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如果一个人对媒介世界传递来的信息不做任何求证,就不假思索地接受,那不仅可能对现实世界产生错误的印象或感受,甚至可能被媒介世界中的片面之词所误导。  相似文献   

2.
元宇宙的兴起凸显哲学二元认识论的一个缺陷——把“媒介”排除在人类认知之外。柏拉图“洞穴隐喻”可能是最早的元宇宙雏形,20世纪媒介开始进入哲学研究的范畴,波普尔的“三个世界”理论和媒介环境学说为解释互联网哲学本质,解读媒介技术与物理世界、与人类认知的关系提供了富有洞见的理论框架。本文依据“三个世界”框架,从媒介技术与物理世界、人的认知的关系,讨论了元宇宙、平行世界、数字分身等概念的含义。进而从媒介技术自身演进的视角,分析了数字媒介技术的修辞特征。由于游戏、VR技术带来了一种用“活”的表达方式呈现“活”的知识的新修辞手段,将推动学术研究出现一场“范式”革命。  相似文献   

3.
媒介认知论     
凡媒介都是符号表达,媒介感不可能等同于现实生活感。视觉形象符号系列表面上看似与客观世界等真,其实它是仿真,有的还是拟真,它是对现实形象的重构,其形象是幻象。形象认知中的声音符号认知是介于形象认知和抽象认知中的认知,但它偏向于形象认知。媒介认知是媒介制作者和发布者与接受者的合谋,主动权在媒介的制作者和发布者那里。不能误把在陌生化、新鲜感驱使下受众接近媒介的现象当成受众建立了相应的媒介认知。认知系统建立后,媒介人就要遵循它,如果背离了它就会被受众拒绝。  相似文献   

4.
跨文化传播已成为当代无法回避的现象,每一个个体和每一种文化都在进行史上最频繁和涉及面最广泛的接触.而随着全球化的推进和媒介技术的发展,无论是媒介工作者还是普通民众,都可能以某种媒介为载体传播本己文化和接受异己文化,而且不同文化背景的传播者也经常通过不同的媒介进行文化身份互构.因此,为了使通过媒介进行的跨文化传播更为有效,也为了建构一个更加和谐的媒介环境,对生活在当代的所有人进行跨文化传播的媒介素养教育是必要且必须的.这种媒介素养教育包括培养多元文化的视角以维护世界文化生态平衡,拥有对媒介传递的文化的理解、分析和批判能力,树立起在文化自觉的基础上的创造姿态等.  相似文献   

5.
基层干部污名问题,事关党和政府形象,亟需重视。学界只见基层干部污名与其行为素质密切相关,却忽视了社会偏见等因素影响。研究发现,在互联网时代,人们越来越多地依赖媒介信息而非直接经验建构个人的意义世界,即使从未与基层干部有过冲突的民众,也可能依据先入为主的个人偏见给予基层干部污名评价。人们对基层干部的偏见越深,就越可能给予他们污名评价。因此,要提升干部形象,必须在重视干部自律与他律的基础上,引导媒介传播,增强官民良性互动,减少社会偏见。  相似文献   

6.
试论儿童媒介素养及其培养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媒介对儿童发展的影响既有积极层面又有消极层面,因此要培养儿童的媒介素养。培养儿童媒介素养主要包括培养儿童初步了解基本的媒介知识、培养儿童辨析媒介内容真伪优劣的能力、培养儿童运用媒介的初步技能、规避媒介使用可能对儿童造成的危害。  相似文献   

7.
“媒介即隐喻”是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的基本理论命题。该理论继承并发展麦克卢汉“媒介即讯息”理论,在对20世纪80年代美国电视媒体进行批判的同时,对媒介的文化力量进行了独特的揭示,指出了媒介具有强大暗示力,能够影响现实,定义现实世界乃至重构世界。这种理论话语对于反思当下中国社会的娱乐文化现实有着警惕和启发意义,特别是能够提醒媒介受众时刻保持应有的自我认知。  相似文献   

8.
符号不单单是人类认识和把握世界的工具,符号作为人类认识自我的重要媒介,更多地是在本体论或者说是本源意义上凸显其作用。从“符号互动论”的观点看,人类生存的世界不仅仅是一个自然的物质世界,而且是一个人造的符号世界,这个世界的创造和维系依赖于人类通过符号进行信息传播的能力。在信息传播中,对符号意义的互释使得沟通成为可能,因为交往双方对符号的意义可以进行创造性的阐释,人类因此能不断超越自己.实现文明的进步。  相似文献   

9.
任何时代的教育都有自己的主导性媒介基础。现代学校教育建立在印刷媒介的基础上,其教育基本理念与印刷媒介的特点密切相关。我们已经进入电子媒介时代,而电子媒介有不同于印刷媒介的特性,对构成现代教育基础的一些基本概念,如世界、主体、交往、知识等等都有自己的理解。在电子媒介盛世,弄清楚电子媒介对这些基本概念的理解,是教育研究必须面对的课题。  相似文献   

10.
高中语文新课标强调"思维发展与提升""跨媒介阅读与交流"和"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这些与媒介素养教育异曲同工。本文从批判性思维、跨媒介学习和真实情境三个方面解读高中语文新课标的创新之处,特别对真实情境的创造进行了分析,期望贴近当代生活的跨媒介学习成为新常态,从而成促进语文世界与生活世界联通,媒介教育与语文教育融合。  相似文献   

11.
董洪华 《家教世界》2013,(9X):32-32
<正>当前媒介已经成为儿童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们对儿童发展的深刻影响也备受研究者关注。正如大卫·帕金翰所言":我们必须有勇气准备让他们来对付这个世界,来理解这个世界,并且按照自身的特点积极地参与这个世界。"[1]与此同时,幼儿家庭媒介素养教育在实践中却并未受到足够重视,家长的教育理念、家庭教育目标、内容和方式等都滞后于媒介素养教育的要求。在媒介素养教育理念指导下,我们采用"融合方式"经过半年的实践研究,在幼儿家庭媒介素养教育领域探索出一条新的路径。  相似文献   

12.
在新的媒介环境下,乡村的主体性呈现越发依赖于村民的发声和自我言说。面对新媒介的新变化,乡村传播研究需要在新的媒介观下重新审视以往乡村及学界的媒介行动。文章在当前的媒介环境下,重新回顾了多年前的微博实验,并对乡村传播研究的新范式及新观念进行了讨论。新媒介在乡村中的意义,应在具体文化语境与发展空间中观察,只有考察媒介可能联结的行动,才能预测乡村发展的可能。  相似文献   

13.
在当代媒介文化语境下,跨媒介叙事要求充分利用不同类型的媒介平台,建构全媒介展开的“故事世界”。主题乐园作为“故事世界”建构中独特的叙事空间媒介,在故事呈现、故事体验和主体互动方面都具有特殊之处。主题乐园以高科技手段容纳、融合多媒介主题叙事的集成性、开放性、娱乐性叙事实体空间,不仅为游客提供物理和心理双重“沉浸”体验,还提供了互动性、创造性的文化参与和主体叙事的场域。以“故事世界”的叙事共享为基础,主题乐园成为文化想象共同体的公共领域,强化了参与主体的认同感和“故事世界”的凝聚力。  相似文献   

14.
虽然我国是世界上媒介批评活动开展比较早的国家,但关于媒介批评理论的研究却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事,并且多为对西方媒介批评理论的借鉴。通过对十几年来我国媒介批评概念的演变进行梳理,并得出一些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5.
大众媒介影响着大学生对周围世界的认知,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也产生着深刻影响。开展媒介素养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迫切需要,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面对新形势,应开拓思想、创新途径,让媒介素养教育走进大学课堂,利用校内外媒介资源进行媒介素养教育实践活动,并有效利用社会教育机构,拓宽教育渠道。  相似文献   

16.
当今时代,媒介高度发达。媒介也成为青少年成长历程中的一个基本元素,因此,对青少年进行媒介素养教育就显得越来越重要。从20世纪末开始,世界上很多国家都开始意识到这个问题,并着手开展形式多样的媒介素养教育。中国在这个方面起步较晚,但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青少年的媒介素养教育。  相似文献   

17.
以"微媒介"为基础的"微时代"是大学生所处的时代情境。大学生人际关系不可避免地受到"微时代"的影响。研究发现,微博、微信等"微媒介"虽然方便了大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但并不必然导致大学生人际关系和谐,其过度使用会对大学生人际关系产生消极影响;现实世界依然是大学生人际关系建立的基础和指向。"微时代"下大学生人际关系建构,需要大学生提高自控力,控制"微媒介"交往时间,避免过度依赖网上交往,加强现实世界中的人际互动;提高"微媒介"好友与现实好友重叠度,加强人际关系深度;融合"微媒介"交往与现实世界交往,拓展人际关系空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需要将以上方面对大学生进行积极引导。  相似文献   

18.
在当今的信息社会,媒介作为提供信息的主要渠道,对中小学生的成长有着深远的影响。如何正确面对媒介和利用媒介,不仅成为发达国家迫切关注的问题,而且在世界范围内演变和形成了媒介素养教育。目前,澳大利亚、加拿大、英国、法国、德国、挪威、芬兰、瑞典等国家已将媒介素养教育设为全国或国内部分地区中、小学的正规教育内容。而我国对中小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研究远远不够,  相似文献   

19.
张越 《教育发展研究》2021,41(10):78-84
通过对某边境村落的田野调查和对北京、天津、云南城乡小学生家长的问卷调查,发现当代儿童与其父辈的童年期相比发生了从"自然人"到"图像人"的代际变迁,具体表现为当代儿童接触各类媒介的年龄低幼化,图像世界挤占生活世界;进行媒介活动的类型多样化,图像表征内容更丰富;占有媒介资源的方式私人化,图像互动参与深度加强;获取媒介信息的渠道有分化,图像世界存在城乡区隔.为此,当代教育有必要认可学习者认识活动图像化的事实,重视多种表征方式的教育价值;理解图像意义表征的文化符号属性,警惕影响教育公平的潜在危机.  相似文献   

20.
解析我国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胡樱 《文教资料》2008,(17):192-193
当前,大学生正生活在一个被媒介包围的信息世界里,引进和实施媒介素养教育已经成为高校教育迫在眉睫的新课题.针对目前我国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现状,必须重新构建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内容,提高大学生对各种媒介信息的影响力和判断力,积极吸纳其文明成果,自觉抵制其消极影响,从而不断提高大学生的各种应变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