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新闻职业精神"指的是新闻工作者对新闻传媒职业责任和职业使命的认识与理解,包括对新闻工作者职业观念、职业态度、职业情感、职业作风的认识与理解。  相似文献   

2.
如何培养新时期广播复合型新闻人才,是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现场直播是培养复合型广播新闻人才的途径之一。1.现场直播促使从业者对新闻职业精神的认同新闻职业精神是新闻从业人员在工作中必须具有的理想、信念、精神境界和职业品格。它包括对新闻传媒职业责任和职业使命的认识与理解,包括对新闻工作者职业观念、职业态度、职业情感、职业作风的认识与理解,这些新闻职业精神的基本内涵在日常工作中或许我们也在经常提起,但却缺乏深刻的体会。  相似文献   

3.
新闻职业精神是新闻工作者在具体的新闻实践中所表现出来的行为和精神境界,是一种社会服务行业的专业化意识、一系列职业规范以及评判标准。它包括对新闻传媒职业责任和职业使命的认识与理解,也包括对新闻工作者职业观念、  相似文献   

4.
职业精神.是指新闻工作者在新闻实践中所体现的思想情操和精神境界。它集中反映着新闻工作者对职业责任、职业使命、职业观念的认知与认同。直接体现着新闻工作者对职业态度、职业情感、职业要求的坚持与坚守。大力弘扬军事新闻人的职业精神。是对我军新闻工作优良传统的继承发扬,是对我军新闻事业实践发展的现实回应。是新形势下加强我军新闻队伍建设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5.
新闻是一个需要激情和理想的工作。所谓新闻理想,既是新闻从业人员对自己职业行为设定的目标,也是他(她)职业信仰的集中体现。在当今新闻队伍建设中,令许多有识之士担心的,就是所谓“新闻民工”现象,从业者把新闻职业只是当成一个饭碗,一种谋生的工具。如此,就很难担负起这个职业所应承载的神圣使命,很难保证其新闻作品的真实、全面、公正。  相似文献   

6.
郑瑜 《军事记者》2005,(4):18-20
新时期新闻职业精神是指新闻工作在具体的新闻实践中所表现出来的适应时代要求的行为和精神境界。新闻职业性精神是一种深刻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是对工作尊重、精益求精的态度,是以我所能、奉献大家的服务意识.它的核心内容是恪尽职守的敬业精神。  相似文献   

7.
谈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闻职业道德是新闻工作者在自己的职业活动中应当遵循的道德准则和规范。它是新闻职业出现之后.新闻从业人员在长期的新闻劳动实践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由于新闻工作的特殊性,新闻职业道德除了一般职业道德的共性外.还具有不同于其他职业道德的个性特点。可以说,新闻职业道德是新闻工作者所应当具备的一种不可或缺的职业素养。  相似文献   

8.
高伟 《新闻窗》2010,(2):99-100
新闻工作是门职业,其内容就是新闻信息的采集、整理、加工和扩散。说它是专业是指从事新闻工作必需的专业技能、行为规范和评判标准,而这些又必须通过专门的训练而获取,并为新闻从业者所共享。在此基础上,它还包括一套关于新闻媒介的社会功能的信念,一系列规范新闻工作的职业伦理.一种服从政治和经济权力之外的更高权威的精神和一种服务公众的自觉态度。  相似文献   

9.
专职的新闻传播是不是一种职业或专业的争论历来已久,并且延续至今。按照社会学的职业标准进行考察,专职的新闻传播是一种职业“证据十足。……因为它远远达到了构成一门职业的大多数标准。”既然是一种职业,那么在专职新闻传播工作职业化的过程中,就需形成职业道德意识和较为完善的行为规范。  相似文献   

10.
李霞霞 《青年记者》2007,(14):29-30
新闻传播中,政治控制和新闻专业主义一直是媒体进行新闻报道时不得不衡量的两把标尺。新闻专业主义,是包括一套关于新闻媒介的社会功能的信念,一系列规范新闻工作的职业伦理,一种服务公众的自觉态度。对于新闻专业主义的功能,传播学创始人施拉姆用了三个表述方式一一监视者(watcher)、论坛(forurn)和教师(teacher)。新闻专业主义者认为公民有“知”的权利,  相似文献   

11.
王可 《新闻传播》2006,(1):69-70
任何职业都有特定的职业精神,职业精神是在职业活动中应当具备的职业理念、职业态度、职业纪律、职业作风等的总和。广播电视工作是崇高的社会职业,我们所倡导的广电人的职业精神应该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具体体现,应该是党和人民对广电人殷切期望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12.
闾丘露薇的新闻专业主义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新闻专业主义,是包括一套关于新闻媒介的社会功能的信念,一系列规范新闻工作的职业伦理,一种服从政治和经济权力之外的更高权威的精神和一种服务公众的自觉态度。它要求新闻记者对自己所承担的特殊社会角色以及履行的历史使命具有一种发自内心的自觉意识,把自己的工作当成一项事业来做,而传媒的形象则是新闻人这种自觉意识外在的人格化体现。一个新闻记者,只有将自己的职业与整个时代的历史潮流融合在了一起,才能有资格去实现这样一种专业主义的理想。综观凤凰卫视记者闾丘露薇一次次成功采访报道的背后,正是一种对新闻专业主义的诉求造…  相似文献   

13.
新闻记者的工作明显有别于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上其他从事各类职业的人们。说记者的工作“特殊”,不是说它有多么高贵、有什么特权,而是说记者身负重要的社会责任。新闻记者的工作(主要通过采访实现)是一种职业性行为,是为获取新闻而进行的社会调查活动。但这种社会调查又具有自己的特点:首先,这是一  相似文献   

14.
在新时期,记者的使命也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生变化,记者必须与时俱进,把握形势,不断提高思想和业务水平,才能更好地完成历史赋予新闻工作者的责任。笔者不知不觉在新闻工作的队伍里,摸爬滚打了十几年,一路走来,用心体味工作中的一切,让我感慨万千,我想用这有限的文字来表达我对记者职业的理解和热爱,也想让更多的人与我一起分享这个职业带给我们的收获和责任感。  相似文献   

15.
新闻职业道德,是新闻媒体和新闻工作者的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它是用来约束和规范新闻职业行为的一种道德。新闻职业道德的核心是爱党、爱国、爱人民,全心全意为新闻受众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它通过新闻媒体和新闻工作者在各种新闻传播活动中、在处理各种职业关系时所表现出来的职业理念、职业精神、职业态度、职业情感、职业作风以及它们的社会效果来体现。  相似文献   

16.
新闻敏感是识别新闻的一种能力,综合反映记者的思想和认识水平、实际工作经验,以及对客观事物的观察、判断能力。作为记者必须具有新闻敏感,这是新闻职业对记者的素质要求。  相似文献   

17.
基于图书馆职业精神的定义及图书馆本质的分析,论述了图书馆职业精神包括职业认知、职业情操和职业使命三个层次。以思想教育和激励机制作为职业精神形成的基础,把馆员的职业态度、职业纪律、职业良心、职业责任、职业理想和职业荣誉的培育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符合图书馆职业的现实需要,使之不断地演进及转化,升华为图书馆职业精神,反过来又指导着图书馆实践,呈现螺旋上升态势发展,促进图书馆事业稳定、可持续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新闻学理论主要包括两个层面的内容,一是新闻观理论体系,主要解决新闻的物质基础与价值原点、新闻职业的权利与使命、新闻业与传媒业的区别与联系、新闻受众与社会公众的关系、新闻自律与他律等问题,宗旨是为新闻工作定位;二是新闻方法论体系,它主要探讨新闻传播规律,解决新闻传播效率的问题。从新闻观与方法论层面加强新闻学理论研究,既能够为新闻传播设定明确的社会角色,指导其守位而不失位,又能够帮助新闻界提高新闻传播能力。  相似文献   

19.
《新闻纵横》一九八六年第六期《社会主义新闻道德及其教育与修养》一文指出,社会主义新闻道德是由新闻职业认识、情感、信念、意志、行为习惯五个因素构成的。所以说社会主义新闻道德教育和道德修养的任务和内容是:①提高社会主义新闻道德认识,使记者在认识党的新闻事业性质的基础上,来衡量自己职业行为准则的善恶及其意义;②培养道德感情。道德感情是对记者职业的荣誉感情、幸福感情,通过职业感情的培养,增加对职业工作的热爱;③锻炼道德意志。记者的道德意志主要表现为战胜困难的信心、坚韧不拨的毅力、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等等;④树立道德理想。记者的道德理想就是忠于职守,把一生献给党的新闻事业的信  相似文献   

20.
《新闻界》2017,(2):44-47
中国社会转型以及传媒转型期等背景下,新闻专业大学生对于新闻职业的态度也出现变化,这将影响他们毕业后的职业选择以及工作满意度。准确认知新闻专业大学生的职业态度及其影响因素,是新闻学院专业教育的基础。本文借助扎根理论的研究方法,探索新闻专业大学生的职业态度及其影响因素,以提升新闻专业教育的针对性和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