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清子  王振振  王立剑 《资源科学》2016,38(10):1988-2000
环保产业是连接环境与经济的桥梁,是“十三五”时期国家的重点建设内容,为更有效地促进环保产业发展,有必要对众多环保产业政策工具进行比较。本文基于国外经验及中国实际构建了中国环保产业政策工具分类的概念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应用中国环保产业营业收入和三类六项政策工具的1995-2014年数据构建GRA-VAR模型,通过测度政策工具对环保产业的重要程度及影响比较环保产业多项政策工具。研究得出:在促进环保产业发展三类政策中,科技政策工具最优、经济政策工具次之、法制政策工具最弱。其中,科技政策工具中代表成果的细分工具在六项细分工具中排名第五;经济政策工具作为经济手段,其与环保产业的关联程度高于另两类行政手段与环保产业的平均关联程度。  相似文献   

2.
机器人产业发展水平是衡量国家科技创新能力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而产业政策是推动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战略指南。基于政策工具视角,分别从工具和创新链维度构建了机器人产业政策研究的二维框架,采用内容分析法对长三角地区2010-2017年的42份政策文本进行量化研究。研究发现:长三角地区机器人产业综合性政策较多,专项政策严重匮乏;政策工具存在使用严重不足和使用过溢的极化现象;政策信号功能有余,增量效应不足。最后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逐渐体现出支撑经济增长的战略优势,但其"二重二轻"问题也日益凸显。正确把握战略性新兴产业驱动规律,对政府制定和实施精准的产业政策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分析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过程中科技创新与市场需求协同作用机制,测评其各细分产业所处发展阶段,构建创新与需求协同驱动哈肯模型,揭示其各细分产业间及各发展阶段创新与需求协同驱动的异质性。结果表明,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各部门、各发展阶段中创新与需求均存在协同作用;协同作用的序参量因产业不同而异,与阶段无关;在协同强度、强化方向、协同机制方面,存在明显的产业差异性,而无明显阶段差异性规律。据此提出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和发展的差异化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随着世界范围内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兴起,制造业正朝着智能化、柔性化、集成化的方向转变,智能制造产业应运而生,日益成为未来制造业发展的主要趋势。借助政策工具理论,建立政策文本二维分析框架,通过对31份中国国家层面颁布的智能制造产业政策文本的研究,探究我国智能制造产业政策工具的现存问题以提出优化我国智能制造产业政策工具的路径。研究结论如下:优化政策工具结构,完善政策工具配合机制;促进政策工具在智能制造产业发展阶段中的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5.
基基于政策主体、工具与目标的分析框架,比较研究粤港澳大湾区2010年及以后颁布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研究发现:广东产业政策主要由广东省政府颁布同时强调与港澳合作,香港产业政策主要由粤港两地政府共同颁布,澳门产业政策主要由澳门特区政府颁布且与粤港合作程度较低;粤港澳三地随着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阶段的变化不断适时调整产业政策工具的使用,但均强调环境型工具的使用;大湾区在宏观层面上的产业政策战略目标较为一致,但在微观层面上呈现地方差异性。基于政策文本分析,明确粤港澳大湾区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存在政策工具和目标关联模糊、产业补贴存在弱化市场机制的风险、产业政策导向的资源配置不均、产业政策与配套政策缺乏联动主要问题,并根据问题导向从政策工具的选择使用、政策体制的适应调整以及产业政策的协同性维度提出相应的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6.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新的经济增长点,对经济转型升级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离不开财税政策的支持,但产业政策的有效性取决于政策制定的科学性和精准性。本文构建了产业政策工具与产业政策功能和产业发展政策需求相适应的政策支持机制,分析框架揭示了产业政策工具与产业政策功能和产业发展政策需求相适应的政策演化机制。明确了新兴产业发展的政策支持机制运行的原理,并提出通过政策的反馈修正,找到制约机制作用发挥的阻碍因素的分析方法,进一步的完善了政策支持新兴产业发展的机制的理论结构。从需求面、供给面、环境面三个角度提出政策优化思路,以期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健康发展提出可供参考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政府通过科学设计和选择政策工具,对光伏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根据构建光伏产业政策二维分析框架,从政策工具维度与产业活动类型维度分析2011年以来我国政府发布的国家层面的光伏产业政策,总结光伏产业政策工具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我国光伏产业政策相应的完善策略。  相似文献   

8.
政府创新政策是推动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从政策工具和创新价值链这两大维度对与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相关的37项中央政策文本进行了内容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三类政策工具中,环境面政策工具的使用最为频繁;随着产业发展,政策工具的使用呈现出从供给面到环境面再到需求面的不断完善;中央政策着重从研发和市场推广这两端刺激新兴产业发展,而对产业化的推动有限;12项政策工具和创新价值链的四个环节间有不同的相关关系。该研究综合考察了创新政策的手段和目的,提出了操作性的政策分析框架,探讨了创新政策如何推动新兴产业发展与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吕文晶  陈劲  刘进 《科学学研究》2019,37(10):1765-1774
人工智能是全球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关键动力,将可能成为未来产业转型的核心。本文以2012年以来新一轮人工智能技术革命为背景,以中国国家层面的21项人工智能相关产业政策为样本,基于政策工具和创新过程的二维分析框架,采用内容分析法,对当前中国人工智能产业政策制定的现状与存在问题进行计量与分析。研究发现:中国人工智能产业政策需增加需求侧政策工具,并随着产业的成熟制定更多面向人工智能的商业化阶段的政策,尽早开展面向人工智能产业的政策布局。  相似文献   

10.
李瑞 《科技管理研究》2020,40(16):31-38
战略性新兴产业对于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实现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中央层面的通用航空产业政策文本为样本,从"政策工具-产业价值链"两个维度,采用政策文本分析法对政策条目进行量化分析,深入剖析我国通用航空产业政策中存在的政策工具使用不平衡、需求面政策工具缺失、产业价值链阶段政策不平衡等问题,并提出完善和优化我国通用航空产业政策的有关对策建议,包括适当降低供给面、环境面政策工具使用,兼顾需求面政策工具带动作用,以及重视政策工具在产业发展的全方位运用方面等,为完善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政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孙国忠  王明友 《现代情报》2002,22(2):99-100
本文通过实施产业政策比较成功的国家之间的比较,力图寻找产业政策有效实施的共同点。对不同国家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上的产业结构政策,产业组织政策,产业技术政策的利弊得失作了广泛的比较,进而提出了在“十五”期间我国产业政策的制定和事实过程中应立足于本国国情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使我国产业政策在促进经济跨越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  相似文献   

12.
贺丹  唐娅华  胡绪华 《资源科学》2022,44(4):730-743
绿色服务产业是绿色产业中提供智力支持和专业服务的支持性产业。在加快推动低碳经济发展的进程中,绿色服务产业的发展明显落后于绿色制造产业,为进一步激励和规范绿色服务产业,充分发挥其对低碳经济的助推作用,政府密集出台了一系列绿色服务产业的相关政策。本文根据《绿色产业指导目录》(2019年版)中绿色服务产业相关目录提取政策主题词,并利用北大法宝数据库提取2002—2017年间2921条绿色服务产业政策,实证分析绿色服务产业政策对低碳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及传导路径。研究表明:①2000年后中国绿色服务产业政策数量快速增长,绿色制造较为发达的东部地区,其政策规模明显大于其他地区;②绿色服务产业政策对低碳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在经济基础或者生态基础好的区域促进作用更强;③中国绿色服务产业政策主要通过扩张绿色产业规模、促进产业结构绿色转型、加强绿色技术创新促进低碳经济增长。因此,应进一步完善绿色服务产业政策体系,为绿色制造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同时关注绿色服务产业政策的异质性特征,促进不同地区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3.
高新技术产业已成为我国经济持续增长的主动力,而其创新性、不确定性、外部性等特征决定了产业政策在其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为进一步揭示高新技术产业政策的层级关联特征与演化趋势,以产业赋能高质量发展,利用文本挖掘技术对高新技术产业政策进行了基于政策关键词共现、政策主题与政策工具三个维度的层级关联挖掘,并采用可视化方法以更好地揭示政策动态演进规律。在收集了我国1991—2020年国家、省、市三个层级的6043份高新技术产业政策文本的基础上,利用共词分析、LDA主题建模与相似度计算三种技术分别进行挖掘,并对挖掘结果进行Gephi、LDAvis与ThemeRiver方法的可视化分析,得到如下结论:(1)政策关键词共现挖掘方法显示,结果中存在“递进演化性”“层级滞后性”“层级滞后演化性”等规律;(2)政策主题挖掘方法显示,结果中存在由中观到微观的产业、企业、技术、产品的演变发展脉络,“层级阶段关联性”特征较为明显;(3)政策工具挖掘方法显示,结果中存在明显的“环重、供中、需弱”“层级滞后发展性”“国强、地方弱波动性”“重建工补法、轻金融”等特征。总结上述结果,可以得出:缩短产业政策时滞、加强政策协调...  相似文献   

14.
正2016年张维迎与林毅夫两位经济学家对产业政策的争论引发了大众的关注。其实无论是中国还是发达国家都有产业政策,只是政策实施的广度和深度有所不同。中国一直将产业政策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大的方面包括国家产业发展规划,小的具体层面包括政策和资源的引导,如地方人才倾斜政策、研究项目设置、财政的直接投资、金融领域利率优惠政策、税收减免政策、土地使用优惠,等等。中国产业政策的实施往往与国家经济和政治安全联系在一起,希望能够在某些产业领域抢占世界的技术制  相似文献   

15.
选取文化创新、科技创新、商业模式创新以及政策创新4个维度,构建数字创意产业创新价值链驱动机制模型.以北京数字创意产业政策为例,结合政策年份、政策工具探讨价值链作用机制.从产业构建、区域带动、国家引领三个模式,构建数字创意产业创新价值链增强回路,推动产业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地区产业政策是地方政府为促进地区经济繁荣,规划和调节本地区产业发展的一系列政策的总称。它也是贯彻实施国家产业政策的重要手段。在设计和制定地区产业政策时,应遵循开放性、倾斜性、协调性、动态性及可操作性原则。从内容上讲,地区产业政策一般包括:(1)产业结构政策。即通过一定的政策对产业的结构进行引导和调节,以求得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度化;(2)产业组织政策。即通过政策干预,使企业组织结  相似文献   

17.
产业政策能否成功引致新能源技术创新事关构建清洁能源体系与绿色创新体系,对推进中国工业能源革命与绿色发展至关重要。本文以中央和省级"五年规划"中提及的重点产业为依据建立"准自然实验",构建2006—2015年中国新能源专利面板数据并将其匹配至应用的工业行业,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双重差分法和三重差分法,从需求侧对重点产业政策的新能源技术创新效应及其作用机制进行检验。研究发现:重点产业政策能够有效促进新能源技术创新,但政策效果因制定层级、实施区域、行业特征等不同而存在明显差异,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共同实施的产业政策有更明显的创新激励效应,重点产业政策在东部地区落实效果更好,高技术行业的新能源技术创新对产业政策环境要求更高。在作用机制方面,重点产业政策通过外商投资促进新能源技术创新,通过环境规制抑制新能源技术创新,而市场竞争机制的作用则是两极分化,能够正向促进直辖市的新能源技术创新,却反向抑制一般省份的新能源技术创新。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应结合发展实际形成"产业政策合力"以促进新能源技术创新。  相似文献   

18.
中国超算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超级计算历来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水平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标志,也是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产业转型升级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国家政策大力支持下,近10年来的中国超算产业迎来了飞速发展的阶段,在某种程度上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文章回顾近10年来国内外超算产业的发展现状,解读我国超算行业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在分析了未来超算产业发展的技术趋势后,从政策、产业和技术等角度为中国超算产业在E级计算时代的爆发提供了产业政策的相关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19.
政策间的有效协同有助于充分发挥产业政策体系对产业发展的促进作用。针对生物医药产业的特性,利用战略地图思维工具,确定中国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目标及战略实现路径,为产业政策系统的逻辑划分提供依据;并结合系统动力学分析方法,明确政策子系统中各战略要素,对各子系统政策的协同作用机制进行系统分析。研究认为,中国生物医药产业政策的制定与实施要始终依托于产业发展的目标与战略,政策间的综合作用与相互协调应受到监管者的足够重视;此外,应认识到只有产业自身的动力要素才能带动其发展的良性循环,政府过于直接的干预可能会带来长期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20.
王昶  卢锋华  左绿水  孙桥 《科学学研究》2020,38(6):1001-1008
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背景下地方政府纷纷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然而产业政策工具如何组合匹配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现已成为地方政府制定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亟待解决的战略问题。本文通过对贵阳市大数据和汨罗市再生资源产业的扎根理论研究发现:(1)政策组合是由战略与工具两部分构成的有机整体,政策战略指引政策行动及保障等政策工具实施过程;(2)政策战略包括产业定位、业务路线和目标规划等要素,并存在“自上而下”预定战略与“自下而上”应急战略两种形成模式;(3)政策行动与保障之间存在“主-辅”协同关系,政策行动作为主导性活动基本围绕企业价值链展开,并需要得到相应要素资源等政策保障支持。本文理论贡献在于探索性地构建了中国区域情境下政策组合的“战略-行动-保障”整合理论模型,并深化了政策工具间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