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要求小学体育应重视激发和提高学生参与运动的兴趣,对运动技能教学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不能过分地要求和追求,帮助学生树立终身体育意识。小学体育"悦动课堂"其实质是践行小学体育新课程理念,倡导符合小学生身心和个性的发展性体育教学思想。小学体育"悦动课堂"教学,不但可以很好地将学生潜在的运动兴趣激发出来,使学生在"悦动课堂"中学习体育知识,掌握运动技能,而且还可以提升和发展学生体能,使小学体育教学更凸显快乐高效。笔者结合小学体育教学实践,就小学体育如何实施"悦动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谈几点实践与体会。  相似文献   

2.
从学校体育教学的层面讲,所谓“悦动”就是愉悦运动或快乐运动。当下小学生“喜欢体育但不喜欢体育课”的这种现象,所暴露的是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下,机械式的、僵化式的、单一式的教学模式扼杀了学生对于体育课的热情。长此以往,无疑会削弱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为了扭转这一局面,教师应该给体育课堂注入更多的活力,让体育课堂“悦动”起来,如何构建小学悦动体育课堂,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实践。  相似文献   

3.
一、基于"悦动课堂"的背景分析实施"悦动课堂",培养有运动能力、有健康行为、有体育品德的活力学生,就要从"懂、会、悦、动、能"五个视角深入分析,全面提升课堂教学活跃化的状态。投掷是发展五年级学生身体基本活动能力的教学内容。本课让学生了解髋关节与肩关节在投掷教学中的位移关系,通过髋向前、肩向后、身体充分伸展呈背弓,迅速收腹同时肩关节快速向前移动的投掷动作,为投掷教学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4.
肖玉美 《体育教学》2013,(10):37-39
"疑试导练——悦动创生"体育课堂教学模式,围绕"疑""试""导""练"等教学过程展开教学活动,融"悦动创生"于教学过程中,使学生自主愉悦地、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形成"悦思、悦动、乐学、乐练"的课堂教学特点。"疑试导练——悦动创生"体育课堂教学模式从模式理念、实施背景、操作流程、操作策略等方面进行探索,并用翔实的案例作为佐证材料加以全面的解读、诠释。  相似文献   

5.
《体育师友》2021,(3):25-27
"悦"代表情感体验,"动"代表教学目标与实践过程。"悦动"教学模式通过引入游戏、音乐、故事、韵律操等深受学生喜欢的形式,结合律动、互动、趣动、缓动四段式教学流程,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把厌学、难学、简学变成活学、趣学、导学,达到促进学生身心的发展,优化体育课堂形式,提高教学有效性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长期以来形成一个习惯的传统教学方法。即固定的准备活动内容,教师单一的机械灌注,学生被绳捆似的呆板死练。由于这几种原因,许多学生在体育课堂中处于应付状态,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受到了压抑。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可采用一“抓”、二“比“、“三松”的教学方法。1 “抓”,就是抓准备活动内容的多样化和抓住教师讲解的最优时机。小学生的  相似文献   

7.
乔林 《体育教学》2023,(S1):85-87
课后练习是小学体育教学的重要环节,提高课后练习的趣味性,等于提高了学生参与练习的兴趣,对于学生体育学习质量和体育素养的提高意义重大。而将“课课练”创新教学模式融入体育练习中,教师能够根据学生的真实体育练习情况制定趣味练习活动,能够更好实现体育教学的改革,助推小学体育教育事业的发展。文章以篮球教学为例,分析了小学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趣味“课课练”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应用的价值,提出了小学体育趣味“课课练”的有效策略,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何谓“一二三四”呢?在这里是指中学体育综合考核方法。“一”是指10%,学生的出勤率及课堂表现情况;“二”是指20%,学生的体育基本知识测验成绩;“三”是指30%,学生的运动技能、技巧评定结果;“四”是指40%,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测试的实际得分成绩。多年来,我们广大体育教师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教委和浙江省教委关于中学体育综合考  相似文献   

9.
顾鹏 《新体育》2022,(8):71-73
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要求中,“自主学练”教学模式是一种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兴趣爱好、能够提高学习效率和教学质量的新型教学方式。小学体育课堂作为小学生开展体育运动重要途径之一,其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作用。本文对构建小学体育“自主学练”教学模式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提出构思模式,并提出构建体育自主学练教学模式的策略。  相似文献   

10.
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对我国中小学体育课主要问题进行深入剖析,提出“科技赋能+体育教学”解决路径,论述“智慧”体育课堂运转场景。以科技赋能体育教学为逻辑起点,提出4条应对策略:动作练习智能化,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体育教学效能化,提升教师教学效率;“智造”安全课堂环境,降低学生受伤概率;评价标准个性化,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智慧”体育课堂运转场景可通过信息化应用系统、情景化集成系统与智能化操控系统协调运作。  相似文献   

11.
大课间是学校体育实现“立德树人”目标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通过“军事化”的评价方式在大课间会操比赛中的构建,旨在规范学生们的行为习惯,从而提升学生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大课间中能够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学校秉承“全员参与、师生互动”的原则,全力打造了具有稷下特色的阳光大课间,形成了一套包含队列队形、“悦动跑”“交互式带入”、军姿塑形、“动感绳操”“大甩臂带回”等6大部分的完整大课间评价方式,进一步提升了大课间的质量,为学校体育的发展注入一份力量。  相似文献   

12.
体育课堂与教学的改革不仅要传授知识与技能,更要超越技能,强调学生主体的构建。“乐学”是指教师引导、帮助学生搭建丰富的课堂情境,让学生主动乐于参与学习获得情感体验的过程;“慧动”是在“乐学”的过程中不断探索,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从而实现自我教育与发展的过程。研究尝试从“注重知识与技能”走向“关注学生”、从“单一管理”走向“协同管理”、从“课堂预设”走向“动态生成”、从“体育课堂”走向“课外体育”四个方面实现体育课堂中的“乐学”与“慧动”,发挥体育学科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独特功能。  相似文献   

13.
新课标的落地使得小学体育课堂改革得到推动,本文以此为出发点,提出“美育+体验”的跨学科主题学习模式。对新课标下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多维特征进行解读,明确“美育+体育”跨学科主题学习模式的价值,通过多途径和多重手段构建课堂教学方案,旨在打造小学“美育+体育”跨学科主题学习新模式,促进新课标的落地。  相似文献   

14.
<正>2022年,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影响,许多地区开启了居家线上教学。笔者所在学校成立了体育线上教学教研组,探索“云端体育课堂”,通过网络备课、直播授课、录播看课等全方位的云端教学环节,根据各学段学生生理、心理特征,明确体育教学目标与任务,制订切实可行的体育教学计划,有效落实了“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要求。一、“云端体育课堂”的设计“云端体育课堂”的完整设计应以达成“育人”、健全学生人格为方向、以培养学生运动习惯与终身体育观念为目的[1]。其整体构建分为3层,第1层主要从教师、学生、学生家长3个主体出发,  相似文献   

15.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长期以来形成一种习惯的传统教学方法。即固定的准备活动内容教师单一的机械灌注,学生被绳捆似的呆板死练。由于这几种原因的促使,许多学生在体育课堂中处于应付状态,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受到了压抑。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可采用一“抓”、二“比”、三“松”的教学方法。一“抓”,就是抓准备活动内容的多样化和教师讲解的最优时机。小学生的心理特征是注意力不能持久,且又天生的好奇和喜新厌旧。根据小学生的这一特点,准备活动的内容必须经常更换。用新颖的形式来刺激学生大脑皮层相应中枢的兴奋,力争在课堂开始之际就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种准备活动的内容可分为二大类。一是集中学生注意力的反应练习;二是利用游戏进行有针对性的准备活动练习。如在跑的教学中,就不能用那种“万能  相似文献   

16.
课堂管理主要是指教师为营造积极的课堂环境。促进学生对于课堂活动的参与和合作的运作方式及相伴而生的所有行为。体育课堂管理只有通过创建一个有意义的.真正能够满足学生需要的积极课堂环境。才能确保学生做出积极的、教学目标导向的行为。随着新一轮课改的不断深入。体育课堂教学“活”了、“动”了,传统的体育课堂秩序和管理也因此注入了新的内涵和形态。“海报栏”是建立有效课堂环境的手段之一。目前。利用教学图片、幻灯片、海报栏和制作课件等已在体育课堂管理中广泛使用。下面介绍两则美国体育课堂管理中“海报栏”的应用案例。  相似文献   

17.
北京市密云县教育局教研中心,于1995年6月22日,23日分别在高岭中学、提辖庄小学举行“乡土教材”引进体育课堂和“对称教学法”研究课.与会领导和中小学体育教师对“乡土教材”引进课堂很感兴趣,大家一致认为,民间流传的乡土素材只要经过认真研究、提炼、加工创造,再配以相应的大纲规定的教材,通过灵活教法的运筹,就可以使学生在“身、心、能、情、行”等方面都得到发展和培养,从而达到育人、育心、育体的目标.“对称教学法”是以开展学生右半脑功能为目的的教学方法.通过上下左右四肢、向前向后、向左向右、向上向下等方面的运动,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中学体育课堂现状的调查结果来看,课堂表面所呈现的和谐含有一定的“血色”,多数课堂都是以牺牲运动技能的传授来换取课堂的其乐融融,与学生的实际需要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可谓是“血色和谐”。  相似文献   

19.
甘露 《体育教学》2023,(S1):180-181
在小学阶段给学生进行体育教学不仅需要满足基础的教学要求,还需要在此过程中进行教学内容的不断创新,从而让学生可以对于体育课程产生兴趣。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少数民族的热门舞蹈“锅庄舞”融入到当前的小学体育课程中,能够在进行基础训练的同时让学生在舞蹈练习中加强自身肢体的协调性,在此过程中还能够加强学生之间的配合和互动,充分营造体育课堂的氛围。  相似文献   

20.
队列队形为体育教学最基本、最重要的一项内容。本文基于小学一年级学生的年龄、身心发展等特征,尝试运用“加减法”激趣促学,对培养小学新入学学生体育课堂队列意识、构建良好的体育课堂环境、提升课堂教学质量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