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牌示一方面揭示了西方人对中国人的歧视,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中国人公共空间意识的普遍缺失。现今,我国现代化建设虽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我国公民的公共空间意识仍比较薄弱,培养个体的公共空间意识是时代对我国公民道德教育的呼唤。培养学生的公共空间意识,学校除了要重视专门的知识教学外,还要基于公共生活、通过公共生活实施公共空间意识教育。为此,学校需要确保学生的私人空间不受侵犯,同时确保学校公共空间的公共性,重视社区服务学习。  相似文献   

2.
现代公民道德教育的方法论思考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公民道德教育是以公民社会道德要求为取向的教育形态,是我国学校德育的重要内容。鉴于公民社会公共生活领域理性化的价值生态,我国公民道德教育在方法择取上,以“道德灌输”为承载的理性化教育形式,在塑造公民意识与公民道德人格中有其不可替代的价值。但公民社会个体的主体性与心性价值世界的多样性,又使理性化教育有一定的局限,而情感化教育可以弥补理性化教育形式的缺陷并对公民意识与公民道德人格塑造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我国公民道德教育必须在理性化教育与情感化教育的关系之间形成合理张力。  相似文献   

3.
没有公民的公共精神,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和谐社会。公共精神的基本特点是公共性、公众性、时代性与继承性、民族性和普遍性等。由于历史和现实等方面的原因,中国人公共精神还有相当的欠缺。培养公民的公共精神是公民教育的重要内容。当代中国公民的公共精神应该特别强调正义意识、规则意识、生态意识、社会服务意识。塑造公民的公共精神,要注重公民角色认同、内心自觉、保护公权和发展公民社会。  相似文献   

4.
返校班会课要用好"抗疫"这一"眼前的教科书"。基于抗疫素材,以儿童真实生活事件为逻辑起点,从个人健康与生活习惯、动物保护与生态意识、科技资讯与媒介素养、品格实践与公民意识、家务劳动与自我管理、多元文化与国际理解六个学习领域,设计儿童生活课程,体现多重教育价值,陶冶儿童的生活知能,涵养儿童公民责任,启蒙儿童的真实学习。  相似文献   

5.
"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教育何为?首先,需要我们弄清楚"公民道德教育"的概念。笔者认为,"公民道德教育"可以分析为两个基本内涵,即"公民道德的教育"和"公民的道德教育"。前者是指对作为社会公民身份的道德的培育,其内容更侧重于与公民身份相关联的道德教育,即体现于公共领域道德的教育,它具有鲜明的现代社会的时代特点;后者则是指对公民所应有的全部道德素养的培育,具有一般道德教育的性质。加强"公民道德的教育"的重要性从历史的维度看,进行公民道德的教育,是实现"人的现代化"的重要路径。公德对立国来  相似文献   

6.
公民社会与社会生态及社会生态空间存在着互通与契合的内在关联性。一方面,社会生态空间是社会生态的秩序存在,其所包含的经济生态、政治生态、文化生态、制度生态、心理生态等要素与层次能够影响到包括公民身份、公众心理、公共理性等在内的公民社会关系的重构;另一方面,公民社会也需要具有生态文明素养的现代公民,现代公民的生态觉悟、生态意识以及生态实践都有利于更好地建设现代公民社会。同时,公民社会不同于我国传统的臣民社会,也不同于西方的市民社会。公民社会建构所要面对的社会环境不是静态的,而是动态的、发展的和相互影响制约的生态存在。"人-社会-自然"之辩证统一的生态发展是公民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这两个"建设"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7.
公民道德作为公民应遵循的基本道德规范和应具备的道德品质,具有公共性、强制性和有限度性。公民道德内化指公民在社会实践中,通过公民道德的学习、选择和认同,将其转化为自身内在的行为准则和价值目标、形成相应的公民道德素质的过程。自我意识作为公民道德内化的心理机制在公民道德内化中处于支配地位,这使得公民道德内化过程呈现出自律性与他律性、共有性和独具性、阶段性和整体性相统一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学校公民教育面临着源自于组织生活的公共性匮乏的困境,这种公共性的匮乏集中体现为三个主要方面:一是学校组织主要遵循着垂直型的权力结构,使得组织内部呈现出显著的权力等级性,阻碍了公民关系在学校生活中的形成;二是学校组织的管理逻辑依然是控制与"物化"的逻辑,使得学生难以获得主体性的公民身份,因而也难以形成深刻的公民体验和公民认同;三是学校组织的目标导向是人力资源的"生产工厂",这与培养好公民的育人目标出现了严重的背离。在公共性匮乏的状态下,学校组织将成为公民生活和公民教育的障碍,制约学校公共生活氛围的发展。为了使学校组织成为公民教育的促进力量,必须克服组织中的权力独占性、管理控制性以及私益的膨胀性等,从而建构民主的公共生活空间,最终促进学生的公民品质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现代化的生活与教育在摆脱物质匮乏与精神束缚、培育公民个体性与自主性的同时,深化了人与人之间的竞争思维与孤立化的学习风格。这一定程度上加速了“公共人”的衰落与“自恋者”这一“个体人”的生成,进而阻碍新时代公民公共意识、公共德性与公共精神等的渐进与发展。对新时代德育建设而言,公共性的建构既在所难免又至关重要。因此,学校教育及其道德教育领域应积极寻求打破个体化桎梏的出路,承担起培育“公共人”的必然使命。道德教育应多渠道提升学校制度体系的公共性,建构公共参与的校园文化氛围,传递合作交流、自由公正等核心价值理念,更好实现“公共人”的培育。  相似文献   

10.
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是一场灾难,把灾难化为教育契机,抗疫的过程又是现实的、鲜活的教学现场。走进抗疫现场,走进抗疫社会大课堂,深刻接受生命教育、生态教育、科学教育、心理教育、公民教育、道德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教育,在疫情中反思,在抗疫中成长,使我们敬畏自然,珍爱生命,尊重科学,敬仰理性,遵守规则,懂得关爱,学会坚强,坚定信念,具有家国情怀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  相似文献   

11.
为“道德教育、公民教育与公民道德教育”正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一般来讲,道德教育是培养人处理人际关系和人与自然关系善恶好坏的行为规范,公民教育是培养现实公民的活动,其教育内容包括知识、技能、道德、价值观等,核心是公民权利教育和公民义务教育,公民道德教育特指培养公民的国民公德和社会公德的活动。三者在"公德"方面既有交叉点,又各有其基本内涵和教育重点,在特定的教育实践中不能混用或套用。  相似文献   

12.
和谐社会建设呼唤新的精神文明。造就具有公民素质的一代新人不仅是实现经济建设目标的必要条件,也是和谐社会建设的根本立足点。公民素质是在民主生活的土壤中生长出来的,公民教育的使命,就是通过有价值引导的文化过程使人从内在本质上成为公民。从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和科学发展观出发,公民教育应致力于主体精神、公共意识、自由全面发展的基础、和谐共生的价值观等方面的培养,并从内容、方法和主体的教育文化过程等方面的协同性出发,思考和探索公民教育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13.
公民教育当以培养时代公民为目标。公民是一个历史的概念,时代不同,公民的身份和素质要求不同。公民不是臣民,就在于他是一个权利主体;公民不是私民,就在于他参与公共生活。不同时代公民公共生活性质和范围不同,当代公民不仅生活在民族国家内,还生活在公民社会和全球社会中,因此,当代公民应当是权利公民、国家公民、社会公民和世界公民四重身份的统一。公民教育应该在个人生活、国家生活、社会生活、国际生活中培养具有公民知识、能力、德行、能力的复合型公民。  相似文献   

14.
对于和谐社会及其构建而言,“公”总是意味着个体、群体的同生共荣,意味着公与私、义与利等的相生相息。以公民身份为前提、以公域与私域的区分为基础、以丰富人性和提升人的精神境界为终极追求,构成了当代“公”的观念的丰富内涵。学校基于公民生活实践,从培养公民意识、增强公民认同、鼓励社会参与等侧面着眼,有利于培育面向公民社会的“公”的观念。  相似文献   

15.
公民是构成社会的基本要素,公民素养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社会的进步和文明程度。董仲舒思想中蕴含丰富的现代公民素养教育资源,其主张的"大一统"思想有利于培养当代公民国家意识、民族意识,有利于政治素养的提高;董仲舒的伦理思想,有助于当代公民的道德素养;董仲舒的义利观思想中蕴含对当代公民实施正确义利观教育的资源。积极挖掘以上资源对提高现代公民的素养极具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为美国公立学校制度奠定基础的贺拉斯·曼被誉为美国"公立学校之父"。他发起公立学校运动的目的是普及教育,而普及教育的目的则是通过普及知识提高公民实际生活知识和能力,更重要的是塑造公民的灵魂,提高公民的道德意识,培养具有美国化精神的好公民。贺拉斯.曼从体育、智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宗教教育几方面阐述了他的国家本位观下的公民教育思想,在美国公民教育的历史中,占有极为重要的位置。  相似文献   

17.
当前大学生公民意识培养存在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公民意识的现状不仅直接影响着大学生公民个体的现代化发展,作为优秀公民代表的大学生群体的公民意识最终将影响着国家现代化的步伐。通过对大学生公民意识现状的研究分析,研究认为缺少全面的公民教育内容,以及行之有效的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手段是大学生公民意识薄弱的原因,应根据大学生自身特点,结合嘉庚精神和"创先争优"活动;及时...  相似文献   

18.
开展青少年公民意识教育是我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的重要环节。构建与社会主义道德教育的导向相一致、与社会主义民主制度改革的步调相协调、与人类文明的普世价值相融合的青少年公民意识养成机制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建设现代国家、构建公民具有国家归属感的和谐社会的必由之路。应试教育、趋缓的体制改革步伐和旧有的历史认识误区是当前公民意识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探索可操作性强的青少年公民意识养成方案,找出与社会生活相接轨、与普世伦理相衔接、与青少年教育规律相符合的教育方法,是当前德育工作者的一项紧迫任务。  相似文献   

19.
参与公共生活是培育公民意识的基本途径,"思政课"教学是大学生公民意识培育的主渠道。为了验证公民参与、"思政课"教学对大学生公民意识的培育效应,基于浙江省8所高校的随机抽样问卷调查,用回归模型进行检验,结果发现:参与政治公共事务对大学生公民意识培育具有双重影响,且影响力度最强;参与校园自治、参与社区服务对公民意识培育具有正面效应,但其培育效应不全面。"思政课"教学对大学生公民意识培育具有正向影响,但无法显著影响法治意识和自由意识,且影响力度弱于政治参与。大学公民教育须据此有效应对,以促进大学生养成现代理想公民品质。  相似文献   

20.
美国学校公民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爱国主义教育、法制教育、公民意识培养、个人道德品质、权利与义务教育、价值观教育和历史教育等;实施的主要途径有课堂教学、服务学习、课外活动等;实施的主要模式有开设独立的公民教育科、设置社会科和把公民教育渗透到各科教学和学校的其他活动中实施等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