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传播学的社会责任理论认为,大众传媒应有一种社会责任,即要对社会负责,公众的信任是对大众传媒的社会责任的肯定.大众传媒的公信力就是大众传媒在传播发展的过程中所形成的在社会和受众中的信誉度、权威性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2.
大众传媒公信力是指在公众与大众传媒的相互作用关系中,大众传媒赢得公众信任的能力.对于传媒公信力的测量目前大致有三种测量方法--绝对公信力测量法、相对公信力测量法和多角度量表测量法.  相似文献   

3.
杨晓强 《新闻世界》2012,(10):69-70
承担社会责任是大众传媒与生俱来的使命。但无论是理论界还是实务界,对传媒社会责任的认识还存在一些误区,为对传媒社会责任有一个更加清楚的认识,本文从大众传媒社会责任的特征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新闻记者》2013,(6):93-93
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中国传媒正面临公信力考验,尤其在微博、微信等新传播形式冲击下.公众是否依然信任大众传媒?日前在首届中国传媒公信力论坛上发布的《转型期的中国传媒公信力》调查报告显示,传统渠道的电视、报纸公信力仍然具有优势,同时新媒体公信力上升明显。  相似文献   

5.
刘冰石 《新闻实践》2011,(12):31-33
媒体公信力是指新闻媒体本身所具有的一种被社会公众所信赖的内在力量。现今,传媒行业正面临着一个严峻的问题,那就是媒体公信力受到挑战,公众对媒体的信任度降低。大众传媒为什么会出现信任危机?面对日益多元的文化选择,大众传媒如何维持在受众心中的公信力?  相似文献   

6.
张英 《新闻世界》2009,(5):84-85
现代社会,大众传媒有着宣传威力。媒介自身的地位以及受众对其的认可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媒介公信力。然而,危机公关的出现使得媒介公信力的塑造和提升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挑战。本文从危机传播的角度出发,引申探讨新闻媒介公信力的现状及其缺失原因,进而揭示媒介公信力塑造、甚至重塑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7.
中国大陆大众传媒公信力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5  
近年来,大众传媒公信力问题日益引起国内学界的关注。但是,已有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强调考察、提升大众传媒的公信力,以及对于可能影响大众传媒公信力的相关因素的初步讨论。与此相关的实证  相似文献   

8.
李启瑞 《新闻前哨》2007,(12):14-15
传媒人谈责任,更多地强调我们的社会责任,或者说,社会责任是传媒人对新闻的本质追求。我们谈党报的公信力,这是一种忧患意识。执政党的党报,必然有一种本质上的公信力。如果执政党的党报失去了公信力,那么,执政党的执政质量和效果,可能会打折扣。  相似文献   

9.
杨育彦 《新闻界》2007,(2):76-76
新闻传播是大众传媒的首要职能,也是其社会影响力和公信力的源泉。哈贝马斯说:“新闻媒介是社会之公器,是全体公民窥视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共同管道和从事公共事务讨论的公共论坛,在现代国家的公共领域  相似文献   

10.
论大众传媒的社会责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大众传媒要承担重大的社会责任与大众对于传媒的文化信仰相关.在具体的传媒运作中,大众传媒通过控制、选择、策划、营销实现自身的社会影响,而大众对于传媒内容的理性评判又表现出明显的有限性,这正是大众传媒担当社会责任的现实需要.富有社会责任感的大众传媒应是一个人文关怀者、社会前瞻者、文化生成者与建构者.  相似文献   

11.
一、泛娱乐化时代媒介社会责任的缺失 大众传媒的社会责任,主要是指在新闻传播活动中,大众传媒所执行的社会功能.在传播学研究史上,最早提出大众传媒的社会功能的是H·拉斯韦尔,他在1948年发表的《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一文中,将大众传媒的社会功能概括为环境监测、社会协调、社会遗产传承三个方面①.1959年,赖特在此基础上增加了"提供娱乐"的功能②.后来,又有学者提出了第五个功能——教育大众③.因此说,在现代社会,大众传媒应该承担监测环境、协调关系、传承文化、提供娱乐、教育大众的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12.
李楠 《记者摇篮》2008,(4):30-31
随着我国大众传播媒介的迅速发展,媒体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受众对信息的需求及对传媒的认知水平也逐步提高。媒介公信力已成为传媒在市场竞争中获胜的首要影响因素;是大众传媒内在品质和外在形象在受众心目中的综合体现,是受众衡量媒体权威性、信誉度和社会影响力的标准,是受众选择媒体的重要依据。因此,媒介公信力问题逐渐成为大众传播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3.
“责任造就公信力”.这一理念重点强调了媒体的社会责任,对媒体在处于新的政治、经济形势下的发展走向。有着全面的指导作用。在这一理念指导下,让体育新闻成为有公信力的新闻,是体育新闻工作者的责任。  相似文献   

14.
讨论党报的公信力建设这个课题,非常有意义,这对提升报纸的社会影响将起到促进作用。“责任”指出了党报公信力建设的关键。“责任造就公信力”。不单纯是一个口号的问题,更重要的是一个行动的问题,对媒介来说,是对自身行为的规范和约束。  相似文献   

15.
梁岩 《现代传播》2005,(6):118-119
社会责任理论并不是一种独立的理论,它是传统自由主义理论的演变。社会责任理论强调大众传媒要履行社会责任,要对社会和公众负责,而当其不能履行这一责任的时候,其它社会机构可以加以干预,必要时,政府也可以借助法规等手段对其进行干预。自社会责任理论产生之后,国际传播界对大众传媒的社会责任问题便有了越来越深刻的认识,以这一理论为基础形成的社会责任原则也成为各国传播界都认可的一项基本行为规范。《新京报》和《今日美国》的言论版承载着媒介的社会责任。下面对二者的具体操作层面进行比较,在比较中找出其中的异同,从而促进我国报纸…  相似文献   

16.
在审美文化功能愈发重要的今天,美育更是无所不在.大众传媒已经成为我们的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美育的社会性、自发性及愉悦性,都更为明确地彰显出来.今日的大众传媒以非常明显的态势担负了社会美育的功能,同时,还远比传统的社会美育更为集中,更为抢眼,也更有吸引力和感染力.因此,充分认识大众传媒所负载的美育功能,发挥其塑造"完整的人"的积极作用,是当代美学的重要任务.大众传媒中的艺术因素是真正使人们对其青睐的核心原因所在,能否真正开发人们的审美感觉,培养人们的审美趣味,正确引领时代审美风尚,大众传媒担负着主要责任.我们必须树立这样的意识,即大众传媒应该担负社会美育的责任,给人们健康美好的审美享受是大众传媒不可推卸的使命.  相似文献   

17.
朱晨昭  谢小芳 《新闻界》2005,(5):136-137
新闻传播是大众传媒的首要职能,也是其社会影响力和公信力的源泉.哈贝马斯说:“新闻媒介是社会之公器,是全体公民窥视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共同管道和从事公共事务讨论的公共论坛,在现代国家的公共领域建设中具有头等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8.
大众传媒社会责任包括责任主体、责任客体、履责方式、履责内容四大结构要素;这四个方面顺次相扣,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有机体;大众传媒的特殊性对这四大构成要素提出了具体的规定性。  相似文献   

19.
电视媒体作为大众传媒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渗透进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影响着人们的人生态度与价值取向等。正是由于电视媒体的强大的社会影响力,我们不得不强调电视媒体的社会责任。在信息多元化的今天,如何正确认识电视媒体的社会责任,增强电视媒体的社会责任意识,对于大众传媒的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就电视媒体的社会责任发表自己的浅见,内容涉及到电视媒体的社会责任、缺失的表现以及强化措施等等,目的是引起社会的关注,提升电视媒体的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20.
作为信息传播工具和舆论平台的大众传媒.要对人民负责、对社会负责。媒体所做的一切,包括它发表的文章、播出的节目.刊登的广告,举办的活动等等,都必须具有社会责任感,必须具有公信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