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促进幼儿身心发展是幼儿教育的任务,是确定教育目标设计和组织教育活动首先要考虑的问题。音乐教育要尽音乐艺术之优势来促进幼儿的发展。音乐的声音主要是乐音,有高低、长短、强弱、音色等特性,它为使音乐艺术具有丰富多彩的艺术表现力奠定了基础。在音乐活动中要善于运用速度、力度、音色等表现手段来表达音乐的情感内涵。音乐是听觉艺术,听音乐时,往往会使我们联想到听觉以外的事物。  相似文献   

2.
谢渝芳 《教师》2008,(3):49-50
音乐是声音的艺术,它能表达人的思想感情,形象地反映社会生活。在幼儿教育活动中,有陶冶情操、开发智力、提高素养等良好的教育作用,对促进幼儿的发展有其独特的教育功能。教师如何在音乐活动中指导幼儿接受音乐的熏陶、感染,实施有效的指导策略?为此,本人作了以下尝试:  相似文献   

3.
音乐教育作为一门基础学科,首先是一种基本素质教育。它通过教授音乐这门听觉艺术,来反映人们的思想、情感以及社会生活。幼儿园的音乐教材旨在使幼儿对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爱好,具有对音乐美的感受、表现能力和初步的鉴赏、创造能力,教会幼儿如何认识生活、感受生活并在一定意义上创造生活,从而促进幼儿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个性,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4.
打击乐活动充分的结合了听觉,视觉,肢体运动使幼儿获得艺术体验,是发展幼儿音乐潜能的一个重要途径,同时对幼儿的素质发展也有重要的作用。在活动中用幼儿熟悉的儿歌、有趣的图谱、音乐表演以及生活中的乐器来带入,寓教于乐,促进手、脑协调发展,提升音乐素养,促进素质发展。  相似文献   

5.
音乐活动是幼儿园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园开展音乐活动的根本目的就是让幼儿爱上音乐,爱上艺术,在音乐活动中快乐地成长。一、在音乐活动中渗透幼儿常规教育在音乐活动中对幼儿渗透生活常规教育,就是把音乐教育的美感艺术和常规教育有效地结合起来,选择一些优美的旋律和经典的作品,创设良好的音乐教育环境,音乐语言转化为肢体语言,达到音乐活动与生活常规教育的有机渗透。例如在组织教学活动前,我选择了  相似文献   

6.
王珊瑚 《新课程研究》2009,(10):107-108
艺术教育是对幼儿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途径之一,音乐活动是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在新《纲要》的理念中,我们对艺术教育的认知发生了新的变化,并引发了对传统艺术教育的反思。但长期以来。幼儿园艺术教育由于受到功利主义教育观的影响,教育的基本点都定位在知识和技能的层面上。在学前艺术教育的音乐活动中,幼儿感受到了什么,又有什么情感体验,他们先后又怎样表达……这些问题往往被忽略。因此.笔者尝试根据幼儿的心理发展扣年龄特点,从创造音乐环境、注重幼儿对音乐的感受、特殊的教学方法等方面.谈谈幼儿在音乐活动中主体性的体现。  相似文献   

7.
法国大文豪雨果曾说:“开启人类智慧宝库有三把钥匙,一把是数字,一把是文学,一把是音符。”《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在对音乐教育的目标定位中提出,要让幼儿能初步感受并喜欢环境、生活和音乐中的美,喜欢参加音乐活动,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这样的目标定位强调了音乐与生活的联系,明确了幼儿在音乐活动中的主体地位。音乐有较强的感染力,是情感启迪、情感交流、情感表达的良好手段,是对幼儿进行情感教育的最佳工具,也是幼儿表达自己的认识和情感的重要方式。因此,教师应当从音乐教学实践出发,积极探讨有效开展幼儿园音乐活动的策略,让幼儿进入音乐的天地并借助音乐获得积极的人生体验,促进幼儿全面、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8.
周美玉 《亚太教育》2019,(11):189-190
音乐是反映人类生活情感的一种艺术,贯穿人类生活的始终。人们通过音乐审美教育,思想上受到启迪,认识上得到提高,心灵上得到寄托,能够影响人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音乐审美教育对幼儿素质教育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无论是幼儿当前的发展,还是幼儿未来的发展,都离不开音乐审美教育。本文主要论述了音乐审美教育对幼儿听觉和记忆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智力和情商以及身心健康等方面素质发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幼儿音乐学习是幼儿生活、学习和成长中不可缺少的内容,它能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音乐作为一种情感艺术,其感染教育孩子的关键在于情感体验的教育。所以,在开展音乐活动时,教师要运用各种途径,加强音乐学习的情感培养。  相似文献   

10.
陈星烨 《成才之路》2014,(20):60-60
陶行知先生提出了生活教育论的三大主张“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并指出:“生活教育是以生活为中心之教育……生活与教育是一个东西,不是两个东西。”他认为:“教育必须是生活的,教育必须通过生活才有效。”因此,幼儿园的教学更要贴近幼儿的生活,让生活与课程有效整合,提高教育的有效性。音乐是弥漫的艺术,源于大自然。幼儿对音乐的渴望和需要也不仅仅是通过音乐教学活动就能够满足的,这就可以将音乐活动中的各个内容渗透到幼儿生活的方方面面,使得幼儿生活音乐化。但生活音乐化有什么意义,又如何使得幼儿生活音乐化,本文将进行简要分析。一、“幼儿生活音乐化”的重要性(1)幼儿生理的需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在艺术活动领域里明确提出“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用不同的艺术形式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因此,在音乐活动中应该注重综合性、趣味性、活动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而幼儿对音乐活动的兴趣是幼儿积极参加音乐活动的原动力。为此,培养幼儿活动的兴趣是幼儿园音乐教学的重要目标。  相似文献   

11.
谢芳 《成才之路》2023,(14):105-108
音乐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可让人的身心得到舒缓,灵魂得到治愈,其应用于在幼儿教学中,对幼儿的习惯养成、心理成长以及身体发育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培养幼儿常规过程中,幼儿教师可借助音乐“串联”幼儿的一日生活,将音乐贯穿于幼儿的晨间入校、游戏、午餐、午睡以及思想品德教育、思维能力培养等活动中,通过音乐的熏陶与教育,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良好的卫生、学习以及生活等习惯,为将来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2.
音乐是听觉艺术,美术是视觉艺术,把音乐"请进"美术活动,让美术"牵手"音乐,视听结合,艺术同构,在提高幼儿音乐欣赏能力的同时,可以大力发展幼儿的美术创造力,促进幼儿的艺术思维能力和审美心理结构的发展。以大班艺术活动《舞动的线条》为例,谈音乐与美术的完美结合,体验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之间相通相融的情感交流。  相似文献   

13.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教师应为幼儿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用不同艺术形式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像,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在《小手歌》这节课中教师在"创编歌词"这一环节中为幼儿提供了发挥想像、自由表现的机会。在集体音乐活动中,一旦丧失审美性,那么其他方面的教育性也就很容易丧失,可以说音乐的审美享受是一节课的灵魂所在。理想的音乐教育活动是以审美感动为基础的,在音乐教学活动中,幼儿并不仅仅是在跟教师学唱歌曲,他们更是在游戏、在生活。音乐活动的审美目标是通过音乐活动激发幼儿的审美感动,从而培养幼儿爱生命、爱他人、爱自然的人文素养。幼儿园音乐活动不仅能促进幼儿审美感受和审美表现的发展,还能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音乐是幼儿最喜爱的艺术形式之一.幼儿在美妙的音乐中认识社会,表达情感.适宜的幼儿园音乐教育能够有效地促进幼儿各项能力的发展,包括语言表达能力、形象思维能力、音乐听觉能力、良好个性品质等.幼儿园应积极开展儿童音乐教育的实践与研究.  相似文献   

15.
真正的音乐教育是建立在音乐艺术基础上,是在学生参与音乐实践活动中进行的,与其他科目的教育一样,有能力、有责任促进孩子在体、智、德、美诸方面得到发展。音乐教育建立在音乐艺术基础上,音乐教育则具有音乐艺术的特点。因此,音乐教育必须引导小学生参与唱歌、欣赏、音乐游戏、舞蹈、奏乐等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对学生进行教育。孩子是成长发展中的个体,在音乐活动中有素质能力上的差异。教师要细心地、反复地观察孩子在音乐活动中的表现,了解幼儿接受音乐教育时的一些特点,把握这些特点做好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6.
幼儿师范学生是未来的幼儿教师,担负着为未来社会培养合格人才的启蒙教育重任,他们的素质如何,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祖国的未来。因此,师范教育应该十分重视幼儿师范生的素质教育。作为音乐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能满足于单纯教会学生唱了多少首歌,而应该立足于课堂教学的主阵地,重视幼师学生的音乐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教学和思想品德教育,努力提高幼师生的音乐素养。一、培养幼师生的音乐审美能力音乐是听觉的艺术,聆听是一切音乐活动的根本,是音乐教育主要的审美活动之一。教学中要重视学学生的  相似文献   

17.
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故事以其情节性、形象性的特点深受幼儿喜爱,而音乐是一种听觉艺术,它看不见摸不着,有一定的抽象性。把故事与音乐相结合,寓抽象于形象之中,正好可以起到互补的作用。音乐活动与情感密不可分,而幼儿的思维直观形象,其情感往往在情境中产生,因此,在幼儿音乐教学活动中创设与音乐作品相适应的情境。尤其是生动形象的故事情境,有利于幼儿情感的形成和强化,有利于幼儿更好地感受、理解和表现音乐。  相似文献   

18.
新课改几年,以前单一的音乐课变得更有趣味、更贴近学生的生活,音乐课堂也变得丰富多彩,但繁华之后也看到,许多热闹的音乐课堂因为忽视了聆听而使音乐性大大降低。新课标指出:“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听觉体验是学习音乐的基础。发展学生的音乐听觉,虚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部活动中。”  相似文献   

19.
教育目标由单一性(知识型或智能型)向综合性(注重学生整体素质)发展是当前整个世界教育的趋势。综合艺术教育已成为艺术教育的重要形式,它既重视艺术素养的培养,又重视人文素质、完善人格的培养。本文拟以音乐教育为例,探讨综合艺术教育中对幼儿音乐素养的培养时,如何渗透情感教育,培养幼儿的健全人格和高尚情操。  相似文献   

20.
情感教育是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音乐作为一种情感的艺术,是对幼儿进行情感教育的重要手段。本文中,笔者主要从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幼儿的思想情感、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幼儿的道德情感以及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幼儿的审美情感这三个方面探讨了如何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幼儿的情感,以期对幼儿情感素养的提升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