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在近几年的高考生物试题中,对学生解决问题能力、信息加工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了提高学生的这些能力,在各类题型中往往会出一些具有“隐含条件”的试题。所谓“隐含条件”是指题目中若明若暗,含而不露的已知条件,常常巧妙地隐蔽在题目的背后,即使在题干中有所体现,也极易被忽视,从而造成解题出错或解答冗繁。那么如何挖掘这些“隐含条件”是解答这类题目的关键。今年的理综(生物)考纲部分把信息提取的考查作为重点内容之一。笔者就2008年高考生物学试题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2.
在中考物理试题中。有些已知条件是隐藏在试题之中的,而这些条件又是解题的关键.同学们如果能将题目中的“隐含条件”挖掘出来。对解答试题是有很大帮助的。那么,如何寻找试题中的“隐含条件”呢  相似文献   

3.
在解答物理试题的过程中,学生往往觉得试题难于人手,这常与试题的隐蔽条件有关。如果找出这些隐含条件,利用隐含条件对题目进行梳理,就能快捷地进入解题状态。隐含条件的挖掘对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很好的展示作用,因此一直是高考命题的热点。下面就几种情况下的隐含条件分类予以探讨。  相似文献   

4.
张丽 《中学理科》2007,(12):57-58
在许多物理题目中,题目本身除了有较明确的已知条件外,还常有一些不引人注意、易被忽视的条件,而这些条件对于题目的解答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儿姑且称这些条件为隐含条件.面对这些题目,很多考生深感“条件不足”而一筹莫展,于是隐含条件在题目中将成为这些学生的“神秘杀手”.在这类题目中,这些“神秘杀手”就在跟学生进行着“捉迷藏”,若想把这类题目轻松的拿下,就需要我们的学生有较敏锐的洞察力把“神秘杀手”给“捉”出来.那么,物理题目中的“神秘杀手”在哪里呢?我们又怎样去“捉”它们呢?这儿笔者根据自己的经验说一说常见几种出现“神秘杀手”的情景.  相似文献   

5.
在解答物理试题的过程中,学生往往觉得试题难于入手,这常与试题的隐蔽条件有关.如果找出这些隐含条件,利用隐含条件对题目进行梳理,就能快捷地进入解题状态.隐含条件的挖掘对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很好的展示作用,因此一直是高考命题的热点.下面就几种情况下的隐含条件分类予以探讨.  相似文献   

6.
数学中的某些定义、公式、法则、概念等都有其成立的前提条件.但综合到数学题目中,这些条件或已给出但不明显,或没有给出却渗透在题意中,称之为隐含条件.隐含条件具有隐蔽性,解题过程中易于被学生忽略,导致解题错误.要正确解答此类问题,除要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外,还需要不断总结其运用的一些规律,做到防而有备,提高解题能力.  相似文献   

7.
赵家兴 《中学理科》2006,(10):50-51
大部分学生感觉物理难学,物理试题不好做。我认为物理试题的困难不仅在于某些综合题的物理过程复杂多变,更在于各类试题中物理条件的隐蔽难寻,使人产生“条件不足”之感而陷入“一筹莫展”的迷雾之中。其实,拟题者的良苦用心,正是能力考查的奥妙所在,只要认真审题,仔细分析,深入推敲,就不难发现,在题目的字里行间或者示意图中隐含着所要觅寻的物理条件,这就是隐含条件,一旦捕捉住这些条件,就会“茅塞顿开”领略“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乐趣。寻找物理试题中的隐蔽条件时,应引导学生进行一番归类整理与讨论探索,这对提高学生的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培养敏捷的思维能力,无疑是有所裨益的。本文结合实例,对隐含条件作分类例析。  相似文献   

8.
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有时候如果单靠题目中给的条件的话是没有办法解出题目的,所以为了解决问题得到答案,我们必须深挖题中的各种隐含条件.隐含条件有时候可以为解答题目提供简便的途径,但有时候却又让学生对题目感到手足无措.因此,在整个初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对学生发现隐含条件、挖掘隐含条件、分析并应用隐含条件的能力的培养,力争使学生做到发现条件、少走弯路、识破陷阱、减少失误,顺利地解答出题目.  相似文献   

9.
隐含条件是指在题目中含蓄不露,但解题时必须予以考虑的条件.解答化学平衡相关的试题,除了要掌握基本的方法外,还必须注意对题中隐含条件的挖掘.  相似文献   

10.
正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有时候如果单靠题目中给的条件的话是没有办法解出题目的,所以为了解决问题得到答案,我们必须深挖题中的各种隐含条件.隐含条件有时候可以为解答题目提供简便的途径,但有时候却又让学生对题目感到手足无措.因此,在整个初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对学生发现隐含条件、挖掘隐含条件、分析并应用隐含条件的能力的培养,力争使学生做到发现条件、少走弯路、识破陷阱、减少失误,顺利地解答出题目.现借此平台,就如何分析  相似文献   

11.
在中考电学试题中,经常出现取“可能”值题,学生见此望而生畏,不能将题中隐含条件挖掘出来,而认为题目“缺少条件”,致使解题思路茫然,甚至束手无策.若能挖掘题中隐含条件,并巧用数学知识,问题往往便能迎刃而解.下面通过两道例题说明“最值法”在解这类题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在解数学习题时,经常会遇到这种情况,有些解题的必要条件,题中并未明确给出,而是隐含在字里行间.充分挖掘隐含条件,明确题目要求,采用合适方法,选择正确答案,是解好这类题的关键.下面就如何挖掘试题中的隐含条件,培养学生解题能力作一例析.  相似文献   

13.
在初中物理试题解答过程中,我们经常会遇到题目中没有给直接出解题所需的必要条件,而是要根据字里行间的隐含内容分析才能得出.因此,能否正确解题关键在于能否找出这些条件.如何能及时挖掘出这些隐含条件,突破解题障碍,提高解题能力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4.
中学物理有不少考查能力的好题,部分条件隐蔽巧妙,学生常会产生条件不足之感,建立不起正确的物理图景而无法解答。下面就以高中物理的一些习题为例,简单说说习题中隐蔽条件的一些挖掘途径。 1 从关键用语中挖掘 关键用语是求解习题最重要的表象信息,往往有许多题目的隐蔽条件就隐含在这些用语中,如“光滑平面”意味着“摩擦可不计”、“缓慢  相似文献   

15.
化学竞赛是一种选拔性考试,命题者为了考查学生思维的敏捷性严密性和广阔性,区分学生的思维能力,常常针对学生知识和思维方面的“漏洞”,在试题中巧妙而隐蔽地设置一些“隐含条件”,从而造成解题错误、或解题过程冗繁、或认为题目条件不足而束手无策。充分挖掘这些隐含条件,使之明朗化、完备化、具体化对指导学生的解题具有重大作用,为此笔者结合近几年的全国初中化学复赛试题和山东省的初赛试题将该类考题例析如下:  相似文献   

16.
解题要依据题目的条件,有些条件明文直叙,当然备受重视;而有些条件没有直接给出且隐含在给出的条件里,容易被学生忽视.隐含条件的挖掘能有效检验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挖掘并利用隐含条件是顺利解答数学习题的关键.下面对有关问题举例分析.  相似文献   

17.
一、善于挖掘题目中的隐含条件为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设计电学试题时,有些题目的已知条件并不明显给出,而是隐含在其中,求解这类问题的关键在于挖掘其中的隐含条件,而这些隐含条件可从物理现象、关键用语等已知条件中挖  相似文献   

18.
审题是解题的第一步,审题时要多角度、无遗漏地收集题目中的信息,特别要全面、深刻地理解题目中的隐含条件.解题时,有些学生常因不能发现与利用题目中的隐含条件,导致最后解答不完整、解答错误甚至不能寻找到解题方法等.本文结合具体的例子谈谈在求解数学题时挖掘隐含条件的几种常见途径,以及怎样利用隐含条件解题.  相似文献   

19.
谈对折问题     
近年来,随着新课标的实施,对折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以对折问题为背景的题目,经常出现于全国各地中考试题、竞赛试题中.对折问题,它通过日常生活中人们所喜爱的普普通通折纸,隐含了大量的数学知识,体现了数学的妙用.这些题目,能够训练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形结合思想方法,发展学生想象能力.  相似文献   

20.
1 着力“三分析”,挖掘“隐含”条件 力学综合题,解答的难点往往在隐含条件的挖掘.因此,首先要着力“三分析”——即分析受力及变化情况,分析运动过程,分析特定的状态及其条件.其中,特定的状态及其条件是题目的个性,隐含条件藏匿处,也是破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