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在汉语系统的各层级中,都有蕴含等量关系的语法单位。关于这类语法单位的教学,我们认为可从人类思维共识层面出发给以说明,认知语言学中的双秤盘平衡图式便可以用于教学。文章以助动词"配"为例,用双秤盘平衡图式解释了"配"字句的句法制约:在"配"字句的平衡图式中,一端包含被估价对象;另一端是用于评价的量器,被估价对象只具有客观性,而量器由评价者赋予了主观性。为了维持"配"字句的平衡性,其左右都需体现主观性,这需要在和量器相反的一端附加与主观性相关的成分。后续研究中,我们希望继续探究承载等量关系的一系列语法单位的使用制约原因,以期对汉语教学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2.
"把"字句是汉语中一个重要句式。它在反映客观事实的同时,也表达了说话人的感情色彩,也就是主观性。"把"字句的主观性主要通过数量词、表度量的形容词、语气副词、情态动词等形式来实现;"把"字句主观性显著标记主要体现在"个"、"给"等。  相似文献   

3.
现代汉语的"被"字句是一种在意义和结构上都非常有特色的动词谓语句,而网络新创的"被"字句则是网络上迅速流行起来的另类的表达方式。两相比对,现代汉语的"被"字句与网络新创的"被"字句在语料来源、构成类型及表意特点等方面均有很大的不同,本文试着对此做一定的探讨。  相似文献   

4.
本文主要通过与传统"被"字句的对比分析讨论展开。首先,从语法角度对新型"被"字句的变化进行分类描写,着重探究新型"被"字句充当"被"后主干部分的变化。其次,将就新型"被"字句的语义施动行为、受动结果的受控性等语义问题进行讨论。最后结合相关语料探讨当下新型"被"字句的使用选择性以及语用反映出的相关文化问题。  相似文献   

5.
"由"字句、"被"字句在语义、句法、语用上都有所不同。在语义上,"由"字句指向施事成分,表达过程义、行为义,"被"字句指向受事成分,表达结果义和动作义。在句法上,"由"字句与"被"字句在动词形式、否定形式、主动被动式等方面都有不同之处。在语用方面,"由"字句更倾向表示未然体、主观态度,而"被"字句更倾向表示已然体、客观事实,同时"被"字句更多地表示消极色彩。  相似文献   

6.
本文首先分析了"被组合"产生的语义基础,并从"被"字句语法变异的角度研究了"被组合"的衍生机制,指出正是因为"被组合"与"被"字句在语法上有着显著的区别已经成为区别于语法构式"被"字句的修辞构式。此外,根据不同的标准将"被组合"区分为不同的小类,并指出各自凸显的构式义,文章最后总结出"被组合"产生的修辞动因是语言形式与事件图示之间的相似性。  相似文献   

7.
"被"字句和被动句是相互交叉、部分重叠的关系;在含有被动意义的"被"字句中"被"的属性为表示"遭受"义的特殊动词;在新兴的"被+双音节词"结构中也涵盖了"遭受了令人无奈的事情,不情愿地接受这种事实"的意味。  相似文献   

8.
文章运用功能"再造"理论对"被"字句的生成进行了新的探索,认为汉语的"被"字句不是通过移位生成,而是通过"纯粹合并"生成。长、短"被"字句具有不同的生成模式,长式"被"字句中"被"字后面的名词是动词功能"再造"的结果,不能随意省略。"被"字句中的动词和中心语可以功能"再造",它们的性能和特征恢复后,通过多次选择扩充原有生成式。  相似文献   

9.
"把"字句和"被"字句是在句法和语义上都紧密联系的两种句式,但二者在自然语言中又有较为明显的差异。其差异的原因在于两种句式本身语法意义上的差别以及"把"和"被"的标记作用不同。要解释两种句式的差异,需要从语义入手来探讨两种句式中论元成分和语义角色的不同,进而对比两种句式在语义和语用上的差别。  相似文献   

10.
汉语"被"字句由于本身复杂程度高、习得难度大,使其成为泰国学生汉语习得中的一个难点问题。造成中高级阶段泰国学生汉语"被"字句习得偏误的主要原因既有"被"字句自身的,也有学生学习和教学方面的。  相似文献   

11.
张培 《全球教育展望》2011,(11):25-30,41
当代教师生存状态在总体上是倦怠的、被动的和疏离的,根源在于对现代性的迷思。在现代性规定下,教师的生存陷入了现代性困境:科学主义对教师实践智慧的贬抑,使教师生存陷入了技术化困境;工具理性对教师自主发展的僭越,使教师生存陷入了外在化困境;主体性迷失对教师生命意义的消解,使教师生存陷入了虚无化困境。重新发现教师存在的生命价值,重新唤醒教师的生命情感、生命体验、生命创造,促进教师生命由"遮蔽"走向"解蔽"。  相似文献   

12.
探讨了诗性隐喻意义构建的主体作用,指出这种主体作用主要指施喻者的意义构建和受喻者的意义再构建;施喻者的意义构建表现在施喻者对源域、的域以及源域对的域的映射方式的选择上,受喻者对诗性隐喻意义的再构建主要指受喻者的自主性和自洽性。  相似文献   

13.
语用否定是居于得体修辞下追求话语得体性表达的意义建构策略。文章拟从语用主体的角度,把说话主体分为附和者、发话者、应答者三种类型,并借助逻辑推理方法及互动的语用修辞理念对语用主体语用否定的话语生成和话语推理机理作一定程度的探视。  相似文献   

14.
主体教育理论: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   总被引:38,自引:0,他引:38  
近代的教育理论是在主体性框架中建构的,其历史的意义不容低估。但当代的发展使主体性教育理论陷入了困境,所以,当代的教育理论应当开始主体间性的拓展。主体间性为教育理论提供了新的哲学范式和方法论原则,从而在新的基础上还原了教育和教育研究的本真。  相似文献   

15.
中国当代哲学美学存在将艺术作为一个客观的与审美主体人分裂的对象来看待的误区,王朝闻认为作为审美对象的艺术不是一个被动的对象,而是蕴涵着人的审美意识的对象,而艺术的主体性的最显著的表现,就是艺术风格与人的审美意识的内在联系。王朝闻详细分析了艺术风格与艺术家以及欣赏者的主体性的内在联系,并强调了艺术风格的主体性的现实生活基础,王朝闻对艺术风格的主体性的理解是和他的审美关系论相互联系的,他对艺术风格的主体性的多纬分析还确立了一种新的艺术本体论,对中国当代美学的形而上学误区有颠覆和重构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文学主体论是刘再复80年代文学思想的总体归宿。文学中的主体性原则要求在文学活动中恢复人的主体地位,以人为中心,为目的。从主体性哲学基点出发,主体论倡导者认为文学活动是一种自由精神的存在方式。必须注意到的是,刘再复的主体性学术思想存在着严重的理论缺陷。文学主体性命题的根本蕴涵在于对个体主体性的确证和伸张;同时,它也指向对文学自主性的诉求。这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7.
李泽厚的主体性包含好几层意思:第一是康德所赋予的意思;第二是类的主体;第三是在实践基础的主体;第四是主体性是历史的成果。这为刘再复的主体性提供了理论基础。刘再复将李泽厚的主体论通俗化,并应用于文学理论,得到了广泛的关注。  相似文献   

18.
关于译者的主体性研究可追溯到上个世纪初,但该研究真正引起人们关注并得以深人还得归因于近年来诠释学、解构主义、后殖民主义和女权主义等学科、理论的提出与发展。从一个新的视角——认知语言学的意义观出发,结合翻译活动中“意义的理解与输出”,即翻译这项活动的两个方面来阐述译者的主体性。  相似文献   

19.
确定性与不确定性是文学意义属性的两个相互依存的方面,在对话交流语境下,一个具体文学文本的意义具有无限开放的可能性。在阅读过程中,读者的前理解、前审美、审美能力、阅读立场和解读方法不尽相同,对同一文学文本意义的解读就绝不会相同,可见读者主体性是文学意义不确定性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20.
现代远程教育中学习者的主体性与自主学习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自主学习是对学习本质的概括,是指学生自己支配自己的学习。与自主学习相对立的是教师为学生作主的学习,自主学习与他主学习的分类,具有很重要的学习论意义,而且具有教育教学实践意义。自主学习是主体教育思想在教学领域的反映,就是以学生主体性为宗旨,以构建学生主体地位的新型教学结构为核心。主体性是自主学习的灵魂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