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会向人的内化造就了个人,人向社会的外化或积极或消极影响社会前进。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里,要按照党和人民的要求,以高标准实现对大学生的内化,使他们在步入社会后通过外化自己而成为推动社会前进的积极力量。大学生的内化具有高层次、大容量和定型化等特点。大学生的外化不占主导地位,但其每日每时都在参与创立内化环境的外化。大学生的外化具有潜在性、自补性和尝试性等特点。目前,大学生内化中专业定型化占有优势,而思想品德定型化处于劣势;学校必须坚持把德育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  相似文献   

2.
文化绿色发展就是要遵循生态规律,促进人与自然和谐,走一条"外化—内化"的循环发展之路,我国文化绿色发展的外化过程存在政府管理缺位、企业创新不足、绿色人才缺乏等问题,内化过程存在绿色文化产品的消费和接受不易、开发和流通不畅等问题,应加强政府绿色文化管理职能、激发企业绿色文化产品创新、发掘绿色文化创新人才等外化对策和提高大众的绿色消费意识、监督企业进行绿色营销。  相似文献   

3.
当下,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的多元化、智能网络的普及,几乎全民都进入了一个新媒体的时代,因此,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思政课的教学尤其是概论课程的教学就面临着一系列的难题。笔者通过在概论课程中探索大合班教学模式下的小班讨论式教学方法的应用来提高教学质量,改进教学时效,希望能够使马克思主义思政教育真正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相似文献   

4.
唐风云  郭建平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1,24(6):107+144-107,144
本文从体育教学的视野出发,以体育文化的隐性教育作用为切入点,采用文献资料等方法,对体育文化对跆拳道教育的影响效果之因素进行探讨。研究结果显示体育文化对跆拳道教育效果的主要影响因素为:体育文化的内化和外化因素、体育文化对教学的态度与习惯因素、体育文化对教学对象的礼仪品质和道德形成影响以及不同运动形式的固化等。  相似文献   

5.
实践论视域下正确处理知行合一的关系对人们思想行为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正确处理知行合一关系,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和时代意义。大学生正确处理知行合一关系具有必要性和重要性,要把知行合一理念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教育工作者要正确引导,学校要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完善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6.
实践教学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受思想政治理论课自身固有特点和传统教学模式、观念束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效果不明显.论文通过分析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存在的问题,剖析“分层一体化”实践教学实施的可行性,依照“感受认同型、内化思索型、外化践行型”等递进层次,提出借助理论型实践教学平台、虚拟和物理实践教学空间等“分层一体化”实践教学实施载体,帮助受教育者实现“知——思——行”一体化目标.  相似文献   

7.
实践教学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大学生把所学到的思想政治理论知识由"内化"实现"外化"的重要途径,加强实践教学对深化、理解和掌握思想政治理论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概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基本内涵和遵循原则的基础上,从课内实践教学、社会实践教学、网络实践教学三个方面对当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形式进行分析研究,为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形式,提高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效果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参与者和接班者,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成功与否。大学生只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才能外化于行,成为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者。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内化,可以通过"对话——体验——生活"的环节来实现,基于此,笔者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内化路径可以从情感契合的叙事对话、真实情境的个人体验、知行统一的生活熏陶三个维度进行尝试。  相似文献   

9.
同每位学生共同商定古诗词课程的学习目标;采用"慢学习"节奏,以"冥想"方式细品古诗词中的美;以诗词大赛、课前练讲、开通古诗词微信公众号的形式促进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和感悟;以音舞、书画、儿童剧的形式解读古诗词中的美;都是古诗词美育教学改革的新方向.诸多策略的教学,能使古诗词的美在学生身上实现内化于心、外化于形.  相似文献   

10.
各门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这是架构课程思政体系的目标与核心理念。在教育教学中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既注重在价值传播中凝聚知识底蕴,又注重在知识传授中强调主流价值引领,突出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融通,实现立德树人润物无声。从专业课视角找准切入点,分析课程思政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以推动课程思政体系建设和完善,实现课堂主渠道功能最大化。  相似文献   

11.
文章将围绕高职院校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特征,结合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面临的新要求,对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途径进行探析,以期望能够引导高职院校大学生对爱国主义引起高度重视,并将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成长为新时代高质量复合型人才。  相似文献   

12.
当代大学生是中国梦的承担者与实现者,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能够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巨大的精神力量。本文通过"三个自信"和中国梦内涵的阐述,针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更好融入"三个自信"精神教育提出相关建议,旨在帮助大学生把对"三个自信"的理解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将其内化于精神,外化于行动,为中国梦的实现而努力奋斗。  相似文献   

13.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普及,翻转课堂被广泛地关注。翻转课堂旨在打破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课堂,以学生为中心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翻转课堂能够缩小思想与行动之间的差距,通过反复内化和外化来设计学习流程,是实现和深化主动学习的有效教学活动。文章以深度学习为理论基础,分析大学英语翻转课堂设计,从而更好地实现大学英语教学目标,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高职教育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院校的思政教育正面临着多方面的挑战,须从师资、课堂、环境等多方面、多层次地加强,方能形成归属感、认同感,并将思政教育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真正实现教育的价值目标。  相似文献   

15.
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文化的灵魂和核心,是人生的信仰驱动、社会的共识引领、国家的价值导航。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捕捉各种教育契机,如立足课堂教学主阵地,依托班队会、夕会等德育课程,在学生心中厚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学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使他们成长为具有高尚品质、坚定信仰、强烈社会责任感和道德观念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相似文献   

16.
文化是人类社会的灵魂,是一种价值的整合。高职院校"副中心"文化建设的过程其实质是"副中心"文化主体将文化客体内化、将个体文化外化的过程,也是推进高职人文素质教育,强化生活教育引导的实践过程。高职院校"副中心"是与教学中心区因整体布局和功能划分不同而对应存在的,"副中心"的道德规范和"副中心"的精神已经深植于青年学生群体之中,成为高职人文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成为"副中心"占主导地位的正向价值观的集中体现。  相似文献   

17.
课堂教学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过程,也是主导与主体相结合的过程,思想品德课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传授道德知识,学生也可以对这些知识观点提出不同的看法,这样激活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敢于提出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道德认识由内化到外化,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达到思想品德课的  相似文献   

18.
通过原文解析、案例导入、情境模拟等环节把“仁”“义”的内涵和理念有机融入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中,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通过内化仁爱之心和公义之心,推动学生在生产、管理、服务等环节中外化于形,成长为技能与素养兼具的综合型人才。  相似文献   

19.
通过原文解析、案例导入、情境模拟等环节把“仁”“义”的内涵和理念有机融入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中,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通过内化仁爱之心和公义之心,推动学生在生产、管理、服务等环节中外化于形,成长为技能与素养兼具的综合型人才。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就业指导类课程有别于一般理论课程,要求学生具备更高层次的思维能力和"实战"中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引入知识元聚合模型以期解决大学生就业指导微课中容易存在的知识要点分散无序、浅层整合、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等问题,帮助大学生提高知识获取效率,强化学习迁移效应,将知识要点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