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台湾儿童图书市场呈现出三足鼎立的局面:翻译作品、本地作品和大陆作品三分天下。其中,仅外国的翻译作品就占据了一半以上的市场份额,本地作品的出版虽然大有改善,但仍难与之抗衡。因此,台湾的众多童书出版社纷纷成套成系地购进外国作品版权,因为从外国挑选作品到本地出版,资金、人力、时间的投资较省,利益的回收也更快。尽管如此,台湾M型社会所带来的影响还是影响着台湾童书市场,家长们在限定的资金下对图书的选择更加细致与苛刻。  相似文献   

2.
意大利波伦那国际儿童图书博览会于4月上旬在意大利的波伦那举办。今年博览会期间举办的插图原作展中,参选作品1488件,入选作品88件。台湾出版社这次取得了好成绩,《快乐的死刑犯》、《美女还是老虎》、《旅馆的那一夜》、《威尼斯商人》、《中国传家宝故事实录》等11部作品入选。这次入选数打破了历年记录,并居参展国家和地区之冠。这说明台湾儿童书的出版已打破过去主要依靠翻译外国作品的局面,走向自编自绘。目前台湾儿童书有的已打入国际出版市场。  相似文献   

3.
20世纪初,外国翻译作品正式进入现代语文教科书,并逐渐成为语文教科书选文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鲜有研究从历史视角,梳理国语纲要时期初中国文教科书中外国翻译作品的发展面貌.文章以1923-1928年间《新学制国语教科书》《新中学教科书初级国语读本》《现代初中教科书国文》三套初中国文教科书外国翻译文学作品为研究对象,研究发现:三套教科书中外国翻译作品存在诸多共同之处,都注重艺术价值和现代精神的统一;三套教科书在语体及文学内容方面都呈现出多样的面貌;不同教科书外国翻译作品的同与不同,受到文化语境、教育思潮、课程标准、编者理解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管贤强  MU Xiao-yong 《编辑之友》2018,(1):98-101,107
20世纪初,外国翻译作品正式入选现代语文教科书,并逐渐成为语文教科书选文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现象已引起教科书编辑出版研究者的关注,但其研究成果多局限于对某一时期选文编制特征的分析,鲜有研究关注外国作品选文编制与编辑群体之间的内在关联.鉴于此,本研究聚焦民国时期语文教科书外国翻译作品的编辑群体,研究发现:在救亡图存的时代召唤下,经过新教育洗礼后的教科书编者更容易对外国翻译作品选文认同;教科书编者译者身份、同人关系、师友情谊影响外国选文编选;教科书编者所在出版社的意识形态对外国翻译作品选文产生影响;教科书编者身份的复合体影响着外国翻译作品选文的编写.  相似文献   

5.
崔欣 《大观周刊》2011,(42):11-12
任溶溶既是外国儿童文学的翻译家,又是中国儿童文学的创作者。他不仅翻译了大量的优秀外国儿童文学作品,也在翻译理论上有自己的见解。其翻译的著作一直在读者心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但同时也有需斟酌的的地方。 关键词:任溶溶 儿童文学 翻译批评  相似文献   

6.
据台湾报纸报道,台湾图书出版事业协会为提高出版物的水准,向国际图书市场进军,拟订了奖助出版事业的草案,提出五项具体建议。希望台湾当局批准。这五项建议分别为: 一、扩充出版奖助条例的功能。宽列预算,扩充奖助对象与名额;作品优良而拙于财力无法出版者,拨款补助,完成其出版;专款补助翻译外文名著及优良作品;鼓励民间设立基金会,奖励优秀出版物;协调金融机构,对出版业依其出版计划,予以融资之便利。二、政府与民间合资设立国际文化公司。拓展出版物外销业务;协助出版业获致外文书籍翻译权;协调外文教科书在台印制与发行。三、政府与民间合资兴建书展大楼。供应新书展览及展售,并供外国书商参观。  相似文献   

7.
伍光建是我国近代历史上著名的翻译家,是白话文翻译第一人。本文介绍了伍光建白话文翻译的主要历史成就:翻译作品类别和数量众多;开创了白话文翻译外国著作的先河;翻译独具匠心,别具一格。  相似文献   

8.
《出版参考》2011,(19):41
台湾出版业者在购买海外版权时,常会因为本地市场小、成本高受到限制,在利益上也比不上大陆,翻译人才的不足更导致出版时间都比大陆晚。由此,台湾业界希望两岸能合作购买国外版权,组织编辑翻译再同步发行,有效降低双方成本,达到双赢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韦健 《兰台世界》2012,(19):55-56
鲁迅的文学事业应该说是从翻译和介绍外国作品开始的。从1906年与周作人《域外小说集》的翻译开始,直到鲁迅离世前对果戈理《死魂灵》的翻译,几乎一生的时间从未停止翻译活动。但鲁迅先生的作品翻译在研究界并未得到充分的重视,文学翻译是从原有文本到翻译文本的直接文本形式转换,制约着对鲁迅翻译作品的传播和研究。从《域外小说集》最初刊印的数量来看,仅有  相似文献   

10.
世界变小了,我们可以在因特网上浏览外国消息和观看外国电影。人们有理由认为,美国出版业一定能更方便地获取到丰富的世界文学作品,将其翻译成英文出版。而事实上不完全对。 在每年全球翻译作品中,只有6%的作品是从其它语言翻译成英文,相反有50%的作品是从英文翻译成其它语言。亚马逊在法国和德国每周推出的前10名的畅销书中,有50%是翻译作品,而亚马逊美国网站上,最近的一次排位前24名畅销书中没一本翻译作品。过去10年的情形也大体如此。  相似文献   

11.
台湾文学作品的外译始于60年代末,且从占有多数的中译英的情况看,台湾作品被翻译的比例亦比大陆作品少得多。最近,台湾《精湛》杂志对台湾文学作品的外译作了介绍。文中谈到,曾在台湾大学及中兴大学外文系任教多年的齐邦媛教授因在美国教授中国现代文学时找不到一本台湾作品的书用作教材,  相似文献   

12.
李丽 《出版参考》2005,(5S):36-36
据香港媒体报道,香港漫画业面对内忧外患,除本地非法租赁猖獗外,来自台湾和内地的盗版漫画也大量涌入市场。业内人士担心持续下去,将使本地漫画业萎缩,并拖垮翻译漫画市场。  相似文献   

13.
我国近代女翻译家翻译数量较少,可谓寥若晨星,而其散发的光芒却穿越漫长的岁月,至今依然璀璨闪亮。陈鸿璧作为近代独立翻译外国作品的第一人,对近代翻译文学有着开路者和奠基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陈凌 《编辑学刊》2002,(6):59-60
最近一直在思考翻译及与之有关的种种问题,发现了许多有趣的现象.其中之一,就是中国同意加入国际版权公约这一举措对出版界和翻译工作者所造成的影响.起初这个举措限制了中国出版外国作品的数量,并且由于经济"市场化",翻译出版的通俗文学作品远比纯文学作品要多.对于一般读者来说,比尔·盖茨的传记要比别的作品,譬如美国黑人女作家托尼·莫里森的作品,更具有吸引力.  相似文献   

15.
徐雁 《出版科学》2013,(3):103-107
回顾新中国初期"十七年"的外国文艺作品译介活动,以上海为重镇的外国文学作品的翻译出版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果;而在1966—1976年间,外国文艺作品译介和阅读活动被迫中辍,文人学者们也在此期间留有难以磨灭的外国文艺图书的禁锢回忆。  相似文献   

16.
在参加版权公约后,要想使用外国作品,主要的渠道就是找版权人,通过订立合同,得到授权使用。但是,如果我国的出版单位或其他使用人打算翻译或复制一部外国作品,却找不到版权人,或虽然找到了版权人,但得不到该人的许可,又怎么办呢?  相似文献   

17.
沙坪 《编辑学报》1995,7(3):158-159
1 期刊怎样合理使用外国作品? 1992年10月,我国成为《保护文学艺术作品伯尔尼公约》(简称“伯尔尼公约”)的成员国,同年10月,我国又加入了《世界版权公约》,这标志着我国的涉外著作权关系基本上正常化,从此,我国和世界上100多个国家建立了著作权相互保护的关系。在这种情况下,作为作品重要传播媒介的期刊,特别是译刊,怎样合理使用外国作品便成为应该严肃对待的重要问题。一般来说,期刊使用外国作品的方式主要有复制、转载、翻译等几种。  相似文献   

18.
新中国成立以后,外国文学出版主要局限在苏联作品、外国进步作家作品以及少数外国古典文学名著这些领域。60年代初期, 为了内部研究的需要,人民文学出版社曾以不同出版社的名义,翻译出版过一些西方现代派文学的作品(俗称“黄皮书”),但为数很少,而且仅限内部控制发行。到了“文革”开始,翻译文学作品,除了《南方来信》外几乎绝迹了。一直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对外开放以后,人们才认识到有必要以新的目光来审视外国文学的出版。1978年,针对当时书荒的情况,文化部出版局决定由各  相似文献   

19.
为适应加入国际著作权公约后的新形势,进一步完善涉外出版合同工作的管理,国家版权局日前向各有关单位发出《关于对出版外国图书进行合同登记通知》。要求:凡图书出版单位出版外国图书(含翻译、重印出版),应与外国作品的著作权人签订出版合同。各地出版单位(包括中央级出  相似文献   

20.
刘海萍 《兰台世界》2012,(24):91-92
穆旦是我国著名的爱国主义诗人和翻译家,早期专注于反映时代特征的诗歌创作,后期致力于向国内读者翻译和介绍优秀的外国诗歌作品,贡献杰出,成就斐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