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从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出现民工潮起,我国劳动力市场一直处于"劳动力无限供给"状态.但自2003年下半年以来,包括福建在内的东部地区陆续出现了进城的农民工数量减少导致不少企业出现招工难现象.局部地区和部分行业的劳动力缺口增大是劳动力市场的一种结构性短缺现象,并没有改变我国劳动力供大于求的劳动力市场格局.如何处理好"招工难"和"就业难"并存的局面,是劳动就业工作面临的新挑战.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官方权威数据分别对"招工难"和"就业难"现象做出解释,在此基础上深入分析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并提出解决问题的一般性思路,对实际工作有一定的借鉴和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3.
宋婷 《中国培训》2012,(7):21-23
一般来说,就业难,招工就不难;招工难,就业则不难。但目前广东劳动力市场,是既有"招工难"也有"就业难"。"招工难"主要存在于一些劳动密集型的企业和服务业;"就业难"则主要是指大学毕业生,广东省2012年有就业需求的高校毕业生总数达60万人以上,压力很大。如何理解  相似文献   

4.
"招工难、难招工,用人难、难用人,就业难、难就业",这六个"难"字,正是当前我国劳动力市场上普遍存在的现象.而这种现象实际上是处于社会经济转型期间,产业的层次升级或结构转型趋势的折射.  相似文献   

5.
近些年,大学生就业市场呈现出一番"两难"并存的景象:一方面是大学生"就业难";另一方面是用人单位"招工难",特别是技术技能人才短缺.不少专业人士认为,这其实是人才供需结构性矛盾的一种体现,其中,高校的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的不一致是导致这种矛盾的主要原因之一.2021年,我国高校毕业生为909万人,达到历史新高,而人才供需...  相似文献   

6.
论当前“招工难”和大学生“就业难”现象的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回暖,企业出现了"招工难"现象,另一方面,大学毕业生纷纷反映"求职难",导致形成了"招工难"与大学生"就业难"并存的奇异现象。本文分别对"招工难"与大学生"就业难"现象进行了分析,探讨了造成"招工难"与大学生"就业难"并存的原因,并提出了解决"招工难"与大学生"就业难"两难并存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7.
随着招商引资工作力度的加大,企业用工需求量不断增大,不少地方出现了"招工难"现象。"招工难"问题的出现,严重影响了企业生产规模的扩大和效益的提高,成为制约各类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突出问题。另一方面,随着中国高校教育的发展,大学生的数量急剧增加,大学生就业问题也日益凸显,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已成为社会热点之一。分析企业"招工难"与大学生"就业难"现象产生的原因,积极探索解决"招工难"与"就业难"问题的有效途径,是本文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8.
"十二五"中后期,我国就业同时面临供大于求总量矛盾和结构性矛盾,出现了招工难与就业难两难并行的复杂局面。在中央提出的稳增长、保就业宏观政策背景下,研究提高本科职业院校大学毕业生就业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梳理就业能力相关理论与就业技能研究成果,重塑就业技能指标体系,提出本科职业院校毕业生核心就业能力培养模型和培养路径,为学校制定提升学生就业能力的政策与措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从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出现民工潮起,我国劳动力市场一直处于“劳动力无限供给”状态。但自2003年下半年以来,包括福建在内的东部地区陆续出现了进城的农民工数量减少导致不少企业出现招工难现象。局部地区和部分行业的劳动力缺口增大是劳动力市场的一种结构性短缺现象,并没有改变我国劳动力供大于求的劳动力市场格局。如何处理好“招工难”和“就业难”并存的局面,是劳动就业工作面临的新挑战。  相似文献   

10.
《教书育人》2012,(36):103
一劳动者受教育程度和技能水平提高劳动者素质是经济增长质量的关键因素。2000年,全国就业人口中未上过学和仅上过小学的比例分别为6.21%和34.77%,二者合计超过了就业人口的40%。到了2010年,就业人口中未上过学和仅上过学的比例分别为3.41%和23.86%,合计为27.27%,比2000年下降了约13个百分点。二大学生"就业难"和农民工"招工难"并存延,当前已经成为了一种趋势。然而,与农民工"招工难"现象相矛盾的是,扩招后出现的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却一直没有得到根本的扭转。  相似文献   

11.
论"科学美也是难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中蕴含着奇妙的美,早已被科学家们所领悟、体味和认识,崇尚科学美已成为现代科学精神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科学审美活动来看,科学美具有个体性和变易性,因此科学美也是难的.  相似文献   

12.
翻译是把一种不熟悉的语言,转换成为我们熟知语言的一个过程,但是在这种过程中,除了要掌握一定的词汇量、语言所处的环境背景和该国家的文化历史以外,还要讲究正确的方法,再利用这种方法做到由难入简。  相似文献   

13.
如今大学生就业已经成为了一个全社会关注的问题,农业院校的女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她们的就业问题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文章就这一问题,从农业院校女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表现、原因、对策这三个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探讨。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外贸英语教学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难点,并提出了相应有效的教学对策。  相似文献   

15.
1非特异性免疫怎样识别抗原? 当病原体突破机体的非特异性防御的第一道防线(皮肤、黏膜等)后,具有吞噬功能的巨噬细胞会启动固有免疫应答,对它所遇到的所有细胞表面都进行识别性检查。  相似文献   

16.
李白《蜀道难》源与流研究,是当代李白文化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以地理学上的蜀道为基础,从交通发展史角度来看,《蜀道难》的诞生源于传统的"蜀"的地域观念的认同以及对蜀道交通发展史实的肯定。  相似文献   

17.
在"就业最难年"的大背景下,大学生的就业已经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各大高校都在积极应对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强调高校的创业教育,如何加强高校的创业教育,是非常紧迫的问题。本文通过大学生的创业背景和现状,研究新形势下开展高校创业教育的有效途径,试图对高校大学生的创业就业提出一些建议和意见。  相似文献   

18.
职业学校“学习困难学生”的问题,是教育教学面临的重要课题。笔者就职业学校“学习困难学生”的特征、类型和形成原因进行了调查研究。调查结果显示,造成职业学校“学习困难学生”的主要因意是学生的非智力因意。因此,实施“学习困难学生”的转化策略研究是职业学校教育教学的重要任务。经研究证明:建立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和实施成功教育、在教学上开展合作学习、实施“差异分层次教学”与“分流施教”、加强学法指导等策略,对“学习困难学生”的转化都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教育应以德育为先,目的是使受教育者在生活化的状态下与社会协调发展。学校德育教学的实效性不足,学生学习表现出了兴趣低、消极性、低效性等现象。其原因主要是在认知上把德育知识倾向化,德育教学缺乏实践性环节,导致了知易行难的困境。文章以知行的实践观为理论依据,探索德育教学生活化,构建以渗透德行和践行为主的德育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