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1 毫秒
1.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实施是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的摘要举措。本文结合"大工-米其林"卓越计划班企业阶段的培养实践,从企业培养计划、组织机构、企业课程设置与实践、毕业设计等环节探讨本科生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中企业培养阶段的组织与实施。  相似文献   

2.
山东理工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本科专业作为"卓越计划"首批入选工科专业,在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要求的累计1年的企业实践环节设置及实现形式上,提出并采用了"标准化、模块化、双导师、小组化分阶段推进"的模式,通过与本专业具有密切联系和良好行业背景及美誉度的5家国有大中型企业合作,采用标准模块化的模式将"卓越计划"教学大纲中所规划的11个企业实践环节科学地设置在8个学期内,采用小组化工作方式,在企业和高校双导师的指导下分阶段推进并完成所有企业实践环节。目前已完成的部分企业实践环节的实施效果表明,该模式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竞争意识,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性思维方面具有明显效果,值得借鉴和推广。  相似文献   

3.
针对化工专业"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计划,以实验教学环节为改革突破口,提出"分阶段、交叉式、阶梯化培养学生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的教学模式。以化工基础实验中心为建设平台,从课程体系构建、教学内容、装置建设、教学方法、考核管理等方面,多环节强化学生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构建出化工"卓越工程师"专业实验教学的新体系。实践教学环节的改革,促进了我校化工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试点工作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4.
推行"卓越工程师计划"培养实践型工程人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卓越工程师计划"是教育部提出的培养国内实践型工程人才的重大计划,通过改革工程专业课程设置、突出实践课程、创新授课方式、深入推进校企合作、强化企业实习环节、完善毕业设计环节及考核方式,加强师资力量建设,在国际交流合作的基础上,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未来的卓越工程师.  相似文献   

5.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实施遵循"行业指导、校企合作、分类实施、形式多样、追求卓越"的原则,企业需要深度参与合作。针对目前需要校企合作完成的"卓越工程师计划"培养,在企业积极参与培养方案的修订、实践环节任课教师遴选与培训、实践环节授课方式、实习基地、企业实习考核等五个方面进行积极探索,深化每一个过程控制,可以较好地完成校企合作课程教学任务。  相似文献   

6.
"卓越工程师计划"是由国家教育部提出的重大计划,旨在于培养国内实践型工程人才,通过改革工程专业课程设置、突出实践课程、创新授课方式深入推进校企合作,强化企业实习环节、完善毕业设计环节及考核方式等方法培养未来的卓越工程师。本文是根据"卓越工程师计划"的培养大纲来探索课程教学改革,并以安阳工学院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卓越计划"为例进行简单分析,以便总结经验,更好地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7.
以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卓越计划中实践教学环节为研究对象,构建了"校内教学型专业实践和企业工程培养"相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提出了该教学体系的具体实现方式,充分锻炼了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教学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8.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着力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强化创新精神培养,为社会输送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卓越应用型工程师。"卓越计划"采用"3+1"的模式,即学生的实践教学累计达到一年,其中实践教学分为校内和校外。本文就我校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在卓越工程师培养中的实践教学环节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初步提出了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9.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核心和难点在于学生企业实践教学的实施。本文针对自动化专业"卓越计划"学生企业实践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从培养方案、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师指导方式等方面探索了企业实践教学的改进措施,以期对同类高校企业实践教学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0.
基于"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通用标准和内涵要求,以"培养卓越的应用型工程师"为建设目标,针对校内培养、企业学习、课外科技活动、师资队伍建设等实践教学改革环节进行了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11.
文章主要分析了本学院研究生《数字信号处理》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面向研究生教育提出“分层信息化”教育改革模式。同时,文章针对信息化和分层化两个层面对该课程改革内容进行重点探讨,对本专业研究生课《数字信号处理》的教与学进行具体研究和讨论,在实践中不断摸索面向交叉学科背景为主的研究生更有效的多渠道教学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2.
《绿色化学》是一门从源头上治理污染的科学,涉及有机合成、催化、生物化学、分析化学等学科,是环境化学、材料科学等多个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目前,该课程的教学由于开设历史短、主要参考国外教材等情况,教学过程重课本、重理论、轻实践,缺乏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本文从面向地方发展、增加案例分析、引入学科前沿、开展自主设计、培养绿色意识以及结合工程认证等多个方面对《绿色化学》课程的教学改革提出具体措施和思路。  相似文献   

13.
《材料制备技术》是一门涉及多学科的课程,内容繁杂,具有一定学习难度。本文总结了目前课程的现状以及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从教学方式、实践探索两方面进行改革,旨在营造融洽积极的课堂氛围,增强课堂互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4.
《高等有机化学》是化学化工类硕士研究生的基础课程,其内容抽象、深奥,再加上留学研究生基础较薄弱,进一步加大了教学的难度。本文针对我校化工硕士点留学生的特点,在合理选择教材的基础上,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考核评价方式进行了改革探索,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5.
陈帆 《教育教学论坛》2019,(22):201-202
本文将CEAEE教学方法引入客户关系管理课程中,阐述了CEAEE教学模式的主要内容及基本方法,并详述了开展CEAEE模式时需要注意的关键点。  相似文献   

16.
杜悦 《教育教学论坛》2019,(18):154-155
推进"双一流"建设是当前及未来较长一段时期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重点任务。本文探讨了现阶段高校本科生海外交流项目建设与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并提出了本科生海外交流项目成效提升的思考与举措。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了“光电系统设计”课程的特点,并提出了研讨式与案例式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分析了两种教学模式的特点以及对于研究生教育的优势。在课堂中采用教师作案例讲解并与学生研讨,学生隔堂做专题研讨的模式组织教学活动。该教学模式有助于培养研究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与创新能力,加强科研能力与学术素养。  相似文献   

18.
针对《工程图学》课程内容抽象,学生不易接受的问题,提出触觉教学法。该方法以图解知识、软件互动与模型打印三者结合的方式实现课程的形象化、体验式教学。教学实践结果表明,触觉教学法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工程图学》的兴趣,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9.
高职院校实施教师校本培养有助于提高人才培养工作的质量和水平,有助于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高职教师校本培养必须遵循高职教育规律,以师为本,促使教师主动参与,必须坚持工学结合,以“双师型”教师培养“双证书”学生,才能建立起适合高职发展的教师校本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20.
针对当前高校仍以知识传授和学生被动学习为主要模式组织教学,本文以浙江工业大学材料类专业《专业英语与文献检索》为例,提出将任务驱动教学法贯穿于该课程的教学,较好实现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目标。教学实践表明,学生从原来的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课程的教学效果取得了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