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冥报记》是唐临编纂的一部宣传佛教因果报应思想的小说集。冥报故事中对不孝、偷盗、欠债、残害生命等罪行的严厉处罚,在一定程度上对社会不正之风起到了威慑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说,《冥报记》与官方强调的治国安民之策相吻合,起到了维护国家政治安定的作用;从民间的角度看,《冥报记》中记载的栩栩如生而又看似真实可信的冥报故事,使那些有冤无处诉的百姓们找到了心理平衡的支点,成为了他们强大的精神寄托。同时,《冥报记》中较为完善的司法体系及生人判冥事故事题材的出现,折射出冥律亦如人间刑狱的再现。  相似文献   

2.
宋刘黻《蒙川遗稿》有三个版本:四卷本两种,即四库全书本和孙诒让校勘本;十卷本一种,即南京图书馆藏的清丁丙跋明抄本。本文考证《蒙川遗稿》的主要内容、三种本子的相互关系和各自的优劣,同时在方志中辑得佚文《云门福地记》一篇。  相似文献   

3.
文章从时代背景、个人因素及其与前代相关小说的关系三个方面分析了唐临创作《冥报记》的因由,并运用比较的方法阐释了《冥报记》所反映的外来佛教在中国发展过程中与传统儒学相融合的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4.
文章从时代背景、个人因素及其与前代相关小说的关系三个方面分析了唐临创作《冥报记》的因由,并运用比较的方法阐释了《冥报记》所反映的外来佛教在中国发展过程中与传统儒学相融合的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5.
佛教之于小说,由来已久。自汉以来,佛教佛经入主中原,逢盛世则偏隐,在儒道之下;后天下三分,自周以来的儒士系统则始有自觉与道佛双向涵摄。此后文言小说和白话小说分别受其深刻影响,其艺术旨趣与本土异殊,形成独特的表现形态。本文选取初唐人唐临《冥报记》,主要就《冥报记》的流转、汉译佛典的主要文体类型特点、以及其对唐临《冥报记》产生影响的文体进行说明,通过解读具体的篇目来指出作为文人笔记的《冥报记》的叙事怎样受到佛教文体、思想影响。  相似文献   

6.
俄藏敦煌文献收录《黄帝明堂经》碎片五个.该文将五个残片进行了缀合整理,并将缀合后的写卷与传世医籍《针灸甲乙经》、《外台秘要》、《医心方》以及今人黄龙祥辑校本《黄帝明堂经辑校》对勘,就写卷与各本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并肯定了写卷作为《黄帝明堂经》早期传之一的文献价值.  相似文献   

7.
《搜神后记》旧题十卷本,陶潜作,明代此书重新出现时,却存在一卷本和十卷本两个版本系列,一卷本不见于目录书,其原因是一卷本其实相当于十卷本的第一卷,在考察《搜神后记》的作者时,两个版本系列的区分开来是一个关键问题,从书中出现的年号,唐人类书的引用,以及书中所反映出来的作者的思想,可以确定一卷本确为陶渊明所作,而十卷本则是后人撰辑的。  相似文献   

8.
汉代桓谭曾著书言当世行事 ,号曰《新论》。原书早已散佚 ,清人有几种辑本 ,如严可均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中《全后汉文》卷十三至卷十五即辑有《桓子新论》 ,并云 :“各书所载 ,又三百许事 ,合并复重 ,联属断散 ,凡百七十二事。依《治要》、《意林》次第 ,以类相从 ,定为三卷。”但严氏所辑 ,尚有失当可商之处 ,今略举二例。其一 ,严氏从《长短经·是非》引“桓子” ,辑有“捕猛兽者 ,不使美人举手 ;钓巨鱼者 ,不使稚子轻预。非不亲也 ,力不堪也。奈何万乘之主而不择人哉”一条。但这段文字在《长短经》中只引作“桓子曰” ,并未…  相似文献   

9.
今本<搜神记>共有四个版本:二十卷本;八卷本(稗海本)、敦煌本(唐人句道兴辑)、一卷本,其中前三个卷本比较通行.因<搜神记>旧题晋代干宝作,不少语言研究者将其作为晋代语料使用,这一做法十分草率.  相似文献   

10.
汪藻生前,虽著述丰富,但其作品在时代变迁中,有较多散佚与变更。在宋代,汪藻别集有《浮溪集》六十卷、《龙溪集》六十卷、《猥稿外集》一卷流传;至元代,《浮溪集》六十卷尚在流传,而《龙溪集》、《猥稿外集》则不见著录;至明代,《浮溪集》亦散佚,流传较广的是后人辑佚编成的《浮溪文粹》十五卷。《浮溪文粹》在明代主要有四次刻印,分别在正德元年、嘉靖十年、嘉靖三十四年、万历年间,后三次刻印皆以正德本为底本。至清代,《浮溪文粹》十五卷又有被重新整理刻印的康熙七年汪士汉居仁堂刻本;此外,汪藻的别集在清代又有大的整理,即乾隆年间,从《永乐大典》辑出的《四库全书》本《浮溪集》以及陆心源、孙星华所做的补遗。汪藻别集的现存版本主要有《浮溪文粹》十五卷,分别是明正德马金本、明嘉靖汪拭本、明嘉靖钱芹本、清康熙汪士汉本、清《四库全书》本;《浮溪集》三十二卷有《四库全书》本、《丛书集成初编》本、《全宋文》本。  相似文献   

11.
《扬雄集》古本虽早已亡佚,但自宋代以来相继有多种辑本产生。宋人辑本有五卷、六卷本两种,明人辑本则有三卷、六卷、五卷、一卷本四种。明人辑本中的《蜀都赋》《太玄赋》《逐贫赋》《元后诔》《答刘歆书》《州箴》《官箴》皆辑自章樵本《古文苑》。而《文选》与《汉书》中共有的《甘泉》《羽猎》《长杨》《解嘲》《赵充国颂》,汪本、郑本、张溥本应皆是据《文选》辑录,张燮本则据《汉书》辑录。《河东赋》《酒赋》《反离骚》《上书谏勿许单于朝》《解难》,诸家皆辑自《汉书》。仔细比较四种明人辑本的目录及具体内容,可知四者之间应无直接的因袭关系。《四库提要》等谓张溥本因袭张燮本之说,至少就《扬侍郎集》而言是难以成立的。  相似文献   

12.
《东观汉记》是东汉刘珍、边韶、蔡邕等相继撰成的纪传体东汉史,在范晔《后汉书》问世以前,世人将此书与《史记》、《汉书》合称“三史”,甚为推重。此书原有143卷,唐代已佚十余篇,传至元代已没有完篇。清康熙时,姚之驷从旧史注文及类书中搜集一部分佚文,辑为《东观汉记》8卷。乾隆时,纂修《四库全书》的馆臣又增收了姚辑本失收的大部分佚文,汇为聚珍本24卷。1987年3月,中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诗话的诗歌理论与诗歌美学的艺术宝库之中,王船山诗话乃是一颗玲珑透澈、璀璨夺目的艺术明珠。王船山的论诗之作,有《诗绎》一卷,《夕堂永日绪论·内篇》一卷及《南窗漫录》一卷。近人丁福保根据《谈艺珠丛》本,将前二书合编为一,易名曰《姜斋诗话》.凡二卷.收入《清诗话》丛书之中。人民文学出版社一九六一年校刊本,即把《夕堂永日绪论》内、外二篇全部收入,又从《船山遗书》中补辑《南窗琐记》一卷,合而为三卷,卷一论说《诗经》,卷二评论历代诗歌,卷三记叙师友诗作,较丁氏本完备。然而,王夫之还有《古诗评选》、《唐诗评选》和《明诗评选》等,其  相似文献   

14.
敦煌写本《韩朋赋》记录有非常完整的韩朋夫妇的爱情悲剧故事。过去研究韩朋故事,只能追溯到东汉末年的《列异传》。两晋之际干宝的《搜神记》所记载的韩朋故事比较完整。但《搜神记》所记的韩朋故事与敦煌本是两个系统,前者是文人案头文学系统,后者是民间韵诵文学系统。1979年,敦煌出土了西汉后期的韩朋故事残简。汉简韩朋故事,在情节体制上接近敦煌本,而不同于《搜神记》本。《说苑》中保存了一则先秦时期敬君夫妇的婚姻悲剧故事,其情节单元及体制与汉简中的韩朋故事及敦煌本韩朋故事接近,是同一类型的故事在民间流传过程中的变异。  相似文献   

15.
《宋朝事实》为作于南宋而记天水一朝典章制度之典籍,其原书已佚,现存版本皆承自乾隆时期学者奉敕于《永乐大典》中辑出的二十卷本。对于《宋朝事实》的作者旧有四种观点:即沈收、沈攸、李伋、李攸,其中最后一种当为正确说法。此书于南宋末年流传较普遍,原书亡佚应是在明代中期。  相似文献   

16.
僧《出三藏记集》最初之“十卷本”,当始编于南齐建武时代并成书于齐代,它是探讨刘勰《文心雕龙》与佛学之关系的最可征信的文献材料。僧入梁后对《出三藏记集》续有大幅度增补,所以学界一般认为《出三藏记集》成书于梁,这也是并不错的,但当说明是十五(或作十六)卷本。一个关键问题在于某些论著没有仔细考察其“十卷本”与“十五(六)本”的编撰时间有先后之别,从而混淆了《文心雕龙》研究中的有关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7.
《宋朝事实》为作于南宋而记天水一朝典章制度之典籍,其原书已佚,现存版本皆承自乾隆时期学者奉敕于《永乐大典》中辑出的二十卷本。对于《宋朝事实》的作者旧有四种观点:即沈收、沈攸、李伋、李攸,其中最后一种当为正确说法。此书于南宋末年流传较普遍,原书亡佚应是在明代中期。  相似文献   

18.
《宋玉集序》与《报友人书》综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玉集序》各种样勘中,相比较而言,以严可均之校勘本较佳。但虞世南所引录的此《宋玉集序》,只是原序的只言片语,全序今已失传。而时代梅鼎祚辑《皇霸纪》卷八和张燮辑《宋大夫集》卷三所录宋玉《报友人书》,乃后人以臆窜改《韩诗外传》、《新序》《襄阳耆旧记》等有关载而为之,可以断定为宋玉伪作。  相似文献   

19.
唐代王绩文集在历代文献著录中有三种版本,即五卷本、三卷本和二卷本。二卷本已佚;现存三种清钞五卷本来源相同,最为接近原编,但五卷本也曾经存在不同的系统;三卷本存在一般三卷本与孙星衍影宋本两个同中有异的版本,《唐文粹》、《全唐诗》所选王绩诗文均源于一般三卷本,《全唐文》则可能参考了两种版本。三种版本的关系上,三卷本很可能是上承五卷本的改编本,而非一般认为的删节本,它既可能脱胎于二卷本,并作了重大改编,也可能是与二卷本完全无关的一种新编本。  相似文献   

20.
(一) 清代以降,各种《录鬼簿》的本子在“关汉卿”条下都记云:“关汉卿大都人。太医院尹。号已斋叟。”其中如清初尤贞起钞本;清人曹寅校辑的《楝亭藏书十二种》本;清末刘世珩校辑的《暖红室汇刻传奇》本;清末王国维的《录鬼簿校注》本;近人马廉的《录鬼簿新校注》本;近人董康辑刻的《读曲丛刊》本;近人陈乃乾辑印的《重订曲苑》本等皆是。(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