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阐述了图书馆利用读者发展读者,增加读者到馆量的途径和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2.
本文阐述了读者到馆量对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影响,对读者到馆量低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运用企业营销手段提高读者到馆量的具体办法.  相似文献   

3.
努力提高读者到馆量促进图书馆事业加快发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阐述了读者到馆量对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影响,对读者到馆量低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运用企业营销手段提高读者到馆量的具体办法.  相似文献   

4.
谈毕生 《图书馆》1993,(3):36-37
从本馆读者逐年增多谈起近几年来,公共图书馆,特别是县馆读者减少,门庭冷落,而我馆到馆读者却逐年增多,从87年至90年,读者人次每年分别比上年增长59%、18%、27%、和17%,91年达到54778人次,又比90%年增长10%。临湘县人口仅43万,城关地区不到4万,在这样一个小县,一年有这么多读者是不简  相似文献   

5.
在创建和谐图书馆的前提下,图书馆如何为读者提供方便,使读者愿意到图书馆来,就成了我们图书馆工作的重要一环。本文介绍了我馆方便读者的几项细节服务措施.提出了深化方便读者服务的新想法。  相似文献   

6.
读者调查是图书馆与读者沟通的重要手段。为加强与广大读者交流,借助广大读者的力量进一步梳理图书馆的发展思路、查找存在问题,从而更好地践行以读者为本的服务理念,不断推出让读者和社会满意的服务举措,实现服务水平和办馆效益的持续提升,近期我们对到馆读者进行了较为详尽的问卷调查。  相似文献   

7.
卢列钧 《图书馆》1993,(2):41-42
据对我馆读者进行抽样分析,其中消遣型读者、娱乐型读者、生活情趣型读者约占全体到馆读者总数的80%以上。这些读者阅读的学科范围广:包括天文、地理、军事、文学、艺术、民情风俗等;内容不固定;没有明确的学习目的。我们不妨将这些读者称之为普通“文化娱乐型”读者群。他们读书需求迫切,队伍庞大,到馆最勤,借阅次数最多。为这类读者服务,看起来似乎与图书重点“为科研生产服务”的宗旨是两码事,而这类读者在整个图书行列到馆读者人次、  相似文献   

8.
基于读者到馆行为分析的图书馆服务优化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利用问卷调查和数据统计的方法,对上海财经大学图书馆总馆自开馆以来涉及读者到馆行为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总结读者到馆行为的现状、规律及问题,找寻其形成原因,并为改善读者服务工作成效,提出若干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9.
新时期的读者观:谈创造读者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进入2l世纪.图书馆读者工作的核心仍在于不断地创造读者,即在图书馆这一平台上,通过向固有读者与潜在读者、到馆读者与网上读者、文化娱乐读者与科研学习读者提供各种服务,并用先进文化加以引导、提高,使图书馆读者队伍不断发展、壮大。要达到上述目标,图书馆必须通过加强传统服务、强化品牌服务、宣传自我、参与公益活动、发挥馆藏特色等来实现。  相似文献   

10.
杨衍 《图书馆》2008,(3):92-93
文章分析了在网络环境下,图书馆远程读者与到馆读者及其服务的差异性,认为了解远程读者是图书馆为远程读者提供优质服务的前提,重点从加强网站和资源建设两个方面,探讨了图书馆远程读者的服务策略。  相似文献   

11.
拓展公共图书馆读者服务的新领域   总被引:47,自引:4,他引:43  
本文通过例证,阐述了公共图书馆在读者服务工作上改变传统图书馆坐守阵地、等客上门、封闭单一的服务方式,走改革、开放、创新的办馆道路,把读者服务工作延伸到社区、家庭、学校、军营等社会的各个领域,从而提高了办馆效益,扩大了图书馆的社会影响.  相似文献   

12.
虚拟用户--新时期图书馆读者工作的服务热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我馆近三年到馆读者与虚拟用户统计结果为依据,分析了目前到馆读者与虚拟用户的变化趋势,最后指出为了适应这种变化趋势,更好地满足虚拟用户的需求,图书馆应该采取的一些措施。  相似文献   

13.
用社会学的原理来研究馆员与读者的关系,称为馆读关系。 1.馆读关系的一般性质馆读关系是一种人际关系,它指利用图书馆来满足其阅读需要的读者个人(以下简称读者)与能向  相似文献   

14.
广西图书馆古籍读者现状与读者服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馆藏古籍读者借阅情况分析 广西图书馆收藏古籍近万种12万册.其中善本418种6千册.我们将1996-1998三年间古籍的借阅情况列成表(表附于封底),从表中看到,古籍的读者量也是逐年增长的,1997年比1996年增长106%,1998年又比1997年增长38.7%,增幅较大.然而欣喜之余却不能忽视另一个问题,三年里,古籍库接待读者日均不足1人次,即使读者最多的1998年,全年365天,(节假日照常开放)就有82天读者人次数为零.与平均日到馆1707人次比较,相去甚远,令人尴尬.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应试教育制度逐渐向素质教育转变和高考制度的大力改革,许多中学生也逐渐从繁重的学习中解脱出来,纷纷利用课余时间走进图书馆,广泛涉猎课外知识。就我馆而言,2002年度中学生到我馆借阅书刊量比2001年多出近两倍。由此可见,加强中学生读者服务日益成为公共图书馆的重点工  相似文献   

16.
自1992年正半年以来,我馆的景况就一天不如一天了,读者越来越少,甚至有的室少到每天平均只有三个读者借阅.图书馆的萧条景象,不由人忧心忡忡.  相似文献   

17.
文章通过对吉林省图书馆读者进行调查和分析,了解读者对我馆各项服务工作的满意程度,并对读者阅读动态等进行了细致的统计与分析,对如何进一步做好读者服务工作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辽宁省图书馆读者阅读情况调查报告●聂明澈(辽宁省图书馆)1调查活动目的和意义“辽宁省图书馆读者阅读情况调查”活动是为配合辽宁省图书馆正式开馆,对到馆读者主要阅读倾向和读者自然情况做以统计分析,从而适时调整我馆藏书体系和采购方向,以便在全面开馆后更好地...  相似文献   

19.
随着贵州省图书馆新馆的试开馆,我们对我馆到馆读者的读者结构进行了分析,找出其特点。提出了文献采访对策,使文献采访工作更好地为读者服务。  相似文献   

20.
文章调查分析了湖南图书馆综合图书外借处读者的到馆规律,并据此提出改进工作的设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