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中国地学教育的未来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一、近二十年来地学和地学教育的变革 包括地质、地理、大气、海洋等众多学科在内的地球科学或地学,是自然科学中直接面对人类与自然关系的部分。地学不仅是认识地球固态、液态和气态各圈层及其与人类关系的渠道,而且通过找矿勘探、气象预测、水文、测绘、地震等学科,在资源、能源、环境和减灾等方面直接为社会经济服务,直接为国家安全和海上权益服务。  相似文献   

2.
何葵 《教书育人》2002,(10):12-13
地学思维是人类思维方式在地学认识领域的具体运用,它是地学认识与地学实践发展的必然产物。地学思维在其发展中以其特有方式进一步反映了地学主体与地学客体的关系,并在此过程中形成了特殊的品质和体系。《地质学基础》是地理系学生的专业基础课,初学者一开始都像是迈进一个崭新、朦胧而陌生的世界,他们对这个世界知道很少,还不能运用地质理论解释某些地质问题。因此,在讲授地质基础知识的同时,还要使学生了解地质科学发展历史的概貌,科学技术的时代背景,以及地学思维的特点和地学思维形式,以帮助学生进行科学的思维活动。缩短认…  相似文献   

3.
关注中国地学教育的未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近20年来地学和地学教育的变革包括地质、地理、大气、海洋等众多学科在内的地球科学或地学,是自然科学中直接面对人类与自然关系的部分。地学不仅是认识地球固态、液态和气态各圈层及其与人类关系的渠道,而且通过找矿勘探、气象预测、水文、测绘、地震等学科,在资源、能源、环境和减灾等方面直接为社会经济服务,直接为国家安全和海上权益服务。随着社会和科技的发展,地学的内涵、性质和社会功能也在变化,这在近20年尤为明显:———遥感、信息技术和各种实时观测、分析技术的发展,使地球科学进入了覆盖全球、穿越圈层,亦即地球系统科学…  相似文献   

4.
伴着时代的脚步,新世纪伊始,《中国地质教育》迎来了她创刊第十个春天。 在我国国民教育大系统中,地学教育是一个重要的子系统,肩负着培养各类地学专门人才、繁荣地球科学和服务社会的历史重任。适应我国地学教育的改革与发展,1992年初,原中国地质教育协会(现中国地质学会地质教育研究分会)成立始,创办了学术性刊物——《中国地质教育》  相似文献   

5.
地质科学在中国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不仅为特殊历史条件下的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也为中国近现代的工业化进程注入了活力。同时,地质科学的发展,秉承为社会发展服务的宗旨,其文化特征为我们探究地质科学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提供了新的切入点和新的视野。因此,地质科学史研究的历史性、现实性作用愈加明显和重要。本文从地质科学史的社会作用入手,试图论述地质科学与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中国高等地质教育的百年回顾和科学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我国高等地质教育的百年发展历程进行了回顾与总结,并且阐述了我国地学人才培养需要解决好的几个重要关系,还就推动新时期我国高等地质教育科学发展提出几点措施。  相似文献   

7.
作为由传统地学院校转型而来的多科性院校,在发展新的学科专业的同时保持并发展地学类专业的优势和特色,是学校持续发展的关键。为此,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类本科专业教育对打造地学类专业的办学特色、在专业建设上实施品牌战略、理顺通才教育和专才教育以及大众化教育和精英教育关系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实践;建议重塑地质专业精神、加强野外地质实践教学环节以及给予必要的政策扶持,努力打造西部地区资源、环境、地质基础研究的知识创新平台。  相似文献   

8.
地质工作需求视角下的地质高等教育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文章简要介绍了我国地质高等教育现状,分析了当前地质高等教育面临的形势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5条政策建议,即加强地质类院校办学条件建设,加强地学高等教育学科及专业建设,加强地学中等职业技能教育,加强地学人才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培养,加强地学人才综合集成能力教育培养。  相似文献   

9.
一、发展地学教育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行将迈入21世纪的地学(包括地质科学、地理科学、大气科学、海洋科学及空间科学、环境科学的一部分)正面临一个重要的历史性转折时期。这种转折表现在地学将在保持人类与自然的和谐与协调发展上发挥重要的作用,地学研究领域将拓宽到区域范围以至全球规模的资源、环境、灾害等社会  相似文献   

10.
地学仪器又称地质电子仪器,包括物探仪器、化探分析仪器、地质实验室仪器、工程测试仪器、探矿工程仪器与装备,是一个涉及多学科、多专业的边缘性学科,又是一个应用领域较窄的特殊性学科。在新形势下,如何保持优势和特色,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为社会培养宽口径的人才,本文谈一谈我们在地学仪器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中的探讨与实践。  相似文献   

11.
现代地学已进入以地球系统科学为特点的大学科时代,知识综合化趋势增强,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地学的发展要求人们把地球科学上升到地球科学文化的高度来认识,全身符地学教育改革必须转向注重知识的整合性和系统性上来,培养具有健全人格、全面发展的创造型人才。以往此方面研究多是从媒体(传播主体)角度进行,本文从受众(传播客体)角度对我国的地球科学文化建设中的优势和不足进行了探索,对高校地学教育改革以及国家建设具竞争力的地球科学文化产业链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勘查地球物理方向)是我校地球科学领域的老牌优势专业,其野外地质实践教学是我校办好该专业方向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另外,实践教学效果的好坏,也关系到学生毕业后的就业方向与就业质量。文章从专业设置与定位、中国地质大学秭归实践教学基地的资源条件、教学内容等入手,结合地球物理专业教学经验及基础地质野外教学经验,探讨了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勘查地球物理方向)本科基础地质野外实践教学课程内容改革的一些想法与教学体会。  相似文献   

13.
地学新闻传播与地学形象建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地学新闻不仅承担着沟通地学信息、传播地球科学知识和提升大众地球科学素养的任务,还具有塑造地球科学形象、弘扬地球科学文化的功能。而地学形象是重要的学科软实力,将为地球科学的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与内部凝聚力。在学科林立且竞争激烈的时代,加大地学新闻的传播力度,改进地学新闻传播技巧,可以扩大地学在公众中的影响力和注意力,使地学赢得更大发展空间和政策支持。  相似文献   

14.
学生是社会的人,学生与社会文化,尤其大众文化的关系日趋密切。语文教学离不开社会,离不开社会的重要部分——大众社会。从对大众文化发展状况、特征的认识出发,通过大众文化与语文教学的亲缘关系,探讨作为"亚文化"的大众文化语境下的语文教学所受到的影响及其变化和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15.
王鸿祯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有代表性的地质学家。在近70年的地质生涯中,王鸿祯先生刻苦精进、慎思博学,不仅在地质科学诸多领域成果卓著,同时在地质教育、地质学史、地学思维方面耕耘育才,点引筹划,深思积虑,成为德高望重的地质大家。2006年王鸿祯先生90华诞,本文是作者几十年亲身经历,有感而发的行文,表现了王鸿祯先生的学术贡献、成长轨迹和学术思想的形成。  相似文献   

16.
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对高水平地学人才提出了期待和要求。高水平地学人才应知识广博,视野宏大,躬行艰苦奋斗精神,具备高尚的苦乐观、幸福观,具有基础厚实、专业精深的业务素质,富有科学思维与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强,善于组织管理,能驾御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来推进地学行业建设和实施国家能源和资源战略和部署。要从专业教育、科研训练、人文素质拓展、实习实践等方面加强高水平地学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17.
和谐的政治文化:功能与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政治文化与和谐社会的关系来讲,二者是一对有机的统一体,政治文化在对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政治保障的同时,也获得了和谐社会所提供的有利的发展环境。本文从对政治文化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认识入手,分析了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展政治文化的功能及其现实意义,并从转变政治观念、调适政治价值取向、处理好政治文化之间的关系、提高公民的政治参与水平、用法制保障社会发展有序化、发展社会生产力、整合主流政治文化等七个方面探讨了如何发展与和谐社会相适应的政治文化。  相似文献   

18.
新教医学传教士是传教士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在传播医学和宗教的同时,还通过多种方式将近代西方的天文、地理、地质、矿物、化学等自然科学知识和国际法、经济学、政治学等方面的社会科学知识传入中国。这些科学传播活动虽然有限,但对近代中国社会产生了不容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针对在现代信息社会"知识爆炸"、"海量信息"的时代背景下,如何提高学习和认知效率这一问题,本文提出"思维桥梁"的概念,对"思维桥梁"的涵义、级别,"思维桥梁"与知识、知识应用、知识创新的关系及"思维桥梁"特性进行探讨,并给出了地质学(理科)和应用地质学(工科)教学中"思维桥梁"布局和构架的初步设想。  相似文献   

20.
地学人才的培养在地质资源"走出去"战略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对比并借鉴国际先进水平国家的人才培养模式,对地质资源"走出去"战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和德国美因茨大学地质学专业为例,对比了中德大学在地学人才培养模式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