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上海新民晚报是1982年元旦复刊的,当时发行80万份,现在是140多万份。其中在上海发行80多万,在外地发行60多万,多数是自费订阅。 1983年12月10日上午,我们访问了新民晚报总编辑束纫秋同志。见面后,我们开门见山地向他提出:请介绍新民晚报办报的基本经验。老束似乎感到这个题目大了些,有些为难。停了一会,他说:上海有1,100万人口。大约有200万户,现在还有一半多户数没有订新民晚报,  相似文献   

2.
老总编束纫秋去世了,我和<夜光杯>的同仁们都很怀念他,想起他对<夜光杯>的种种关切. 1982年新民晚报在停刊16年之后复刊,当时日出六个版,其中两个版为<夜光杯>,三分天下有其一,作为报社的党组书记、总编辑,老束对于<夜光杯>的重视是可以想见的.  相似文献   

3.
新民晚报原总编辑、中国晚报工作者协会名誉会长束纫秋先生,在他非凡的九十载人生旅程中,后大半辈子近乎都是在晚报岗位上度过的.他对中国晚报事业的贡献,委实达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程度.老束为人低调,处事谨慎,不事张扬,他对晚报事业的拳拳之心和殷殷之情,全部倾注在平素对工作"安心、热心、专心"的实际行动之中.这"三心",可以说是老束对社会格言"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的最好诠释,也是他成功人生的真谛所在.  相似文献   

4.
每当秋末初冬来临之时,这句话就时常在我耳边响起.老束这句话是在1986年的秋末初冬说的,这天,他来到新闻编辑组门前.那时天气已冷了,所有办公室按惯例挂起了棉门帘,老束掀起门帘,看了一眼室内的人,记得当时任荣魁和周宪法两位副总编辑,还有梁维栋、白子超、鞠敏和我都在,约莫有六七个人.见到大家,老束笑了,说:我想到了一个问题,哈哈.老束说话的口头禅之一就是哈哈.  相似文献   

5.
娱乐新闻中的女性形象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一、研究准备 报纸的选择.<北京青年报>、<新民晚报>、<南方都市报>这三家报纸不仅是所在城市晚报都市类报纸的杰出代表,而且在全国具有较大影响,此外,2007年中国报业竞争力监测结果显示:<南方都市报>、<北京青年报>、<新民晚报>入围前20强,分别列第一、第六和第七位,并且都是其所在城市的第一位.  相似文献   

6.
"签名本"最多的藏书家是上海著名作家、《新民晚报·读书乐》专刊的责任编辑曹正文.他现在共收藏有300多位全国著名作家的签名本两千余册,据我所知可称全国甚至于全世界之最了.  相似文献   

7.
在新民晚报的许多读者中,在上海新闻界乃至全国晚报界的同行中,有一个耳熟能详的名字:孙洪康.这位新民晚报副总编辑、高级记者,于1982年2月从复旦大学新闻系毕业,步入新闻岗位后不久便脱颖而出:1983年被评为上海市优秀新闻工作者;1988年,在上海市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办的读者评选活动中,他以最高票数名列上海市`十佳记者'的榜首;1991年,经层层筛选,他被评为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并获得首届范长江新闻奖提名的殊荣;1992年,为表彰他在新闻岗位上的突出贡献,国务院批准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对这样一位成绩突出的新闻记者,人们不由不关心他的新…  相似文献   

8.
新闻界信息     
全国晚报第一期新闻研讨班在榕开学全国晚报第一期新闻研讨班于4月15日在福州开学。31家晚报和有关方面的44位新闻工作者参加了该班学习.正在福州参加全国晚报短新闻大赛初评的评委和特邀顾问出席了开学典礼。中国晚报协会常务副会长颐行,新民晚报顾问、前总编束纫秋,天津今晚报总编李夫等一致认为,举办这种研讨班是我  相似文献   

9.
《新闻记者》2004,(6):44-44
中国第一部围棋时尚小说《棋魂》近日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小说作者是新民晚报记者、前围棋国家队队员曹志林。曹志林是沪上围棋名家、职业八段。他1964年入上海队,1965年入国家队,1974年、1977年分获全国围棋冠军,1981年被中国棋院定为围棋职业八段。尽管他自上世纪70年代末  相似文献   

10.
近二十年来,在本市《新民晚报》和其他媒体上,乃 至在全国的一些报刊上,我们不时会发现一位频频亮相的作者。他从新闻报道到报告文学、纪实作品、散文,从几百字的社会故事到洋洋数万言的大案扫描,往往涉笔成趣,挥洒自如,角度精巧,文字凝练,而且每每产生一种醒世警策、动人心魄的力量。 此人谁也?他就是《新民晚报》资深记者钱勤发同志。在十九年的新闻生涯中,他先在政法部当记者,长期奔波于公安战线,采写了大量受到读者欢迎的法制报道;近些年来,他又任职于特稿部,挑起了采写重头稿的担子,版面上不少有深度、有力度的专题报…  相似文献   

11.
新闻界信息     
全国晚报第一期新闻研讨班在榕开学全国晚报第一期新闻研讨班于4月15日在福州开学。31家晚报和有关方面的44位新闻工作者参加了该班学习。正在福州参加全国晚报短新闻大赛初评的评委和特邀顾问出席了开学典礼。中国晚报协会常务副会长顾行,新民晚报顾问、前总编束纫秋,天津今晚报总编李夫等一致认为,举办这种研讨班是我国晚报史上的一件新事。  相似文献   

12.
新民晚报记者孙洪康在荣获1990年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桂冠以后!又作为上海市候选人参加范长江新闻奖的角逐。他,何许人也?  相似文献   

13.
辛民 《青年记者》2022,(1):29-31
1984年复旦大学中文系毕业后,朱国顺进入新民晚报社工作,先后担任经济部、政法部、特稿部、文化部、上海新闻部记者及部门主任,在一线多个采访岗位上,采写了一大批有重大影响力的报道.2006年,他调任东方网担任领导工作.2013年10月上海报业集团成立后,他又重回新民晚报担任主要领导.无论是在传统媒体还是互联网新媒体,无论...  相似文献   

14.
目前,湖北的期刊数量已从改革开放之初的17种增至404种,居全国第三位、中部六省第一位,全省期刊平均期印数、总印数、总印张数三大指标居全国第三位、中部六省第一位。2007年全省期刊总销售额达6.08亿元,居全国第二位。期刊质量也进入全国领先水平。三届国家期刊奖评选,湖北省获奖期刊达39种次,其中16种期刊获第三届国家期刊奖,在全国各省市中居第二位。  相似文献   

15.
盘点     
我国年出版量连续5年居世界首位 来自全国新闻出版局长会议上的数字表明,我国年出版量连续5年稳居世界第一位。我国书报刊出版物覆盖了世界190多个国家和地区。  相似文献   

16.
廊坊有了大变化。廊坊市经济在跨越式发展的道路上迈出了大步伐。从1995年以来,GDP增幅分别高于全国、全省4.1和2.7个百分点,人均GDP则跨上万元新台阶。经济发展速度在全省的位次由1996年的第6位、1997年的第4位上升到1998年的第一位,此后连续3年居全省  相似文献   

17.
新民晚报社的老社长赵超构同志逝世已近两年。他的逝世是上海以至全国新闻界的重大损失。但他也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财富,一是留下了数以千计的“林放式杂文”,如椽巨笔,犀利隽永,篇篇是警世华章;一是留下了丰富而全面的办报思想,特别是办好社会主义晚报的思想和经验。新民晚报社已经把他有关的文章、讲话汇编成《我们应当怎样办晚报》一书发行,引起了全国晚报界的重视和研究,也引起了全国新闻界的  相似文献   

18.
<西安晚报>是一张有着五十多年历史的都市报纸,在改革开放前的二十年时间里,在全国晚报类报纸中,一直默默无闻.1978年开始的改革开放,给晚报注入了无尽的活力,在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西安晚报>异军突起,在多次全国晚报评比中名列第五位(前四名依次是<新民晚报>、<羊城晚报>、<北京晚报>、<今晚报>.  相似文献   

19.
陈翰伯同志是我国新闻出版战线上的一位老编辑。1936年初,他毕业于燕京大学。先后在西安的《西京民报》、《西北文化日报》,成都的《新民报》、《全民通讯社》,重庆的《时事新报》、《新民晚报》,上海的《联合晚报》当编辑或总编辑。全国解放后,他又曾担任《学习》杂志社和商务印书馆的总编辑。近几年来,翰伯同志担负着领导全国出版工作的重任,虽然  相似文献   

20.
中国晚报界一年一度的盛会,1992年11月18日至23日在上海举行。作为这次中国晚报工作者协会第七届年会暨全国晚报第十次经验交流会的东道主,新民晚报第一次在自己颇有气派的大厦里,迎接来自五湖四海的同行。其实,新民晚报已是第二次担当全国晚报年会的东道主了,第一次是在30年前,而那次来沪出席会议的仅有6家晚报。沧桑巨变,今非昔比,中国的晚报事业随着时代的步伐飞速发展,已成为中国新闻界奋然崛起的一支生力军。此刻聚集在上海的是正式加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