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心理健康标准的争论与整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将 《考试周刊》2009,(5):234-236
心理健康标准是心理健康研究领域中的一个基本理论问题。本文首先对心理健康标准的复杂性和学术界存在的争论进行了概述,然后以儒家的“大人”、“君子”、“小人”的人格等级划分等思想为启发,在将分歧和争论进行整合的基础上提出以心理健康指数和心理健康结构图来补充心理健康标准,以更灵活地对人们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评价和督导,更全面地发挥心理健康“安其不安,医心和心理治疗;安其所安,安心和心理教育;安之若命,明心和心性成长”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蔡文伯 《教书育人》2005,(11):37-37
考试制度是教学的“指挥棒”,是影响教育创新的关键因素。传统教育对教学效果和学生能力的评价采取规范性考试方式,通过标准性、规范性的试卷来评价具有能动性和创造力的学生,只注重知识灌输,不注重智能培养;偏重死记硬背、照本宣科,导致学生质疑能力差,抹杀了学生的创造力。具体说来,目前的考试制度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心理健康的含义、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含义以及心理健康的三级目标都隐含着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全面看待和积极促进,积极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着重开发潜能、提高效能、促进幸福,但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与方法,积极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五大原则:避免唯“积极”论;正确理解“积极”;正确看待消极的积极意义;动态的看待积极与消极;心理健康是积极与消极动态平衡的螺旋式向上发展。在教育教学中应注重四种方法:调整心理健康教育的关注点;既注重积极体验也注重消极体验;对教育效果进行动态评估;要将自我教育与学校教育相结合。  相似文献   

4.
社会适应与心理健康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社会适应与心理健康具有密切关系。社会适应可以解剖为社会适应的心理机制、心理结构和心理功能三个方面。分析社会适应的三个方面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可以回答三个问题:个体的社会适应是怎样影响其心理健康的?什么样的社会适应心理素质能够为心理健康提供保证?从社会适应角度看,心理健康的内在含义是什么呢?这就是关于心理健康的形成机制、保证条件和评价标准问题。  相似文献   

5.
职技高师本科“精英”教育旨在提升其人才培养规格。基于教育对象的培养起点与目标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必须科学构建“精英”教育班级的管理模式及运行原则。  相似文献   

6.
国家赔偿的归责原则是指国家承担赔偿责任的依据和标准。通过对国家赔偿归责原则的功能的论述及其归责类型的比较,进而阐明我国国家赔偿的归责原则,采用了“违法行使职权”的原则,并对其含义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研究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成为全球研究生教育领域亟须解决的重要难题。为了指导高校更好地开展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美国研究生院理事会出台了《支持研究生的心理健康和福祉》的报告。该报告从愿景、价值、原则、承诺、责任、评估等六个方面提出了支持研究生心理健康的指导框架;框架内容体现了“以‘全人发展’为指向的愿景、价值和原则”“以‘循证实践’为基础的行动策略”“以‘学生利益’为中心的评价标准”等三个显著特征。基于对框架内容的分析与解读,我国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建立科学可行的心理指导框架,奉行“全人发展”的心理教育取向,构建多元协作的社会支持网络,拓宽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格局,加强学业过程中关键节点指导。  相似文献   

8.
肖川 《今日教育》2011,(3):34-35
任何评价都会涉及评价标准的问题。提出合理的评价标准的基本原则是“不重不漏”。“不重”,即不重复,各个评价指标之间不存在重复、包含、交叉的现象,以避免统计学上的重复计算;“不漏”,  相似文献   

9.
心理健康标准是数十年来心理健康研究领域中争论不休的一个问题。存在的主要问题:概念界定模糊、混乱;理论派别多,标准不统一;重理论、轻实证;重西方理论的移植,轻本土化研究等。要使心理健康标准“殊途同归”,应该以系统发展观作为心理健康问题研究的指导思想;组织跨学科的研究团队,积极整合多学科及各理论流派的研究成果,争取“视域融合”;将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反复结合,最终逐渐推进本土化的心理健康标准的有效构建。  相似文献   

10.
学校体育与心理健康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对心理健康含义和标准的认识,分析了学校体育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并提出在学校体育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实施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