上级部门了解这个地区的丰富资源和经济战略地位,以便关心和支持这里的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采访团所到之处小车成行,前呼后拥,热闹得很。记者们住的是高级房间,吃的是名优特产,到处观山玩水,还有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好不痛快。但是一些基层干部和群众见此纷纷摇头。据说,这个地区的这种作法并非先例。有的地方,有的部门老早就这么搞了。他们邀请  相似文献   

7.
王智寿  张雷 《军事记者》2006,(5):F0002-F0002
南海风光无限好,聚焦军营写风流。今年3月27日至4月15日,人民日报、新华社、解放军报、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青年报、光明日报等9家中央新闻单位采访团20余人,劈坡犁浪,穿滩过礁,赴祖国南沙、西沙的孤礁荒堡,集中采访了驻守南沙、西沙群岛的海军守礁、守岛部队官兵。在半个月的采访中,各新闻单位的记者们深入南沙水暑礁、华阳礁、东门礁、永兴岛等礁岛,顶高温,抗湿热,战狂涛,发扬吃苦耐劳的顽强战斗精神,与守礁官兵同吃同住通过举行座谈、实地考察、一线体验等多种形式,进行了深入而细致的专题采访。记者们被南海官兵“爱国奉…  相似文献   

8.
“全国十大杰出青年”、飞行员舰长柏耀平,今天已走上了海军某驱逐舰部队副部队长领导岗位,正率领着官兵在滔滔大洋上磨砺着海疆利剑。在我的新闻生涯中,参与对柏耀平这一重大典型的报道,印象尤深。几年前,我是人民海军的一名“水兵记者”。常年与大海和生活在海洋时空中的水兵打交道,逐渐养成了经常出海的习惯。开春了,我随水兵们追逐着大海涌动的第一阵春潮到海上锚训;夏日里,头顶烈日随战舰到远洋练兵;秋日里到预定海区看导弹、火箭攻击发射;冬日里迎着咸腥的朔风在海疆巡航;每每遇到重大军事演习,我更是丢开机关常规的工作…  相似文献   

9.
14年前,中国青年报记者解海龙深入大别山区采访.拍下了“大眼睛姑娘”苏明娟喊出的“我要读书”的心声。一张照片改变了这个贫困山村小女孩的命运,更推动了希望工程的实施。教育记者“观察一切”,“及时发出警报”,为的都是中国教育这艘航行在大海上的船乘风破浪勇往直前.最终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这既是教育行政部门的宗旨,也是教育记者的根本利益。[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1945年,日本投降后的上海。一名22岁的美国水兵骑着刚买的一辆自行车,沿着黄浦江边兜风。上海,这个东方文明古国第一大城的一切,对他都是如此新鲜。他真想把上海看个够。然而,他是随一艘美国军舰来接美国战俘的,任务完成,军舰就得启航。军舰带走了年轻水兵,同时也带走了年轻水兵对中国的怀念。“我老了……也算做件有价值的事情”45年后的1990年,中国首都北京。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外”骑着一辆自行车在北京穿大街窜小巷,在  相似文献   

11.
卢鹏 《青年记者》2007,(21):51-51
"材料这么多,不用采访了吧。""现场没什么,看材料就行了。"当记者听到这样的话时,要给出一个态度坚决的回答:"不,我要现场采访。"初当记者时一段星夜采访的经历,让我尝到了采访的乐趣和刺激。当时我在大众日报日照记者站,2002年10月18日,日照市岚山区的两艘渔船从沉船中救起14名江苏南京船员,市里要组织采访团,动员会开完后,我接到站长的电话,说跟采访团太费时间,让我当天去一趟,写篇消息回来。  相似文献   

12.
你选择什么?     
1990年11月,民航邀请一批记者,在一艘航行中的客轮上开新闻发布会。主人热情地介绍了他们如何在治理整顿中深化改革,提高服务质量,延伸航线,走出困境。现成的文字材料,记者人手一份。材料写得满充分,概况、措施、效果……应有尽有,足以应付一篇新闻的了,同行们轻松地走上甲板观光,看两岸山移物退的景致。下船后,我连续发了三篇稿子《长江夜航记》、《长江上,有个小扁担队》和《治一治长江“霸王船”》。而大多数同行都是根据拿到的介绍材料,编发了一篇长航如何走出困境的新闻。  相似文献   

13.
8月21日,在2007青岛国际帆船赛中,前来采访的各国记者纷纷将"长枪短炮"搬上媒体船,克服颠簸和晕船的困难,力争捕捉到最精彩的瞬间和画面,一场激烈的"新闻战"在波浪起伏的海面上展开。  相似文献   

14.
5月上旬,全国记协组织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国新闻社等19家新闻单位共20名记者,到我国目前最大的化纤工业原料生产基地——江苏仪征化纤工业联合公司进行专题采访。记者们在采访中,对“仪征模式”——借“鸡”下“蛋”,从国内外借款建厂产生了浓厚兴趣;对仪化职工艰苦创业的精神表示钦佩,从各个不同的侧面采写了一批稿件。全国记协准备继续组织采访团对全国重点工程有计划地进行采访报道,使全国人民更多地了解重点工  相似文献   

15.
去年中组部有关同志在审阅孟西安等采写的《用生命播洒阳光———记自觉实践“三个代表”的好支书郭秀明》通讯时批示:“这是人民日报两位记者写的通讯稿,许多故事和细节是新挖掘的,十分感人。”原来这两位记者是随中央10家新闻单位组成的采访团到郭秀明的家乡惠家沟,晚上记者们回铜川市宾馆食宿,而孟西安等却不回城里,与村民同吃同住同聊天,又到郭秀明昏倒的地点查看,从而挖到了别人所没有挖到的感人细节。人民日报阅评小组在评点该报记者蔡小伟采写的《县委书记刹“三风”》(见2001年6月7日人民日报一版)一文时认为:“…  相似文献   

16.
中国人把一段闻名于世的“万里长城”模型带到了旧金山——一起带去的还有重达三百吨的消费品、工业品和罕见的工艺品。身着“毛”式制服和西服的中国人在星期四的预展中让记者观赏了一大箱展览品。这样的展览会是这个人民共和国首次在美国举办的。展品中有豹皮大衣、针灸激光针,蛇皮手鼓和一艘大象牙雕船,船上雕出一千一百个人物形像,费时六百零八天,价值二万五千美元。  相似文献   

17.
卓尔不群的“新太阳”———访新太阳电脑有限公司总经理易波本刊记者郭艳英三年前,当易波和他的同事们在保定的一间教室中研制出中国第一台采用门阵列技术的一体化终端的那一刻,也许不曾料到:几年后一颗生机勃勃充满活力的“新太阳”将从这里升起。记者近日走访了新太...  相似文献   

18.
从5月10日开始,中宣部组织“‘三个代表’在基层”百人采访团下基层采访,历时一个多月。这次采访团记者下去采访严守纪津,工作扎实苦干,受到各方好评。延安市委组织部副部长马京民  相似文献   

19.
潮流新品     
《中国新闻周刊》2011,(9):86-86
1简易潜水艇 在迈阿密船展上,这艘小型电动“潜艇”船吸引了不少参观者:体积小巧、构造简单、功能完善。这艘船最高时速为5节,充电6~lO小时便可提供4小时的巡航时间。由于其采用了电力推进器,船在运行时极其安静。  相似文献   

20.
新闻生活     
△河南省记协、全国记协联合组织的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赴大别山采访团,于9月11日—18日在我省信阳地区采访。图为新华社国内部编辑蒋德钊(右一)在固始县陈淋镇采访庭院编织业。李纯修摄△9月29日,来自北京、郑州、安阳和濮阳的新闻记者,现场采访了汤阴至濮阳准轨地方铁路通车典礼。张世勋摄“自从包了这条船,日子好多了。”河南日报记者高长明(左)在淮河采访,船家高兴地对他说。马树军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