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自从新的诉讼费用交纳办法实施以后,法院的受案数量大幅上升。很多法院面临着案件数量多和司法力量相对不足的矛盾。解决这一问题的出路在于充分发挥诉讼外纠纷解决机制的作用,通过诉调对接将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和司法调解相结合,充分发挥诉讼调解与其他调解的优势,提高司法解决纠纷的效率。  相似文献   

2.
法院调解制度作为法院结案方式的一种在我国司法实践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利弊和改革也是学者们广泛争论的问题之一.应从法院调解制度为何存在入手,结合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对法院调解制度存在的问题和改革措施进行思考,在此基础上提出完善对策.  相似文献   

3.
法院调解结案率在2000年前后出现了剧烈波动,从起初的逐年下滑转而不断向上攀升,民事审判方式改革、当事人的诉讼观念转变及法院案件压力增大等因素均成为导致法院调解结案率下滑的主要原因。而和谐社会理念的提出、对民事审判方式改革的反思也引起了司法政策的转变,又使得法院调解制度重新受到重视,法院调解制度成为民事司法工作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有力措施。  相似文献   

4.
法院调解制度在构建和谐社会中起到举足轻重作用,体现人民法院依法行使审判权的一种方式和社会价值。从四个方面阐述调解制度在民商案件中诉讼的公信度和司法权威,从而展现调解制度的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5.
法院调解制度作为我国现存的诉讼法律制度之一,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纠纷解决机制。它的存在与发展是对诉讼制度的补充和完善,同时,有利于司法体系乃至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它的缺陷和不足对司法公正和法治文明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甚至阻碍了法律权威在人们心中的树立。在谋求多元化多渠道解决纠纷的背景下,法院调解制度不应被废止,但必将面临符合社会需求的重构和进一步的立法完善。  相似文献   

6.
我国法院调解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院调解制度是我国民事诉讼法确立的一项诉讼制度,但这项制度随着社会的变革和法制化的进程,在实践中暴露出了种种矛盾和弊端。在现阶段,分析法院调解制度存在的问题,并对其进行完善,是推进民事审判方式改革,适应法制建设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我国土地纠纷法院调解机制功能的复兴和强弱,与土地纠纷的复杂性及调解政策变迁的高度相关。法院调解解决土地纠纷的优越点由土地纠纷案件的特殊性决定。法院调解土地纠纷顺应我国人情传统的熟人社会,土地纠纷法院调解机制功能的实现在于回归调解的本质,以公正合理为优先,而非过于追求结案效率。目前土地纠纷法院调解机制存在程序规范性缺位、法院调解自愿合法原则价值及作用弱化、法院调解协议失效等问题。因此,完善土地纠纷法院调解机制,应重构法院调解制度的原则,建立法院调审分离模式,改革调解庭的组成方式,以土地纠纷法院调解的专业化、调解与诉讼衔接的运作、调解组织的积极性及中立性为程序特点。  相似文献   

8.
2012年《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二条确立了先行调解制度以及先行调解的合法性地位,进一步完善了调解与诉讼的衔接,同时满足了当事人价值追求的多元化,但是,该条款笼统而不明确,在司法实践中易造成司法混乱。因此,本文在介绍并借鉴美国、日本和我国台湾地区的调解制度的基础上,从先行调解条件、案件范围、主体、与诉讼的衔接等方面设计我国的先行调解。  相似文献   

9.
冰雪运动纠纷具有跨区域、偏专业、重衡量的特性,适合通过诉前调解的方式予以解决。 “法院+雪场+x”机制的实践经验表明,以法官进驻雪场的方式现场调解纠纷,能够有效提高调解的规范性,便于当事人 “接近正义”。同时保险公司人员等社会力量的参与,提升了调解的专业性。 但该机制仍存在诉前调解性质不明、价值导向错位、案件分流标准粗略、诉调衔接不佳、调解主体多元性受限等问题。就此结合我国的司法传统和现代调解制度,并批判性地借鉴美国和德国的调解经验,针对冰雪运动纠纷的诉前调解问题提出,应当坚持人民调解的性质,并在保证公正的前提下追求效率,同时针对纠纷的不同焦点做出类型化判断,通过程序的设置确保正常的诉讼救济,以及建立冰雪运动员、体育法专家等专业人士参与调解的常态化机制。  相似文献   

10.
最高人民法院多年来一直把司法公开作为司法改革的重要内容,司法公开作为现代司法的一项基本原则,其实质是确保司法权的正当行使,加强对司法权的民主监督。而目前我国司法公开理念仍摆脱不了法院本位的主导思想,导致在司法实践中出现公开形式化、选择性公开、滞后公开及缺乏有效管理及监督机制。当前司法公开制度改革的重点,应当是将"权力型"司法公开向"权利型"司法公开的转变,改变法院本位主义司法改革观,强调当事人的诉讼权利和社会公众的知情权,完成从"权力型"至"权利型"的重构。  相似文献   

11.
民事审判权是法院对民事案件进行审理,并作出裁判的权力,担负着解决平等主体之间纠纷的功能,主要包括审理权和裁判权两个方面。在基层法院的民事案件审判工作中,可以发现,民事审判权发挥出不同的作用,尤其是调解、简易程序等方面,有其优势但也暴露出种种缺陷。因此,分析基层法院的民事审判权并提出相关建议显得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2.
在体育领域讨论法律运作问题,必须以我国当前的现行法律为依据,从观念上消除体育行业规则与国家法律之间存在的冲突,进而对涉及的具体法律问题进行现实的分析,并探索法律运作的具体途径和方法--体育公益诉讼,为司法权力介入体育领域内的违法行为提供程序法上的有力支持,从而为实现我国的体育竞技活动公平健康的发展,提供一种基于现实法律制度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3.
风险社会的来临对法律的发展提出了挑战,也为司法能动提供了空间。风险的不确定性放大了法律的缺陷、风险发生时社会纠纷的激增以及风险社会对常态社会的诸多逆反等都为司法能动提供了正当性基础。尽管如此,风险社会中司法能动仍有一些限度和界限。风险发生时司法能动的预防功能有所减弱,同时司法能动在风险责任认定上也存在一定缺陷。风险社会的司法能动必须遵循司法的本质和规律,只有这样才能最终实现社会的公正。  相似文献   

14.
法律所蕴涵的精神应该是理想主义的,但法律本身必须是世俗的。过于理想主义的法律制度对于构建正常的社会秩序,不仅不能发挥其理想中的作用,而且可能会构成妨碍。检视建国后三十年广东省S县的通奸案件,反思我国的通奸非罪化之路,警醒我们必须重视传统文化观念对法制现代化的影响。只有在充分理解和尊重中国传统文化基础上的法制现代化,才能达致法律制度变迁和文化观念嬗变之间的和谐。  相似文献   

15.
我国代表人诉讼制度被认为具有诉讼经济的功能。但是,从经济分析法学的角度分析,这一制度存在成本过高、逆向激励、公益型群体诉讼缺失等许多弊端,其经济功能在司法实践中很难得到真正的实现。要有效地发挥代表人诉讼解决群体性纠纷的作用,就必须在审理机制、代表人主体、代表人权利、代表人责任、利益分配、诉讼费用负担等方面进行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16.
司法公正是当代中国司法改革的价值目标。司法独立是司法公正的基础和前提。司法独立的要义是司法权的行使要与社会有一段距离 ,司法机关和司法人员不受非法律因素的影响 ,仅依据法律和职业良知对案件事实做出判断 ,因而司法独立包括法院独立和法官独立。  相似文献   

17.
劳动争议发生的原因在于人民调解协议不具有强制性,而这也正是人民调解协议效力在实践中的困境。只有正确认识人民调解协议不具有强制性的原因以及并对人民调解协议的本质、现代市民社会追求确定性原则的需求、现有人民调解协议司法确认制度进行反思,才能找到对人民调解协议效力的完善措施。  相似文献   

18.
我国现行法院体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我国现行的法院体制是在实行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的特定历史背景下建立和发展起来的 ,这一体制存在有诸多问题 :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与法院体制的矛盾日益凸现 ;法院的地位和权力与客观形势发展对其要求极不适应 ;法院独立审判原则与现行执法体制矛盾突出 ;现行审判机构的职权划分 ,无法贯彻经济高效、司法公正的原则。对法院体制改革应采取的对应措施是 :真正落实宪法规定的法院在国家机构中的地位和权力 ;建立健全司法独立的保障制度 ;将地方法院隶属于地方政权的块状结构改为中央统一行使司法权的条状结构 ;建立多元化司法体制 ,实现司法公正。  相似文献   

19.
苗族有一套自己的诉讼习惯法规范,理词是苗族习惯法中的实体法与程序法的结合。理词作为理师调处苗族婚姻纠纷的重要手段,为维持和谐的民间社会秩序提供了保证,成为苗族社会秩序中真实的法律样式。透过理词去了解苗族习惯法及苗族社会秩序的形式将是一条必要途径。通过对苗族婚姻纠纷、土地纠纷、借贷纠纷的分析,探索苗族理词在民事诉讼案件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