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彦超 《体育世界》2009,(8):100-102
在“全国亿万青少年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新形势下,高校体育作为学生在校学习体育的最后一站,必然承担着体育教育的特殊使命,要求其必须培养出体魄健强德才兼备的专门人才。高校体育与阳光体育运动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通过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倡导广大青年学生走向操场、走向大自然、走到阳光下,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全面提高综合素质,从而达到培养体育能力、养成终身体育意识,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相似文献   

2.
自200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发〔2007〕7号)发布以来,各地积极加强学校体育卫生工作、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在学校体育工作中取得了明显成效。为表彰先进,发挥典型示范作用,教育部于今年4月27日发文表彰了100个"全国阳光体育先进县"。对此,本刊将予以高度关注,并于本期刊发江苏省铜山县的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经验,今后也将陆续报道各先进县的活动开展情况和相关经验。同时,也希望广大一线教师能够充分重视起来,将中央7号文件落到实处,切实提高广大青少年的身体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3.
李杰 《体育世界》2009,(11):53-54
大学生体质下降的问题正在受到社会各方的关注。要完成增加学生体质的任务,仅靠每周90分钟的体育课教学是远远不够的,需要通过开展一系列丰富的课外体育活动才能得以实现。2007年4月23日"全国亿万青少年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全面启动活动在北京举行。各地高校纷纷采取行动,吸引广大学生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通过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不断增强体质,从而促进了培养高校学生终身体育的发展。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等对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具体方法和手段进行了分析,使高校学生在"阳光体育运动"中增进终身体育观念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陈作锋 《体育师友》2009,32(3):40-42
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实施,是新时期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战略举措,是各级学校贯彻“健康第一”指导思想和形成“终身体育”行为习惯的具体体现。对当前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与落实中央7号文件、《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相结合进行综合分析,阐明阳光体育开展的原则、途径,并对持续广泛地促进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提出对策,为持续、有序、有效地开展阳光体育运动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5.
对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以银川市中学体育教学为研究对象,结合本地区中学体育教学的现状,提出发挥体育社团功能、拓展运动休闲体育、开展校园文化节、改革体育教学等方法,来吸引学生走出教室,走向大自然,走到阳光下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从而促进"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  相似文献   

6.
2006年12月23日,北京召开了建国以来首次的全国学校体育工作会议;2007年4月29日,进行了“全国亿万青少年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启动仪式;2008年5月8日阳光体育推进会在张家港举行;2009年5月14日第二次阳光体育推进会又在重庆召开。现在距离中央7号文件提出的工作目标和要求只有三年左右的时间了,阳光体育活动的深入推广和开展效果到底怎么样了?5月13-15日,记者随中央新闻记者采访团一行分别采访了湖南省和重庆市阳光体育活动开展的情况。  相似文献   

7.
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正在初步的探索阶段,将民族传统体育融入阳光体育运动是摆在我们面前值得思考的历史命题。本文以乐山市62所中小学为调查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实地考察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调查民族传统体育在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现状,探索了民族传统体育在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的必要性、可行性。试图在阳光体育运动中寻找出一条符合中小学生身心且适合开展的民族传统体育之路,为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8.
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全国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季克异同志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首先回顾与总结了2006年工作的开展情况,并对2007年的学校体育工作的总体思路和重点工作作了介绍。采访中,他着重谈到全面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和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是今后学校体育工作的重点,是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9.
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的障碍性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面对"阳光体育运动"所提出的新要求,为了切实落实"健康第一"的学校教育指导思想,对影响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的障碍性因素从体育健康观、社会环境、体育资源和体育课程四个方面进行分析.体育健康观是影响阳光体育开展的思想根源,教育环境和社会体育环境是影响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的外部环境,学校体育设施和体育师资是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的物质基础,安全风险、教学评价和学生体育需求是影响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的内部动因.其中,安全风险和学校体育设施是制约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的主要瓶颈.  相似文献   

10.
青少年的体质健康问题已经成为一个社会性的问题,而连续多年的青少年体质下滑已足以说明问题的严重性。为有效解决这一问题,阳光体育理念被提出。即吸引广大青少年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以此来掀起青少年的体育运动热潮。随着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青少年的体育运动环境得到优化,体能训练空间得以拓展,使得青少年可以享受阳光体育,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1.
刘炜 《体育世界》2009,(3):101-102
本文通过对阳光体育运动与高校体育教学关系,阳光体育运动在高校的开展对体育教学带来的积极作用进行分析。从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爱好入手,养成自主体育锻炼的习惯,使终身体育思想通过阳光体育运动的补充,丰富高校体育教学,使学生终身收益。  相似文献   

12.
舒钧 《体育世界》2008,(9):12-13
“阳光体育运动”开展以来高职院校的课外体育活动有一定改观,但还未达到《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通知》的要求。本文根据职业高职院校自身的特点及课外体育俱乐部组织模式的特点、组织、构建等方面进行研究,探讨课外体育俱乐部在职业高等院校实施有其可行性,本文的研究为“阳光体育”在高职院校更顺利的开展提供一定的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3.
<正>一、特别关注根据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体育处的要求继续深入报道"全国阳光体育百强县(区)",做好阳光体育运动开展四周年专题报道及深化阳光体育运动的活动报道。  相似文献   

14.
《体育教学》2011,(10):11-11
2006年,针对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下降的严峻现实,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联合颁布了《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决定》,要求亿万学生走到阳光下,形成全员参与的群众性体育锻炼的良好风气,提高全民尤其是青少年的身体素质。这一举措给广大中小学体育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将阳光体育运动与学校体育教育相结合,  相似文献   

15.
<正>本刊讯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活动是由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于2007年共同发起的,以全国学生为对象,鼓励他们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培养学生们体育锻炼的兴趣和习惯,从而有效地提高他们的体质健康水平。全国各地积极响应中央7号文件的号召,深入贯彻开展各类阳光体育活动。近日,本刊记者采访了湖北省武汉市学校阳光体育暨大课间运动活动展示推进会以及襄樊市中学体育工作现场会,并将那里的经验推广给大家。  相似文献   

16.
“阳光体育运动”是新时期国家加强青少年体育意识、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战略举措.此项活动的目的是通过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吸引广大青少年学生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积极参与体育锻炼,提高体育健身意识,培养体育锻炼兴趣,形成体育锻炼习惯,有效地提高体质健康水平.“阳光体育”的提出,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我国下一代身体健康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7.
《体育教学》2011,(10):11
2006年,针对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下降的严峻现实,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联合颁布了《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决定》,要求亿万学生走到阳光下,形成全员参与的群众性体育锻炼的良好风气,提高全民尤其是青少年的身体素质。这一举措给广大中小学体育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将阳光体育运动与学校体育教育相结合,充分发挥广大中小学体育教师  相似文献   

18.
运用文献资料法、比较观察法、逻辑分析法,对福建高校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进行研究,从加强福建高校阳光体育运动、增强大学生体质和技能入手,探讨现阶段福建高校阳光体育运动深入开展的方式。结果表明:将民族传统体育、民俗体育、时尚体育、休闲体育、养生体育的有关选项纳入高校阳光体育运动,加强校园管理机制,能促进福建高校阳光体育运动深入持续开展。  相似文献   

19.
赵超君 《体育教学》2010,(6):I0002-I0003
2007年全国学校体育工作会议的召开和中央7号文件的出台,给我国学校体育工作注入了强劲的活力.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又为学校体育工作的深入发展开辟了新的思路和途径。开封市各级教育和教研部门对学校体育工作高度重视,及时出台文件.切实加强领导.采取有效措施.全面贯彻中央7号文件精神.扎实开展阳光体育运动.深入推进体育课程改革.让阳光体育惠及每一个学生。  相似文献   

20.
把民族传统体育融入阳光体育运动中开展,能丰富阳光体育运动的活动内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既为学生在校期间的健康服务,又为终身体育提供内在的动力和外在的技术基础。文章对民族传统体育的特征及其进入阳光体育运动的有利因素进行分析,提出应充分体现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指导思想,发挥地方教育主管部门作用,因地制宜地选择趣味性强、易于开展、有健身价值的项目等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