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限小数实际是十进分数的另一种表达形式,所以一个分数能不能化成有限小数,关键兢看它能不能化成十进分数。而十进分数的分母只含有质因数2和5,如10=2×5,100=2×2×5×5,1000=2×2×2×5×5×5。由此可以推知,一个最  相似文献   

2.
教学内容:小数的意义(五年制教材第七册第1—2页)。 教学目标: 1.了解小数的产生。 2.认识小数的内部与外部特征:①能说出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②能说出简单的带有单位名称的小数所表示的具体数量;会把简单的十进分数改写成小数;能区分整数、分数与小数;能掌握小数与十进分数的联系与区别。  相似文献   

3.
一案例A1.复习、准备。把分数改写成除法。34= 38=57= 2740=(2)把310、27100、13291000化为小数。2.引入。我们学会了把十进分数化成小数,那么,非十进分数怎样化成小数呢?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把分数化成小数。案例B1.把310、27100、13291000化为小数。2.师:这些十进分数,大家很快化成了小数,那么你们一定在想——生:那些非十进分数怎样化成小数呢?师:这一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分析:怎样确定学生的学习起点?奥苏伯尔把新的学习归结于学习者原来知道了什么,并据此进行教学,那么新知之舟该怎样拔开已知…  相似文献   

4.
教学内容:一般分数化小数(部编十年制小学数学课本第八册87页例3。四省市合编六年级小学数学第十册76页)。一、钻研教材,明确要求。这一节的内容是在前面所学的小数化分数和十进分数化小数的基础上(例1和例2)进行教学的。教学的要求是:使学生学会一般分数化小数的方法和正确判断一个分数能  相似文献   

5.
小数是十进分数的一种简化写法,产生于分数之后。它是人们根据日常生活、生产的实际需要,经过不断探索和总结,最后创造出来的。与分数的产生发展相类似,因受了巴比伦六十进位制的影响,十进制小数在欧洲各国通行约在16世纪。15世纪中叶,阿拉伯数学家阿尔·卡西比较早地发明了小数的记数方法。他在1427年所著《算术之钥》中,运用了当时通行的六十进位数法,同时也熟练地掌握了十进分数,而且他也给出了小数的运算法则。公元1530年,德国鲁道夫在解答一道复利息问题时使用了小数,它是用一条竖线把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隔开。如62.121记作62|121。公…  相似文献   

6.
一、教学目标1.认识小数的产生,小数和整数的关系。记住小数的定义。2.理解小数的实际意义,小数和十进分数的关系。3.把十进分数改写成小数和把纯小数改写成分数。二、教学过程(一)基本训练,奠定基础。1.把下面各数改写成用元作单位的小数。1角=()元3元4角5分:()元9分=()元6角7分=()元  相似文献   

7.
中国是在世界上最早使用小数的国家。我国伟大的数学家刘徽(公元三世纪)注《九章算书》,在《少广》章“开方术”中说:“微数无名者以为分子,其一退以十为母,其再退以百为母。退之弥细,其分弥细……”即开方不尽时,用十进分数(小数)来表示。这比第一个系统地使十进分数的阿尔·卡西(公元十五世纪)要早1200年;比斯提文于1585年所  相似文献   

8.
中国自古以来就使用十进位制计数法。一些实用的计量单位也采用十进制.所以很容易产生十进分数,即小数。  相似文献   

9.
小学数学课本第七册,介绍了小数的初步知识。我们知道,小数有两种:一种是有限小数,另一种是无限小数。小学课本里所说的“小数”,实际上都是指有限小数;考虑到小学生的可接受性,不引入无限小数的概念。因此在小学数学里,所谓“小数”,实际上就是“有限小数”的同义词,它们之间毫无区别。事实上,小学课本在阐述“小数”的意义时,是通过实例把它规定为:根据十进位制的位值原则,把十进分数(即分母是10、100、1000、……、10~n的分数)改写成不带分母的形式的数,叫做小数。例如2481/1000=2 4/10 8/100 1/1000可以写成2.481。由于任何一个十进分数,其分子都是一个确定的整数、分母都是一个确定的10的整数次幂,所以按  相似文献   

10.
一年以前,我听一位教师讲授过“分数化小数”的课,她自始至终主要采用讲述的教学方法。教师首先讲解分母足10、100、1000……的分数应如何化成小数;接着出示通用六年制十册“分数和小数互化”中的例3,讲解非十进分数3/4、7/(25)、1/3和7/(22)化小  相似文献   

11.
整数和小数整数包括自然数和零。小数实际上是不带分母形式的十进分数,书写形式、进位制以及四州运算都与整数基本相同。把小数和整数结合起来复习,学生易于掌握。在讲到小数意义时,应结合复习分数,便于学生理解。  相似文献   

12.
1.感知"十进分数"与"小数"的关系.根据学生已学的米、分米、厘米、毫米间的进率,教师出示米尺或米尺示意图,边讲边得出下表.  相似文献   

13.
【课前思考】《小数的初步认识》是认识小数概念的起始课。不同版本的教材都把小数的认识安排在两个学段,第一次出现在三年级,借助具体的量,帮助学生直观理解小数与十进分数之间的关系,初步认识小数;第二次出现在四年级,通过计数单位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十进分数与小数互化有两种教法,现介绍如下: 第一种教法的大致步骤是:复习与新课有关的小数知识后,揭示课题。在讲述小数化为分数时分两步进行。第一步:先重点讲清纯小数化为分数的规律。例1.把0.9、0.03、0.21、0.421化为分数。老师首先提问:“0.9(零点九)的小数单位是什么?有几个这样的单位?因此0.9可以表示十分之几?”学生答后,就写成0.9=9/10,用同样方法写出0.03=3/100,0.21=21/100,0.421=421/1000。接着老师引导学生发现规律:“从以上几个例题中,你发现了小数化为分数有什么规律?”学生面有难色。老  相似文献   

15.
下面以北师大版教材四年级下册“小数的意义(一)”一课为例,谈谈作为一线教师如何巧用游戏化教学引发学生的深度思考。对于这节课,以往的教学一般都是利用元、角、分来联系小数与十进分数,进而用下定义的方式来告知孩子:把“1”平均分成10份,其中的1份是1/10,也可以表示为0.1。这样的教学方式使得学生机械性地记忆小数的意义,不容易唤起他们的深度思考。为了让学生对小数的意义有更深的理解,使他们产生探究的欲望,我设计了两个数学游戏:“猜猜猜”和“变变变”。首先让学生在猜数和验证的过程中产生认知的冲突,进而将小数与十进分数联系在一起。接着再变换涂色部分的大小,让学生自己创造出更多的分数和小数,从而进一步理解并总结出小数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我说课的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课本第十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时“分数的意义”。分数知识比较抽象,学生较难理解。小学教材将这部分知识分为两个阶段进行:首先在第五册教材中,学生初步认识了分数,会比较简单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而在第十册...  相似文献   

17.
这部分内容是让学生在原有小数和分数意义的基础上理解和掌握分数和小数互化的方法。通过教学,一方面沟通分数和小数的联系,深刻理解分数、小数的意义;另一方面为学习分数、小数的混合运算打好基础。 教材共安排了三个例题,例1是小数化分数,例2、例3是分数化小数,其中例2是十进分数化小数,例3是一般分数化小数。 教学这一部分内容,一要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系,理解互化的依据;二要注意教学的重点。 教学例1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复习小数的意义以及分数和小数的关系,指导学生完成。后面的几个题可放手让学生自己完成,最后引导学…  相似文献   

18.
比较分子和分母都不相同的两个分数的大小,常用的方法是:先求出两个分数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作这两个分数的公分母。然后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把两个异分母的分数化为同分母的分数,最后按“分母相同分子大的分数较大”的规律进行比较。为了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提高学生比较两个分数大小的能力,笔者介绍用“十字相乘”的方法比较两个分数的大小。例如,在讲完六年制数学第十册第  相似文献   

19.
作者李兆华。中国古代十二律长的计算,导致十进小数与九进小数换算法的产生,本文简要介绍了两种不同尺度的十二律长的换算法,探讨了中国古代十进小数与九进小数换算方法发展的概况。  相似文献   

20.
在人教版教材"小数的意义"学习中,有这样一段话"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可以用小数表示"。由此,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甚至有些教师都认为,小数仅仅是十进分数的另一种表示方式,对小数的本质意义缺乏深刻认识。笔者在学习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对小数学习的价值进行了分析,明确了小学阶段两次学习小数所承载的不同任务,分析了分数在小数学习中所发挥的作用,并以"小数的意义"一课为例,利用有效学习模型,设计有价值的学习活动,凸显小数本质,使学生实现对小数的"意义建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