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思维导图,作为一种笔记、记忆方式,可展示出可视化的思维线路,体现建构主义学习理念和灵活交互的特征,其清晰自由的线条引导学习者带着兴趣深入记忆。将思维导图引入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探索学生预习、教师指导、实验评估等诸多环节与思维导图相结合,以提高实验兴趣和效果。运用思维导图软件制作包括基础知识、基本操作、性质实验、合成实验等有机化学实验内容的总思维导图,选取巴比妥制备作为具体实验思维导图的示范,并探讨思维导图末端功能拓展的展望,如链接课件、图片、动画演示、在线预习等。该方式作为一种探索,将增加学生实验预习的效果和兴趣,积极推进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2.
[提出问题 ]在高二化学新教材第四章第二节中 ,有这样一个关于原电池原理的实验装置图 (图1) :该装置简单明了 ,对于原电池的组成和原理比较容易看懂。我认为作为一个原理图来说明原电池原理是可以的 ,但是如果作为一个演示实验或者学生实验却存在一些问题。图 1图 2( 1)在该装  相似文献   

3.
一、研究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按照课本要求去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 ,其实验装置如图 1所示。图 1 实验装置图其操作顺序为 :(1 )在空气中点燃燃烧匙中的红磷。 (2 )将燃烧的红磷伸入钟罩并塞紧橡皮塞。 (3 )待装置冷却后 ,测量水进入钟罩内的体积。 (4 )大约占钟罩内气体体积的 1 /5。实验时 ,发现如下不足 :(1 )由于所用钟罩体积大 ,携带不便 ,反应消耗药品多 ,实验所需时间也较长 ;(2 )钟罩上部粗细不均匀 ,不易分成五等份 ;(3 )将红磷在空气中点燃后伸进钟罩 ,伸入过程中易增大实验误差。为了简化实验操作 ,提高准确率 ,我进行了多次…  相似文献   

4.
化学实验是一项重要的考核内容,结合近年来学生在中考实验题的失分率较高的原因进行分析,着重对实验装置图在教学中的意义和中考中的作用作了阐述,并分析了失分率较高的原因以及强调了培养学生的识图和绘制实验装置图能力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5.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6页【观察与思考】实验如图1所示,笔者在操作时发现存在一些问题。含硫火柴高锰酸钾溶液AB注射器高锰酸钾溶液电阻丝含硫火柴图1教材中的实验装置图2改进后的实验装置一、实验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1氢气吹肥皂泡实验 1.1实验目的 了解氢气的物理性质——氢气密度比空气小。 1.2实验仪器及用品 氢气发生装置及药品、胶头滴管、肥皂水。 1.3实验装置图及说明 该实验不需使用干燥管,操作简便,利用人气口小,出气口是平滑喇叭口,气流平稳,从而使氢气肥皂泡缓缓增大,轻轻抖动,气泡便可脱口上升。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7.
1氢气吹肥皂泡实验 1.1实验目的 了解氢气的物理性质——氢气密度比空气小。 1.2实验仪器及用品 氢气发生装置及药品、胶头滴管、肥皂水。 1.3实验装置图及说明 该实验不需使用干燥管,操作简便,利用人气口小,出气口是平滑喇叭口,气流平稳,从而使氢气肥皂泡缓缓增大,轻轻抖动,气泡便可脱口上升。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8.
化学实验是一项重要的考核内容,结合近年来学生在中考实验题的失分率较高的原因进行分析,着重对实验装置图在教学中的意义和中考中的作用作了阐述,并分析了失分率较高的原因以及强调了培养学生的识图和绘制实验装置图能力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9.
龚涛 《化学教学》2003,(5):7-7,3
1实验装置图 2实验用品 具支试管、小气球、橡胶管、夹子、细绳、医用注射器 稀硝酸、铜片、碳酸钠固体 3实验操作及现象 (1)向具支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硝酸,将铜片和少量碳酸钠固体放入小气球中,排出气球中的空气并用细绳系好后套在试管上(如图1).  相似文献   

10.
<正>化学实验部分包含四个方面,即化学实验的原理及运用、化学实验的操作与安全、化学实验的设计与评价、重要物质的制备实验等.化学实验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即实验的基本知识——实验仪器、药品与操作;实验的具体应用——物质制备、实验设计与实验评价.一、物质的制备与分离、提纯例1实验室制备扑炎痛的化学反应如图1所示.图1(注:RCOCl遇水剧烈分解)主要装置和步骤如下:1.用阿司匹林和DMF乙酰水杨酰氯备用.  相似文献   

11.
题目 (1)按图1所示装置用两种不同的操作分别进行实验,观察管B中的实验现象.[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有的教师爱用WINDOWS平台下的附件“画图”绘制实验装置图。而实际上“画图”绘制实验装置图非常不方便,我认为绘制化学实验装置图还是用WORD绘图工具好。WORD是OFFICE家族中的一员,是常见的办公软件。WORD提供了绘图工具,可供用户绘制各种图形,而且还提供了100多种基本图形供用户随意选择,对绘制的图形可进行着色、改变大小和形状、翻转、旋转、加阴影、组合图形和给图形加文字等操作。绘制实验装置图时,其功能比“绘图”强大得多,方便得多。下面就WORD绘图工具与“画图”功能作一比较。  相似文献   

13.
空气对流实验是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一节“大气层”中的气体对流实验。原实验采用大烧杯、橡皮泥、线香等实验器材,装置如图1所示。然而,最后的实验效果不理想,烧杯内弥漫着烟,可视性较差,学生无法通过观察实验现象来描绘空气对流图,甚至有些学生认为是烟碰到烧杯壁被压下去的.导致学生难以理解空气对流的概念。  相似文献   

14.
在初中化学课本中,还原氧化铜的演示实验共有三个,分别是用氢气、一氧化碳和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并都附有实验图。这三个实验装置各有不同。实验室用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装置图,如图一所示,实验装置特别装有一个带导管的单孔胶塞,将生成的气体通到装有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用以验证生成的产物是二氧化碳,同时还防止了冷却后,空气进入试管,使新生成的铜又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成氧化铜。在这个实验中存在着这样一  相似文献   

15.
1问题的提出1.1教材实验分析人教版普通高中化学教材必修1(2019年版)在第2章第2节“氯及其化合物”中没有提供氯水漂白作用的实验装置,只是以文字的形式阐述“分别将干燥和湿润有色布条或纸条及有色鲜花放入干燥的氯气中”,并没有相关的实验装置图。苏教版普通高中化学教材必修1(2020年版)在专题3第1单元“氯气及氯的化合物”的实验探究中也只是给出了实验步骤(将干燥的有色布条和湿润的有色布条分别放入两瓶干燥的氯气中,观察并比较实验现象),并没有实验装置图。  相似文献   

16.
电解水实验是《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中的一个重要实验(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17.
高中物理第二册,自感现象的演示实验,通电自感原理通电自感实验应该看到的物理现象是A,立即发光,但A,却是逐渐亮起来的。如图2是断电自感现象的原理图,断电自感  相似文献   

18.
1问题的提出 铜与稀硝酸反应的实验是中学化学的重要演示实验之一,如图1所示为人教版高中第二册第16页【实验1—7】图1—18所示的实验装置.演示过程中发现该实验存在以下缺点。  相似文献   

19.
笔者巧妙运用套管实验,改变以往的实验方法,取得了较好的实验效果。现以钠在氯气中燃烧的演示实验为例加以说明。一、实验装置改进后的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20.
林贵  叶智毅 《物理教师》2007,28(6):34-34
山东科学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1》(必修)72页的实验与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物体压力的关系.本探究实验教材这样描述:将质量为M的木块放在固定的有粗糙表面的水平木板上,用力F拉木块,图1使木块沿水平面匀速滑动(图1),记录拉力F的值.通过在木块上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