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0 毫秒
1.
在法国待得略久些,就很为这里生活的闲散而惊讶。他们度假的固定性和频繁性,让来自东方的人很羡慕。假期似乎是很经常的事情,读书似乎也是很天经地义的普通事,常能见到行人手里握一卷书或是提着装着新书的塑料袋(外壳印着书店的名字)。读书的人随处可见,这里说的不是在大学或学术机构里的职业读者,而是在法国公共生活中随处可见的“读书人”,地铁里、公园里、乃至走在大  相似文献   

2.
据最近发表的法国舆论学会的一项调查结果表明,在所有文化活动中,法国人最崇尚读书。被调查者中35%的人认为,不管阅读的是小说,还是非小说类写实文学,都“最有文化价值”,这几乎比把参观位居第二位的“最有文化价值”的艺术展览的人数还多1倍。 1000多名被调查者中几乎2/3的人说,他们“经常”读书,但有8%的人承认他们从不读书。  相似文献   

3.
法国人酷爱读书,地铁中、候机室、广场上,到处可见静静地读书的法国人。法国出了那么多大作家,也许与法国人爱读书不无关系。但你是否知道,尽管法国人在衣着打扮上男女不分,但在阅读上却男女有别。这种区别首先体现在阅读的类别和数量上:男人爱看报,妇女爱读书。据法国国营铁路公司去年所作的一项调查显示,如果有70%的男人利用业余时间读报的话,则有69%的妇女读书。而法国袖珍图书出版社的资料则显示,该社10法郎一本的袖珍书,其70%的买主是女性。这说明女性不但爱看书,而且并不像有的人所以为的那样在买书上乱花钱。她们懂得  相似文献   

4.
2014年2月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俄罗斯索契接受俄国电视台采访时说:“现在,我经常能做到的是读书,读书已成了我的一种生活方式.读书可以让人保持思想活力,让人得到智慧启发,让人滋养浩然之气.”(据新华社电)习近平主席关于读书这段谈话,为我们提供了读书的强大动力和学习榜样.我们应将读书作为一种自觉的行动和需要,把读书当成一种快乐和生活方式,而不是任务和负担.读书有哪些好处呢?我认为读书的好处是很多的.  相似文献   

5.
书香墨香是一种有别于法国香水之香,它从小到老熏染着我,还将伴随我以至终生。所以我说,我的一生,除了读书之外,还是离不开书——既撰文著书,也编书出书。学习、工作,都是与书为伴。就读书而言,在普遍实施义务教育后,应该说(至少从理论上说)书是人人皆读的。但就以接受教育在学校读书而言,亦既可是主动的,也可是被动的——不是有所谓之“厌学生”么?虽然被动读书的不仅是“厌学生”。离开学校后,更未必人人仍然读书。真正能毕生手不释卷的,还有知之者、  相似文献   

6.
法国人不仅爱读书,而且喜欢在一起交流读书的心得体会。早在18世纪法国就成立了众多的文学沙龙。进入新世纪以来,数字化和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不仅没有影响法国人的读书兴趣,而且还使法国的图书俱乐部焕发了青春。不同形式的图书俱乐部在法国各地组织丰富的活动,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图书爱好者,特别是知识女性。书店和咖啡馆也成为人们畅谈阅读之乐的场所。这也许是18世纪法国文学沙龙对后人的一大影响。  相似文献   

7.
《当代图书馆》2009,(2):80-80
2009年4月23日,我们迎来了第14个“世界读书日”。为了进一步激发全民读书的热情,丰富广大读者文化生活,让更多的人了解读书日,走进阅读世界,蓝田县图书馆从4月23日起以“学习促进发展,阅读丰富人生”、“倡导全民阅读,实现科学发展”为主题开展了多项读者活动。从今天起,2009年“全民读书月活动”的号角已经吹响,多读书、读好书已经成为一股热潮涌动在全县。  相似文献   

8.
法国人不仅爱读书,而且喜欢在一起交流读书的心得体会。早在18世纪法国就成立了众多的文学沙龙。进入新世纪以来,数字化和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不仅没有影响法国人的读书兴趣,而且还使法国的图书俱乐部焕发了青春。不同形式的图书俱乐部在法国各地组织丰富的活动,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图书爱好者,特别是知识女性。书店和咖啡馆也成为人们畅谈阅读之乐的场所。这也许是18世纪法国文学沙龙对后人的一大影响。  相似文献   

9.
经历了5年主权债务危机的法国,经济依然没有摆脱低迷的状态,高债务、高失业、低增长、低通膨成为新常态,民众的购买力明显下降.然而,惟有图书出版业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法国人钟情于读书,在咖啡馆里、在地铁车厢里、在公园的椅子上……随处可见法国人在读书的情景.法国作家帕特里克·莫迪亚诺荣获诺贝尔文学奖,不仅给法国社会带来了一丝暖意,而且也给2014年度法国文学奖增添了一份热度.  相似文献   

10.
齐鲁晚报读书版是晚报副刊中一块有较高化品位的专版,也是在国内产生较早,有较大影响力的读书类专版,近年来,随着报纸竞争的加剧,很多生活类报纸都反目光投向有较高化品位的读,纷纷增设了读书版,要保持自己在同类版面中的领先地位,就要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精,不但要巩固原有的优势,还要增强独特的东西,于是在,坚持对读书版原有栏目的继承与发扬上,又增设了“书市了望”,“作家手记”,“一句话书评”,“读书访谈”等一些新栏目,其中“读书访谈”就是比较有代表性的一个。  相似文献   

11.
徐雁 《图书馆杂志》2018,(3):I0012-I0015
去年5月上旬,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图书评论学会会长邬书林先生在“2017华夏阅读论坛”(福建三明学院)上,结合阐述朱熹读书法,具体论证了人为什么要读书这一基本问题。他认为,读书具有政治、经济、文化、生活四个方面的意义和价值。这是“全民阅读”的重要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12.
章睿齐 《湖北档案》2009,(12):31-31
人需要智慧,智慧来源于生活,智慧是一种创造。法国作家大仲马说:“生活,这是一切书籍中第一本重要的书,一个有经验的人比个有学问的人看问题更正确。”  相似文献   

13.
“读书改变命运,学习成就未来”,读书,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它不仅仅是学习方式和休闲方式,更关系到一个民族的命运与未来。  相似文献   

14.
书与我     
我是一个不用功的人。“不用功”自然不是一件光荣的事,不过,我不愿因为它不光荣.就向不知底蕴的人假装用功与渊博。但是,如果说,我真的不喜欢读书.却又与事实不符。我很喜欢读书。“读书”和“用功”可能是两回事。用功的人不一定“喜欢”读书.喜欢读书的人也许不一定是用功。  相似文献   

15.
纵观近年来大学生们的读书生活,不难发现一个颇为发人深省的规律,这就是:“热点不断,此起彼伏,余热未消,新热又起。”80年代上半叶首先出现了“萨特热”,不久又出现了“尼采热”,接踵而来的是“弗洛伊德热”,与西方思潮热并列兴起的是港台“言情小说热”和“武侠小说热”。“读书热”是一种群体读书现象,它与个人的读书的意义截然不同。作为一种群体价值倾向的反映,“读书热”有其深刻的社会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6.
根据法国文化部的一项调查,法国到图书馆借书的人越来越少了.加上政府对教育的投资在减少,导致各级政府的购书经费不断缩减,产生的结果是法国人越来越不读书了.此外,也有人认为,是互联网等新技术抢走了读者.  相似文献   

17.
乐书     
多年以前,读过一首《四时读书乐》,现在只记得四句:“读书之乐乐何如?绿满窗前草不除。”“读书之乐乐无穷,瑶琴一曲来熏风。”这是春夏的情景,也是读书的乐境。“绿满窗前草不除”一句,是形容生意盎然的自由自在的情趣。“瑶琴一曲来熏风”一句,是形容炎炎夏日中书会给人一个清凉世界。这种乐境只有在读书时才会有。  相似文献   

18.
“连字带空白一起读”。这是我国大学者金克木晚年的读书方法。他说:“读书也可以说是听古人、外国人、见不到面或见面听不到他讲课的人的话”。因之“听话也可以说是一种读书”。金克木这种读书方法,实际上是把书放在社会大环境下去读,读书和读社会上的大和事物结合起来。这种连字带空白一起读的方法,使许多大学者有着警世骇俗的发现。例如大文豪鲁迅在《狂人日记》中写道:“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写了两个字‘吃人’”!从“空白”处和“字缝”中看出问题的本质,这才是把读书和读人、读物结合起来,发现前人没…  相似文献   

19.
凡是后来成了名副其实作家的人,写功自然过硬,但这个写功往往源于读功。将“读”看成一种功夫,乃至看成一种硬工夫,是绝不过分的。始终没掌握这种功夫的人很多,其中甚而包括某些“读书破万卷”的人,以及写出了不少“作品”的人。在“读”的问题上没获得过真功夫,后来居然写出“作品”来,这奇怪么?不奇怪。这就如同生活中某些并无实在技艺只凭一点“花架子”而“撞”成了歌星影星的人一样,在行家眼里仍是外行。当然,凡是能写出一点东西的人,总是读过一点东西的。但是,有的人的“读”,实际上只能称之为“看”,够不上“读”的档次。“看书”和“读书”的区别不是一般性区别,而是分别属于两种不同的认识活动和思维活动。  相似文献   

20.
一位在图书馆工作的人告诉我.先前调查“国民读书习惯”时.那些对“去年你读过几乖书”作了尴尬回答的人.给的理南,一般都是“忙不过来”.“没有时间”。但是前两年出现了一个薪的答复.大多是年龄不大的人给的:“我一看书就头晕。”为了健康而不读书,理由十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