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新闻评论是党报的旗帜。在当今时代,党报新闻评论面临挑战和机遇,但党报普遍存在“新闻评论问题”。改进发展党报新闻评论,在于坚持“三贴近”,提供高质量的“新闻评论服务”。为此要更新观念,提高强度,增加活性。党报新闻评论是有位的。新闻评论是报纸的灵魂与旗帜,这成为了办报的规则和指南。但是,多年来,这一规则在党报实践中打了折扣。而时下,又分明要求把这一规则坚决贯彻到位。有位应当有为,有为方能有位,这大抵就是新的传媒格局下党报新闻评论的现实处境与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2.
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党报评论在高度和广度上都曾起着指导全局的作用。随着时代的发展,党报评论的形式和内容发生了极大变化,主要体现在宏观的指导和具体实践层面,呈现出有效与创新的统一。一、新时期党报评论的作用党报评论是旗帜,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一直发挥着特有的功能和作用。但是有的同志却不理解,极端地认为“党报评论的作用已不复存在”,并整日沉醉在对过去的怀念之中。事实上,这种认识与事实不符。即使是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党报评论仍发挥着重要作用。主要表现为:解放思想,总览全局。改革,是一个破旧立新的过程。作为改革的“宣传员”,…  相似文献   

3.
<正>占领制高点,党报评论要靠思想观点,也靠文本表达。新华日报坚持思想立报,创新评论题材、评论样式、表达方式,着力打造党报评论言论的“重镇高地”,推动政论策论时论比翼齐飞,以“颜值”“言值”“研值”的高度统一,有力提升了党报评论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  相似文献   

4.
王一彪 《新闻战线》2023,(21):17-18
<正>评论是媒体的灵魂,体现着思想导向、价值追求。作为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有机组成部分,党报评论是党治国理政的重要资源和重要手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级领导干部要“养成读人民日报时政报道和重要评论”的习惯,这是对领导干部的明确要求,也对包括人民日报评论在内的党报评论提出更高期许。进一步做好党报评论工作、高质量写好党报“楷体字”,我们使命光荣、重任在肩。我们深刻认识到,对于党报评论,讲政治是第一位的要求。这些年来,人民日报评论把握“两个大局”,胸怀“国之大者”,向着“政治家写评论”方向努力,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来,评论工作似乎成了地市报同仁颇感棘手的一个难题。报纸上评论少,好评论尤其少。窃以为,地市报评论要走出低谷,必须解决三对矛盾,或者说要闯“三关”。“命题”与“自选题”的矛盾这是评论选题要闯的“关”。党报的言论,应该传达上级党委的精神。无可否认,“命题”是党报言论重要的一条来路,这是由党报的性质与任务决定的。但是,如果唯“命题”而发评论,则又会将报纸的评论引向单一的层次与单一的品种和风格,无法出现百花齐放、活泼多样的局面。所以,在“命  相似文献   

6.
新闻评论是党报的旗帜和灵魂。在重大事件中,党报新闻评论承担着传播党的声音、引领舆论导向的职责。党报的新闻评论工作,不能单打独斗,需要整合多种形式的新闻评论,打出“组合拳”,才能发挥党报鼓舞士气、凝聚力量的效能。  相似文献   

7.
评论是报纸的灵魂和旗帜。在报纸体系中,党报评论更是灵魂中的精华、旗帜中的方向。但是,当前党报评论的强大功能并未得到充分发挥,以至党报的权威性和指导性受到很大影响。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把新闻还给群众和基层的口号,倡导媒体实践“三贴近”,可以说,这也是振兴党报评论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8.
一、新时期党报评论的作用 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党报评论曾在高度和广度上都起着指导全局的“导航”作用。随着时代的发展与党的工作中心的转移,党报评论已不像过去那样包揽一切。但事实上,即使是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党报评论仍在宏观领域起着重要的作用。集中地表现为:  相似文献   

9.
热昏的胡话     
“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给党和国家,给全国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在这场持续十年之久的内乱中,党报及其新闻评论,被推到“阶级斗争第一线”,扮演了极不光彩、也是极其可悲的角色。这种“最最最革命”的评论,对党报新闻评论的革命传统是一种反动,是党报新闻评论史上的一次倒退。下面一篇评论,题目叫《文艺革命的光辉样板》,从中大略可见“文革”评论之一斑。象这个“绝妙”的评论,现在读来,简直是“奇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来,评论工作似乎成了地市报同仁颇感棘手的一个难题。报纸上评论少,好评论尤其少。窃以为,地市报评论要走出低谷,必须解决三对矛盾,或者说要闯“三关”。“命题”与“自选题”的矛盾这是评论选题要闯的“关”。党报的言论,应该传达上级党委的精神。无可否认,“命题”是党报言论重要的一条来路,这是由党报的性质与任务决定的。但是,如果唯“命题”而发评论,则又会将报纸的评论引向单一的层次与单一的品种和风格,无法出现百花齐放、活泼多样的局面。所以,在“命题”之外,要打开思路、扩展视野,搞一些“自选题”,变被动为主动,才能活跃报纸的言论。目前,我国地市报评论工作中一个明显的缺陷,  相似文献   

11.
赵准 《青年记者》2016,(7):95-98
在我国,评论是所有新闻文体中政治性最强的一种,最能体现党报的立场、水平和品位,是引导社会舆论最直接、最有力的形式.纵观我国新闻事业的发展,在相当长时间里,党报的评论被读者视作“党的声音”,时至今日仍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面对新媒体的冲击,党报要成功转型,评论是绕不过去的一道坎;没有评论的成功转型,就没有党报的成功转型.  相似文献   

12.
评论是党报的灵魂和旗帜,对党报的权威性和指导性有着很强的决定作用。但目前一个不容置疑的事实是,党报评论的读者正日益减少,其旗帜作用正在减弱。如何才能增强党报评论的旗帜作用?按照“三贴近”的要求,服务群众和基层,才是振兴党报评论的根本途径。[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善于议“理”即评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做好党报的新闻评论工作十分重要。对评论员而言,善于议“理”又是写好评论、赢得读者的重中之重。 文贵议“理” “理”是什么?“理”首先是新闻评论所发表的看法、态度及观点,表现为思想观念形态的东西。其次,“理”是通过党报宣传的党委及政府所要付诸实践的大政方略。宣传党委和政府的大政方略,是党报新闻评论义不容辞的责任,是新形势下党报新闻评论工作的重点。这方面的宣传要具有创造性,决不仅仅限于简单地论证。从某种程度上讲,党报新闻评论的宣传是根据党委和政府的工作基调对一个时期本地某方面工作政策的研究,评论员应当…  相似文献   

14.
评论,特别是党报上的重要时评政论,当然要严谨周密,稳稳当当,字正腔圆,甚至要滴水不漏。但是,严密不等于保守,稳当不等于平淡。如果谨小慎微,草木皆兵,消极防守,盲目求稳,不敢“闯”,不敢“冒”,不敢说新话,那么,久而久之,党报上的评论就圆滑于鹅卵石,柔弱如软面团,还会有什么针对性?还会有什么战斗力? 为了使评论有针对性和战斗力,能够解决一点思想问题和实际问题,就要争取把评论写出“棱角”。有了“棱角”,才能一针见血,才能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5.
魏伟 《新闻知识》2006,(10):44-46
评论是党报的旗帜和灵魂,是党报指导工作、引导舆论的重要新闻体裁,在党报担当主流媒体的职责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传统的党报评论,所评述的对象大多是党政中心工作,所用表达方式多为耳提面命的口吻和语气,使得普通群众对党报评论常常敬而远之。当前,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群众的思想文化素质逐步提高,他们对党报评论文章提出了新的更高的期待,这就要求党报评论必须贯彻“三贴近”的原则。一.当前报纸评论中存在的问题通过近年来阅读报纸评论的印象和感受,笔者认为当前党报评论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种:其一,有的党报评论在写作…  相似文献   

16.
怎样深化党报新闻评论,使报纸的旗帜更鲜明,导向更准确? 一、在对党报尤其是地方党报新闻评论的认识上实现突破。 有些同志认为,报纸就应该让新闻唱主角,评论只能是配角,只具有“补空”作用,特别是地市一级党报,因为中央大报的重要社论已经转载的不少了,没有必要再费功夫去摘自己的评论,从而认为地市报新闻评论可有可无。其实这是一种误解。中共中央1954年7月作出的《关于改进报纸的决议》中明确指出:“各地方报纸除了转载人民日报重要社论外,也应该逐步做到对于当地实际生活和地方工作中的各种重要问题经常发表正确的评论。”地方党报转载人民日报重要社论,这是一条重要的新闻宣传纪律。但是并不等于说地方党报在新闻评论上就不能再有所作为了。因为从广义上说,评论也是新闻,它是对新闻的深化和拔高,新闻旨在表现“是什么”,重在反映客观事实;评论则主要从“为什么”“怎么办”入手,重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指明方向。中国这么大一个国家,各地情况千差万别,问题和矛盾也不尽相同,人民日报的社论具有普遍指导意义,但到了一个省一个地区还需要具体化、当地化,需要与当地实际紧密结合。从这个角度说,地方党报担负着把中央精神与地方实际结合起来进行新闻宣传的任务,在进行宣传的过程中,  相似文献   

17.
新闻评论来自社会舆论,又作用于社会舆论,是党报直接影响社会舆论的最权威、最有力的宣传形式。强化新闻评论。是提升党报引导力的关键所在。尽管一直以来,人们把评论摆在“党报的灵魂和旗帜”的高度加以重视,从报纸的“两类说”而言,新闻评论是报纸上两种主要文体之一(另一种文体是新闻报道)。但在地市级党报中,评论的地位和功用却一度出现弱化的倾向。原因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评论不好写。新闻评论写作对写作者的理论素养、思想积累和文字功底有较高的要求,在地市级党报中,许多人视之如畏途。  相似文献   

18.
一个专栏有影响力不容易,有持久的影响力就更难。要善于在“变”与“不变”之间寻找平衡,把准尺度。“变”,是潮流,是趋势,是适应新形势对党报评论专栏的必然要求。所谓“变”,也就是要改革、要创新。“不变”,是指正确的舆论导向不能变,党报评论权威可信的优势不能变,编辑工作的精品意识不能变。在变化中规避劣势,在不变中发扬优势,专栏才能常办常新,保持持久的影响力和旺盛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9.
徐锋  夏振彬 《传媒》2020,(2):37-39
传统党报的理论评论工作面对“互联网+”的转型提升,遇到了困难和瓶颈。如何把“传播”当成党报理论评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断扩大理论评论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已经成为紧迫命题。本文以广州日报理论评论工作的转型探索为例,从内容生产的“变量”(出新)、产品呈现的“增量”(融媒转型)和思想引领的“常量”(主流意识形态)三方面以案说法,并对党报理论评论工作如何打开新局面、赢得新阵地的时代命题提供了观察视角和思考空间。  相似文献   

20.
新闻评论作为报纸上最主要的文字题材之一,无疑应发挥其“党报的旗帜”的重要作用。然而不少党报的新闻评论,人们普遍不爱看,读者群很小,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忽略了新闻评论的群众性。论题离群众太远,或居高临下,或空洞说教,语言死板教条,是造成评论成为报纸“弱项”的最直接、最主要的原因。因此,对症下药,以贴近性引导读者,以务实、创新的风格打动读者,以灵活多样的形式、生动活泼的语言说服读者,切实提高地市党报言论写作水平,才能真正提高报纸的质量。要做到这一点,关键是让评论“近些、实些、活些”。一、评论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