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中国,图书馆员没有职业化,何来"去职业化"及研究?中国图书馆还没有进入"职业化"——法律的界定,"图书馆员去职业化"及研究是"非理性"的。然而,中国图书馆和图书馆员事实上的职业化是存在的,图书馆员职业是图书馆员赖以生存的物质来源、是图书馆员善心悦目的精神基石、是图书馆员朝夕相伴的职业港湾。业务外包是图书馆员去职业化的风险投资与不当支出,图书馆员"职业边缘化"及研究具有客观性,"图书馆员去职业化"及研究却是虚妄的。面对着中国图书馆职业"边缘化"的趋势和风险,应该推进图书馆员职业化,而图书馆员"去职业化"研究应该滞后。  相似文献   

2.
图书馆员职业化建设问题论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再芳 《图书馆学刊》2010,32(6):18-20,104
基于对图书馆员职业化内涵的分析,指出了我国图书馆员职业化现状中存在的问题,认为加强图书馆员职业化建设是图书馆职业发展的迫切需要。图书馆员职业化建设问题与馆员群体、行业学会或协会、制度环境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图书馆业界首先要做的是馆员群体与行业学会一起联手解决自身职业认同和行业自律问题,夯实自身职业化基础,以促进并力推制度环境的完善。  相似文献   

3.
"去职业化"已成为我国高校图书馆职业发展的一种趋向。图书馆核心业务的转移与缺失、图书馆从业人员的非专业化、图书馆员自身职业精神的削弱等现象体现了我国高校图书馆"去职业化"问题。为防止高校图书馆"去职业化",有必要建立相关的图书馆法及图书馆员职业资格认证等制度,并重建适应信息时代的高校图书馆核心业务。  相似文献   

4.
文章采用网络调研法梳理美国图书馆员数字素养教育内容概况,重点分析其教育内容特点,包括强调数字技术应用与开发技能、聚焦图书馆用户服务场景、注重培养职业道德与素养、倡导职业提升与自我发展。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图书馆员数字素养教育现状,提出应当从充实图书馆智慧服务相关教育内容、针对职业特点提供专业化教育内容、培养图书馆员数字道德伦理规范、重视图书馆员终身学习发展四个方面构建图书馆员数字素养教育内容体系,提升图书馆员数字素养水平。  相似文献   

5.
图书馆员的专业化、职业化是图书馆员职业的发展方向,但目前国内外图书馆界普遍存在图书馆员的非图书馆专业倾向,这种倾向的形成有多方面原因,并将影响图书馆员职业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图书馆界对此应予以关注和警惕并积极应对.  相似文献   

6.
目前学术界有观点认为图书馆员正在走向“去职业化”,面对着中国图书馆职业“边缘化”发展的趋向和涌现出来的风险,论文界定了图书馆员职业化概念,提出应在职业资质、职业技能、职业行为、职业素养方面推进图书馆员职业化建设,而图书馆员“去职业化”研究应该滞后。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近代社会变迁的历史进程中,图书馆事业取得了历史性突破。随着西学东渐的深入、社会变革的推动和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图书馆职业化不断完善。近代中国图书馆职业化主要体现在图书馆员职业群体化、图书馆组织机构结构化、图书馆岗位体系化、图书馆员选任制度化和图书馆工作规范化等方面。图书馆职业化和近代社会变迁具有因果关系和相互作用关系:社会变迁在开启图书馆职业化进程、推动图书馆员专业化教育、培育图书馆职业精神和促进图书馆国际化交流中起到了重要的助推作用,图书馆职业化的深入系统发展,又通过社会教育、社团组织发展、女性的社会参与和“中国的图书馆学”构建等反作用于社会变迁,构成了相互交织并动态演进的互动关系。表1。参考文献45。  相似文献   

8.
日本图书馆重视人才队伍建设.日本图书馆情报学教育已经基本形成较为成熟的制度体系.职业制度与图书馆学教育相结合,尤其在图书馆员培养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可为我国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9.
"去职业化"已成为我国图书馆界一种趋向,高校图书馆作为我国图书馆事业的重要支柱之一,同样存在"去职业化"现象。本文对其产生的根源及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剖析,以期图书馆事业及图书馆员职业在今后的发展中处于良性状态。  相似文献   

10.
我国大学图书馆员去职业化的主要原因是高校招聘馆员的标准提高;高校财政投入经费不足;图书情报学教育与图书馆职业失衡。造成大量青年馆员跳槽;专业馆员科研能力丧失;图书情报学科教育障碍等弊端。建议采取调整人事聘任标准;营造馆员终身学习的环境;建立图书馆职业资格制度等防止图书馆员去职业化等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