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信息漫谈     
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时代,而且信息正在爆炸。谈到信息爆炸的程度,美国人多爱引用西奥多·罗斯扎克  相似文献   

2.
信息漫谈     
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时代",而且"信息"正在"爆炸".谈到信息爆炸的程度,美国人多爱引用西奥多·罗斯扎克(Theodore Roszak)<信息崇拜>(The Cun of Information)一书里的例子.罗斯扎克说,现在,一份<纽约时报>所含的信息量比17世纪一个普通英国人一生当中所接触的信息还要多.  相似文献   

3.
"开放融入"是中国出版未来一个时期的主题.实现中国出版尤其是科技出版的"开放融入",需要有一个清晰的"路线图".从国内出版社的成功经验看,他们的"路线图"一般都有几个关键点,这些关键点概括起来就是:"零公里唯特色切入","高速路要四轮驱动","拉力赛需飙车高手".  相似文献   

4.
世界已进入信息时代,传播技术发展迅速,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在新闻传播领域内展示出良好的发展空间,受众接收信息途径的扩展、获得信息数量的剧增和获取信息速度的加快,对作为信息"把关人"和"引导者"的新闻编辑提出了巨大的挑战.从理论上讲,受众接收信息是有主动选择自由的,但面对媒体上如此浩瀚的"信息海洋",选择变成了超选择的选择,自由也变成了太自由的不自由,信息进入了一种过剩、过滥的失控状态.因而,"把关人"和"引导者"在信息选择、编发及舆论引导方面的作用至关重要,这就要求新闻编辑意识要适应媒体转型时期的变化,相应地"转型".  相似文献   

5.
浅谈信息资源的整合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数字化革命的深入和Internet的飞速发展,大量信息涌入Internet,使其成为世界上覆盖面最广泛的全球信息网,并将成为未来高速信息网络的基础和信息时代的重要支柱。信息时代,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当今最不缺的可以说就是信息,而最缺的则是有用的信息,能够满足用户需求的信息。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进行信息资源的有效整合,使用户更加充分、有效地了解和利用这些资源。  相似文献   

6.
信息素养是信息社会公民的基本素养,提升公民的信息素养,培养信息时代合格"公民",是图书馆应承担的历史重任。调查并分析部分省级公共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现状,提出公共图书馆公民信息素养教育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真正的信息时代.信息膨胀乃至信息爆炸是这一时代的基本特征.无论任何人,无论身处何时何地,你的周围随时都有无数的信息在等待你接纳、领悟、感受和选择.  相似文献   

8.
信息时代产生了信息爆炸,许多人要找寻有效的适用的信息往往无从下手,反被淹没在信息的海洋中,这就是说并非所有来查询信息的人都能自己直接查询,甚至绝大多数人不掌握信息检索方法。可见,切实需要有人将信息进行有效的筛选;许多信息的使用者受制于自身的知识深度  相似文献   

9.
"信息分化"刍议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全球社会信息化进程中,信息分化或数字分化已成为信息不平等的"数字鸿沟",成为一种新的社会分化现象.本文论述了国内外"信息分化"的基本状况和因"信息分化"引起的全球性的社会问题,并对我国如何加强"信息分化"研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信息时代下电视新闻评论的发展演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按照生产力的发展划分,人类先后历经农业时代工业时代,现在正进入信息时代。以多媒体网络为技术特征的信息时代,在人类传播史上掀起了一场划时代的革命,信息的获取、处理、传送和存储空前便利。然而,人们在享用海量信息的同时,却面临着另一个难题:信息爆炸带来的信息泛滥、信息污染。这意味着,信息传播必须从信息“告知”时代转向信息“解读”时代。正如尼葛洛庞帝所预言:  相似文献   

11.
《新闻界》2017,(10):45-50
麦克卢汉提出的"媒介即讯息"理论经常被人错误的翻译成"媒介即信息",这是因为混淆了"讯息"和"信息",同时也没有准确理解"媒介"的含义。如果我们从符号学视角区分"讯息"和"信息","讯息"就相当于符号的可感知部分,"信息"就是符号携带的意义;如果我们从符号学视角来理解"媒介","媒介"也相当于符号的可感知部分。因此,"媒介即信息"是不符合符号学规律的,这就相当于认为符号的可感知部分就是符号携带的意义;而"媒介即讯息"是符合符号学规律的,因为"媒介"和"讯息"都是符号的可感知部分。并且,从符号学视角理解"媒介即讯息"可以揭示出该理论的深层涵义,即人类的感知、意识、情感、思想不是由单一的媒介技术决定的,而是由作为符号的媒介及其所构筑的符号环境所影响和限定的。  相似文献   

12.
问责"烂书"     
由部分媒体读书版记者和书评人举办的"年度烂书榜",已经评过了四届.2009年有8种书上榜,今年1月,网上还评出了"新中国60年10本最差图书".对于被评出的所谓"烂书"或"最差图书",一直争议不断.批评者认为其中有些书,"就是用工业酒精勾兑假酒","蛙鸣般的自我膨胀","诱人的奶泡下却是毒害人思维与常识的化学药品".而被点名的上榜人,则根本不屑一顾,讥讽那些评委"有眼无珠","满嘴喷粪".在当事双方之外的一般入,也是见仁见智,各持己见.  相似文献   

13.
正期刊编辑是信息的接收者、生产者、传播者,可以说,期刊编辑从事的就是信息工作。信息时代的到来更加强化了这样的认识。信息时代改变了期刊编辑的工作方式,对期刊编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处在信息时代的期刊编辑必须具备一定的信息知识、较强的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即通常所说的"信息素养"或"信息素质"。关于对这一主题的研究,形成了不少成果,为进一步的研究奠定了基础,同时该研究主题的深化也成为一项紧迫而有意义的基础性研究。本文在对期刊编辑  相似文献   

14.
继"养生大师"林光常、张悟本之后,同样以"养生秘诀"起家的"神仙道长"李一也终于被打回原形,成了又一张"画皮".但回顾一场场闹剧的起起落落不难发现,正是由于事件背后有着太多的"推手",才使得这些"江湖骗子"从逐渐被神化进而"得道成仙","修成正果".  相似文献   

15.
也谈"策划编辑与编辑策划"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期在《大学出版》杂志上拜读了一位同志的有关"策划编辑与编辑策划"问题的文章,这篇文章的中心观点是目前实行的策划编辑制,其负面影响"日益彰显",常常导致诸如"选题质量很难保证","文字编辑参与选题策划的意识淡漠……编辑群体资源浪费","编辑整体素质弱化","工作质量、效率不高"等问题的出现,甚至"不利于编辑在整个出版过程中发挥作用",故而认为"对我国绝大多数出版单位来说,不宜实行策划编辑",而应实行编辑策划制.此种观点,笔者不敢苟同.我们认为:第一,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策划编辑依然有其存在的必要;第二,策划编辑与编辑策划应该并存.  相似文献   

16.
现代社会已进入了信息时代,对信息的全面和准确掌握,已成为各类社会组织各项决策的基本前提.古人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句名言在现代社会更显示出了它的特殊重要意义.本文着重就档案的信息功能谈一点看法.  相似文献   

17.
全面调查了LexisNexis数据库中1967年至今涉及美国公共部门信息再利用的诉讼案例,总结出美国公共部门信息再利用对其信息资源管理提出的关键挑战,以及应对这些挑战的策略。根据对案例判决过程和结果的分析发现,美国鼓励信息再利用的策略,取得了利大于弊的效果,提供了有价值的经验教训;在信息时代,公共部门的管理日益向"基于信息资源的管理"发展,公共部门应强化"信息资源观"。  相似文献   

18.
一、新闻与预设预设,又称为"前提"、"前设"、"先设",是以隐含的方式存在于句子或语段之间的信息,是指在语言结构的基础上依靠逻辑概念、语义、语境等推断出来的话语信息。例如,"余教授精力充沛","余教授精力不充沛",都预设了"有一个余教授"。  相似文献   

19.
德国希特勒的"纳粹主义"、"纳粹党",长期被译为"国家社会主义","国社党",那是错误的,容易引起误解和混乱.正确的翻译应当是"民族社会主义"、"民族社会主义党".  相似文献   

20.
人们越来越为一个事实所困惑: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但我们所能掌控的信息却似乎越来越少;我们知道这个世界的一切,却最终丧失了行动的能力.信息爆炸和信息匮乏的悖论让受众措手不及,然而更严重的问题在于,媒介在争取"注意力"这种稀缺资源的竞争中似乎找到了最大的制胜法宝--娱乐,从而使信息爆炸与信息匮乏间的矛盾愈益加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