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在有机化学中,讲物质的溶解度时,常提到“相似相溶”规则。究竟什么是“相似相溶”规则?“相似”又是指什么“相似”?为什么“相似”就能”相溶”?这些问题在教材中没有深入地分析解决,学员学习时很不方便.一、什么是“相似相溶”规则当溶质和溶剂的分子结构相似或极性大小相近时,该溶质就比较容易溶解在该溶剂中。也就是说,极性大的溶质易溶于极性大的溶剂中,极性小的溶质易溶于极性小的溶剂中。这一规律称为“相似相溶”规则。  相似文献   

2.
中学化学中学习了很多气体,就其溶解性而言,可分为难溶于水,溶于水,易溶于水,极易溶于水四种。高中化学中,又讨论了有机溶剂。一般学生都感到这些气体的溶解性实在难以记住。原因是他们只知道死记硬背。其实,只要弄清气体在溶剂中的溶解规律,对于各种气体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是不难掌握的。根据实践经验,一般说,极性分子组成的溶质易溶于极性分子组成的溶剂中,非极性分子组成的溶质易溶于非极性分子组成的溶剂中,即所谓“相  相似文献   

3.
一、为什么氨气极易溶解于水氨气易溶于水原因有两个方面:(1)氨分子和水分子很容易通过氢键结合形成一水合氨,即NH3 H2O(?)NH2·H2O;(2)NH3和H2O都是极性分子,根据相似相溶原理,由极性分子组成的溶质氨气易溶于由极性分子H2O组成的溶剂.所以NH3极易溶解于水.在常温、常压下,1体积水中能溶解约700体积的氨气.二、用氨做喷泉实验时要注意哪些问题(1)氨气要充满;(2)装置要不漏气;(3)氨  相似文献   

4.
学生甲:研磨和收集叶绿体色素时,为什么用丙酮等溶剂而不用水?余老师:叶绿素等是脂溶性有机分子,根据相似相溶原理,叶绿素等色素分子溶于有机溶剂,而不溶于由极性分子组成的水。  相似文献   

5.
教学目的 1.使学生了解非极性键、极性键、非极性分子和极性分子的概念。 2.了解共价键的极性和分子极性的关系。 3.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4.使学生初步了解分子的极性对物质溶解性的影响——相似相溶原理。 5.巩固电子式及元素周期律的相关知识。 教学重点 非极性分子和极性分子 教学难点 分子结构与分子极性的关系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6.
一、气体溶水的原理气态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情况与固态物质相似,气体进入溶液后达到溶解平衡时,溶解程度最大.其溶解度常用1L水所能溶解的标准体积(L)来表示,但和固体不同,气体的溶解度随压强增大而增大,随温度的增加而减小.水是强极性分子,根据相似相溶原理,极性分子如NH3、HX、SO2等气体易溶于水,而H2、O2、N2、He、CH4、C2H4、C2H2等非极性分子则难溶于水.但是实际情况远比这复杂,除单纯的物理溶  相似文献   

7.
正2013年12月,三明市严业安名师工作室成员以《物质结构与性质》为载体,对相似相溶原理、氢键等基本概念与知识进行专题研讨。我们查阅有关参考文献并结合自己的理解,将一些不甚成熟的解答整理如下,供广大中学化学教师在平时备课、研讨时参考。问题1:什么是"相似相溶原理"?解答:"相似相溶原理"是一个关于物质溶解性的经验规律,其内涵是"结构相似的化合物容易互相混溶,结构相差很大的化合物不易互溶"。其  相似文献   

8.
一、羧酸不一定都溶于水 羧酸的溶解性与羧酸中烃基有着密切的关系,我们常见的甲酸、乙酸、丙酸及正丁酸都能和水任意比例互溶,但从正戊酸开始,羧酸在水中的溶解度逐渐减小,正十二酸已不溶解于水.造成羧酸溶解性差异的原因是:随着碳原子数的增多,分子中极性基团(-OH)所占比例减小,非极性基团烃基(-R)所占比例增大,由相似相溶原理可知,羧酸的溶解度随着分子中碳原子数的增多而减小. 二、有机酸不一定都是羧酸 羧酸是指烃基和羧基直接相连而形成的化合物.羧酸中只含有C、H、O三种元素.羧酸是  相似文献   

9.
所谓相似相溶,系指物质在与其组成相似的溶剂中较易溶解,或极性相近的溶质和溶剂相互较易溶解。如萘(C_(10)H_8)在汽油中的溶解度很大,在乙醇(C_2H_5OH)中还可以溶解一些,在水中就不溶解,这就是由组成的相似与否造成的。因为萘是碳氢化合物,汽油是碳氢化合物组成的混和物,乙醇是碳氢基上加上-OH,至于水(HOH)则和碳氢化和物就基本  相似文献   

10.
以问答的形式对《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中涉及的相似相溶原理、焰色反应、分子的极性和等电子原理等概念,从学科知识拓展的角度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
一、掌握要求与知识体系(一)掌握要求1.了解溶质、溶剂、悬浊液、乳法液、固体溶解度曲线。物质的结晶、结晶水合物、混合物的分离、过滤、结晶。2.理解溶液、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溶解度、溶质质量分数。(二)知识体系液体混合物一二、重要内容辅导1.要了解溶液的组成.理解溶液的两个重要特征。溶液是由溶质与溶剂组成的,清质与溶剂是相对而言的。固体。气体溶于液体时,固体、气体是溶质,液体是溶剂;当两种液体互溶时,量少的为溶质,量多的为溶剂。溶液具有两个重要特征——均一性、稳定性。1)均一是指溶液各处组成完全相同…  相似文献   

12.
无机盐溶于溶剂的溶解过程,是一个复杂过程,它与无机盐结构、溶剂结构及性能和当时所处一些外界条件有直接关系。若求某条件下,溶质在某溶剂中的溶解度,必须对上述问题了解清楚。但是有关的数据不全,虽然可以通过物化手段计算,有时和测定值相差甚远。因此人们一般按溶剂性能,分为有机溶剂和无机溶剂两大类,分别讨论。根据“相似相溶”规律,无机盐易溶于无机溶剂,人们就以水作为溶剂,讨论无机盐溶解情况。  相似文献   

13.
五、有关溶液的计算溶液是指把一种物质以分子或离子状态均匀地分布于另一种物质中所得到的均匀、澄清而稳定的液体.它是由溶质和溶剂以及由溶质和溶剂相互作用所生成的不稳定的化合物等物质所组成的混合物.一般来说,凡是能够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叫溶剂,凡是被溶剂所溶解的物质叫液质.如果两种物质都能互溶成溶液,通常把量多的物质称为溶剂,量少的物质称为溶质.  相似文献   

14.
分子间相互作用的一大特点是分子间电学特性的互补作用,分子间因电性相异相吸,从而实现分子间结构上的互补。与分子间相互作用密切相关的“相似相溶”原理,说明只有溶质与溶剂分子间相互作用较强,溶质才能较易溶解,其理论基础是该溶解过程的吉布斯自由能变化(△G)是负值,溶解过程自发进行。  相似文献   

15.
苯酚溶解聚酰胺纤维的实验江苏武进县政平中学(213173)朱祥培物质较易溶解在同它结构相似的溶剂中.即非极性或弱极性的港质,易溶解在非极性或弱极性的溶剂苯酚里.当聚酸按小颗粒或聚酚胺纤维或其纺织品小块,投入熔化状态的苯酚中,搅动几下,就会很快地溶解的...  相似文献   

16.
无机盐类在水中的溶解性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不同的盐类在水中的溶解度是不同的。无机盐类绝大多数是离子型的化合物,为什么同属离子型的化合物在同一极性溶剂——水中的溶解性却不同?是什么因素影响它们的溶解性?有没有规律可循? 有些化学教材中指出,物质溶解时,有的吸热,有的放热。这是因为,物质溶解在水中,通常发生两种过程:一是溶质的分子或离子的扩散,这种过程吸收热量,是物理过程;另一是溶质的分子或离子和水分子作用,形成水合分  相似文献   

17.
姜信东 《中学理科》2007,(1):85-87,96
1.溶液是由_____和_______组成的混合物。溶液质量=溶质质量+溶剂质量,需注意的是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是指溶解在溶剂里的质量,不一定等于加入的物质的质量。可溶性氧化物溶于水形成溶液时,溶质是氧化物与水反应的生成物,如CaO+H2O=Ca(OH)2,溶质为Ca(OH)2。  相似文献   

18.
全日制十年制学校初中《化学》全一册第4页中有这样一段话:“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溶点、沸点、硬度、比重、溶解性等,叫做物理性质。”对其中溶解性属于物理性质这一点,我有不同的看法。我们知道,物质的溶解性必须通过物质的溶解过程才能表示出来,而溶解过程通常同时有两种过程:一种是溶质的分子(或离子)的扩散过程,是物理过程。另一种是溶质的分子(或离子)和溶剂分子作用化合生成溶剂水合分子(或溶剂水合离子)的过程,  相似文献   

19.
一、复习目标1.认识溶解现象,知道水是最重要的溶剂,酒精、汽油等也是常见的溶剂.2.了解饱和溶液和溶解度的含义.3.了解结晶现象,能说出一些常见乳化现象.4.探究几种物质在水中溶解时溶液的温度变化,初步学会利用溶解度曲线查找有关物质的溶解度.5.了解溶液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二、复习要点(一)溶液的概念、组成与特征1.概念: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混合物,叫做溶液.2.组成:溶质和溶剂.溶剂:.溶质:.要注意的是,溶质和溶剂是对溶液而言的,单独的一种物质不能叫做溶质或溶剂.溶质和溶剂的确定:(1)当固体、气体溶于液体时,固体和…  相似文献   

20.
化学问题     
11.十二烷基苯磺酸钠CH3(CH2)11SO3Na是常用洗涤剂的主要成分.其结构可用来表示,左端为链烃基,右端为极性基.根据这一结构特点,试分析和回答下列问题.(1)该物质分子在其水溶液表面分布的结构示意图,应是下列各图中的(填写序号),理由是.学生数理化中高二版(2)进入水溶液中的该物质的分子,可能会以下列图中的结构形式存在(填写序号).理由是.(江西吴军)解析:据洗涤剂的去污原理,链烃基属于憎水基,SO3Na属于亲水基,可借助“相似相溶”原理来理解它.分子的排列要以体系能量处于最低为原则.(1)C链烃基在液面上,极性基在液面之下与水相亲,可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