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我国1995-2017年的相关数据,通过构建SVAR模型和运用相关检验分析,对我国经济增长、通货膨胀、货币供给互动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当期经济增长对货币供给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而当期经济增长对通货膨胀和当期通货膨胀对货币供给均具有抑制作用;货币供给与通胀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短期为正,长期为负,且货币供给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具有时滞性;同时货币供给对通胀具有持续的正向影响,而经济增长对通胀的影响则具有阶段性;经济增长与通胀对货币供给的短期影响存在较大差异,前者为正,后者为负,最后根据研究结果给出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2.
通货膨胀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许多经济学家认为通货膨胀无论何时何地都是货币现象并设计了一些所谓最优货币供给增长率的模型。然而笔者通过对中国近十几年的数据分析, 运用最小二乘法检验发现货币供给与通货膨胀不相关, 从而为中国采取紧缩的货币政策治理通货膨胀为何效果不佳提供了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3.
本文利用1991-2010年的数据,通过建立VEC模型分析我固货币供给.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之问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货币供给.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三者之间具有协整关系。长期内货币供给的增加会促进经济增长,短期内货币供给的增加并不会影响物价水平,但在从长期来看,货币供给与通货膨胀之间存在着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因此,我困在制定货币政策时应充分考虑到目前所面临的经济环境.  相似文献   

4.
通货膨胀是纸币流通条件下的特有现象,它直接冲击了传统会计计量模式,进而影响企业、国家进行经济计量、经济管理和决策。本文从分析通货膨胀对传统会计计量模式中的“货币计量假设”和“历史成本原则”的影响入手,定性分析了通货膨胀对会计实务中的资产保全以及其他分支所产生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5.
以跨期消费者效用最大化和一般均衡为基础,构建我国货币需求函数。并用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和葛兰杰因果检验对我国长期和短期货币需求函数进行经验估计和检验。结果表明:实际消费、通货膨胀和货币化进程对狭义实际货币余额有显著影响,而一年期存款利率影响不显著;对广义货币实际余额需求有显著影响的是:实际消费、五年期存款利率和通货膨胀水平。  相似文献   

6.
我国货币供应量与通货膨胀关系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刚刚结束的201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我国2011年的货币政策将由"适度宽松"转向"稳健",开始收紧货币供应量,把抵御通货膨胀作为首要任务。本文选用1991年至2009年的数据对货币供应量和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运用协整理论和误差修正模型来分析我国货币供给和通货膨胀的长期均衡和短期波动关系,并给出相应的结论。  相似文献   

7.
总结数十年我国货币供给与通货膨胀水平的数据发现,我国在保持高速货币扩张的同时仍能长期维持低水平的通胀率,超额的货币供给并不能有效解释我国的通货膨胀问题。本文通过数据分析,总结出我国货币供给与通货膨胀之间存在背离现象,并分析了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得出了相对的结论。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货币理论是在古典货币数量论基础上的较大创新.相比古典货币数量论将货币流通量作为引起通货膨胀的唯一因素,马克思则认为货币流通速度加快也是导致通货膨胀的一个原因.由此,区分货币币值变动属于实际贬值还是相对贬值,对研究通货膨胀成因及其治理是极其重要的.从近年来的情况看,货币供给的内生理论更切合中国的实际,因此,基于内生性的货币供给逻辑和通货膨胀的成因,我国当前治理通货膨胀的基本思路是:以流通中的货币需求量为目标,严格控制货币供应量并使之与需求量相适应;在发挥中央银行的货币调控手段基础上,辅以必要的行政手段.  相似文献   

9.
通货膨胀是流通中纸币数量超过了商品流通客观需要的货币数量而引起纸币贬值和物价上涨的经济现象。通货膨胀是由多种因素或多种原因所造成,必须从经济总体内部联系分析,不能仅从个别现象得出结论。通货膨胀是由货币的超量供给所引起。但是需求超过供给只是通货膨胀的必要条件,并非充分条件。所以国内外情况证明,财政赤字并非必然导致通货膨胀。只有当财政赤字导致货币的超常供应时才产生通货膨胀。通货膨胀分配就是通过货  相似文献   

10.
影响通货膨胀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经济信息混淆引起货币幻觉,货币幻觉的消失将导致物价上涨;投机资本出现可以形成泡沫经济,泡沫经济带动物价的全面上涨;现金、活期存款、定期存款等资产的不同组合能够推动通货膨胀的发展,内生货币与外生货币的混汾,投机资本对货币的需求,货币流通速度等不确定因素影响货币供给,克将使流通中的货币量大增,引起物价上涨  相似文献   

11.
李磊 《华章》2011,(15)
本文以货币供求及通货膨胀理论为基础,结合我国近年来经济运行的实际情况,分别时物价水平与货币供给,物价水平与固定资产投资理论进行了经验验证,结果证明货币量供给变化对物价指数的影响十分小.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是稳定物价的关键.马克思理论认为,通货膨胀表现在流通领域,根源却在生产领域和分配领域.只有深入到生产过程内部才能探求出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只有从生产领域和分配领域采取调节措施,才能实现稳定通货的目标.  相似文献   

12.
次贷危机造成美国经济长期低迷和失业率上升,为了刺激本国经济美国采取了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投放了大量流动性货币.这使得我国通货膨胀水平受到了一定的冲击.通过构造VAR模型,检验美国货币供应量、中国货币供应量、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中美汇率等四个变量与我国通货膨胀之间的相互关系,实证结果表明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我国通货膨胀有刺激作用.其中外部影响因素中中美双边汇率对我国通货膨胀影响程度最大,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影响程度则次之.  相似文献   

13.
经济增长、投资扩张与通货膨胀王天义马克思主义的货币理论告诉我们,通货膨胀是纸币流通条件下出现的经济现象。当社会货币供应量过大,超过社会生产力所能提供的商品和劳务价值总和时,流通中的货币贬值,就会导致商品价格总水平上涨。通货膨胀实际反映着社会货币的供给...  相似文献   

14.
对2002—2011年10年间全国商品房平均销售价格指数和CPI数据进行比照分析后发现,我国房地产价格与通货膨胀的变动趋势关系较为复杂,故而有必要厘清两者之间的动态关系。为此,在理论剖析的基础上,对2002年1月至2011年12月我国房地产价格、通货膨胀率、广义货币供应量、短期利率以及经济产出等五个变量的月度数据建立协整方程及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并开展相关检验和分析,其实证结果显示,在样本区间范围内,我国房地产价格与通货膨胀存在长期稳定的动态均衡关系;短期内房价波动对通货膨胀影响是微弱的,而通货膨胀对房价波动则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选取2008年1月至2016年3月的我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工业增加值(GDP)、企业商品价格指数货币供应量(M2)、生产者物价指数(PPI)、商品零售价格指数(RPI)的月度数据,运用Johansen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向量自回归(VAR)模型、脉冲响应分析及方差分解等多种计量经济方法,对我国通货膨胀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CPI与GDP、M2、PPI、RPI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CPI与M2之间存在着负相关关系,通货膨胀具有持久性,RPI是CPI的格兰杰原因。文章的最后提出了防范与治理我国通货膨胀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长期以来,我国现实经济生活中存在通货膨胀现象,其成因与过程非常复杂。国内现有文献对通胀影响因素的看法各不相同。本文采用2008年1月-2013年3月的月度数据,分析了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广义货币供应量M2、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PPI和采购经理人指数PMI的运行现状,并且针对广义货币供应量增量、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和采购经理人指数对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影响,运用计量分析方法作了实证分析,进行了序列的平稳性检验、协整检验,并通过VAR脉冲响应分析出M2对CPI的影响大约滞后8期,最后提出相应的货币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通货包括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这是经济生活中的两种经济现象。我们首先必须了解这两种经济现象。通货膨胀指在纸币流通条件下,因货币供给大于货币实际需求,也即现实购买力大于产出供给,导致货币贬值,而引起的一段时间内物价持续而普遍上涨的现象。其实质是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供远小于求);通货紧缩是指物价总水平在较长时间内持续下降的经济现象,其实质是社会总需求小于社会总供给(供远大于求)。知道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后,  相似文献   

18.
通货膨胀与央行职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各国中央银行都明确有保持物价稳定的职责,面对来自外在冲击造成的短期通货膨胀,央行无法控制.因此短期内央行应钉住除能源和食品价格之外的核心CPI指数.长期内,在不存在全面供给冲击、市场机制健全条件下,持续通货膨胀一定是一种货币现象,长期央行应该钉住一般物价即CPI.持续通货膨胀是通货膨胀预期造成的,通货膨胀预期是由于央行缺乏稳定通货膨胀的声誉及错误的货币政策造成的.全面供给冲击、市场机制不健全情况下发生的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需要央行与政府协作解决,这对央行独立性理论提出了挑战.  相似文献   

19.
治理通货膨胀、保持物价水平稳定是中国货币政策的主要目标之一,而目前影响中国物价水平的原因十分复杂。研究表明,通胀预期因素、供给因素和货币供应量是中国通货膨胀的主要决定因素。资产价格和外部因素虽然在统计上不显著,但是房价和外汇储备的连续增长使得通胀水平有了上升的动力。为了防止通货膨胀水平的上升,政府应采取以下政策:PPI可以作为CPI的先行经济指标;利用政策积极引导通胀预期;积极推动人民币国际化改革;规范房地产供给制度,坚持制定并实施房地产调控政策。  相似文献   

20.
成本核算是企业财务核算中的一个重要步骤,它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利润。而通货膨胀则是由于货币贬值,引起的物价上涨的现象。在传统会计中,我们假设用货币计量一切会计事项及货币本身价值是稳定不变的,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不可避免地会产生通货膨胀。本试图对在通货膨胀的条件下,如何采用准确、合理的方法进行成本核算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