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董益(养性)的杜诗选注本屡为各书目著录,国内却一直未发现原本。日本内阁文库《图书第二部汉籍目录》亦著录此书,且实有是籍。山东大学文史哲研究所现藏有此本复印件,是由曾师从萧涤非先生的美国留学生车疏善从日本复印而得,殊为珍贵。是书七卷本,高儒《百川书志》、黄虞稷《千顷堂书目》皆作四卷,方树梅《明清汉人著作书目》书名作《李杜诗选》,未著卷数,晁瑮《宝文堂书目》则仅录为:“杜诗,董养性注”,亦未标卷数,皆与此本异。只有《天一阁书目》著录较详,且与此本同,七卷本,临川董益辑,所引序亦完全相同。周采泉《杜集书录》卷六“杜诗选七卷”(元董养性选注)条下编者按云:“疑元明刻本,不止一种。”“至方树梅作《李杜诗选》,或为另一书,或者‘李’氏为衍文”,推测皆可信。然同卷又  相似文献   

2.
罗健雄 《图书馆论坛》1992,(4):29-32,44
1961年10月,巴黎“国际编目原则会议”就著录标目与著录用词发表《原则声明》以来,现代文献编目标准化在检索性款目编制领域,逐渐由著录正文(主要指著录格式)标准化向检索标目选择及其著录形式标准化发展。日本于1977年根据《国际标准书目著录(总则)》(《ISBD〔G〕》)修订出版的《日本编目规则预备版》第73~74页刊载标目选定表;1978年12月分别在美国、英国和加拿大问世的《英美编目条例第二版》(《AACRⅡ》)第一部分为“著录”、第二部分为“标目、统一题名和参照”;1985年1月31日发布、10月1日实施的中国国家标准《普通图书著录规则》,以附录形式首次作出关于标目和参照的统一规定。上述各国文献编目标准化的发展表明,实现完善的编目标准化必须将检索标目和著录  相似文献   

3.
基本款目(在西文编目中称“主要款目”)的著录正文上方以什么为标目,编目界历来就有争论。在国外,标目问题在长期的争论中大致形成了以下两种观点:一种认为应取著者作为基本款目标目;另一种则主张取书名为基本款目标目。与此相应,也形成了两种著录格式,即以著者的标目的段落式著录格式和以题名为标目的悬行式著录格式,井一直延续至今。《国际标准书目著录》(以下简称ISBD)为实现图书馆现代化,使编目工作向国际化方向发展,70年代破天荒地提出取消著录正丈上的固定标目,推出一种从题名与责任说明项开始著录的格式(即书目著录)。  相似文献   

4.
《锦绣万花谷》一书的编者,自南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以降,几乎所有的书目著录都付阙如,而明清之后,有书目将此书编者著录为“万详”或“萧赞元”等,经考证,皆误.论文认为编辑此书者当是宋代卢襄的子孙.  相似文献   

5.
《中兴馆阁书目》由北宋秘书监陈骙编撰,仅用八个月时间,于淳熙五年(1178)完成。原书凡七十 卷,叙录一卷,著录图书40486卷。嘉定十三年(1220),秘书监张攀又主持编撰《中兴馆阁续书目》三十 卷,著录淳熙五年后馆阁收入的新书14943卷。《书目》和《续书目》在当时曾与《崇文总目》并行,后皆 散佚。1932年,赵士炜撰《中兴馆阁书目辑考》五卷,《中兴馆阁续书目辑考》一卷。是近数十年间查考  相似文献   

6.
中文图书采访书目比较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采用抽样调查方法,对新华书目报(社科版与科技版)、CIP数据、全国新书目和出版社自编书目等国内主要中文图书采访书目,从书目可供性、预告率、图书预告征订的实际可供时间跨度、著录字段、著录格式(排版显示格式)、采集成本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为落实《图书馆采访工作规范》中的“选择出最适合于本馆使用的书目”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俄文图书目录现在是我国大多数图书馆,特别是大型公共图书馆、科学院图书馆和高校图书馆目录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许多馆都藏有一定数量的俄文图书。长期以来,由于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俄文图书著录处于混乱状态。有些馆采用了苏联出版的《中小型图书馆目录及书目索引适用出版物著录统一条例》许多图书馆使用自己编制的俄文图书著录条例。各馆在著录内容和著录格式上都很不一致,项目有多有少,繁简不一,影响了图书内容和特征的揭示,妨碍了服务效果和图书利用率的提高。当前我们正处于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新时代,世界各种科技资料急速增长。苏联在数学、核物理、天文、高能物理、量子力学、等离子体物理、低温物理、固体物理等科学领域属于世  相似文献   

8.
由北京图书馆编辑、书目文献出版社出版的全国中文图书统编卡发行数年来,受到用户的广泛欢迎。统编卡是依据国家标准《普通图书著录规则》、《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进行著录、分类的。内容清晰、格式规范,在采用统一的书目情报语言描述文献特征方面,提供了技术典范;在推进文献著录标准化方面,取得了不可低估的重要作用。当然、统编卡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现就下列若干实例浅析如下:1责任者著录不当例1:以《中国医学百科全书》其中六种分卷为例,其责任者著录各不相同:①.中国医学百科全书:传染病学/中国医学百科全书编辑委员…  相似文献   

9.
《台仪辑略》一书,明代以降公私书目多不见著录,仅明末清初常熟钱曾《虞山钱遵王藏书目录汇编》、昆山徐乾学《传是楼书目》曾著录此书。钱氏云“《台仪辑略》一卷,述国朝台”,作者阙如;徐氏则云“《台仪辑略》,明许弘纲,一本”。皆语焉不详。中国国家图书馆善本库藏《台仪辑略》一部,著录信息云:“《台仪辑略》一卷,(明)许弘纲订正,明万历四十年刻本。”这部《台仪辑略》不分卷,1叶2面,四周单边栏。叙文,1面竖5行,手写印刻行书,满行11字。叙下落款,钤盖三方印玺,自上而下,依次是“许弘纲印”“庚辰进士”和“大中丞印”。目录与正文,每面长12cm×11cm,竖10行,行16字为主,满行18字,雕版,仿宋楷体大字,说明文字采用小字双行夹注格式。版心,黑色上鱼口,下鱼口以一条满行细横线表示。上鱼口与上边栏之间,刻书名“台仪辑略”,顶格;版心中间近下鱼口约3字处,标叶数,共23叶。《台仪辑略》以都察院职官为本位,先己后他,由内而外,记载都察院日常运行、院官到任、相见及各衙门职官与都察院职官往还仪节等,可补《明史》《大明会典》《宪纲事类》记载之阙。鉴于此书极为稀见,兹整理辑录,以供研究。  相似文献   

10.
《中国国家书目》(1985)(下称《书目》出版了,这是我国第一部正式的国家书目,也是我国第一部采用国家标准编制的大型权威性图书馆目录。它的出版对统一协调我国的编目工作,实现全国性书目控制具有重大意义。《书目》由中国国家图书馆下设中国国家书目编辑委员会主持编辑,收录了1985年出版的和部分1984年出版的中文图书以及在此期间创刊、改名的中文期刊和报纸,共17,000条。全书分两卷:第一卷为正文,按《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下称《中图法》)(第二版)体系编排;第二卷为索引,  相似文献   

11.
论书名著录的规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书目著录的多样性 我国书目著录五彩缤纷,但最常用的则是图书在版编目(简称CIP)、手工编目(以卡片形式为主,简称Card)和计算机编目(简称MARC)三种.经过多年努力,规范它们著录的标准化文献已经齐备:CIP的标准有《图书在版编目数据》[1]、《普通图书著录规则》[2]、《文献著录总则》[3]等;Card的标准有《普通图书著录规则》[2]、《文献著录总则》[3]及它们所对应的修订报批稿,[4,5]《中国文献编目规则》;[6]MARC的标准有《中国机读目录格式》[7]、《中国机读目录格式使用手册》[8]等多种.  相似文献   

12.
陈利 《图书馆论坛》2006,26(4):169-171,174
通过对CALLS联合目录西文丛编规范标目的整理,详细分析了CALLS联合目录西文书目数据丛编著录中存在的质量问题,并提出了正确著录的方法和改进西文图书丛编著录质量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国家图书馆藏宋刻本《切韵指掌图》,八行字不等,白口,四周双边,版心镌刻工姓名。此书题司马光撰,《郡斋读书志》、《直斋书录解题》均未见著录,《四库全书总目》云司马光家集中“惟不载此书,故传本久绝。”此本是《切韵指掌图》现存最早的版本,《北京图书馆古籍善本书目》、《中国古籍善本书目》均著录为宋绍定三年(1230)越州读书堂刻本。傅增湘认为系翻刻北宋本,经考定,此本的底本是南宋初绍兴间刻本,读书堂刻本属于二次翻雕本。  相似文献   

14.
李颖 《兰台世界》2008,(9):63-64
以《西学书目表》为例,介绍梁启超近代目录学理论和书目工作实践。梁启超对图书著录内容、图书著录体例、图书分类体系进行了创新,为我国近代目录学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15.
《中国古籍善本书目》是文史学界和图书馆界权威的工具书,由于其规模庞大,书出众手,难免有讹误存在,如部分作者姓名、题跋者姓名等信息著录错误,辑录者所在年代著录不当,部分图书被重复著录、分类不当,馆藏著录错误等。为此,《中国古籍善本书目》应注重对这些错误的修订。  相似文献   

16.
清代中晚期私家书目与《四库全书总目》之关系主要表现在《总目》对私藏目录有指导作用,私家目录对《总目》有所改进,私家书目著录图书常以《总目》为参照等.这种双向交互的关系最终促进了目录著录的完善和科学化,并由此反映了中国目录学史在清代的沿革变化.《楹书隅录》是晚清私家书目的代表作之一,与《总目》有着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7.
图书在版编目(英文缩写CIP),是依据相关的国家标准《普通图书著录规划》、《文献叙词标引规则》以及《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对图书进行著录、分类标引、主题标引,在图书出版过程中编制,并印制在图书上的书目数据。目前全国大多数出版社已将申报CIP数据纳入图书出版的内部工作流程当中,并通过校对、质检等环节加以审核。但我们也发现CIP工作存在着不尽如人意的地方。CIP数据不准、不全,将直接影响到统计部门和行业主管部门对全国图书出版情况进行准确的判断和科学的分析,无法向业内同行和社会用户提供详实的可供书目数据。而产生这些…  相似文献   

18.
作者列表分析了我国目前编目界依据的《普通图书著录规则》和《西文文献著录条例》在项目设置、标识符号、著录格式的相同点,分析了《国际标准书目著录》和《英—美编目条例》的关系,证明了目前在编目课教学中存在着大量的内容重复现象。大胆提出对传统的中、西文献的编目课进行改革,即合并为一门包括中、西文文献著录内容在内的新的“图书馆目录”课,并提出了具体的设想。  相似文献   

19.
试论普通图书题名信息的选取与著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国际标准书目著录规则(ISBD)》对普通图书题名的选取和著录方法作了分析和归纳。  相似文献   

20.
关于统一中外文书目著录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关于统一中外文书目著录的几个问题谢琴芳(北京大学)我国自70年代末及80年代初,在介绍ISBD国际著录标准的同时,也开始制定适合于本国的各类文献的著录标准。例如中文图书编目采用的《普通图书著录规则》(下称《标准》),西文图书编目采用的《西文文献著录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