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运动损伤的预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体育锻炼不仅可以增强体质,而且还可以促进生长发育。但是在体育锻炼中若不遵守科学的锻炼方法和运动卫生,就容易发生运动损伤。主动地预防运动损伤,比发生运动损伤以后在去治疗更为重要。因此,体育锻炼中要积极预防运动损伤。 一、思想上要充分重视 体育锻炼中所发生的运动损伤常常是在思想上大意的情况下发生的。有些人认为体育锻炼中的运动损伤是不可避免的,这种想法是不正确的。体育锻炼中只要我们认真对待、加强安全教育、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运动损伤是可以减少的。所以思想上重视,这是预防运动损伤的重要一环。 二、准备活动要充分  相似文献   

2.
<正>在体育运动中,造成人体组织或器官在解剖上的破坏和生理上的紊乱称为运动损伤。学生精力充沛,热爱运动,积极参与各项体育运动,但是运动损伤也经常发生,尤其在运动竞赛和课外体育锻炼中。学生运动损伤发生概率最高的是软组织挫伤,其中肌肉挫伤所占比例最高,其次为韧带、肌肉拉伤、骨折和脱臼、脑震荡及其他损伤。皮肤擦伤也占较大比例。学生运动损伤的发生特点:男生的运动损伤比例明显高于女生;年龄越大,发生运动损伤的比例就越高;运动损伤与运动项目的种类密切相关。一、学生发生运动损伤的常见原因1.准备活动不充分  相似文献   

3.
短跑运动损伤在体育运动中十分常见,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人们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和锻炼效果。本文将对短跑的运动损伤发生的原因、部位以及预防的措施进行研究,通过研究旨在引起人们对于短跑运动损伤的重视,并提高短跑运动员对短跑运动损伤的理论知识,使他们在短跑运动的过程中对于可能发生运动损伤的环节和情景加以注意,避免发生运动损伤。  相似文献   

4.
在体育教学的课程中,学生会因为身体素质差、基础训练不足和疲劳等多种原因造成运动损伤,这些运动损伤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正常的体育锻炼。本文通过教师自身多年的教学经验,应用运动医学损伤的理论知识和体育教学相结合,研究体育教学中常见的运动损伤应对措施及其预防的方法,并进行归纳总结,为体育教师和学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采用功能性动作筛查的方法,对泉州市3所高校中长跑运动员的功能性动作筛查和运动损伤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泉州市高校中长跑运动员运动损伤的部位主要集中在膝关节和髋关节;FMS平均得分为16.51;FMS得分与运动损伤之间r=-0.579,存在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负相关;泉州市高校中长跑运动员的功能性动作筛查截断点分值为16,验前概率为0.510,验后概率为0.618,当泉州市高校中长跑运动员FMS得分等于或者低于16分时,发生运动损伤的概率从51.0%上升到61.8%.  相似文献   

6.
李玄  陈林 《新体育》2023,(24):107-109
本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据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黄淮学院大学生篮球爱好者运动损伤的现状进行调查,发现黄淮学院大学生篮球爱好者在篮球运动中发生运动损伤的比例较高,损伤的主要部位有指关节、膝关节和踝关节,并且多发生在冬季和春季,比赛时期受伤人数较多。在篮球运动中出现损伤的类型主要有拉伤、扭伤和挫伤,并且篮球爱好者在进行上篮、对抗性训练和抢篮板球时最容易发生运动损伤。黄淮学院大学生篮球爱好者对篮球运动损伤的了解程度一般,发生运动损伤的主要原因有准备活动不充分、自我保护意识不强。因此,在日常教学中向学生讲解运动损伤的概念,提高学生对运动损伤的了解,加强学生对运动损伤的防范意识。并合理安排体能训练,加强身体素质的练习和易发生损伤部位的练习,科学使用护具,以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学校体育相对于其它学科而言,具有开放性、对抗性、竞争性等诸多特点,因此,学生在参与体育运动的过程中,运动损伤不可避免。然而运动损伤事故的出现,不但给学生带来了身体或是心理上的伤害,还给教师和学校带了教学管理上的一系列麻烦,以致于部分学校为了尽可能杜绝运动损伤事故,  相似文献   

8.
高校速滑初学者运动损伤的归因调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对哈尔滨市部分高校的新生在初学速滑过程中发生运动损伤的情况调查,以及高校速滑教师对运动损伤发生原因的看法,并结合运动损伤的种类、部位,分析运动损伤的归因,并提出相应的处理方法,以便提高大学新生速滑课学习的质量,寻求速滑教学的安全氛围。  相似文献   

9.
在体育运动训练中,运动损伤是不可避免的,要降低运动损伤的危害、保障运动员的安全健康,就应采取科学的防范措施。本文以促进体育运动训练高质量开展为目的,采取文献分析等方法研究体育运动训练中的运动损伤及其原因,探究运动损伤的防范措施,并提出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10.
体能训练中运动损伤的主要原因是学生对运动损伤预防相关知识缺乏认识,学校和训练人员未能有效安排准备活动,学生体能训练内容相对落后.为引导学生在运动训练中提升自我保护意识,减少不必要的运动损伤,则需要学校在学生体能训练项目中有效探索运动损伤的预防和康复措施,且有目的地指导学生运用合理方法,锻炼和强化自身素质,令学生体能不断...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了了解运动损伤在我国北方体育院系健美操专修学生群体中的发生情况。方法,笔者对哈尔滨体育学院、哈尔滨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哈尔滨学院体育系的100名健美操专修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所得数据显示:在该学生群体中运动损伤的发生率高达82%,并且运动损伤的发生时间多集中于1-3月份和10-12月份,而损伤程度多为中、轻程度的急性运动损伤。结论,造成我国北方体育院系健美操专修学生运动损伤的直接原因是以下6方面的因素:准备活动不当;训练前伴有运动性疲劳;技术动作不合理;场地因素;季节因素;心理因素。我国北方体育院系健美操专修学生运动损伤的发生率较高,应适当采取措施,避免学生在训练过程中运动损伤的发生,以保证正常的教学、训练活动。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运动损伤的调查与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运动损伤在高校体育教学、训练及课外活动中时有发生,并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学生的学习、生活和身心健康。为了最大限度地避免或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本文对大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的运动损伤进行了调查与研究,以探讨学生运动损伤的发生特点及一般规律,这对增进学生的身体健康,增强学生体质,减少身心上的痛苦,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等均有重要意义,并为学生运动损伤的防治提供科学  相似文献   

13.
文章主要运用文献资料研究方法,对散打训练过程中如何预防运动损伤进行研究,寻找损伤产生的原因及预防运动损伤的方法,旨在避免或减少散打训练中的运动损伤,促进散打训练向着良好的、健康的方向前进。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对体育专业大学生运动损伤的发生原因、项目、部位、病理及治疗措施等方面的调查与分析,找出运动损伤发生的规律与特点,为有效预防大学生运动损伤的发生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与数理统计法,对沈阳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1~3年级本科在校生的运动损伤发病率进行了调查。结果在254名调查对象中,发生过运动损伤的有229名,平均发病率为90.1%。另外,年龄越大,运动损伤的发病率越高,而男生比女生发病率高;体育学专业比运动训练专业发病率高;运动损伤的活动类型多发生在课外活动和运动竞赛,发病率分别占62.9%、23.2%;导致运动损伤发生的项目主要是大球类项目和田径项目,发病率各占59.0%、42.1%;多发部位集中于四肢和躯干部位,发病率为64.4%、14.0%;导致运动损伤发生的直接原因为缺乏准备活动、运动负荷(局部负担量)过大、身体功能和心理状态不良、思想上不重视;运动损伤发生后的主要治疗和康复手段为中草药疗法、物理疗法、伤后康复锻炼等。结论:体育专业学生男生运动损伤的发病率高于女生,从总体上看,运动损伤的程度仍处于较高水平,这与年龄、课外活动、大球类项目等因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陆艳芳  李杨 《精武》2013,(17):10-11
了解青少年运动员易发伤病情况。方法:对山东体育学院体育运动学校的216名伤病运动员治疗记录进行整理和分析。结果:男生运动损伤的发生率占56、94%,女生占43、06%;容易发生运动损伤的项目是中长跑,占33.33%;膝关节是容易发生运动损伤的部位,占23.61%;运动损伤类别中韧带损伤发生率较高,占47.22%。根据运动损伤调查结果,提出防止运动损伤发生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在上几讲中,我们讨论了如何发展身体素质,如何预防运动损伤的问题。我们的主观意愿是将运动损伤的发生降低到最低程度,但是在实际的训练过程中,要完全避免运动损伤几乎是不可能的。急性闭合性软组织损伤是体育教学训练中最常见的一类损伤,比如,肌肉拉伤、关节韧带扭伤、挫伤等等。在这一讲中,我们将就急性闭合性软组织损伤的病理变化、处理原则及方法进行讨论。对广大体育教师而言,掌握了本阶段的处理原则与方法,在处理此类损伤时就可以做到胸中有数,不犯原则性错误,就有可能将损伤对机体的影响降低到最低水平,而更有利于伤后功能的恢复。根…  相似文献   

17.
方毅 《体育世界》2011,(11):48-49
作为同场竞技性运动项目,篮球对抗性强,在比赛和训练中极易发生运动损伤,本文对篮球运动中常见运动损伤的原因及预防措施进行研究分析,便于在比赛和平时训练中加强运动损伤的预防,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运动损伤具有明显的不可预测性,通过详细的统计学分析,阐明女子柔道运动中比赛级别与运动损伤部位的关系,为教练员改进训练方法,队医改进预防运动损伤的方法提供了理论依据。发现比赛级别与相应的运动损伤部位之间存在必然的因果关系,是造成相应部位损伤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本文运用问卷调查法为主要研究方法,以湖南省体操运动员运动损伤者为研究对象,探讨我省体操运动员运动损伤成因与运动场景的关系,旨在最大限度地预防运动损伤的发生。结果显示:运动场景是导致运动员运动损伤的重要原因之一;在运动损伤的运动员中,由于运动场景的原因,城与乡、一线队与二线队、男与女的受伤人数比例成显著差异。而一线队与二线队运动员因“情景回顾”受伤人数比例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20.
健身运动中由于种种原因造成的运动损伤,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们参加运动的积极性。如何最大限度的减少运动损伤,尤其是减少严重的伤害事故发生,应该引起人们的重视。为预防和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促进全民健身运动的进一步健康发展,我们对部分积极参加健身运动的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