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灾难性事件报道对于提升媒介的知名度,树立媒介的公信力和树立政府形象都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对于灾难性事件的报道必须树立开放性原则、公开性原则,应在时间上坚持及时性,在内容上坚持信息化,在思想上以人为本。  相似文献   

2.
灾难性事件报告对于提升媒介的知名度,对于树立媒介的公信力和树立政府形象都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如何报道灾难性事件,才能达到化解矛盾,稳定秩序的目的,是现在的新闻媒介必须面对的问题。灾难新闻除及时地报道灾难,理智地、科学地分析灾难之外,新闻记者还应力求把受众的内心体验放在心上,让受众看到生命在灾难中的真实情状,以浓墨重彩彰显生命在灾难中的尊严与价值。把人文主义关怀精神渗透在各种突发性灾难事件的报道之中,具体来说可从以下几点做起:1·突出报道中心,重视对灾难事件本体的报道。当灾难发生时,人们最想知道的是什么人发生…  相似文献   

3.
图片报道直观、客观、形象等原因,成为当代媒介灾难性事件报道的重要方式之一。伊拉克战争的多角度新闻摄影报道,在普利策新闻图片摄影奖中占据有一席之地。本文通过对历届普利策新闻奖中关于伊拉克战争的图片从景别、镜头语言、构图等方面进行分析,力图找到灾难性新闻摄影表现手法的共性。  相似文献   

4.
灾难性事件报道中的评价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灾难性事件报道是新闻工作者对灾难性事件的客观描述。我们不仅要关心该类报道所呈现的社会现实,而且更要探究构成它的内在机制。通过运用系统功能语法中的物质过程以及马丁的评价理论对《纽约时报》2005年10月9日关于巴基斯坦地震的报道进行分析,揭示了该报道的态度、立场和观点,彰显了客观性报道背后的意识形态。  相似文献   

5.
关于灾难性新闻的报道,越来越透明、及时,汶川地震报道可以说是我国新闻报道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而玉树地震报道则是媒体在灾难报道上的又一个突破。本文选取《人民日报》在玉树地震报道中的评论为研究对象,运用个案研究法进行分析得出:新闻评论在灾难性事件发生后可以起到引导社会舆论、开展社会宣传的巨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重建知识概念”辨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刘硕 《教育学报》2006,2(1):48-53
在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提出“知识概念重建”是站不住脚的,必须坚持能动反映论的正确知识概念;建构主义不能作为正确知识概念的理论基础;用“重建”的“新”知识概念指导课程改革必将产生灾难性后果;在“革命”中进行的“概念重建”违反科学认识的规律;“知识概念重建”不是“理论创新”。  相似文献   

7.
灾难就是民生,灾难新闻就是民生新闻。现代传媒运用文字、图片、视频等传播形式将生命面对灾难的无助与坚强的充分展现,引起社会和政府的高度关注,并采取必要的行动,使得政府对灾难性的新闻事件和突发事件的处理由被动报道而转向公开和透明。从2010年三次较为严重的灾难性事件报道中可以看出媒体的强烈的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8.
文章结合汶川大地震报道,探讨了灾难性新闻报道如何体现人文主义关怀,体现“以人为本”。  相似文献   

9.
在当今社会,新闻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新闻的作用更有两个:一方面,它用于分享和交流信息;另一方面,它大体上详细阐明了公众视角,这样就在社会生活"议程设定"担当至关重要的角色。这篇文章主要是通过中西方关于中方发生事件的报道的分析,尤其是对发生地灾难性事件的报道的分析,阐释了美国和中国一些媒体报道的不同之处还有导致此种不用的原因。同时,本篇文章还提出了解决冲突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新农村建设是中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中一个历史性的转折点,以新的理念报道新农村建设是媒体职责所在。在具体报道中,应力求做到以“新”字为切入点,把握报道尺度,确定报道思路;以“爱”字为着力点,开拓报道空间,扩大报道容量;以“农”字为突破口,改进报道形式,增强报道效果。  相似文献   

11.
与马航MH370失联相关的新闻报道,说明了一种新的新闻形态的出现,即“不确定新闻”.从文学叙事的角度观察,“不确定新闻”与“不可靠叙述”或有关联.“不可靠叙述”有三个维度和六种形态,围绕马航MH370失联事件的报道属于其中之一的“事实/事件轴”上的“错误报道”和“不充分报道”,而其根源在于该事件所具有的不确定性质.如果说,在虚构事实的文学叙事中,“不可靠叙述”体现为直接叙述者与“隐含作者”之间的矛盾;那么,在以叙述事实为主的新闻叙事中,“不可靠叙述”则来自于“不确定事实”和“隐含事实”的冲突.“不确定新闻”的出现,为理解新闻叙事中的“不可靠叙述”提供了一种独特的视角.  相似文献   

12.
灾难性新闻一直在新闻报道中占据重要地位,而2014年马航客机MH370失联事件作为该年度热点灾难性事件,是各国政府和世界人民关注的焦点。本文以China Daily和Washington Post对马航客机MH370失联事件的新闻报道为例,主要从词汇、句法及修辞等方面对中美灾难性新闻报道的语言特色进行对比分析。笔者发现在宏观上两报针对灾难性新闻报道的语言特色虽日趋一致,但对其新闻标题、导语和主体的语言特色进行仔细对比分析仍能发现差异。  相似文献   

13.
突发事件一直是媒体关注的热点,纵观2013年至今,雅安地震、厦门公交纵火案、马航失联等一系列灾难性突发事件频发,面对这些事件,媒体该如何报道?本文通过分析这些灾难性突发事件的媒体报道,指出了媒体报道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4.
“9.11”事件以后,在以美国为主的西方国家出现了一股“新帝国主义论”思潮。其基本内容和理论观点是:“干涉合理论”、“先发制人论”、“主权有限论”、“单极稳定论”、“民主和平论”。美国的民族优越感和历史进程中的救世主义使命意识是“新帝国主义论”的重要思想来源;美国一直存在的通过对外战争、扩张等帝国主义政策谋求利益的传统是“新帝国主义论”产生的历史根源;美国所拥有的超强国力是“新帝国主义论”的物质基础;冷战后国际格局的重大变化为“新帝国主义论”出笼提供了客观条件;“9.11”事件成为“新帝国主义论”的催生婆。  相似文献   

15.
姚竞 《现代语文》2007,(4):38-39
中国传统化讲究安土重迁,“生于斯、长于斯、终于斯”的观念一直有巨大影响。背井离乡、羁旅远游向来是规避灾难性事件的最后一个选择,即使在灾难性的历史时期,许多人宁愿困死乡里,也不另择它处。然而,迫于生计或王命难违情况下的群体性迁移运动只是一个方面,还有一部分发生在学子赶考或官员宦游上的远游,比之前,在惨烈程度上也许稍有逊色,[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此次中国媒体对于“5·12汶川大地震”的报道,引起了国内外广泛的良好反响,成为有史以来国内灾难性新闻报道成功的典范,在中国新闻史上具有划时代的里程碑意义。本文通过对国内媒体如何报道“5·12汶川大地震”进行分析,认为他们的成功主要给我们四点启示:快速及时,抢占新闻先导;公开透明,赢得信息权威;整体策划,引领社会议题;关爱生命,凸显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17.
“软新闻”通常又可称为非事件新闻 ,是以生产、经营、科研和其它各方面工作取得的成就、经验、习惯性做法等为内容的报道。它本身不是最新发生的 ,也没有完备的主体内容和时限 ,而是已经存在一段时期 ,侧重事件发展变化中的阶段性、概貌性和倾向性的内容 ,是一种关于“面”的报道、“宏观报道”或称“组织性、观点性新闻”。“软新闻”因其“新闻质”是隐性的 ,往往主观色彩较浓 ,真实性难以把握。“软新闻”报道在主题的提炼过程中 ,允许素材和新闻之间存在差异 ;但如果真实性“尺度”把握不好 ,则可能丢失信息 ,曲解事实 ;同时 ,媒介生态…  相似文献   

18.
作文范围写一篇通讯,报道先进人物或有意义的事情作文要求用典型事例突出中心思想参考题目 1、记优秀团员,三好学生××× 2、××竞赛获奖同学访问记 3、先进班级的新风尚 4、记我校一个先进的课外活动小组 5、“小八路”夏令营二三事训练提要通讯是报刊上常见的以报道典型人物、典型事件为主的一种新闻体裁。它根据当前的形势及党的中心任务,及时、详细地反映各条战线的新人、新事、新气象,报道为广大群众所关心的事件、情况,积极宣传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鼓舞人们的斗志,推动国家建设。通讯也报道国际上发生的重要事件和其他交往活动。  相似文献   

19.
《地理教育》2009,(1):79-79
据法新社巴黎12月16日报道,以下是2008年引起全球关注的灾难性事件。 4月28日,一辆从北京出发的特快列车与另一辆列车在山东省淄博相撞,至少70人丧生,400多人受伤。  相似文献   

20.
阅读新闻要与阅读其它文章有所区别。不能象读散文那样细细品味它的意境,挖掘字里行间的微言大义;也不能象读名家名篇那样“咬文嚼字”,体会其中奥妙。新闻“就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陆定一语)它及时地准确地报道国内外新近发生的重要事件。新闻的重点在于“新”,反映及时,报道迅速。那么,要求读者也应及时、迅速的了解所发生的事实。我国每天出版成百上千张报刊,为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