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现象,它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实践中约定俗成的。每一种语言都是在特定的社会历史环境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因此,每一种语言都反映出使用该语言的国家和民族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时期所特有的社会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2.
一、加强文化背景知识的传授很重要 作为社会交际工具的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现象,它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实践中约定俗成的。每一种语言都是在特定的社会历史环境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因此,每一种语言都反映出使用该语言的国家和民族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时期所特有的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3.
负迁移因素对英语词汇学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词汇是最明显的承载文化信息、反映人类社会生活的工具.英汉词汇的文化内涵极为丰富,但在许多方面存在着不对应现象。因此在目标语词汇学习中母语会对其产生干扰或负迁移现象。汉英两种语言中有许多词汇的内涵和外延不一样,容易产生负迁移,这是英语词汇教学中必须注意的问题,从语言学和跨文化交际学的角度上来说,它的产生是因为每一种语言都有它自身所特有的语言体系与建构,每一个民族都有它自己的生活习惯、思维方式、语言心理、行为规范、价值观念和文化传统。语言教学界比较一致地认为外语教学的目的是语言交际、那么词汇教学也应该服务于这一目的。  相似文献   

4.
杨建荷 《陕西教育》2009,(6):123-124
语言是社会的一面镜子,总是反映着社会。有趣的实例展示了反映在英语语言中的性别歧视现象,和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最后指出了英语中的性别歧视语言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方言不仅是一种社会现象,也是一种文化现象,反映着民族文化的基础和精华。从方言所体现的民俗现象、语言的分区流变及传承、海外词的吸收和转用等方面可透视方言与丈化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6.
语言是语言的创造和使用者在思想、态度和文化观念上的反映,与人们的社会态度密切相关。本文探讨了英语语言中的性别歧视现象,并且简要分析了其形成的原因和英语歧视现象的现状和改革。  相似文献   

7.
"语言词汇是最明显的承载文化信息、反映人类社会生活的工具"。每一个汉语词通过查词典几乎都可以找到与其对应的词语,其中等值对应和完全找不到对应词的是少数,更多的是在对应的词语中存在的不对应现象。从语言学和跨文化交际学的角度上来说,它的产生是因为每一种语言都有它自身所特有的语言体系与建构,每一个民族都有它自己的生活习惯、思维方式、语言心理、行为规范、价值观念和文化传统,两种语言之间的语义和文化的对等是极为少见的。那么,如何认识日汉语言中的词语对应,如何通过对对应现象的分析来认识中日两国的文化差异呢?  相似文献   

8.
委婉语是一种修辞格,更是一种文化现象,是社会文化心理在语言上的反映,是人们使用语言协调人际关系的一个重要手段。从民俗文化学的角度看,它  相似文献   

9.
史泽 《考试周刊》2011,(90):29-30
语言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反映了社会观念和社会价值。语言又是文化的载体.在很大程度上是文化的一面镜子。因此.社会上存在的性别歧视现象也不可避免地反映在语言的使用上。英语中存在大量性别歧视语,这主要是社会和文化因素所致。运用非性别歧视语,能有效避免语言不平等现象,从而实现社会平等和谐。本文从英语谚语中的性别歧视现象入手、从文化角度对其产生的根源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
语言词汇是最明显的承载文化信息、反映人类社会生活的工具。英汉词汇的文化内涵极为丰富,但在许多方面存在着不对应现象。从语言学和跨文化交际学的角度上来说,它的产生是因为每一种语言都有它自身所特有的语言体系与建构,每一个民族都有它自己的生活习惯、思维方式、语言心理、行为规范、价值观念和文化传统,两种语言之间的语义和文化的对等是极为少见的。  相似文献   

11.
委婉语是人类语言中普遍存在而又十分复杂的一种语言现象。委婉语属于社会文化现象,是文明社会的产物。委婉语不仅属于修辞学范畴,还是其他学科如社会语言学、心理学、哲学等的研究对象。委婉语深深植根于一个民族的社会土壤之中,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承载着一个民族的社会结构、民族心理、宗教信仰、价值取向和风俗习惯等因素。委婉语是特定社会和文化的一面忠实的镜子,反映了形形色色的社会价值观和社会心理状态以及与之相应的文化传统。委婉语的生成、发展、转换乃至衰亡都与时代精神息息相关。委婉语的存在体现了意境和社会文化对语言使用的影响和制约,也体现了不同民族对交际方式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语言是在社会中运用的,是反映社会的一面镜子。性别歧视作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自然会在语言中得到折射。英语语言中存在着较为普遍的性别歧视现象。英语言中存在的性别歧视现象是性别歧视的社会观念在语言中的必然反映,它是一种文化的历史沉积。社会语言学家认为,语言不仅是思想的载体,而且本身就是思想内容。  相似文献   

13.
"网红"语言作为一种传统实体语言的变异存在体,不仅是一套具有"非主流"表意能度的语言符号体系,更是互联网时代,人们的文化心理特征的"现象性"表征。每一种宏观性的语言变异都是特定时代文化心理的生动体现,无论在人类语言变异的历史进程中,此种变异能不能作为固定的沉淀成为传统语言的一部分,但它曾经存在过的痕迹及所反映的"现象性"存在,却是人类探索社会的时代性文化心理和研究语言变异动因、作用和影响的有效依据。  相似文献   

14.
语言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人们在用它来表达思想感情的同时,它也进行着各种信息的传递。因此语言在其发展历程中深深地烙印着社会生活的各个侧面,反映和折射着某一社会独特的文化传统,尤其是成语、习语。  相似文献   

15.
刘双喜 《唐山学院学报》2015,28(4):72-74, 87
省略是日语日常表达中一种常见的语用习惯,尤其是在日常口语交流中,省略更是一种常见现象。文章对日语省略现象进行归纳,并且透过这一语言现象分析日本社会文化对语言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在东西方社会中,性别歧视这一现象普遍存在,而语言是社会文化的一面镜子,汉英语言中的性别歧视就是这种文化现象的反映。语言中的这种性别歧视是封建思想在语言中的具体表现,因此要消除语言中的性别歧视现象,就必须清除这种思想。  相似文献   

17.
赵丽 《文学教育(上)》2011,(11):150-151
语言总能反映其所在文化的某种特质,汉语变称某种程度上也显示了汉民族的文化特征。本文通过人们在日常交际中对称谓语变称使用的几种类型,从社会语言学和文化语言学角度分析变称现象的文化原因。  相似文献   

18.
委婉语是一种普遍的语言现象,蕴含了浓厚的文化信息,是社会文化心理在语言上的反映。根据顺应理论的观点,语言使用过程中语言的选择必须与语境顺应。在交际中,委婉语使用的语境关系顺应也就是委婉语与语言使用者的心理世界、社交世界和物理世界相互顺应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贺菁 《海外英语》2011,(9):356-357
流行语既是一种语言现象,同时也是一种社会现象,关注流行语,很大程度上就是对语言与社会关系的关注。通过校园流行语的传播和使用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社会集体的心理特征,是一个特定时代的社会镜像。研究21世纪以来校园中经典流行语变迁现象,能看出流行语一种显现的社会文化现象,即流行语文化的全球化,文化心态的大众化及社会心理的变化等。  相似文献   

20.
语言作为社会现象、社会的交际工具,既是文化的载体。又是文化的组成部分,语言之所以不同,除了它们具有不同的形式之外,更重要的是语言所反映的人们的历史发展过程、生活习俗、世界观、自然观及思维方式等因民族、国家或地区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从这个意义上说,语言就像一面镜子。反映着一个民族的文化。语言和文化是不可分割的组合体。学习一种语言的过程同时也是学习一种文化的过程。离开一个民族的文化,要准确地掌握一个民族的语言是困难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