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研究354名高中2年级学生发现不同学校、不同性别高中生父母教养方式有显著差异.高中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业自我概念之间存在正相关,父母的拒绝否认、惩罚严厉与高中生的学业自我概念之间存在负相关.父母的拒绝否认、母亲的惩罚严厉与高中生学习动机之间存在负相关.父母过分干涉、过分保护,父亲的拒绝否认与学生的学习成绩之间存在负相关,而母亲的偏爱与学生的学习成绩之间存在正相关.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使用《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对3177名中小学生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显示:大部分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良好,存在性别及年级差异;父母教养方式在性别及年段上存在显著差异;父母教养方式与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各维度之间均存在显著相关。为此,改变家庭教育观念、改善父母教养方式是提升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小学生的创造性人格的特点及其与父母教养方式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威廉斯创造倾向量表和父母教养方式量表对安徽350名小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小学生的4种创造性人格的平均等级之间存在显著差异;母亲情感温暖、理解与好奇心存在显著正相关;母亲拒绝否认好惩罚严厉都与想象力存在显著正相关;父亲教养方式各维度与小学生的创造陛人格各维度及总分之间均不存在显著相关。结论:父母教养方式是影响小学生创造性人格发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高中生父母养育方式和人际信任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父母养育方式问卷和人际信任量表对高一和高二的学生进行测查。结果:(1)父母的养育方式在很多方面都存在着非常显著的性别差异,高中生的人际信任度不存在性别差异,父母在各相应因子上都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2)父母亲的情感温暖、理解与子女的人际信任呈非常显著的正相关,过干涉、过保护,拒绝、否认和惩罚、严厉等负面的养育方式与子女人际信任呈非常显著的负相关;(3)父亲养育方式的情感温暖、理解与母亲养育方式的过干涉、过保护进入了回归方程,是影响高中生人际信任的重要变量。结论:父母的养育方式特别是正面教育方式是子女产生人际信任感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采用问卷法,在大连市三所小学选取574名小学生为被试,探讨了小学生父母教养方式,父母共同养育对其人格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1)父母教养方式不一致性维度对小学生人格情绪稳定性维度有负向预测作用;(2)父母共同养育对立冲突维度在父母教养方式不一致性维度与小学儿童人格情绪稳定性维度之间发挥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6.
利用大规模随机抽样调查数据,分析了农村小学生看电视、用电脑和手机等信息传播媒体对他们学习成绩的影响,发现周间和周末使用这些传播媒体对学习成绩影响不同。看电视可以满足他们的娱乐和信息需求,周末适量地收看电视节目与他们的学习成绩之间呈现正相关关系;由于电脑和手机在农村小学生手中只充当游戏机的功能,使用这些媒体的时间与他们的学习成绩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并且使用这些媒体的时间和对学习成绩的影响在男女生之间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7.
研究表明,父母养育目标存在着普遍的文化差异.文化因素影响着父母的养育目标。不同文化之间在养育目标上存在着普遍的差异,这种差异又会导致父母养育方式和策略的差异,进而影响子代在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陈晓露 《考试周刊》2015,(8):166-167
本文主要了解流动儿童的父母教养方式、自尊及二者相关程度,为父母教养子女提供有效依据和指导。采用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EMBU)和自尊量表(SES),对某流动人口子女学校36年级的262名流动儿童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性别、年级与是否是独生子女之间的自尊水平不存在显著差异;不同年级与性别之间的父母教养方式存在显著差异;自尊水平与情感温暖、理解呈显著正相关,与惩罚、严厉、拒绝、否认呈显著负相关,偏爱与自尊呈正相关。流动儿童自尊与父母教养方式存在显著相关,父母应该重视儿童的自尊需要,采取积极的教养方式关注和支持孩子。  相似文献   

9.
父母教养方式与儿童人格发展关系之探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研究目的:探讨父母教养方式和子女人格发展二者间的关系。方法:采用“父母教养方式问卷(EMBU)”和“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对随机抽取的352名16岁以下儿童进行测量。结论:(1)父母拒绝、父母过分保护与子女精神质之间呈显著正相关,父母情感温暖和子女精神质之间呈显著负相关;(2)父母情感温暖和子女掩饰性之间呈显著正相关,母亲过分保护和子女掩饰性之间呈非常显著负相关;(3)母亲情感温暖和子女性别之间呈显著相关,母亲对男童表现出更多的情感温暖;(4)父亲过分保护和子女学习成绩之间呈显著正相关;(5)父母偏爱和父亲文化程度之间呈非常显著负相关;(6)深圳特区家庭的父母教养方式以情感温暖型和过分保护型为主。  相似文献   

10.
由于中小学教育衔接不当,小学生进入初中学习以后会出现诸多不适应,或者小学学习成绩很好,进入初中以后成绩却迅速下滑。针对此现象,宁夏银川市金凤区第三小学进行了调查和研究,发现中小学生之间存在的最大差异是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要实现中小学教育有效衔接,就必须帮助小学生养成必要的自主学习能力。为此,学校设计了“学讲练70分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1.
了解流动儿童的父母教养方式、自尊以及二者相关程度,为父母教养子女提供有效的依据和指导。采用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EMBU)和自尊量表(SES)对某流动人口子女学校3-6年级的262名流动儿童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性别、年级与是否独生子女之间的自尊水平不存在显著差异;(2)不同年级与性别之间的父母教养方式存在显著差异;(3)自尊水平与情感温暖、理解呈显著正相关,与惩罚、严厉、拒绝、否认呈显著负相关,偏爱与自尊呈正相关。结论:流动儿童的自尊与父母教养方式存在显著相关,父母应该重视儿童的自尊需要,采取积极的教养方式来关注和支持孩子。  相似文献   

12.
对242名高中生进行了学习策略、学业自我概念、自我监控学习行为与学习成绩关系的研究。结果表明:1.学习策略、学业自我概念、自我监控学习行为与学习成绩有显的相关,但相关的密切程度存在差异;2.学习策略对学习成绩有直接影响;3.学习策略、学业自我概念、自我监控学习行为存在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3.
本文采用父母教育观念量表、自尊量表和青少年挫折承受力量表,对宁波、杭州两地的300名六年级学生及其父母进行调查,探讨小学生挫折承受力、自尊与父母教育观念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1)小学生挫折承受力、自尊与父母教育观念有显著正相关;(2)自尊在父母教育观念和小学生挫折承受力的关系中起着中介作用;(3)父母学历、小学生性别及其所在地区在小学生挫折承受力、自尊与父母教育观念之间的关系模式中起着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4.
《考试周刊》2018,(48):1-2
为了探讨小学生课外阅读与父母教育卷入之间的关系,本文采用量化与质性研究相结合的方式对江苏省127名五年级学生和5位学生家长进行了深入考察。研究发现:虽然父母教育卷入对小学生课外阅读有一定的影响,尤其体现在阅读态度和阅读效果上,但是父母在子女阅读方面的教育卷入水平总体不高,仅仅停留于表层。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和比较父母教养方式与儿童自尊发展之间的关系,对河北省张家口市张北县两所小学的373名高年级儿童进行了自尊和父母教养方式的问卷调查。统计分析结果显示:1.儿童自尊发展和父母教养方式各因子之间存在着极其显著的正相关或者负相关;2.高自尊组和低自尊组的儿童在父母教养方式的多个因子上存在着显著的差异,表明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自尊有较好的预测作用;3.运用因素分析法对两组儿童父母教养方式进行分析,发现其在更为抽象的层次上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6.
国外对家庭作业时间与学生学习成绩的相关研究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宝贵 《文教资料》2007,(3):180-181
对家庭作业量与学生学习成绩之间关系的研究一直是家庭作业研究的重点,近二十年来国外专家对此做了大量的工作,其研究结果可分为四类:1.作业时间与学习成绩之间有正相关;2.作业时间与学习成绩之间存在曲线相关;3.作业时间与学习成绩之间有负相关;4.作业时间与学习成绩之间没有任何关系。  相似文献   

17.
调查表明:河南省中小学生总体上身体健康,发育正常,但近视率偏高并且有随着年龄增长而快速上升的趋势;三成中小学生睡眠不足,并且城乡之间呈现出非常显著的差异;学习时间偏长、学习压力较大;多数中小学生具有较强的学习意志,初中生在认同创新性解决问题时优于小学生,而小学生在学习意志和独立解决问题时具有创新性方面明显优于初中生;大多中小学生与父母关系较为融洽,能够关爱、孝敬父母,与初中生相比,小学生在自主性及与父母沟通方面有明显优势;四成家长首先重视孩子人品的培养,而学习成绩仍是家长高度关注的方面;六成中小学生具有较强的生活自理能力,养成了家务劳动习惯,七成中小学生能勤俭节约,但学校及家长的理财教育意识有待提高;中小学生多数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具有较强的处理人际矛盾的能力,乐于帮助同学,虚心接受批评,有较强的团队观念,遇到问题有倾诉对象,但是在人际交往中仍存在不可忽视的问题;初中生在个性与能力自我评价中有较高的认可度,小学生自认自己最突出特点是善良和诚实,中小学生心理状态则不容忽视。针对河南中小学生学习生活的现状,政府与教育行政部门、学校、教师及家长都应该采取相应措施,为中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创设良好的环境。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焦虑水平与父母养育方式的关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讨论大学生焦虑水平的分布情况,以及与父母养育方式等相关的因素.方法:使用“状态—特质焦虑问卷”、“父母养育方式评定量表”和“一般资料问卷”,按现状研究整群抽样的原则调查荆门职业技术学院两个专业学生共350人.结果:大学生焦虑形成有关的危险因素有:父母的拒绝否认(FF5、MF3)、过度保护、干涉(FF3、FF6、MF2)、父母的惩罚、严厉(FF2、MF4)以及独生子女或早期有与父母隔离的个体.结论:大学生焦虑与父母养育方式有关.父母应改变对子女早期教育哺养方式,学校应重视大学生特别是独生子女及早期有与父母隔离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初一新生的情绪稳定性水平,及其和智商与学习成绩的相互关系,方法:使用情绪稳定性测试量表和中小学团体智力测试量表对袜一新生进行施测,学业成绩为第一学期的期末考试成绩,结果:初一新生的情绪稳定性水平部民的来说不太理想;其情绪稳定性水平主要受到青春期因素,性别因素的显影响,而情绪稳定性对学习总成绩的影响不显,只对数学成绩有显的正相关,智商对学习总成绩,单科成绩的影响比较显,且正相关系数较高。  相似文献   

20.
论非学校因素对小学生个体社会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讨论小学生个体社会化的意义的基础上,着重分析论证了家庭、同伴团体、大众传播以及个体的个性等非学校因素对小学生个体社会化的影响。其中,家庭方面对小学生个体社会化影响较大的因素主要有:父母的文化修养、教育方式和教育态度、家庭关系状况和生活条件等;同伴团体则主要通过其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社会态度等因素影响小学生个体社会化;大众传播特别是电视和书刊,通过它所提供的大众文化、社会时尚、社会行为等因素影响小学生社会化;个性因素中对小学生个体社会化有较大影响的因素主要有自我意识和归因倾向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