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唐子惠 《教育》2011,(8):34-35
“小升初”竞争日趋白热化,教育专家王铭说:在北京,“小升初”最难,中考最容易,高考介于二者之间。“小升初”的激烈竞争,与重点学校的纵容、甚至暗箱操作不无干系。不能公开进行考试选拔人才,不少公办中学就和培训机构“暗通款曲”,“坑班”就是这种背景下的怪胎。“小升初”战役不止是小学生之间的竞争,更是家长们权利、财力、能力、精力的竞争,这场战役更是会在“小升初”考试的前几个月打响。  相似文献   

2.
这是不少孩子人生中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考试,也被考生家长形容为"心力交瘁"。"小升初"有多难?一位家长这样形容:"不曾经历过的永远不能体会个中艰辛。"其实,这场"艰辛"的考试并不需要试卷,而是划片就近入学、推优随机入学。很多家长认为,它难就难在不考试。造成"小升初"乱象最根本的原因是变相的重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的小升初英语考试中,在语音题的考查上越来越多元化,如2012年考查了单词的重音,令许多学生望"词"兴叹。由于语音知识没有纳入升学考范畴,所以平时的训练强度不足以应对小升初考试。学生对语音知识的掌握比较薄弱,而语音知识在小升初考试中所占的分值是10分,并且是第一题,这无疑又给学生增加了难度,  相似文献   

4.
正作为主要科目之一的数学,是小学生在小升初考试中拉开成绩的关键。而影响小学生小升初数学考试成绩的主要因素,就是学生的计算正确率。提高计算正确率,对小学生在小升初考试中取得好成绩意义重大。为了提高小学生计算正确率,在小升初考试中顺利攻克计算题,我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5.
正大城市小升初择校问题一直困扰着学生家长,也困扰着教育部门。它不仅影响到教育公平,也造成教育的激烈竞争而导致的学生学业负担过重,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虽然教育部在上个世纪90年代就规定小升初不考试,就近入学。但由于学校发展不均衡、政策不配套,这个问题一直没有很  相似文献   

6.
郑州市部分公办中学打着"师资交流""教育集团"的旗号,通过民办中学或培训机构在全省范围内组织"小升初"考试,争相"掐尖"招生,借机大肆敛财。这条越拉越长的黑色利益链,把许多面临"小升初"的孩子家长变成了刀俎鱼  相似文献   

7.
新浪网上做了一个"小升初"大调查。截至7月29日,回答"您最希望的小升初方式是什么"这个问题时,74.2%的家长选择了"统一考试"。这样的调查结果,一点也不出乎意料。"小升  相似文献   

8.
本刊杭州2月侣日讯:记者今天从浙江省教育厅举行的改进"小升初"招生工作新闻通气会上获悉,从今年起,浙江将进一步严格对"小升初"招生秩序的管理,制止任何形式与"小升初"招生相联系的学科知识考试,即不再允许进行与入学相关的学科知识笔试和面试。据了解,浙江省教育厅这次出台的《关于进一步规范公办初中学校招生工作的通知》、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为了推进教育的均衡化发展,实现社会范围内对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各个地区在小升初的招生中做出了很多尝试。现在,绝大多数地区都取消了小升初的选拔性考试,实行电脑派位、就近入学,各个学校的生源结构也因此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公办生"就是随着小升初"择校热"现象而出现的一个新生事物,它主要指的是那些没有择校能力或择校未成功而就近入学的小学毕业生。这部分学生由于没有经过严格的考试选拔,所以,他们的各方面素质参差不齐,而且学习基础普遍较弱、行为习惯相对较差。几年过来,"公办生"几乎已经成为"差生"的代名词。  相似文献   

10.
谭菊华 《江西教育》2007,(13):72-73
英语考证低龄化 3月24日是全国春季公共英语等级考试的第一天.随着"小升初"的临近,3月26日的公共英语考试成为家长和学生"最后一搏"的机会.  相似文献   

11.
一年一度的小升初又开始让很多学生家长穷尽心智。日前,北京小升初的文艺体育科技等特长科目考试在各校展开,一些科技特长生的要求已经达到获"国家级"奖的标准,一些县区则实行了推荐入学的新政策,这使一些学生家长觉得没让孩子就近上普通校是一次"失误"。最使家长们感到有失公平的,是一些质量好的学校组织的"地下"考试,它需要熟人介绍引荐,  相似文献   

12.
自2013年起,浙江将进一步严格对"小升初"招生秩序的管理,制止任何形式的与"小升初"招生相联系的学科知识考试,即不再允许进行与入学相关的学科知识笔试和面试。浙江省教育厅出台的《关于进一步规范公办初中学校招生工作的通知》《关于进一步  相似文献   

13.
速览     
正浙江:"小升初"将禁止任何考试,初中学校一律免试入学。2月9日,浙江"小升初"政策出台,"小升初"不再允许任何形式的笔试、面试,要求各类学校严格按照就近入学的政策招生。未经批准随意扩大招生区域、数量和扩大班额的,所招学生视为择校生,并按相关规定处理。(摘自《中国青年报》2013年2月9日)北京:建成30所城乡一体化校,城乡不同校区共享校长。由于北京市现有的学校资源总量明显不足,今年北京市教委计划建设三十所位于  相似文献   

14.
时近五月,小升初考试引起了家长、社会的广泛关注。毕业班的学生早已按捺不住跃跃欲试的喜悦,开始描绘自己在初中的生活蓝图。毕业班老师更是着急,开始商讨提升教学质量的的方案。因为,毕业班学生素质的高低、成绩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学生在另一个崭新的学习环  相似文献   

15.
英语考证低龄化<<<3月24日是全国春季公共英语等级考试的第一天。随着"小升初"的临近,3月26日的公共英语考试成为家长和学生"最后—搏"的机会。在3月26日的考场外,本该面向成年人的公共英语考试却基本不见成年人的身影,一张张稚嫩的面庞唱起了本次考试的"主角"。  相似文献   

16.
"在北京,小升初最难,中考最容易,高考介于两者之间。"这是一位家长的感叹。每到毕业季,就有许多小学毕业生涌入"小升初"的赶考大军,熬夜强化、上补习班,早早就开始了"赶考"之旅……有专家以北京为例,认为:"在近十几年间,北京市的小升初政策从《义务教育法》的立场逐渐退步,免试就近入学的原则被逐渐模糊。隐性和变相的考试已经压倒了免试入学,以权择校、以钱择校、以优择校成为正式制度。”“小升初考孩子,更是考家长”,经济能力成了能否上名校的重要的现实指标,孩子也无奈,“没有有钱的老爸,都不好意思上学了”。搜狐网专门开设“小升初”择校专题指出:择校利益链形成、公器私用,学区房、贪污,诸种社会问题由此而生。3月1日,21世纪教合发布了《教育蓝皮书:中国教育发展报告(2012)》,针对北京市提出了“规范办学行为、调整‘小升初’政策、缩小学校差距……”  相似文献   

17.
雷振岳 《师道》2006,(12):9-9
新华网报道,北京市“小升初”考试取消后,各校纷纷采用自定的入学标准,“特长”成了“小升初”的敲门砖,这反而给学生造成了更重的负担。为此,一些政协委员及家长呼吁,干脆恢复以前的“小升初”考试。“这样最起码可以实现最简单的公平”。  相似文献   

18.
据《光明日报》2021年4月2日? 02版报道:近期一些地方"奥赛"改头换面卷土重来,被怀疑小升初全面摇号政策松动.教育部日前回应称,小升初全面摇号、"公民同招"不会改变,严禁招生入学与任何形式的社会竞赛挂钩.同日,教育部考试中心官网发布公告,称即日起考试中心不再承办剑桥通用英语五级考试(MSE).  相似文献   

19.
据报载,被誉为"神童班"的北京某中学少儿班举行招生考试时,1700余名10岁左右的小学生前来赶考,报名人数比去年多出了500人,创下了历年之最.今年该校少儿班计划招生30人,录取率接近1∶60.尽管竞争残酷,但在家长看来,一旦被少儿班录取,就能免去小升初和中考的烦恼,4年后直接参加高考.  相似文献   

20.
暑假刚开始,我就在书店买了郁雨君的《你不知道将来有多好》。我从第一眼就迷上了它,买回家后更是爱不释手,不到一个月已经将这本书读了三遍。书中讲述了一个名叫卫嘉勉的小学生,她是班里的尖子生,十分好强,一直都是"卫冕冠军"。可是小升初考试时因为粗心大意,考入了末尾的铅笔头学校,遇见了一群"菜场土著",也遇见了精灵古怪的蜗牛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