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1989年12月14日,新华社转发了美联社的一则惊人消息,《一颗小行星可能撞击地球》: 据美联社报道,一颗小行星可能撞击地球。于最近结束的美国地球物理学联合会秋季会议披露,这颗可能撞击地球的行星直径约1000米,目前距地球八十万公里,为月球至地球距离的两倍。如发生小行星撞击地球,其撞击所产生的能量很大。但是,科学家们指出,用特殊的火箭或原子弹可以使这颗小行星脱离现有轨道,从而避免这场灾祸。当天,这条消息立即通过报纸和广播传遍了全国。一时间,引起了广大群众的恐慌和不安。然而,在当天的《新闻联播》中,人们却看到了江苏南京电视台两名记者采访的另一条报道:  相似文献   

2.
1989年12月13日,美联社报道;一颗小行星可能撞击地球,科学家正在想方设法避 免这场灾难……如发生小行星撞击地球,其能量相当于在广岛爆炸的原子弹的破坏力的770万倍,地球上一半以上的人将遭此难。翌日,新华社对此进行更正:这颗小行星已经远离地球两亿公里,不会撞上地球。 这篇具有典型美国风格的科技新闻,曾经在各大报社编辑部掀起一场不小的波澜:有的编辑认为此类消息纯属危言耸听、哗众取宠,根本不应该发;另一些编辑则认为,群众有权知道与自己有失的任何消息,见多识广自然会提高承受力、判断力和辨别力。 诸如…  相似文献   

3.
飞行7年,行程60亿公里,命运多舛却百折不挠。日本小行星探测器“隼鸟”飞回地球后,科学家已从其密封舱里发现一些微粒子,如果这些物质能够被证明是从小行星“丝川”上获取的,人类将首次获得46亿年前太阳系生成时留下的最原始记录  相似文献   

4.
出现生命第一次奇变是在19亿年前,地球上出现生命。塞尔维亚尼什哲学院副教授帕夫莱博士在一块19亿年前形成的岩石中发现了植物含有的木质素和纤维素,表明地球已有生命。出现昆虫第二次奇变是在4.8亿年前,地球上出现了一厘米长的小昆虫。它是由日本生物学家在  相似文献   

5.
太空大冲撞     
6800万年前,一颗直径大约为10公里的小行星以快于子弹几十倍的速度冲向地球。剧烈的撞击使地球上发生了超级大地震和火山大爆发,升腾起来的尘埃遮蔽了整个地球上空。灾难最终导致了当时的地球霸主——恐龙的灭绝。  相似文献   

6.
方军 《中国出版》2023,(S1):233-237
恐龙这种生活在中生代的庞然大物,曾经统治了地球长达1亿年的时间。到白垩纪末,由于小行星撞击地球,导致地球上发生了第五次生物大灭绝事件,恐龙也因此永远消失了,只留下一件件埋藏在地下的化石标本。虽然时间已经过去了6600万年,但关于恐龙的一切依然吸引着人类不断地去探索和研究。当你问一位小朋友:你最熟悉哪种恐龙?  相似文献   

7.
2007年3月8日,北京某报发表了一篇“小行星撞地球”的报道,标题说“小行星撞地球无法避免”。这篇报道说,根据科学家测算,一颗直径在390米左右的小行星有可能在2036年撞上地球。如果到时候这种事情真的发生了,那么将释放出比广岛原子弹爆炸多10万倍的能量,直接毁灭几千平方公里的地区。  相似文献   

8.
为什么历史上发生的一些小行星撞击地球事件或大规模火山爆发事件引起了大规模的物种灭绝,而其他类似事件却几乎没有留下任何化石记录的遗迹呢?  相似文献   

9.
潘玥 《中国档案》2012,(6):82-83
地球上有一片蓝色,因为有了它,地球才如此美丽,这就是海洋。约66亿年前,银河系发生过一次大爆炸,其碎片星云物质经长时间聚集,于46亿年前形成太阳系。作为太阳系成员之一的地球亦由此形成。固体地球形成后,由于大量小天体的轰击,火山作用异常强烈且频率极高。喷发时地球内部溢出大量的气体,并释放出大量的水蒸气,由此形成了地球的  相似文献   

10.
南京台的新闻《小行星撞击地球毫无根据》被评为全省一九八九年度广播好新闻一等奖,一个重要原因:他们是在各家新闻单位中最先报道的。我台也报道了这一消息,而且写得不错。但比南京台晚了一刻钟。相差一刻钟,因而出现了新闻价值的巨大差距。  相似文献   

11.
《中国新闻周刊》2006,(34):81-81
科学家发现了迄今为止地球上最古老的钻石,它的形成可以追溯到生命刚刚在这颗星球上诞生的时期,并且至今保持着最原始的状态。  相似文献   

12.
张丽艳 《中国出版》2022,(S1):86-89
几乎每个孩子都会提出“我是如何来到这个世界的”这一“灵魂拷问”。生命的起源是人类永恒的话题,是人类孜孜以求的奥秘,进化论是目前对生命起源最令人信服的回答。在漫长的地球演化历史中,有些生命你方唱罢我登场,各领风骚五百年,而有些生命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前者如恐龙,它们曾经主宰地球超1.6亿年之久,却在6600万年前突然灭绝了。如今我们只能在博物馆里瞻仰其留下的化石.  相似文献   

13.
毛毛 《新闻世界》2005,(2):54-55
人类出现的历史至今不过3800万年。但是6亿年前的三叶虫化石上却留下了类人的足迹;人类懂得用火的历史不超过79万年.但是在非洲陆地上却发现了20亿年前的核反应堆;此外,世界各地还发现并证实了2万年前的铁钉、3万年前的星空图、4万年前的牛羊骸骨中子弹穿过的痕迹……远古时空与超前明的并存,他们,究竟是UFO曾经探访地球的痕迹?还是周而复始、生生不息的生命轮回的昭示?  相似文献   

14.
什么是宇宙?地球这颗充满活力的星球从古至今发生了怎样的演化?生命是如何起源的,生命的本质是什么?人类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如何形成了其他动物所不具有的智能?人类的技术手段使自身的生活和环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由《科学》杂志编辑部策划、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和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联合出版、凝聚着近400位中国科学家心血的《彩图科技百科全书》,以科学探索前进的视角,回答了这些问题,从而向读者描绘了一幅关于自然世界和人造器物世界的长卷画面,为当代公众提供了一部百科概览式的科普解说。90年前创办《科学》杂志的我国前辈科学家主…  相似文献   

15.
1989年12月14日,新华社转发了美联社的一则惊人消息《一颗小行星可能撞击地球》。这条消息立即通过报纸和广播传遍了全国。一时间,引起了广大群众的恐慌和不安。然而,在当天电视的《新闻联播》中,人们却看到了江苏南京电视台两名记者采访南京紫金山天文台的天文学家的另一条报道,消除了广大群众的恐慌和不安心情。  相似文献   

16.
编辑同志: 贵刊有自己独特的风格。美中不足者,乃“似曾相识”的重稿有些多。就以第五期为例吧!“记者生涯”中的“南沙永远记住他们”一文,《新闻与成才》杂志第4期上刊登过,只不过题目叫“南沙踏浪抒豪情”。“业务研究”中的“从‘小行星撞击地球’看记者的职业修养”一文,也已在《新闻战线》第4期刊登。  相似文献   

17.
经过近一年时间的反复观察,美国一个研究小组最终确定.99942号小行星阿波菲斯(Apophis,即原来命名的2004 MN4)将在2029年近距离擦过地球。一颗同等大小的小行星如此靠近地球,这种几率平均超过1000年才会出现一次。  相似文献   

18.
消息《请爱护“上海货”的好声誉》,新民晚报1989年3月2日,作者:潘新华,新民晚报记者《小行星不会撞击地球》,文汇报1989年12月15日,作者:周描坤,南空后勤部政治部干部《人口增长列车依着惯性还在疾驰》,上海科技报1989年4月14日,作者:唐秦梅,上海科技报记者,陈小红,上海市计划生育委员会干部《三官堂桥家禽市场为何鸡飞人去》,消费报1989  相似文献   

19.
远古海平面     
澳大利亚科学家宣称,大约8000万年前,也就是恐龙在地球上居于统治地位的时期,海洋的平均深度要比现在深大约170米。 科学家们现在一致认为,海平面的高度曾出现过剧烈的波动。悉尼大学的科学家通过对白垩纪时期的岩石进行分析,并运用计算机重现了当年海洋的分布情况后,得出了上述结论。研究者表示,在地球的演化史上,曾有许多自然过程直接影响到了海平面的高度,不过,这些均与冰川融化和气候变暖无关。  相似文献   

20.
300年前地球上有25亿个物种,到今天只剩下1亿个。而在仅存的1亿个物种中,动物以每天一种的速度在灭绝,植物以每小时一种的速度在消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