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蔡桂贤 《生活教育》2014,(8):113-114
面对高考复习繁重的学习任务和来自各方面给学生造成的压力,笔者根据多年的班主任工作经验,从中感悟出爱学生的真谛。本文的核心词语就是"爱"。用"爱"陪伴高三学子闯过高考关。爱,是教育的力量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础。笔者从三个方面阐述在高三这一年如何"爱"学生:"爱"的基础是对学生无微不至的关心;"爱"的核心是对学生的尊重和理解;"爱"的灵魂是对学生的严格要求。  相似文献   

2.
正爱岗,让我对班主任工作有了更深地理解;敬业,又让我对自己所从事的事业有了份执著。教育的过程是个长期复杂的过程,为使这一过程更有效,我用心在沟通,用心在传教,用爱在管理,用爱在培育,并把握好"爱"与"严"的尺度,将两者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做到"严"中有"爱","爱"中带"严",使学生在爱的情  相似文献   

3.
正一是爱心。"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也是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和基础。高尔基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用爱,才能教育孩子。"很难想象,一个不爱孩子、把工作仅仅看成是谋生手段的教师,会有怎样的教育动力。在幼儿园里,孩子需要什么样的角色,我们就要投入那种角色。如,孩子病了,我们就要像妈妈一样搂抱她、亲  相似文献   

4.
蒋根亮 《教师》2014,(30):118-118
正爱是人类的永恒话题,是人类最基本的情感,而在教育中,爱更是教育的灵魂和生命。夏丐尊先生在翻译《爱的教育》时说过这样一段话:"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原则、无条件的爱,是对爱的亵渎,是扭曲的爱,不是真爱。作为教育工作者,我坚持用理智的"爱"育一群人,用智慧的"心"管理一个班。由于先天的素质和后天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的不同,学生也存在  相似文献   

5.
王红燕 《成才之路》2012,(16):131-I0006
正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是爱的事业,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而"爱"是需要智慧的。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起地球!"我想说:"给你一个支点去撬起爱的教育吧!这个支点就是智慧,有智慧地爱学生,才是教育的‘真爱’,有  相似文献   

6.
<正>法国教育家卢梭说:"只要真心实意地爱学生,才能精雕细刻地去塑造他们的心灵。"在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我深深地感受到:班主任老师如果拥有真心、爱心、耐心,他将拥有所有学生的信任和爱戴;班主任如果用"心"耕耘,就能收获喜悦。一、用"爱心"抚慰孩子的心灵爱,是一种力量,一种品质,是教育成功的秘诀,以爱为根基的情感激励,是  相似文献   

7.
"爱",是实施教育的基本出发点和着力点,是教育的基本要素,也是衡量一个教师师德水平的一把尺子。全国特级教师丁有宽曾经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育的前提,可以说教师对学生的爱是教师顺利开展教育工作的重要条件,是激励教师做好教育工作的精神动力,是打开学生心扉的钥匙,是培养学生友好待人、培养良好的社会情感和开朗乐观的个性的良方。一、给胆怯的孩子一次勇敢的尝试胆怯的孩子明显缺乏积极参与教  相似文献   

8.
王露 《教学随笔》2013,(20):129
"爱"一直是人类美好生活的主题。教育中有了爱,学生不仅乐学,而且个性会得到充分发展,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作为一名教师,尤其是一名班主任,我将以"爱"为源,让我的孩子们享受"爱"、懂得"爱"。  相似文献   

9.
教育是播种希望的事业,教育工作者以大爱的心胸去关爱学生,热爱学生,让教育与爱同行。爱是一种伟大的感情,它总在创造奇迹,创造新人。师爱之所以有别于母爱,是在于它突破了溺爱的圈子。这种爱,它是有针对性的,它会有针对性地教育学生,同时,它随着师生间爱的交融,逐渐润泽学生心田。  相似文献   

10.
爱是教育的主题.教师在传道授业解惑的过程中对学生倾注爱心是教育本质的要求,教师要用爱心、细心呵护学生成长,用爱维系师生关系,如何培养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笔者从以下两个方面谈谈做法. 一、爱与尊重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修订)第三条规定:关爱学生.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一位老师说得好:"如果没有爱,教育在开始的时候,就已经结束."关爱学生首先要懂得如何去尊重学生.教师对学生的尊重应该表现在平等、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学生,给予每一位学生充分的宽容和信任.  相似文献   

11.
做好班主任工作,首先要为学生点亮一盏心灯,做学生的知心朋友。有位教育家曾说过,爱为师德之本,无爱便无教育,对待学生,尤其对那些有某种心理障碍的学生,要怀有一颗异乎常人的爱心,他们更需要也希望能得到老师的关爱。  相似文献   

12.
苏淑艳 《辅导员》2013,(16):45-45
<正>班主任不仅是全班学生的组织者和管理者,是学校与学生之间的桥梁和纽带,更重要的是通过日常的学习、活动,帮助学生学会新知、培养能力、养成习惯,使学生身心得到全面健康发展。面对如今"零零后"的孩子们,作为小学班主任,我深感责任艰巨。多年来,一直在不断探讨和总结,要想成为一名称职的班主任,贵在用"心"。一、爱心当先爱是教育的基石。班主任对学生的爱有理性做  相似文献   

13.
<正>曾有人说:"有怎样的班主任就有怎样的学生。"这话很精到,表明班主任肩负着沉甸甸的责任。我认为,如何看待这份责任,如何实践这份责任,如何兑现这份责任,汇聚起来就是一个教师的班主任观。我的班主任观是:用爱导航,请严护航。也就是说,我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要做到爱中有严,严中有爱!严必须以爱为前提,以爱为基础,真心地去爱每一个学生,当然,爱也是要讲究方法与技巧的。首先,要做到爱而不宠。对学生的爱,是指关心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和身体状况等,而不是无纪律、无原则的溺爱和纵容。其次,要做到爱不失衡。教育界有这样一句话:"爱优等生是人,爱学困生是神。"我们教师虽不是神,但应具有这样的胸怀和追求。再者,教育对象不可能素质能力都一样,同  相似文献   

14.
<正>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是真理;有了爱,也不等于有了教育,这也是真理。教育仅仅靠爱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专业的懂得学生的智慧。高尔基说得好:"单单爱孩子,这是母鸡也会做的事情,可是善于教养他们,却是一桩伟大的公共事业。"所以,当我们不断谈论教师对于学生的"爱心"时,一  相似文献   

15.
魏建华 《考试周刊》2012,(70):181-181
教育是科学,是艺术。如何挽救、教育那些看似没有希望的学生,关键就是不要放弃对他们哪怕是一丝一毫的希望。“教育不能没有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是的,不仅仅是地理教师,每一位教师对学生的爱,都应是无私的、高尚的。尊重学生是爱的前提,在尊重学生、师生平等的基础上去爱学生,才能正确对待学生的过失,才能宽容学生所犯的错误,也才能赢得学生的爱戴。  相似文献   

16.
"教师爱"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所表现出来的一种高尚的道德境界、敬业精神和富有人道性的教育艺术。它不仅是教师对学生的关心和爱护,而且包括教师用爱的情感和爱的言行来感化学生,陶冶学生,引导学生,教育学生以及各种具有教育性的爱的方式。  相似文献   

17.
苏赫姆林斯基有句名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是的,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崇高、持久而深厚的情感.在教育教学中,我们教师应如何用"爱"去滋润学生的心田,让学生健康成长? 一、爱在"宽容"中 我们知道,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他们会在"犯错"中成长.作为教师,我们要用宽容的心态对待学生.因为宽容是一种信任、一种激励、一种智慧,用放大镜放大"优点",用显微镜缩小"缺点",让学生健康成长.我新接四年级(1)班时,李某是个出了名的"坏小子",欺负同学,破坏公物,不写作业,经常迟到,上课不是讲话就是睡觉,让人十分"头疼".一天,我走进教室上课,大约5分钟,听到一声:"报告!"又是他!我本想狠狠训斥他一顿,但还是静下心,问他:"去哪了?"他低声说:"打乒乓球."我看了看他,他把球拍和球藏在身后,我和气地对他说:"进来.  相似文献   

18.
教学方法单一、教学内容枯燥是学生厌学的原因之一。英山理工中专课题组以"情趣教学法"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愿望,有效地缓解了学生厌学的状况。爱是教育的根本法则情趣教学法中的情指情感,即教师要从心理上关心、爱护学生。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技巧的全部奥妙在于如何爱护学生。"教师只有真正从内心关爱学生,学生才乐于接近教师,进而喜爱教师的课。对学生投入真情。教师对学生投入真情至少要做  相似文献   

19.
爱是人类永恒的话题,作为教育工作者,对待学生必须要有一颗爱心,用心灵去感受,用爱去呵护,用爱去打开学生封闭的心灵。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就在于如何爱护学生。”  相似文献   

20.
王玉琦 《考试周刊》2015,(11):183-184
在幼儿教育工作中,作者感受到:爱心,是每个教师必备的教育素养之一,是教育素养中起决定性作用的一种品质。教师以培养人为职业,必须热爱学生。幼儿更需要"爱",我们要用"爱"做我们爱的事业,在日常的工作中全方位地奉献出我们的爱心,并把这种博大而宽宏的爱心不断地转换成日常工作中的耐心、责任心,促使幼儿在幼儿园健康快乐地成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