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问:计算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常常用到公式F浮=ρ液gv排,如何理解该公式中用到的密度是ρ液而不是ρ物?答:公式F浮=ρ液gv排是求浮力的基本公式。它的得出是以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为出发点,将求物体受到的浮力问题转化为求物体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问题,即存在着研究对象的转移。根据普遍适用的重力公式G=ρgv,针对被物体排开的液体,则有G排=ρ液gv排,所以用到的密度是ρ液而不是ρ物。再结合阿基米德原理,得到物体受到的浮力公式F浮=G排=ρ液gv排。公式表明,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的大小只与物体排开的液体密度及排开液体的…  相似文献   

2.
一、根据"阿基米德原理"进行比较由阿基米德原理可知: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液体的重力.即F浮=G排=ρ液gV排.当ρ液相同时,V排越大,F浮越大;  相似文献   

3.
阿基米德原理是计算浮力最基本的也是应用最广的方法之一 ,其内容为 :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 ,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 ,表达式为 F=ρ液 g V排 .现运用阿基米德原理求解下面的选择题 :在一个盛有 15 0 N水的容器中放入一物块 ,则它所受到的浮力应为A.大于 15 0 N    B.小于 15 0 NC.等于 15 0 N    D.以上答案都可能有相当一部分学生选择了选项 B,理由是 :由阿基米德原理 F=G排 =ρ液 g V排 可知 ,浸入液体中的物体所受到的浮力 ,等于它排开的液体所受到的重力 .而由题意知 ,物块排开的那部分液体只是…  相似文献   

4.
现行的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中,对阿基米德原理,只介绍了内容而未列出公式,没有进一步阐述.这对于解决有关浮力问题会产生一定困难.为此特介绍下列内容,供同学们参考.一、阿基米德原理的公式阿基米德原理的内容: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用公式表示:F浮=G排=ρ液gV排(因G排=m排g,m排=ρ液V排)上式中,ρ液表示这种液体的密度,V排表示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g是物体重与其质量的比值常数—9.8N/kg.通过上面的公式,可知F浮—浮力大小,跟排开液体的体积和液体密度有关;但是跟物体的形状、物…  相似文献   

5.
一、考点解读考点1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即F浮=G排液,这就是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大小只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和液体的密度有关,与物体形状、密度无关.阿基米德原理不仅适用于液体,也适用于气体.由于气体充满整个空间,因此气体中的物体体积始终等于排开气体的体积.考点2物体的浮沉条件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如果受到的浮力大于它的重力,物体就上浮;如果浮力小于它的重力,物体就下沉;如果浮力等于它的重力,物体就可以停留在液体里任何深度的地方.对于…  相似文献   

6.
廖东明 《物理教师》2002,23(8):22-23
浮力及阿基米德原理在初中力学中 ,既是重点 ,又是难点 .如果只知其然 ,不知其所以然 ,就易出错 .为使学生理解透彻 ,本文对浮力难点的突破作些探索 .1 从实验上突破首先依照教材通过实验总结出阿基米德原理 :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竖直向上的浮力 ,浮力的大小等于被物体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的大小 ,即F浮 =G排=ρ液 gV排 .然后讨论决定浮力大小的因素 .由阿基米德原理数学表达式知 ,浮力的大小只跟液体的密度和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 ,而与其它因素 (如构成物体的物质、空心与实心、形状、放置方式、浸没时的深度 )无关 .认识这些“无关…  相似文献   

7.
赵瑜 《初中生必读》2012,(Z2):58-59
阿基米德定律是初中物理学习的一个重点内容,是浮力所遵循的规律.它告诉我们: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所排开的液体的重力.用公式可以表示为F_浮=G_排=ρ_液gV_排.要掌握阿基米德定律,应该准确把握以下几点:1.物体是否受到浮力作用,取决于物体是否排开液体,即物体是  相似文献   

8.
浅谈密度计     
用密度计测量液体的密度很方便 ,应用也非常广泛 .如用它测量酒类、奶类的密度 ,以及浓度不同的各种酸溶液的密度等 .通常在实验室里测量密度大于水的液体所用的密度计叫做比重计 .测量密度小于水的液体 ,所用的密度计叫做比轻计 .一、密度计的构造和原理多数密度计的构造如图 1所示 .它是用密封的玻璃管制成的 .AB段的外径均匀 ,是用来标刻度线的部分 ,BC段做成内径较大的玻璃泡 ,CD段的玻璃管做得又细又长 ,最下端的玻璃泡内装有密度很大的许多小弹丸 (如铅丸 )或水银等 .密度计是物体漂浮条件的一个应用 ,它测量液体密度的原理是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和物体浮在液面上的条件设计制成的 .设密度计的质量为 m,待测液体的密度为 ρ,当密度计浮在液面上时 ,由物体浮在液面上的条件可知 :密度计受到液体的浮力等于它所受的重力 ,即F浮 =mg.图 1  图 2     图 3根据阿基米德原理 ,密度计所受的浮力等于它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 ,有F浮 =ρg V排 ,由上面两式可得 ρg V排 =mg,即 ρ=m/V排 . 1从 1式可看出 ,待测液体的密度与密度计排开液体的体积成反比 .液体的密度越大 ,密度计排开液体的体积...  相似文献   

9.
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所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公式为F浮=G排=p液·g·V排  相似文献   

10.
利用浮力巧算密度,主要是以下几个知识点的综合运用:1、利用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液=ρ液gV排2、利用力的平衡:当物体处于漂浮或悬浮时,F浮=G物3、利用称重法(或称实验法):F浮=G-F拉4、利用密度公式:ρ=mv例1一木块浮在水面上,露出水面的体积是总体积的14,求木块的密度。已知:V露=41V,ρ水=103kg/m3求:ρ木.解:因为木块漂浮在水面上,所以F浮=G木即ρ水gV排=m木g=ρ木gV又因为V露=41V所以V排=V-41V=43V所以ρ水g34V=ρ木gVρ木=34ρ水=34×103kg/m3答:木块的密度为0.75×103kg/m3。例2木桶中装满水,轻轻往水面放一根2kg的圆木,从木…  相似文献   

11.
在初中物理复习时,一题多变不仅能开阔学生的眼界,还能有效地培养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往往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1.一木块有2/5的体积露出水面,求此木块的密度。 解 依据漂浮在液面上的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物体受到的重力,即F浮=G木。 又 F浮=ρ水gV排, G木=ρ木gV, 则 ρ水gV排=ρ木gV, V排=V—V露。 有ρ木=V排/Vρ水=(V-V露)/Vρ水=(1-V露/V)ρ水。 代入数值解得ρ木=0.6×10~3(千克/米~3)。 如果把条件和结论互换一下,则此题变为:  相似文献   

12.
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公式表示为:F浮=P液gv排,这就是静力学中的阿基米德原理.那么在超重和失重状态下,阿基米德原理又该如何表述呢? 设盛有液体的容器置于加速度  相似文献   

13.
1.用阿基米德原理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ρ液gV排,浮力的大小只与浸入液体的密度ρ液和排开液体的体积V排有关,而与物体本身的密度、质量以及液体的多少等因素无关.因此,要比较浮力的大小,  相似文献   

14.
一般情况下,当ρ物<ρ液时,物体漂浮,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物体的重力.但这个结论未必恒成立. 例1 有一个柱形容器,它的底面是正方形,边长为20cm,容器内装满水,水深为8cm.现有一边长为15cm的正方体木块,密度为0.6×103kg/m3,将木块放入容器中,求木块静止时所受到的浮力是多少?(g=10N/kg) 错解已知ρ木<ρ水,所以木块在水中漂  相似文献   

15.
物体浸入液体并漂浮(或悬浮)时,所受的浮力等于它的重力,即F浮=G.熟练掌握并灵活运用这个关系式,可以方便而又快捷地解答许多有关漂浮(或悬浮)的问题.具体方法是:先根据漂浮(或悬浮)情况列出等式F浮=G,再根据题意将F浮和G具体化,代入已知数据,即可求出结果.下面举例说明.例1一木块,放入水中时,有14的体积露出水面;放入另一种液体中时,有25的体积露出液面.求:(1)木块的密度;(2)未知液体的密度.(g取10N/kg)解析:(1)木块放入水中时,有14的体积露出水面,可得F浮=G,即ρ水gV排=ρ木gV木.所以ρ水g·34V木=ρ木gV木,故ρ木=43ρ水=0.75×103…  相似文献   

16.
初中力学中浮力这部分内容是难以被学生掌握的知识 ,但是 ,只要学会运用平衡力 ,再结合阿基米德原理 ,就能比较容易的解决这类问题。利用平衡力可以帮助学生解答有关浮力的问题 ,通过多年教学实践 ,归纳出的诸多求浮力的方法 ,大多数是运用平衡力得出结果。例 :漂浮在液面上的物体 ,处于平衡状态 ,竖直方向上受向下的重力和向上的浮力 ,是一对平衡力 ,所以 F浮 =G。又由 G =ρ物 g V物 ,F浮 =ρ液 g V排 ,根据此公式可比较所受浮力的大小 ,可求浮体的密度 ,液体的密度 ,V排 与 V物 等有关浮体的问题。例 :一木块 A上面放一铁块 G1时 ,木…  相似文献   

17.
在学习中常有两类浮力大小的比较问题.一类是同一物体(密度为ρ物)别放到密度为ρ1、ρ2的两种液体中,当物体静止时它在哪种液体里受到浮力大.另一类是两个物体同放在一个液体中,当它们静止时,哪个物体到的浮力大(设两物体密度分别为ρ1、ρ2,液体密度为ρ液).解决这两类问题的根据是阿基米德原理和物体的沉浮条件.现将这两问题分析讨论如下:对于第一类问题当ρ物>ρ1>ρ2时,物体在这两种液体里都下沉.∴V1排=V2排=V物,又∵ρ1>ρ2.∴物体在第一种液体中受到的浮力更大.即F1浮>F2浮.当ρ物<ρ2<ρ1,物体在这两种液体里却上浮.最后静止在液…  相似文献   

18.
浮力     
考测点导航浮力是初中物理知识中的难点,把浮力与压强、密度、二力平衡、三力平衡综合起来,又成为初中物理力学中重点综合题,在中考压轴题中会频频出现。学习浮力时,知道液体对浸在其中的物体,具有竖直向上的托力。这个托力叫做浮力。理解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竖直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被物体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理解阿基米德原理公式:F浮=G排  相似文献   

19.
阿基米德原理是初中物理的重要教学内容 .教材中不仅用实验方法归纳出阿基米德原理 ,而且还利用了液体压强公式从理论上推导出了规则物体 (如形状为长方体的实体 )浸在液体中所受浮力的大小 .理论上推导阿基米德原理对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以及理解浮力产生的原因都是十分有利的 .笔者认为 ,理论上推导浮力的大小不仅只限于浸在液体中的规则物体 ,不规则的物体同样也可推导出来 .一、不规则物体漂浮在液面上所受的浮力设在底面积为 S的圆柱形溢水杯中 ,装入密度为 ρ液 、最大深度为 h的液体 ,如图 1 ( a)所图 1示 ,这时液体 (不考虑大气压的作用效果 )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为F压 =p S=ρ液 gh S=ρ液 g V液 =m液 g.上式说明液体对圆柱体底部的压力等于液体本身的重力 .当把某种不规则物体放入液体中且物体漂浮在液面上时 ,液体将溢出水杯 .而在此过程中 ,液体的深度没有发生变化 ,如图 1 ( b)所示 ,则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 F压 没有发生变化 .设放入物体的质量为 m物 ,物体排开液体后 ,容器中剩余液体的质量为 m液 ′,物体排开液体的质量为 m排 .放入木块前 ,有F压 =m液 g,由于  m液 g...  相似文献   

20.
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的重量,即F=ρ液gV排。这就是著名的“阿基米德定律”。验证阿基米德定律有许多种方法。利用手头易得的材料,制作一个简易天平来做这个实验,实验效果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