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一个加拿大姑娘凯丽到中国教授英语,课余时间给孩子们布置了一篇英语作文《你爱谁》。孩子们的答案几乎都一样:我爱爸爸妈妈,我爱祖国。凯丽觉着不可思议。课堂上她对孩子们说:“难道你们只爱爸爸妈妈和祖国吗?”孩子们说:“还有老师、学校、爷爷和奶奶……”凯丽问:“再想想,还有什么才是你最需要爱的?”  相似文献   

2.
叶圣陶先生曾说:“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语感训练。”吕叔湘先生也指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  相似文献   

3.
朱爱华 《成才之路》2012,(36):17-17
一次晨间淡话活动中,我问幼儿:“知道钓鱼岛是哪个国家的吗?”孩子们沉默许久,正在我失望之余,突然有小朋友大声地说:“老师,我知道,钓鱼岛是中国的!”我循声望去,是平时最爱发言的成成,我问他:“那你怎么知道的?”“电视里看的!”成成自豪的回答。我又问:“那你们热爱我们的祖国吗?”孩子们大声地说:“热爱!”祖国,是一个多么神圣而亲切的字眼,热爱祖国又是多么崇高而又圣洁的感情。在孩子们说出“热爱祖国”四个字的时候,我为之振奋,而振奋之余,我又在担忧,单凭空洞地说出“热爱祖国、祖国山河秀丽、祖国伟大”之类的话,能达到爱国主义的教育目的吗?  相似文献   

4.
在我很小的时候,妈妈指着地图告诉我“:我们的祖国叫中国。”等到我上幼儿园了,阿姨说:“祖国也是我们的母亲,我们生活在祖国这个大家庭里。”  相似文献   

5.
北师大版教材《祖国在我心间》课堂教学片段一:师:你们课前去摸模、看看地球仪了吗?(生答“是”)那我想,你们一定知道地球仪上这大片大片的蓝色表示的是什么吧?(生回答“海洋”)师:剩下的是陆地。在陆地上有一片区域是我们祖国的领土,你能找到吗?  相似文献   

6.
杨淳茗 《初中生》2009,(9):12-13
“我一直相信:我一定能够回到祖国。今天,我终于回来了!”这是钱学森回国时说的一句感慨万分的话。钱学森是我国航天科技事业的先驱和杰出代表,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中国导弹之父”和“火箭之王”。说到钱学森回国,还有一段曲折的故事呢。  相似文献   

7.
为了母亲     
韩娜娜 《教育艺术》2000,(11):44-45
朋友,我想问问你:古往今来,在这个大干世界里,什么字最闪光?什么词汇最动人?你一定会这样告诉我:“爱,爱是用金子铸成的;母亲,母亲是世界上最崇高、最伟大的称呼。人们把祖国比作母亲,因为党的阳光和雨露滋润着每一个人,她比母亲还要亲。”  相似文献   

8.
曾有这佯一个学生,学习、行为习惯一向不好,经常迟到、早退甚至旷课,但他的语文老师从不歧视他,因为他知道这孩子没有母亲,父亲又忙于经商。一天,老师布置了一篇作文《我和祖国》,当批阅到这个学生的作文时,发现只有一句话:“祖国是雄鸡,我愿意是一粒米。”看着这篇只有一句话的作文,语文老师的心中热浪奔涌,仿佛一下子悟出了一个真理:即使是极淘气的孩子,心中也有阳光!于是在第二天的作文讲评课上,老师特意提到了这篇作文.他说:“从地图上看,我们的祖国像一只推鸡。有个聪明的孩子写道:‘祖国是雄鸡.我愿意是一粒米。  相似文献   

9.
一、“他一刻也没有忘记自己的祖国” 1.什么叫“一刻也没有忘记自己的祖国”?就是对祖国“魂牵梦绕”,就是“多么希望脚下不是轮船的甲板,而是火箭的舱壁”,就是“每逢佳节倍思亲”。读到这里,我的耳畔似乎响起了张明敏的歌声:“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我的祖先早已把我的一切烙上中国印……”  相似文献   

10.
祖国是什么     
《红领巾》2008,(6)
将(jing)军问士兵:“匹克,请告诉我,祖国是什么?”“报告(baogao)将军,祖国是我的母亲!”士兵爽快(shuangkuai)地回答。“你回答得很好。”将军满意(manyi)地说。“罗克,你说呢,祖国是什么?”将军接(jie)着问另一个士兵。“报告将军,祖国是匹克的母亲!”  相似文献   

11.
我在自己的一部著作的后记中有一句话:“感谢我的祖国。”编辑说:“这句话要改一改。”“为什么?”他答:“怎么是你的祖国,不也是我的祖国吗?”我跟编辑开玩笑:“那就改成‘你和我的祖国’吧。”“那也不行。”“怎么改呢?”“改成‘我们的祖国’”。真是有点让人啼笑皆非。其实,用“我们”代替“我”也不是没有问题的。这个“我们”总不能包括日本人吧,这个“我们”大约是指全体中国人,但是,大约还要去掉那几个汉奸吧,你愿意同那些背叛祖国的人一起说“我们的祖国”吗?所以,“我们的祖国”还得改为“我们全体热爱祖国的人的祖国”才不会有…  相似文献   

12.
“祖国可爱,共产党伟大,社会主义制度好!”这是我学习中国近代史以后最深刻的体会。我们是在十年动乱中长大的一代青年。十年期间,我们对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制度、对祖国的爱是形式主义的,比较抽象的。因此,打倒“四人帮”后不久,由于受社会上一些错误的、消极的言论的影响,我们便轻易地对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制度、对祖国产生了怀疑,片面地觉得资产阶级高明,资本主义制度优越,祖国的一切都是落后的。通过学习近代史,从大量活生生的事实中,从新旧社会的对比中,我确确实实觉得:“祖国可爱,共产党伟大,社会主义制度好!”  相似文献   

13.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流动的画》第二节课文:我忽然看见—“哦,妈妈,我知道啦!窗外是祖国的画,千万不能破坏它!妈妈听了点头,微笑浮上脸颊:“祖国的画中,还有个懂事的娃娃!”)【案例】一位青年教师执教《流动的画》一课,在指导学生学习文中第二节时,对“我忽然看见—”这一句话是这样处理的—  相似文献   

14.
《考试》2007,(Z1)
一、高中语文第一册《中国现代诗三首》:1.“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我希望像徐志摩一样,“悄悄的来”“悄悄的走”,去游览祖国的江河湖海,但是,我要带走各地最灿烂的云彩。(可用于某些抒情散文)《外国诗三首》:2.面对大海,我想到许多,又好像什么也没想到,我是被你的浩瀚无边,被  相似文献   

15.
在叶永烈的《钱学森》一书中,有一段文字非常感人: 1955年,在钱学森回国的轮船上,还有一位菲律宾华侨林孙美玉女士。面对著名的科学家,林女士问道:“您为什么想回到中国?”钱学森回答:“我想为仍然困苦贫穷的中国人民服务,我想帮助在战争中被破坏的祖国重建,我相信我能帮助我的祖国。”钱学森问林女士:“您是做什么工作的?”林女...  相似文献   

16.
吴贤兰 《教师》2011,(1):83-84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叶圣陶先生曾说:“语言文字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语感训练。”  相似文献   

17.
沿海版教材第五册第六组第一篇课文《我在地球仪上寻找祖国》是写小作者站在地球仪前,寻找祖国在地球仪上的位置;寻找祖国的心脏———首都北京;寻找祖国大地的两大“动脉”———长江、黄河和祖国的宝岛———台湾,以及在寻找中产生的联想。这篇课文篇幅不长,但词汇丰富,文字优美,感情充沛。因此,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了解祖国在地球仪上的位置;品味欣赏重点词句;指导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全文;引发学生展开想象;课外阅读延伸,围绕这些教学目标,我的教学思路是:一、激趣导入新课伊始,教师出示地球仪,问学生:这是…  相似文献   

18.
祖国与我血肉相连“祖国和我,就像海和浪花一朵,浪是那海的赤子,海是那浪的依托。”“你属于我,我属于你,走千里走万里,我的心紧紧贴在你的怀抱里。”“我和祖国,就像鱼儿和海洋,绿叶和森林,儿女和母亲,中国已经深深地印进我们的眼睛,刻在我们的皮肤, 融入我们的血液,烙在我们的心中。”刘鸣(医学博士):离祖国越远感情越近出国这么多年,最刻骨铭心的感觉就是思念祖国、想念家乡的感觉。除了思念家乡亲人,我们更想念的是那种当家作主人的感觉。在国内,你像不知不觉在母体中生活,和祖国浑然一体,没有人提醒你是中国人。在国外,除了“梦里不知…  相似文献   

19.
苗宪瑛 《小学语文》2013,(12):48-49
读《看雪》至文末,老师那一句深情的话语——“那里的小朋友正盼着你们去和他们一起玩儿!”让我一下子揣摩到了编者的心思:难怪要将这篇课文放到“爱祖国”这个主题单元里!可不是吗!先看本组教材的单元导语——“祖国是我们的母亲,我们是祖国的孩子。我们都爱伟大的祖国”,虽然简短,却开宗明义,先声夺人。再细读所选的课文,  相似文献   

20.
列宁说:“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的祖国的一种深厚的感情。”爱国主义就是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国家,是对党和祖国所产生的民族自豪感、民族责任心和民族自信心。爱国主义精神可成为推动祖国历史前进的巨大力量。“历史是爱国主义的源泉。”祖国的历史是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最生动、最具体的好教材。在此,我谈一谈在中国近代史教学中是怎样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