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1 毫秒
1.
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与身心健康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问、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方法,根据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的主要特征,制定问卷调查表,对武汉理工大学24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一部分学生具有良好体育生活方式特征,而另一部分学生不具有良好体育生活方式特征。分别对这两部分学生的身心健康状况进行测试、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具有良好体育生活方式的这一部分大学生的身心健康状况明显好于另一部分学生。可见良好的体育生活方式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有着重要影响,建立良好体育生活方式是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采用问卷调查、数据统计等方法,调查分析福建省中职校学生体育意识与体育行为。结果显示:福建省中职校学生的体育意识处于良好水平,但与体育行为之间存在偏差;影响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主要因素有个人意志品质薄弱、场地设施的局限性、良好的体育习惯和终身体育意识的缺乏等。  相似文献   

3.
试论学校体育中的养成教育●崔冬霞刘纯献终身体育要求学校体育应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学生能否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关键取决于学校对学生体育养成教育的效果。对学生的体育养成教育应从小抓起,通过小学、中学、大学长期的体育教学、熏陶与实践,逐步培养学生终...  相似文献   

4.
高校体育实施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为学生自学、自练和自我创造,参与竞赛,体现自我价值,培养竞争意识创造良好的氛围。大大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参与,在参与过程中使学生树立生理、心理、社会、道德相结合的多维健康观,提高学生的体育意识和体育能力,有效地增强学生的体质,培养学生的个性和良好的思想品德,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形成终身体育意识和思想。  相似文献   

5.
对1500多名各年级在校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的调查与血压水平与血压偏高率的检测表明,良好与非良好体育生活方式对学生血压水平、血压偏高率存在显著性影响,而良好体育生活方式的学生的身体质量指数(BMI)水平要明显优于非良好体育生活方式的学生,因而可以得出具有良好体育生活方式对保持或改变大学生身体质量指数(BMI)会起到较好的作用,进而保持或达到较好的血压水平与较低的血压偏高率.  相似文献   

6.
李清创 《精武》2012,(14):91-91,93
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爱好,并养成自主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是体育教学成功的一个重要标志。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练习惯,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终身体育匏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地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主锻炼意识和能力。  相似文献   

7.
对培养学生终身体育能力途径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育教学的核心是传授体育知识、技术、技能,培养学生的终生体育能力,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则是一个综合、复杂的过程。从培养学生的主动锻炼能力,传授科学的体育理论知识,培养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三个方面论述了培养学生终身体育能力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通过体育教学来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让学生充分体验到参加体育运动的乐趣,是奠定学生终生参加体育运动的重要前提,而良好的课堂气氛是体育教学成败的重要因素。因此,要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必须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  相似文献   

9.
学校体育价值观的思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学校体育价值观与学校体育目标和师生员工的生活方式有很大的关系。学校体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是高校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窗口。学校体育具有增强体质、增进健康、提高体育学习能力与社会适应能力、培养顽强的意志品质和良好的体育道德、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意识和终身体育思想,培养学生个性社会化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学校体育是学生人生体育中的一个阶段,并不是学生人生体育的最后环节,而只是一个起点。人的一生都应该致力于体育活动,致力于体育锻炼,并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我们要认识到体育将贯穿于学生一生的全部时间,也包括他所处的各种场所,体育无处不在;其次,学生在校期间要强调教师给学生必备的体育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形成良好的体育兴趣,养成坚持锻炼的好习惯,教会学生继续学习、锻炼与再提高的能力,重视教学生锻炼的方法和对学生品格的塑造;此外,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和独立锻炼身体的能力,真正将"健康第一"贯彻始终,为终生体育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学校体育教育改革应确立学习主体观、觉体综合观、习惯养成观、学生差异观。应改革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 ,以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和个性的形成。  相似文献   

12.
谈体育教学与竞技运动中的人格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体育教学与竞技运动是培养和发展健康人格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它蕴含着丰富而又积极的教育功能。就此,对竞技运动和体育教学过程,如何培养学生和运动员的人格及进行相关的体验加以分析,并对体育教学与训练提出一些参考性意见。  相似文献   

13.
当前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重点基本都是围绕如何构建体育教师的个性化教学理念和如何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进行的。依据"90后"学生的性格特征,采用对比实验法,得出以下结论:个性引导教学对提高教学效果具有一定的优势,它能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有效提高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提高体育成绩,增强身体素质;能拉近师生距离,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但由于个性发展的难控性,容易使学生重成绩而轻技术,而且对体育教师的课堂组织带来一定的难度。所以,个性引导教学应该有的放矢的进行,要肯定学生的个性发展,但也应该以课堂纪律作为约束,在一定的纪律要求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才能使体育教学向着有效积极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女大学生参加健美操不同教学模式前后的人格特质各项指标的测试与分析,探讨如何通过优化健美操教学模式来更好地培养大学生健康人格。  相似文献   

15.
浅谈体育的个性化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开展,学生个性教育的重要性就显得更为突出,体育教育在对学生进行个性教育所起的作用是非常明显的,而且是多方面的.通过对教育个性化内涵的理解及体育教学对其所起作用的研究,提出正确培养和发展学生个性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6.
体育专业大学生心理状况与个性发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体育专业大学生是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一支重要的后备力量,了解体育专业大学生的心理状况、心理需求、个性发展特征,对实施素质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笔者对358名体育专业大学生心理状况及个性发展进行了调查研究,发现体育专业大学生具有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他们的个性发展具有多元化特点。  相似文献   

17.
情绪对体育教学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情绪在体育教学中所产生的影响,对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合理运用教学手段和消除情绪中的不利因素进行了探讨。认为应在实践中认识和掌握诸因素之间相互影响的一些基本规律,积极培养和促进稳定的情绪,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8.
周忠 《体育学刊》2003,10(4):114-115
通过课程及学生成绩评价系统的改革及教学方式的变化,在体育教育中对本校748名高中生进行了3年的个性培养研究。结果提示个性化体育教学有利于学生良好个性的养成和全面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19.
哈体院的舞蹈专业课教学处于刚刚起步阶段,专修体育舞蹈课的学生水平参差不齐,如何结合学生现状水平迅速提高体育舞蹈课教学水平,培养学生具备一定专业水平和能力是摆在体育舞蹈教学的一项重要课题,就此,对哈体院体育舞蹈专修课教学提出: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术教学;加强体育舞蹈基本功教学;并对体育舞蹈动作教学要素加以分析及提出对策性意见,以便结合学生实际进行有的放矢地针对性教学,以达到专修课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20.
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提出了在体育教学中实施健康教育的要求,即通过体育教学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教育。但如何更好的实施健康教育,目前全国没有一个统一的规定和要求,本文就实际体育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自己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